首页 / 正文

鬻子

鬻子卷上

撰吏(五帝三王传政乙第五)

政曰:君子不与人谋之则已矣,若与人谋之则非道无由也。故君子之谋能必用道,而不能必见受;能必忠,而不能必入;能必信,而能必见信。君子非人者不出之于辞而施之于行,故非非者行是,恶恶者行善,而道谕矣。

大道(文王问第八)

政曰:昔者文王问于鬻子,敢问人有大忘乎?对曰:「有。」文王曰:「敢问大忘奈何。」鬻子曰:「知其身之恶而不改也,以贼其身乃丧其躯。其行如此,是谓之大忘。」

贵道(五帝三王周政乙第五)

昔之帝王所以为明者,以其吏也。昔之君子,其所以为功者,以其民也。力生于神,而功最于吏,福归于君。昔者五帝之治天下也,其道昭昭若日月之明然,若以昼代夜然。故其道首首然,万世为福、万世为教者,唯从黄帝以下、舜禹以上而已矣。君王欲缘五帝之道而不失,则可以长久。

守道(五帝三王周政甲第四)

圣人在上,贤士百里而有一人,则犹无有也。王道衰微,暴乱在上,贤士千里而有一人,则犹比肩也。

撰吏(五帝三王传政乙第三)

故曰:民者,贤、不肖之杖也;贤、不肖皆具焉。故贤人得焉,不肖人休焉,杖能侧焉,忠信饰焉。民者、积愚也,虽愚、明主撰吏焉,必使民兴焉。士民与之,明上举之;士民(若)〔苦〕之,明上去之。故王者取吏不忘必使民唱然后和。民者、吏之程也,察吏于民然后随。政曰:民者、至卑也,而使之取吏焉必取所爱,故十人爱之,则十人之吏也;百人爱之,则百人之吏也;千人爱之,则千人之吏也;万人爱之,则万人之吏也。故万人之吏撰卿相矣。卿相者、诸侯之丞也,故封侯之土秩出焉。卿相者、侯之本也。

鬻子卷下

曲阜(鲁周公政甲第十四)

政曰:昔者鲁周公曰:吾闻之于政也,知善不行者谓之狂,知恶不改者谓之惑。夫狂与惑者,圣王之戒也。

道符(五帝三王传政甲第二)

不肖者、不自谓不肖也,而不肖见于行,虽自谓贤,人犹谓之不肖也。愚者不自谓愚,而愚见于言,虽自谓智,人犹谓之愚。

数始(五帝治天下第七)

昔者帝颛顼年十五而佐黄帝,二十而治天下。其治天下也,上缘黄帝之道而行之,学黄帝之道而常之。昔者帝喾年十五而佐帝颛顼,三十而治天下。其治天下也,上缘黄帝之道而明之,学帝颛顼之道而行之。

禹政(...第六)

禹之治天下也,得皋陶,得杜子业,得既子,得施子黯,得季子宁,得然子堪,得轻子玉。得七大夫以佐其身,以治天下,以天下治。

汤政(天下至纣第七)

汤之治天下也,得庆誧、伊尹、湟里且、东门虚、南门蝡、西门疵、北门侧,得七大夫佐以治天下,而天下治。二十七世,积岁五百七十六岁至纣。

上禹(政...第六)

禹之治天下也,以五声听。门悬钟鼓铎磬,而置鼗,以得四海之士。为铭于簨,曰:「教寡人以道者击鼓,教寡人以义者击钟,教寡人以事者振铎,语寡人以忧者击磬,语寡人以狱讼者挥鼗。」此之谓五声。是以禹尝据一馈而七十起,日中而不暇饱食,曰:「吾犹恐四海之士留于道路。」是以四海之士皆至。是以禹当朝,廷间也可以罗爵。

道符(五帝三王传政甲第五)

