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原官第十

本篇首先论述了设官分职,各司其事是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根本措施。其次还阐明了君臣职权及其施政方法,特别指出:“审开塞,守一道(统一的方针政策),为治之要也。”这都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最后,它幻想达到一个“官无事治,上无庆赏,民无狱讼,国无商贾”的社会,这是不切实际的。

52、官者,事之所主,为治之本也。制者,职分四民,治之分也。贵爵富禄,必称,尊卑之体也。好善罚恶,正比法,会计民之具也。均井地分,节赋敛,取与之度也。程工人,备器用,匠工之功也。分地塞要,殄怪禁淫之事也。守法稽断,臣下之节也。明法稽念,主上之操也。明主守,等轻重,臣主之权也。明赏赉,严诛责,止奸之术也。审开塞,守一道,为政之要也。下达上通,至聪之听也。

[译文]

设置各级官吏,主管各项事务,是治理国家的根本措施。各种官制,按职守分管士、农、工、商各个部门,这是治理国家的分工。〔天官冢宰主管]授予官爵俸禄必须与其德才相称,这是区别尊卑贵贱的体制。[地官司徒掌管]表扬好人,惩罚坏人,执行比法,以考核、统计人冒及其财产,均分土地,减轻赋税,以保障对民众取予的适度。[冬官司空掌管]分配工人的任务,供应物资器材,提高工作效率。[夏官司马主管]划分防区,守备要地,以防止和消灭各种变乱事件。执法严肃,处理果断,这是臣子的本分。制订法令,实行考核,这是君主的责任。明确属下的主管业务,区别政事的轻重缓急,这是各部大臣的职权。奖赏公正,惩罚严格,这是防止坏人活动的手段。研究应兴应革的事项,坚持统一的方针政策,这是治理国家的关键。下情上达,上情下通,这是全面了解情况的方法。

53、知国有无之数,用其仂也。知彼弱者,强之体也。知彼动者,静之决也。官分文武,惟王之二术也。俎豆同制,天子之会也。游说间谍无自入,正议之术也。诸侯有谨天子之礼,君民维世,承王之命也。更号易常,违王明德,故礼得以伐也。官无事治,上无庆赏,民无狱,国无商贾,成王至正也。明举上达,成王至德也。

[译文]

了解国家资财的多少,这是[量入为出,]节约开支的根据。了解国家的薄弱环节,这是弥补弱点,变弱为强的依据。预见国家可能发生的动乱,这是防患未然安定国家的决定因素。设置文武官吏,分管政治、军事,这是王者治理国家的两种手段。祭祀的制度有统一的规定,这是天予会合诸侯的仪式。不听信游士的邪说和间谍的诡计,这是贯彻正确主张的保证。诸侯谨守天子的礼法,君臣关系,世代相传,这是承受天子之命的前提。如果改换国号变更制度,违背天子的德政,按礼就可以进行讨伐。要做到社会安定,不须官吏去管理,万民勤奋不需上级去鼓励,民众没有纠纷,国家没有商贩,造成最好的政治局面。我之所以坦率地陈述这些意见,也就是希望你能施行这种德政。

猜你喜欢
  卷八 檀弓上第三·郑玄
  率性篇第八·王充
  轻重丙第八十二(缺)·管仲
  大学辨业卷四·李塨
  幽梦续影·朱锡绶
  原序·俞皋
  卷十·真德秀
  卷六·张大亨
  卷七十七·沈廷芳
  静女·佚名
  仪礼识误目录·张淳
  卷二十七·季本
  成唯識寶生論科目·欧阳竟无
  水月斋指月录原序·瞿汝稷
  大般涅槃经疏 第二十八卷·灌顶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周煇·唐圭璋

      煇字昭礼,周邦之子。寓居杭州。生靖康元年(1126)。著有清波杂志十二卷、清波别志三卷。又有北辕录一种,收入说郛。   失调名   和人春词   卷帘试约东君,问花信风来第几番。   又   和人蜡梅词   生怕冻损

  • 御选元诗卷七十三·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元诗卷七十三七言絶句六周权埽迳剥啄无人昼掩门庭花春晩雪纷纷山童不解山翁意埽破苍苔一迳云晚眺闪闪归鸦过别林斜阳流水意沉沉数声樵笛人何处一路寒山晚翠深渔翁转棹收缗日未西短篷斜阁断沙低卖鱼买

  • 列传第一百三十·刘昫

    ○硃克融 李载义 杨志诚 张仲武 子直方张允伸 张公素 李可举李全忠 子匡威 匡筹 硃克融,贼泚之从孙也。祖滔,父洄。克融少为幽州军校,事节度使刘总。总将归朝,虑其有变,籍军中素有异志者,荐之阙下,时克融亦在籍中。宰

  • 卷三百八十八 列传一百七十五·赵尔巽

      桂良 瑞麟子怀塔布 官文 文煜   桂良,字燕山,瓜尔佳氏,满洲正红旗人,闽浙总督玉德子。入赀为礼部主事,晋员外郎。出为四川顺庆知府,调成都。历建昌道,河南按察使,四川、广东、江西布政使。道光十四年,擢河南巡抚。嘉庆中

