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伍制令第十四

本篇主要论述当时军队内部以伍为基础的连保制度,是当时统治阶级控制军队的另一种手段。

68、军中之制,五人为伍,伍相保也;十人为什,什相保也;五十人为属,属相保也;百人为间,闾相保也。伍有于今犯禁者,揭之免于罪,知而弗揭,全伍有诛。什有于今犯禁者,揭之免于罪,知而弗揭,全什有诛。属有干令犯禁者,揭之免于罪,知而弗揭,全届有诛。闾有干令犯禁者,揭之免于罪,知而弗褐,全闾有诛。吏自什长已上,至左、右将,上下皆相保也。有干令犯禁者,揭之免于罪,知而弗揭者,皆与同罪。夫什伍相结,上下相联,无有不得之奸,无有不褐之罪。父不得以私其子,兄不得以私其弟,而况国人?聚舍同食,焉能以干今相私者哉?

[译文]

军队的联保制度,是按五人编为一伍,伍内的人互相联保,十人编为一什,什内的人互相联保;五十人编为一属,属内的人互相联保;百人编为一闾,闾内的人互相联保。伍内如有触犯禁令的,同伍的人揭发了他,全伍免罪,知道而不揭发,全伍受罚。什内有触犯禁令的,同什的人揭发了他,全什免罪,知道而不揭发,全什受罚。属内有触犯禁令的,同属的人揭发了他,全属免罪,知道而不揭发,全属受罚。闾内有触犯禁令的,同间的人揭发了他,全闾免罪,知道而不揭发,全间受罚。将吏从什长以上到左、右将军,上下都互相联保,凡有触犯禁令的,揭发了的都免于治罪,知道而不揭发的,都与他同罪。同伍同什的人都互相具结,上下之间都互相联保,就没有不能破获的阴谋,没有不被揭发的罪恶。即使父亲也不能够包庇他的儿子,哥哥也不能够包庇他的弟弟,何况一般的人呢?既然同吃同住在一起,哪还敢有违犯禁令而私相包庇的呢?

猜你喜欢
  第九卦 小畜 风天小畜 巽上乾下·佚名
  张子抄释卷二·吕柟
  传第八章·王夫之
  卷九·毛奇龄
  卷一·吕祖谦
  第六 忤合 1·王诩
  开诚布公以立信·梁漱溟
  卷九·佚名
  卷四百五十七·佚名
  卷三十一·道世
  卷四十·佚名
  卷第二十四·李遵勖
  寰游之动机与感想·太虚
  菩萨璎珞经卷第七·佚名
  宗镜录卷第二十七·延寿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俞克成·唐圭璋

      蝶恋花   怀旧   梦断池塘惊乍晓。百舌无端,故作枝头闹。报道不禁寒料峭。未教舒展闲花草。   尽日帘垂人不到。老去情疏,底事伤春瘦。相对一樽归计早。玉山不减巫山好。

  • ◆袁山长易(静春堂集)·顾嗣立

    易字通甫,平江长洲人。丰姿秀朗,不求仕进。部使者将荐之于朝,谢不可。行中书省署徽州路石洞书院山长,罢归。所居吴淞具区之间,筑堂曰「静春」,聚书万卷,手自校定。堂之外,蒲、荷、松、菊、梅、竹之属,缭绕其间。左江右湖,禽鱼翔

  • 卷四百三十四·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四百三十四乌类【鸦同】五言古城上乌         【梁】吴 均呜呜城上乌翩翩尾毕逋凡生八九子夜夜啼相呼质微知虑少体贱毛衣麤陛下三万歳臣至执金吾城上乌         

  • ●卷十一·周密

      ○黄德润先见   黄洽德润事阜陵为台谏,执政未尝有大建明,或讥其循默。淳熙末,上将内禅。一日,朝退,留二府赐坐,从容谕及倦勤之意,诸公交赞,公独无语。上顾曰:"卿以为何如?"对曰:"皇太子圣德,诚克负荷。顾李氏不足母天下,宜留

  • 卷三·陆以湉

    ◎论文魏文帝《典论·论文》谓:“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似不若杜牧之《答庄充书》为得其要,云:“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彩章句为之兵卫。”盖文而无意,则气亦无所统驭。

