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宋之问传

宋之问,虢州弘农人。父亲宋令文,勇武有力,又工于书法,善于写文章。高宗时,任左骁卫郎将、东台详正学士。宋之问二十岁时便知名,尤其善长于写五言诗,当时没有人比得上他。最初征召他与杨炯分别执掌内教,不久授官洛州参军,后转任尚方监丞、左奉宸内供奉。张易之兄弟很赏识他的才华,宋之问也倾心依附他们。参与修撰大类书《三教珠英》,常常侍奉随从君王游宴。武则天出巡洛阳龙门,命随从官员赋诗,左史东方虬的诗最先做好,则天赐给他锦袍。及至宋之问的诗写成,武则天称赞其诗词采更美,夺回东方虬所得锦袍赏赐给宋之问。后来张易之等人失败,之问被贬为泷州参军。不久,他逃了回来,躲在洛阳人张仲之家中。张仲之与驸马都尉王同皎等人谋划杀掉武三思,宋之问知道后让他哥哥的儿子将此事告发以赎自己的罪行。王同皎等人因此获罪,而之问被起用为鸿胪主簿;为此,之问很被正直的士人所嘲讽。景龙年间(707~710),转任考功员外郎。当时中宗增设修文馆学士,择用朝中文学之士,宋之问与薛稷、杜审言等人被优先选上,当时很是荣耀。到典选举荐时,他引荐选择的后辈,后来多知名于时。不久转任越州长史。睿宗即位,因为宋之问曾经趋附张易之、武三思,把他流放到钦州。先天年间(712~713),赐死于流放之地。宋之问第二次被贬官流放时,途经长江、五岭,所做诗篇,远近之人广为流传。友人武平一为他收集编纂,成为十卷。流传于当时。

世人称宋之问的父亲为“三绝”,宋之问以诗文知名,弟弟之悌骁勇有力,之逊擅长书法,当时谈论的人都说他们兄弟三人各得父亲的一绝。

之悌,开元年间由右羽林将军任上出京任益州长史、剑南节度兼采访使。不久转任太原尹。

猜你喜欢
  ●卷二百·徐梦莘
  梦寐纪·张瀚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二十六·佚名
  卷之四百六十八·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九 列传一百十九·纪昀
  四三○ 户部左侍郎董诰奏请将已摆印各书每省发给一分折·佚名
  二○六 谕内阁陆费墀勤勉着以翰林院侍读升用以示鼓励·佚名
  卷七·司马贞
  第68章 随便乱杀公务员的蒋介石·冯玉祥
  周武王封比干墓铜盘铭·林献堂
  卷六十六·阿桂
  潘司空奏疏巻一·潘季驯
  兵二四·徐松
  第七节 安史之乱(上)·吕思勉
  “消息”·沈从文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神童诗原文·汪洙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学问勤中得,萤窗万卷书;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

  • 提要·鲍溶

    【臣】等谨案鲍溶诗集六卷集外诗一卷唐鲍溶撰溶字徳源唐元和四年进士唐书无传其事迹已不可考溶诗在后世不甚着然张为作主客图以溶为博解宏拔主以李羣玉为上入室而为与司马退之二人同居入室之列则当时固絶重之也其集宋

  • 第五十四回 饮宫中魏主遭鸩毒 陷泽畔窦泰死战场·蔡东藩

      却说高欢还洛,另立新君善见。善见尚在冲年,当然不能亲政,一切黜陟大权,全握欢手。欢请授赵郡王谌为大司马,咸阳王坦为太尉,仪同三司高盛为司徒,高敖曹为司空,以下文武百官,各有定职,规模粗具,再议西侵。忽闻宇文泰进攻潼关,

  • 卷三十五·杨士奇

    永乐二年冬十月己巳朔享 太庙 徙河南祥符递运所于苏材堽避水患也○庚午 敕镇守大同江阴侯吴高曰鞑靼率多来归者虑有诈谋古云受降如受敌其悉调山西都司行都司并太原三护卫骑士赴大同操备 制信符及金字红牌颁给云南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五十五·佚名

    万历四十五年三月丙寅朔 孝肃皇后忌辰遣官祭 裕陵○己巳颁赐二辅臣各银彩扇六把银钉铰扇十把砗磲扇二十把○南京工部尚书丁宾总督漕运巡抚凤阳等处户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陈荐工部右侍郎仍提督操江兼署南京都察院事罗

  • 第六十一卷 忠节 五·缪荃孙

    松 江 府 宋鲍 廉鲍廉,其先浙人。成淳中,知临江军。德祜元年二月,元兵渡江,廉率所部迎敌于天长、六合间,大小百余战。既而,元兵合围,退入临江。城陷,向阙泣拜,遂殉节。子穆,景定间中宏词科。宋亡,隐居不仕。(松江府志)