夫国者、卿相世贤者有之,有国无国智者治之,智者非一日之志,治者非一日之谋。治志治谋,在于帝王,然后民知所保而知所避。发教施令为天下福者谓之道,上下相亲谓之和,民不求而得所欲谓之信,除去天下之害谓之仁。仁与信,和与道,帝王之器。凡万物皆有器。故欲有为不行其器者,虽欲有为不成。诸侯之欲王者亦然,不用帝王之器者不成。

汤政(汤治天下理第七)

天地辟而万物生,万物生而人为政焉。无不能生而无杀也。唯天地之所以杀人不能生,人化而为善,兽化而为恶。人而不善者谓之兽,有天然后有地,有地然后有别,有别然后有义,有义然后有教,有教然后有道,有道然后有理,有理然后有数。曰有冥、有旦、有昼、有夜。然后以为数。月一盈一亏,月合月离以数纪,四者皆陈以为数治。政者、卫也,始终之谓卫。

慎诛(鲁周公第六)

昔者,鲁周公使康叔往守于殷,戒之曰:「与杀不辜,宁失有罪。无有无罪而见诛,无有有功而不赏。戒之!封!诛赏之慎焉。」

猜你喜欢
  明鬼上第二十九(阙)·墨子
  论语觧卷五·张栻
  第十五章 6·辜鸿铭
  第九部分·毛公
  卷十二·魏了翁
  卷二·魏了翁
  卷五·严粲
  卷二·梁寅
  第一讲 道理·钱穆
  卷十七·佚名
  差摩婆帝授记经全文·佚名
  佛教之初输入佛教之初输入·梁启超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十三·玄奘
  卷第二十九·李遵勖
  大毗卢遮那经供养次第法疏卷下·不可思议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七出 定优·李渔

    (外上)鬼神之事最难明,道是无形却有形。不信但看今日事,做成圈套显威灵。——我谭管家为何道这几句?只因老爷差我前来,预备三牲祭礼,等他来拜谢晏公。老爷、夫人的意思,还要做本戏文了愿。料想圣诞已过,寿戏一定做完

  • 第二折·马致远

    (范仲淹同使官上,云)老夫范学士。自从江南采贤士,到于朝中,老夫就将兄弟张镐所作万言长策献与圣人。谢圣恩可怜,就加张镐为吉阳县令。老夫本待亲身自去,争奈公事冗杂。老夫差一使命去加官赐赏。使命,你近前来,我嘱付你:你去潞

  • 曹贞吉·龙榆生

    曹贞吉字升六,号实庵,山东安邱人。明崇祯七年(一六三四)生。清康熙三年(一六六四)进士,官礼部郎中。诗格遒练,宋荦极推许之。著有《珂雪诗词集》。其论词谓:“离而得合,乃为大家。若优孟衣冠,天壤间只生古人已足

  • 卷六十七·冯惟讷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六十七    明 冯惟讷 撰 齐第二 王融【字元长琅邪人僧达之孙也少警慧博涉多通仕齐武帝迁秘书丞历中书郎竟陵王子良拔为寜朔将军武帝大渐谋立子良及欝林即位下狱赐死○诗品曰齐寜朔将军王

  • 卷三百五十六·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三百五十六刘禹锡更衣曲博山炯炯吐香雾红烛引至更衣处夜如何其【一作如何其夜】夜漫漫邻鸡未鸣寒雁渡庭前雪压松桂丛廊下点点悬纱笼满堂醉客争笑语嘈囋琵琶青幕中桃

  • 御选明诗卷二十四·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诗卷二十四五言古诗九李梦阳发京师茑萝附松柏枝叶固相因行子恋俦匹况遇同乡亲北风起河梁日暮多飞尘携手同车归驾言西适秦道逺长渴饥客于怀苦辛仰瞻天汉流夜永不得晨骖马媚其曹鸣雁各求羣明星出东方

  • 灉湖作·张说

    赵冬曦三湖返入两山间,畜作灉湖弯复弯。 暑雨奔流潭正满,微霜及潦水初还。 水还波卷溪潭涸,绿草芊芊岸崭岝。 适来飞棹共回旋,已复扬鞭恣行乐。 道旁耆老步跹跹,楚言兹事不知年。 试就湖边披草径,莫疑东海变桑田。 君讶今时

