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踵军令第二十

本篇主要论述军队向战场前进时的区分和任务,以及安全、警戒、纪律等。

75、所谓踵军者,去大军百里,期于会地,为三日熟食,前军而行,为战台之表,合表乃起。踵军飨士,使为之战势。是谓趋战、者也。

兴军者,前踵军而行,合表乃起。去大军一倍其道,去踵军百里,期于会地,为六日熟食,使为战备,分卒据要害。战胜则追北,按兵而趋之。踵军遇有还者诛之。所谓诸将之兵,在四奇之内者胜也。

兵有什伍,有分有合,豫为之职,守要塞关梁而分居之,战合表起,即皆会也。大军为计日之食起,战具无不及也,令行而起,不如令者有诛。

凡称分塞者,四境之内,当兴军、踵军既行,则四境之民,无得行者。奉王之命,授持符节,名为顺职之吏。非顺职之吏而行者诛之。战台表起,顺职之吏乃行,用以相参。故欲战先安内也。

[译文]

所谓踵军,通常与大军(主力部队)相距约一百里,按期到达会战地点,它应携带三天干粮,在大军的前面行进,还要预先规定好行动的信号,接到信号后就开始行动。踵军开始行动之前,应搞赏士卒,以激发他们的战斗意志。这就是踵军向战场前进的方法。

兴军,在踵军的前面行进,接到前进的信号就开始出发。它与大军的距离比距踵军远一倍,与踵军相距约一百里,也要按期到达会战地点,并应携带六天干粮,到达后作好战斗准备,同时派出分手(一部兵力)占领附近要点。战斗有利就追击败退的故人,后续部队要急速跟进策应他们。踵军遇有从兴军逃回的应予惩办。一般地说,将领善于指挥[大军、踵军、兴军、分卒]这四部分军队,使它们相互配合,首尾相应,就能胜利地行军作战了。

军队有什伍的编制,有分散有集中,事先区分任务,据守要害、关卡、桥梁,到了战期,根据号令向规定的地点会合。大军应按规定及时补充粮食和各种物资,接到命令就开始行动,不按照命令行事的应予惩办。

凡宣布戒严的地区,在它的范围之内,当兴军、踵军已经出发,而主力还未出发的时候,境内的民众,一概不许通行。奉有君主命令并持有符节的,叫做传达任务的军官,这种人才准通行。不是传达任务的军官而擅自行动的应予惩罚。当主力出发以后,传达任务的军官才离开这个地区,回去参与军务。总之要进行战争,必须首先安定内部的秩序。

猜你喜欢
  第二卦 坤 坤为地 坤上坤下·佚名
  景公欲诛骇鸟野人晏子谏第二十四·晏婴
  法术第十四·佚名
  忠信笃敬走遍天下·孔子
  大言不惭,为之也难·孔子
  第九章 17·辜鸿铭
  卷二十·李光坡
  卷十一·姚际恒
  卷三·林岊
  卷二十二·李光地
  提要·梁益
  卷九·朱公迁
  抱朴子內篇卷之八   釋滯·王明
  大司徒·佚名
  卷二·王引之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¾íÁù°ÙÁùÊ®Áù·彭定求

    ¡¡ ¡¡¡¡¾í666_1 ¡¾±Èºì¶ùÊ«¡¿ÂÞò° ¡¡¡¡ÐÕ×Ö¿´ÇÖ³ßÎåÌ죬·¼·ÆÕ¼¶Ï°Ù»¨ÏÊ¡£ ¡¡¡¡ÂíáͺÃЦµ±Ê±Ê£¬Ðé׬Ã÷»ÊÐÒÊñ´¨

  • 卷二百五十七·彭定求

        卷257_1 【冬夜宴萧十丈因饯殷郭二子西上】息夫牧   有琴斯鸣,于宰之庭。君子莅止,其心孔平。政既告成,   德以永贞。鸣琴有衎,于颍之畔。彼之才髦,其年未冠。   闻诗闻礼,斐兮璨璨。鸣琴其怡,于颍之湄。二子

  • 第十四出 露丑·李渔

    〖普贤歌〗(净幅巾、华服上)老婆睡在别人舱,自己埋头不敢张。棒槌擦裤裆,头毛不肯长,几时才做黄和尚?我是空自从娶了杨小姐过来,已经数日。把大船装着他们两个,自己另雇一只小船尾在后边,莫说不敢见面,就是张也不敢去张一张。只

  • 卷十七·郭知达

    钦定四库全书九家集注杜诗卷十七  宋 郭知达 编近体诗冬日洛城北谒元皇帝庙【唐书天寳元年陈王府参军田周秀上言元皇帝降于丹鳯门之通衢告锡灵符在尹喜之故宅上遣使就尹喜宅遂发得之乃置元庙于大寕坊亲享于

