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尉缭子白话译文

《尉缭子》是中国古代有影响的一部兵书。传说是战国时的尉缭所作。《汉书·艺文志》记载,《尉缭》31篇。今本共五卷,分24篇,前12篇主要是对战争观和政治观的论述,后12篇主要论述军令和军制,两部分内容紧密联系,互为补充。它支持正义战争,反对非正义战争;强调战争与政治、战争与经济的联系,主张“以武为植,以文为种;武为表,文为里”;认为注重耕织、发展农业是治国之本;主张治军必须先建立法制,以法制军,执法严明。《尉缭子》在北宋时被收入武学必读的《武经七书》。清代朱墉在《武经七书汇解》中说:“七子谈兵,人人挟有识见,而引古谈今,学问博洽,首推尉缭”。此为尉缭子白话译文。

《尉缭子白话译文》全部章节目录

(1)天官第一
(2)兵谈第二
(3)制谈第三
(4)战威第四
(5)攻权第五
(6)守权第六
(7)十二陵第七
(8)武议第八
(9)将理第九
(10)原官第十
(11)治本第十一
(12)战权第十二
(13)重刑令第十三
(14)伍制令第十四
(15)分塞令第十五
(16)束伍令第十六
(17)经卒令第十七
(18)勒卒令第十八
(19)将令第十九
(20)踵军令第二十
(21)兵教上第二十一
(22)兵教下第二十二
(23)兵令上第二十三
(24)兵令下第二十四

猜你喜欢
  春秋公羊传·公羊高
  春秋左传正义·孔颖达
  论语集注·朱熹
  毛诗多识·多隆阿
  近思录·朱熹
  天方性理·刘智
  春秋胡氏传辨疑·陆粲
  春秋三传辨疑·程端学
  太极通书·周敦颐
  杂学辨·朱熹
  枫山语录·章懋
  四书大全·胡广
  论孟精义·朱熹
  论语类考·陈士元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伊川击壤集卷之七·邵雍

    代书寄濠倅张都官多惭吾亦未知音,天乐虽闻不许寻。惠子相时情自好,庄生游处意能深。闲来略记一春事,老去难忘千里心。洛社交朋每相见,为吾因掉白头吟。诏三下答乡人不起之意生平不作皱眉事,天下应无切齿人。断送落花安用雨

  • 孙梁·隋树森

    孙梁,字正卿,中山(今河北正定县)人,与元好问同时。生平不详。 小令 【仙吕】后庭花破子 柳叶黛眉愁,菱花妆镜羞。夜夜长门月,天寒独上楼。水东流,新诗谁寄,相思红叶秋。

  • 丙集第一·钱谦益

    李少师东阳古乐府一百一首、古体诗五十六首◎拟古乐府谢铎、潘辰评何孟春注(拟古乐府引曰:“予尝观汉、魏间乐府歌辞,爱其质而不俚,腴而不艳,有古诗言志依永之遗意,播之乡国,各有攸宜。嗣是以还,作者代出

  • 卷十九·陆游

    钦定四库全书 劎南诗稾卷十九 宋 陆游 撰 晓出南山 久向人间触骇机歛收孤迹早宜归亡羊未恨补牢晚搏虎深知攘臂非明月长庚天欲晓新桐清露暑犹微扁舟蓑笠平生事莫羡黄金带十围 闻韩无咎下世 书劎飘然去国时南兰陵郡

  • 第四十二场·田汉

    蒲鲁喝 (率残部狼狈上)来此什么所在?粘罕 来此府河口要道。蒲鲁喝 (仰天大笑)哈哈哈!粘罕 元帅为何发笑?蒲鲁喝 本帅只笑中国人不会用兵,若在此处埋伏一支精兵,我等岂有性命回国?粘罕 元帅高见![鼓声,蒲大惊。何鲁 (在内)贼

  • 卷之一百四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郑世家第十二·司马迁

    安砚方 译注【说明】公元前806年,周宣王封其弟友于郑(今陕西华县东),是为郑桓公。周幽王时,身为周王室司徒的郑桓公,看到西周行将灭亡,就在太史伯的建议下,将财产、部族、宗族连同商人迁移到东虢(guó,国)和郐之