  • 卷一 周紀一·司马光

      起著雍攝提格(戊寅),盡玄黓困敦(壬子),凡三十五年。   [爾雅:太歲在甲曰閼逢,在乙曰旃蒙,在丙曰柔兆,在丁曰強圉,在戊曰著雍,在己曰屠維,在庚曰上章,在辛曰重光,在壬曰玄黓,在癸曰昭陽,是為歲陽。在寅曰攝提格,在卯曰單閼,在辰曰執

  • 东林列传卷二十·陈鼎

    ○明侯恪传侯恪字木庵归德人御史执蒲之中子也万厯四十七年进士天启间为编修与杨涟缪昌期诸人游涟条上忠贤二十四罪有言昌期趣恪代其稿忠贤怒谋杀之而其假子镇抚司田尔耕素善恪进曰是人颇以诗赋谬名公卿间而能书米芾书

  • 卷之三百三十一·佚名

    光绪十九年。癸巳。十二月己酉朔。上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皇太后安。起居注  ○庚戌。谕内阁、兵部尚书许庚身、忠勤恪慎。练达老成。由内阁中书充补军机章京。蒙穆宗毅皇帝特达之知。擢升卿

  • 陈显达传·萧子显

    陈显达,是南彭城人。宋孝武帝时代,曾任张永前军幢主。景和年间,由于有功劳而多次受到重用。泰始初期,以军主资格隶属徐州刺史刘怀珍北征,被提拔为东海王板行参军,员外郎。泰始四年,被封为彭泽县子。食邑三百户。历任马头、义

  • 卷五十七·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五十七 朱批戴音保奏摺 雍正六年五月初三日巡察江南监察御史【臣】戴音保谨 奏为奏 闻请 旨事窃【臣】奉 命巡察江南自上年十一月十二日接受印信後即从上江一带稽查驿递察视墩台并密访盗窝谕

  • 卷七十八·赵汝愚

    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七十八宋 赵汝愚 编儒学门学校上上真宗请申明太学议  孙 何臣闻书称教胄有虞庠辟雍之文易载宾王有乡举里选之制皆所以导王化育官材牢笼英雄陶冶风俗必见推於太学方获誉於公朝从古洎今斯

  • 二十一年·佚名

    (己未)二十一年大明正統四年春正月1月1日○庚辰朔,上率王世子及文武群臣行望闕禮,御勤政殿受王世子及群臣朝賀。諸道進箋進方物,忽剌溫指揮都里也老奴好、骨看亏知哈指揮時仇時方哈、吾都里千戶甫古老、吾郞哈指揮都時於古

  • 九年·佚名

    戊申春正月1月1日○庚子朔,獻納尹衡聖啓:「年年溫幸,恩賞繁濫,前因臺啓,所授官資皆已還收。今此諸臣賞格,請一倂還收。」上不從。○上敎曰:「初冬間,許判府事疾病連綿,俄出差路,予以爲喜。今寒威已盡,春和漸生,未聞平否,予用慮念。

  • 动物篇第五·张载

      动物本诸天,以呼吸为聚散之渐;植物本诸地,以阴阳升降为聚散之渐。物之初生,气日至而滋息;物生既盈,气日反而游散。至之谓神,以其伸也;反之为鬼,以其归也。  气于人,生而不离、死而游散者谓魂;聚成形质,虽死而不散者谓魄。 

  • 药师本愿经讲记序·太虚

    释迦世尊,于娑婆秽土刚强难化之众生中,诞生成道,垂范四生,度脱九界,其无畏勇猛之精神,诚为不可思议者矣!故当时所摄化之大小乘弟子,无不具慈悲喜舍,四摄教化,狮吼象步,超然死生,游戏神通,净佛国土。法华经云:‘众生见劫尽,大火所烧时

  • 佛是我们的善友·太虚

    ──三十五年十二月在首都监狱讲──今天到这里来和各位谈话,不惟见到有些故旧朋友,有许多虽不是亲知旧谊,以今日有缘聚谈,也觉到在过去世中必然是做过亲戚朋友的;要证实这个感觉,当以佛法眼光来看。佛教中名世界人生为有情

  • 喻世明言·冯梦龙

    话本小说集。原名《古今小说》。明末冯梦龙纂辑。1621年左右刻印。与作者所编《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全书共收话本40篇。其中多数是宋、元作品,少数是明代摹仿,都是直接以民间艺人说话底本为基础加工

  • 香山集·喻良能

    十六卷。宋喻良能(约1182年前后在世)撰。喻良能,字叔奇,义乌(今浙江义乌县)人。绍兴二十七年(1157)进士。补广德尉,迁国子监主簿。复以国子监博士召,兼工部郎中。除太常寺丞,兼旧职,出知处州。不久,以朝请大夫致仕。

  • 十八空论·龙树

    全一卷。陈·真谛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内容初解十八空之义,又阐释此十八空摄于十六空、十四空之法义,次释七种真如,详说十胜智真实之义。本论实乃释天亲之中边分别论中相品及真实品部分之作,因此古人视为龙树之着,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