  • 卷之一千三百二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清真居士年谱·陈思

    辽阳陈思慈首撰 仁宗嘉佑三年戊戌 居士生 周邦彦字美成钱塘人疏隽少检不为州里推重而博涉百家之书【宋史文苑传】 按疏隽少检三句东都事略作性落魄不羁涉猎书史 邠从子能文章妙解音律名其堂曰顾曲制乐府长短句词韵清

  • 五十九、吴中公学社·包天笑

      我写此回忆录,往往因前事而述及后事,又因追思往事,涉笔成趣,不见庄谐杂陈。我今又廻叙到我重回苏州这二三年的事。那个时候,我真是所谓吊儿郎当,说我闲吧,我一天到晚也像是很忙的;说我忙吧,我忙了些什么事,真是自己也觉得莫

  • 李腾芳传·张廷玉

    李腾芳,字子实,湘潭人。万历二十年(1592),考中进士。改职庶吉士。好学习,享有才名。并封三王的圣旨下达,李腾芳去朝房投书大学士王锡爵。大意是说“:您想暂时秉承皇帝的旨意,巧妙地借助封王,转换为册立。然而恐怕封王经确定后

  • 卷七十二·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七十二雍正六年八月上谕二十三道初一日谕直省督抚知府一官管理通郡有察吏之责所关綦重如知府得人则能察吏以安民於地方实有裨益但知府内有仅系循分供职不能察吏而又素无过犯不至於参

  • 附臣民权利义务·佚名

    (其细目当于宪法起草时酌定)一、 臣民中有合于法律命令所定资格者,得为文武官吏及议员。二、 臣民于法律范围以内,所有言论、著作、出版及集会、结社等事,均准其自由。三、 臣民非按照法律所定,不加以逮捕、监禁、处罚。

  • 卷二十·郑玄

    鸡人掌共鸡牲,辨其物。(物谓毛色也。辨之者,阳祀用も,阴祀用黝。○黝,于纟斗反。)[疏]注“物谓”至“用黝”○释曰:“阳祀用も,阴祀用黝”者,《牧人》文。彼注云:“阳祀,祭天于南郊及宗庙;阴祀,祭地北郊及社稷也。”郑举此二者,其望

  • 第五章 妇女生活·林语堂

    女人是“贤妻良母”。她既忠贞,又柔顺,而常为贤良的母亲,亦且她是出于天性的贞洁的,一切不幸的扰攘,责任都属于男子。犯罪的是男子,男子不得不犯罪,可是每一次他犯罪,少不了一个女人夹在里头……一、女性之从属地位中

  • 卷四十·佚名

    △初分般若行相品第十之三舍利子,若菩萨摩诃萨有方便善巧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不行眼界色界眼识界及眼触眼触为缘所生诸受。不行眼界乃至眼触为缘所生诸受相。是行般若波罗蜜多。不行眼界色界眼识界及眼触眼触为缘所生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七十四·澄观

    十通品第二十八疏。二释名下疏文有三。初正释今经。二晋经下会通他经。三然通与明下拣滥会释。于中二。先正引论明通明相异。后会释经文。今初。论有问曰神通与明有何等异。答曰。直知过去宿命之事。是名为通。若知过

  • 妙法莲华经文句卷第八上·智顗

    渐渐具足菩萨下。第二授记文为七。一明因圆。二过无量下明果满。三明国土广净。四明国劫名字。五明佛寿量。六明法住大久。七明佛灭后供养舍利。就第三国广净中复五。一明国大严净。地平如掌者。经直言如掌不言手掌。

  • 一字寄特佛顶经卷上·佚名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监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现威德品第一如是我闻。一时婆伽梵住三十三天以如来加持无量福出生普遍光楼阁。大福俱胝庄严。大福佛资粮。普遍无

  • 西夏事略·王称

    西夏史著作。宋王称撰。1卷。本书记党项拓跋氏兴起至西夏李元昊建国之史实。曹溶《学海类编》收有此书,实即王称《东都事略》卷127至128中之《西夏》附录。曹溶 《学海类编》 收有此书。按《四库全书存目著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