  • 卷一三六 齊紀二·司马光

      起閼逢困敦(甲子),盡屠維大荒落(己巳),凡六年。   世祖武皇帝永明二年(甲子,公元四八四年)   春,正月,乙亥,以後將軍柳世隆為尚書右僕射;竟陵王子良為護軍將軍兼司徒,領兵置佐,鎮西州。子良少有清尚,傾意賓客,才雋之士皆游集其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七 文苑传十四·纪昀

    文苑传元○元胡长孺【之纲 之纯】 熊朋来 戴表元牟应龙 郑滁孙【陶孙】 陈孚杨载【杨刚中 李桓 】 刘诜【龙仁夫 刘岳申】吴师道陆文圭【梁益】 陈旅【程文 陈绎曾】李孝光胡长孺 【胡之纲 胡之纯】熊朋来

  • 平蜀记·佚名

    (明)不着撰人洪武四年春正月丁亥 上亲祀上下神祗告伐明升命中山侯汤和为征西将军江夏侯周德兴为左副将军德庆侯廖永忠为右副将军率京卫荆湘舟师由瞿塘趋重庆颖川侯傅友德为征虏将军济宁侯顾时为副将军率河南陜西等处步

  • 卷六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六十七学校考【五】太学【三】雍正十三年九月皇上初登大宝恩诏文官在京四品以上在外三品以上武官在京在外二品以上者各送一子入监读书恩诏各省府州县卫儒学以本年正贡作恩贡次贡作正贡定河

  • 卷二十一·佚名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钦定大清通礼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通礼卷二十一嘉礼尊封皇祖妃嫔皇考妃嫔之礼制下礼部诹吉以闻豫期制寳工部制册  【皇贵太妃  贵太妃  册  寳  太妃  册印  太嫔  册】均送内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五十七·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五十七 洪武三十一年夏四月丁丑朔,琉球国中山王察度遣其臣鸦勒隹稽程复贡马及硫黄。 户部奏改铸造钞铜板自“二十文”至“五十文”共六十三板,并印钞正背铜印。 罢回回钦天监。 庚辰,五军都督

  • 卷二·王溥

    梁太祖长子友裕,郴王;〈开平三年十月追封。〉第二子友文,博王;〈开平元年五月九日册封。〉第三子友圭,郢王;〈开平元年五月九日封,至乾化二年六月三日篡位,伪改凤历元年。二月十七日,京城军乱,侍卫都将袁象先率兵入宫,友圭自杀。

  • 提要·余允文

    (臣)等谨案尊孟辨三卷续辨二卷别録一卷宋余允文撰允文字隠之建安人陈振孙直斋书録解题载是书巻数与今本合朱彛尊经义考仅云附载朱子全集中而条下注阙字盖自明中叶以后已无完本矣今考永乐大典所载凡辨司马光疑孟者十一条

  • 卷一·王引之

    與鄭注《禮記&middot;檀弓》曰:「與,及也。」常語也。與,猶「以」也。《易&middot;係辭傳》曰:「是故可與酬酢,可與祐神矣。」言可以酬酢,可以祐神也。《禮記&middot;檀弓》曰:「殷人殯於兩楹之間,則與賓主夾之也。」言以賓主

  • 鹤林天树植禅师语录·佚名

    鹤林天树植禅师语录嗣法门人湛祐编山门雨过云开青天白日大解脱门信足而入。佛殿释迦已过去弥勒犹未来正当恁么时礼拜阿谁展具云看新长老自倒自起。伽蓝襄阳米公在鹤林寺作护法自宋至今非一日矣新长老入门便请相见插香

  • 壶山四六·方大琮

    文别集。宋方大琮著。一卷。其书原不著撰人名氏,清修《四库全书》时,用浙江鲍士恭家藏本,订为方大琮撰。是集共收启札六十八篇。皆四六骈体。有《四库全书》、《四库全书珍本初集》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