  • 第六十九回 破奸谋严世蕃伏法 剿宿寇戚继光冲锋·蔡东藩

      却说袁州推官郭谏臣,因受严六的凌辱,无从泄愤,遂具书揭严氏罪恶,呈上南京御史林润。巧值林润巡视江防,会晤谏臣,又由谏臣面诉始末,把罗龙文阴养刺客事,亦一一陈明。林润遂上疏驰奏道:  臣巡视上江,备访江洋群盗,悉窜入逃

  • 卷二百七·杨士奇

    永乐十六年十二月丙子朔 皇太子省牲于南郊 武当山宫观成赐名曰太岳太和山山有七十二峰三十六岩二十四涧峰之最高者曰天柱境之最胜者曰紫霄南岩上轶游气下临绝壑紫霄南岩旧皆有宫南岩之北有五龙宫俱为祀神祝厘之所

  • 七十八、编辑小说杂志·包天笑

      前所纪载,我在上海的时报馆当编辑的时候,同时也写小说,编杂志,一天到晚,就忙了那些笔墨上的事。那个时候,我正当壮年,精种很好,除了编辑报纸杂志以外,每天还可以写四五千字,在卖文上,收入很丰。那个时候,各女学校的教书已不去

  • 乾宁·周绍良

    №乾宁001【盖】失。【志文】唐故左领军卫翊南高府君墓志铭并叙君讳屯,宇贞简,渤海人也。肇伊石耳,缵於非罢,食邑承家,因封命氏。曾祖贵,前齐骠骑大将军;祖仁,唐秦府车骑大将军;父休,周朝授上柱国;勋华代袭,声问雄

  • 卷九十六 上 西域传 第六十六上·班固

    (西域)【原文】西域以孝武时始通,本三十六国,其后稍分至五十余,皆在匈奴之西,乌孙之南。南北有大山,中央有河,东西六千余里,南北千余里。东则接汉,厄以玉门、陽关,西则限以葱岭。其南山,东出金城,与汉南山属焉。其河有两原:一出葱岭

  • 王鹗传·宋濂

    王鹗,字百一,曹州东明人,曾祖名成,祖父名立,父名琛。初生时有大鸟停庭院内,因名鹗。自幼聪敏,能每天背诵诗文千余言,长大长于词赋。金哀宗正大元年(1224),科举中进士第一甲第一名,授应奉翰林文字。六年授归德府判官,行亳州城父令

  • 卷三百六·杨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三百六明 杨士奇等 撰灾祥宋高宗绍兴六年地震秘书正字张嵲上奏曰比年以来赋敛繁重征求百出流移者挤沟壑土着者失常业地震之异殆或为此愿深思变异之由修政之阙致民之安黄次山上奏曰臣闻日

  • 简介·令狐澄

    《贞陵遗事》二卷,令狐澄撰。《新唐志》史部杂史类著录。注云:“绹子也。干符中书舍人。”(作者考订参见周勋初《唐人笔记小说叙录》)《直斋书录解题》史部杂史类有《贞陵遗事》二卷、续一卷,云:“唐中书舍

  • 未通第十五·桓宽

    【题解】本篇就与抗击匈奴侵扰的自卫战争密切相关的赋税和徭役问题,展开辩论。“未通”,即篇中“未通于计”的缩词。这是御史对文学“盐、铁何福”的说法的驳斥。御史曰:内郡人众,水泉荐草

  • 略释新华严经修行次第决疑论卷二之下·李通玄

    大唐北京李通玄撰第三修行住。忍波罗蜜为主。余九为伴。南义如前云。从此南行六十由旬者。以明从十二缘观竟。重观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之上现行分别。一一根中所有现行分别。皆悉解脱。以前十二缘生观。观六根名色识三种

  • 西南夷风土记·佚名

    记载西南少数民族和缅甸风土人情的著作。作者姓名已佚。最早见于明人朱孟震的《游宦馀谈》。《学海类编》题为朱孟震所作,不确。书的作者当是亲历明神宗万历年间刘綎率兵征西南地区之事的。书中记叙木邦、孟养、孟密、

  • 太平天国战记·罗惇曧

    太平天国战记,清季野史掌故大家,有多种笔记行世,此即其中的一种,其主要资料来源据称得之于太平天国北王韦昌辉之嫡子韦以成所秘撰的《天国志》,史料价值较高。民国时曾被编入《满清野史四编》,今据此整理。《李秀成供状》,亦

  • 金刚顶经大瑜伽秘密心地法门义诀·不空

    亦称《金刚顶瑜伽秘密心地法门义诀》,简称《金刚顶经义诀》、《金刚顶义诀》等。密教著述。原有三卷,今存卷上。系金刚智所传《金刚顶略出经》的解释书。序中述《金刚顶经》出自南天铁塔之事及东传经过,并释偈颂及经

  • 寂调音所问经·佚名

    一卷,刘宋法海译。清净毗尼方广经之异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