  • 读例存疑卷四十三·薛允升

    刑律之十九犯奸犯奸纵容妻妾犯奸亲属相奸诬执翁奸奴及雇工人奸家长妻奸部民妻女居丧及僧道犯奸良贱相奸官吏宿妓买良为娼犯奸:凡和奸,杖八十,有夫者,杖九十。刁奸者(无夫、有夫),杖一百。○强奸者,绞(监候)。未成者,杖一百,流三千

  • 耶律图鲁窘传·脱脱

    耶律图鲁窘,字阿鲁隐,肃祖之子洽礝之孙,勇敢而有谋略。太宗扶立晋的战役中,图鲁窘之父敌鲁古为五院夷离堇,战死,皇上便将其官职授给图鲁窘。会同元年(938),改任为北院大王,皇上曾经屏退左右而与他商议军国大事,应对合于皇上之

  • 梁襄传·脱脱

    梁襄,字公赞,是绛州人。梁襄自幼是孤儿,由叔父梁宁收养。梁襄生性颖悟,每天记言论一千多字。大定三年(1163),考中进士,分配到耀州任同官主簿。三次被迁..州任淳化令,有优秀的政绩。考察认为他勤政廉洁被提升为庆阳府推官,又被

  • 明初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吴晗

    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地主阶级对于农民的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迫使农民多次举行起义,以反抗地主阶级的统治。从秦朝的陈胜、吴广、项羽、刘邦起,中经汉朝的新市、平林、赤眉、铜马和黄巾,隋朝的李密、窦建德,唐朝

  • 第九章 男女听立交好之约,量定限期,不得为夫妇·梁启超

      一、男女婚姻,皆由本人自择,情志相合,乃立合约,名曰交好之约,不得有夫妇旧名。盖男女既皆平等独立,则其好约如两国之和约,无轻重高下之殊。若稍有高下,即为半主,即为附庸,不得以合约名矣;既违天赋人权平等独立之义,将渐趋于

  • 卷十·余萧客

    钦定四库全书古经解钩沈卷十长洲余萧客撰仪礼下丧服【下】大功子子生三月则父名之于祖庙礼服传【白虎通下】【传】年十九至十六为长殇按孔子家语曰男子十六而成童女子十四而化育此成人之大例也人成有早晚又按左氏传曰

  • 第七章 避嫌疑·佚名

    礼别嫌疑。所以防淫也。古人同胞兄妹至八岁。即异席而食。况其他耶。内言尚不出于外。外言尚不入于内。又况其他耶。窃见近世人家。每有致犯淫秽。皆由防闲不密。内外不分。男女混杂。不嫌不疑。以至酿成丑事。败坏门

  • 《春 秋》·佚名

    第一节 《春秋》的名义“春秋”是各国国史的通名,如《国语·晋语七》说:“羊舌肸习于《春秋》”,意思就是羊舌肸(又叫叔向)这个人,熟悉各国史书。《楚语上》也说:“教之《春秋》”,就是

  •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二十一[宋磻]·惟白

    东京法云禅寺住持传法佛国禅师(臣)惟白集对机门南岳怀让禅师第十四世云居山元祐禅师法嗣东京大相国寺智海禅院佛印禅师讳智清。姓叶氏。泉州同安人也。赋性明敏。博学典雅。年未及冠。依鹿苑寺慧儒上人出家。一侍巾瓶

  • 新华严经论 第三十七卷·李通玄

    长者李通玄撰 善财童子善知识十回向位。从推德升进中自如诸菩萨摩诃萨已下。至辞退而去。皆作五门。已下诸位仿此例然。一推德令善财升进。二示善知识方处国名广大。三举善知识号曰鬻香长者名优钵罗华。四劝善财往问

  • 咸淳毗陵志·史能之

    南宋地方志。度宗咸淳年间知常州事史能之撰。30卷。毗陵即常州,治今江苏常州。此志叙地理、诏令、官寺、秩官、文事、武备、风土、祠庙、山水、人物、词翰、财赋、仙释、寺观、陵墓、古迹、详异、碑碣、纪遗等内容,繁简

  • 大方广宝箧经·佚名

    刘宋求那跋陀罗译。佛左祇园先说法,文殊后来与须菩提应答,而使之默,舍利弗目连等各述文殊之智慧辩才。佛在只园。先演说法,文殊菩萨后到,与须菩提酬唱。令须菩提默然。于是舍利弗,目犍连,阿难陀,大迦叶,富楼那,各述文殊智能辨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