  • 李晟传·刘昫

    李晟的字叫良器,是陇右道临洮县人。祖父是李思恭,父亲是李钦,世代在陇右任偏将。李晟出生几年后父亲就去世了,他侍奉母亲行孝恭谨,性格刚强,有才干,擅长骑马射箭。十八岁参军,身高六尺,勇猛果断没人比得上。当时河西节度使王忠

  • ●读律心得卷之一·刘衡

    南丰刘 衡纂辑 理讼撮要 凡犯罪未发而自首者免其罪若得相容隐之亲属为之首听如罪人自首法一条 【犯罪自首律】 其本应重罪而犯时不知者依凡人论一条 【本条别有罪名律】 亲属相为容隐各条 干名犯义各条 以上数条见 

  • 卷之二十七  宣宗皇帝御製詩(明)朱瞻基 撰·邓士龙

    (宣宗皇帝御製詩,一卷,明宣宗朱瞻基作。朱瞻基,一四二六──一四三五年在位,年號宣德。) 天佑皇明啟治平,年年南極耿元精。篤生申甫扶鴻運,定看昌齡過廣成。 右賜少保兼太子少傅、戶部尚書夏元吉。宣德二年四月□日。 過史館

  • 九年·佚名

    (戊戌)九年清順治十五年春正月1月1日○戊戌,命賜判敦寧閔馨男、知敦寧尹絅、前大司憲閔應亨、前參判韓必遠等米肉。蓋優老之典也。1月3日○庚子,以趙壽益爲大司憲,趙克善爲掌令,許穆爲持平。○贊善宋浚吉上疏,乞歸省先壠。又

  • 卷下·王诩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 盛神法五龙盛神法五龙  盛神中有五气,神为之长,心为之舍,得为之大;养神之所,归诸道。道者,天地之始,一其纪也。物之所造,天之所生,包宏无形,化气先天地而成,莫见其形,莫知其名,谓之神灵。故道者,神

  • 隰桑·佚名

    ——暗恋时一种幸福【原文】隰桑有阿,(1)其叶有难(2)。即见君子,其乐如何。隰桑有阿,其叶有沃③既见君子,云何不乐。隰桑有阿,其叶有幽(4)。既见君子,德音孔胶⑤。心手爱矣,遐不谓矣(6)。中心藏之(7),何日忘

  • 卷三百一十七·佚名

    △初分趣智品第四十六之二善现,是菩萨摩诃萨所擐甲胄不属布施波罗蜜多。何以故?布施波罗蜜多毕竟无所有。非菩萨非甲胄故。说彼甲胄不属布施波罗蜜多。是菩萨摩诃萨所擐甲胄不属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何以故?净

  • 二酉缀遗·胡应麟

    《二酉缀遗》主要采掇古籍中奇闻怪事。《二酉缀遗》,以及《九流绪论》、《四部正讹》、《庄岳委谈》等部分,对古代小说作了多方面的考论。如对小说地位的高度重视,对小说"作意好奇"、"假小说以寄笔端"等艺术特点的认识,精

  • 拨镫序·林蕴

    一篇。书论。唐代林蕴撰。林蕴,唐代元和(806—820年)年间人。字复梦,泉州蒲田(今福建泉州)人,蕴世通经,西川节度使韦皋辟推官,累迁礼部员外郎,出为邵州刺史。从卢肇授“拨镫法”,从此书日进。是篇首先提出“拨镫四字

  • 大乘法苑义林章·窥基

    凡七卷。略称法苑义林章、义林章、法苑,别称七卷章。唐代窥基着。今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册。书中对于唯识教义之组织及基本内容,如判教、唯识义理、修行理论、果位等,均详加阐释,系古来唯识研究者之珍贵典籍。内容分为二十

  • 二部僧授戒仪式·书玉

    佛教仪轨书。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书玉记。二卷。系记录读体授大戒仪式之书。作者曾于康熙六年(1667)亲眼目睹读体授戒之仪式,故是书所记详细而真实。见载于日本《续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