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攻权第五

攻,古代指攻城;权,即权谋。攻权,就是攻城的谋略。本篇主要论述攻城的原则。作者认为攻城的原则:首先是集中力量,决心坚定(力分者弱,心疑者背)。其次是军队必须有严格的纪律,将帅要恩威并用以立威信,使军队行动齐心协力(其心动以诚,则支节必力)。第三是必须确有把握,才能攻、战。“战不必胜,不可以言战,攻不必拔,不可以言攻。”最后具体地谈到攻城的行动,应该是迅速集中兵力,出其不意,深入敌境,遮断交通,孤立其城邑,使敌措手不及(有城无守),乘虚而攻克之。

25、兵以静胜,国以专胜。力分者弱,心疑者背。夫力弱,故进退不豪,纵敌不禽。将吏士卒,动静一身,心既疑背,则计决而不动,动决而不禁。异口虚言,将无修容,卒无常试,发攻必衂,是谓疾陵之兵,无足与斗。将帅者心也,群下者支节也。其心动以诚,则支节必力,其心动以疑,则支节必背。夫将不心制,卒不节动,虽胜幸胜也,非攻权也。

[译文]

军队以沉着冷静致胜,国家以统一团结致胜。部署分散力量就会削弱,决心动摇,士气就会涣散。力量薄弱,就不敢大胆进退,即使有好的战机也可能放走敌人。将吏士卒,一动一静,都象人的身体一样,如果决心摇思想混扎,就是计划决定了,也不能立即行动,行动起来了,又不能加以控制。军队中众说纷纭,空话连篇,将帅没有严肃的态度,士兵没有正规的训练,这样发动进攻,必然要招致失败,这就是颓废无用的军队,这种军队是不能同敌人战斗的。将帅好比人的首脑,部属好比人的四肢,首脑的决心坚定,四肢的动作必然有力,首脑的决心犹豫,四肢的动作必然迟疑。如果将帅指挥军队,不能象首脑控制四肢那样灵活自如,士兵不能象四肢那样按首脑的指挥行动,这样的军队,即使取得胜利,也是侥幸的胜利,而不是正确指挥的结果。

26、夫民无两畏也。畏我侮敌,畏敌侮我。见侮者败,立威者胜。凡将能其道者,吏畏其将也;吏畏其将者,民畏其吏也;民畏其吏者,敌畏其民也。是故知胜败之道者,必先知畏侮之权。夫不爱说其心者,不我用也;不严畏其心者,不我举也。爱在下顺,威在上立,爱故不二,威故不犯。故善将者,爱与威而已。

[译文]

士卒是不会既畏惧敌人又畏惧自己将帅的。畏惧自己的将帅就会蔑视敌人,畏惧敌人就会蔑视自己的将冲。将帅被士卒蔑视,作战就会失败;将帅在士卒个有威信,作战就能胜利。凡将帅能掌握运用这个原则,军吏就会畏惧将帅;军吏畏惧将帅,士卒就会畏惧军吏;士卒畏。惧军吏,敌人就会畏惧我军士卒。因此,要知道胜败的道理,首先就要懂得畏惧与蔑视两者的相互关系。如果不能以爱托使士卒悦服、士卒就不会为我所用;如果不能以威信使士卒畏成,士卒就不会听我指挥。爱抚在于使下级驯服;威信在于上级自己树立。爱抚能使士卒不怀二心;威信能使下级不敢违令。所以善于带兵的人,就要善于掌握爱与威的运用。

27、战不必胜,不可以言战,攻不必拔,不可以言攻。不然,虽刑赏不足信也。信在期前,事在未兆。故众已聚不虚散,兵已出不徒归。求敌若求亡子,击敌若救溺入。

[译文]

作战没有必胜的把握,就不可以轻言作战,攻城没有必取的把握,就不可以轻言攻城。否则,即使采取严刑重赏也是不足以令人信服的。威信在于平素树立,事变要在事前预见。所以兵员一经集中,就不能随便解散,军队一经出动,就不能无功而返。寻求敌人要象寻找丢失的孩子那样志在必得,进攻敌人务象抢救落水的人那样奋不顾身地迅速行动。

28、分险者无战心,挑战者无全气,斗战者无胜兵。

[译文]

分兵守险的,不会有决战的意图;进行挑战的,不会使用全部兵力;鲁莽作战的,不会有把握地取得胜利。

29、凡侠义而战者,贵从我起,争私结怨,应不得巳。怨结虽起,待之贵后。故争必当待之,息必当备之。

[译文]

凡是正义的战争,最好由我首先发动,为争私结怨的战争,应是出于不得已。因结怨而引起的战争,最好后发制人。所以说,发动战争,必须看准时机,战争结束,还是应当戒备。

30、兵有胜于朝廷,有胜于原野,有胜于市井。斗则得,服则失,幸以不败,此不意彼惊惧而曲胜之也。曲胜言非全也。非全胜者无权名。故明主战攻日,合鼓合角,节以兵刃,不求胜而胜也。兵有去备撤威而胜者,以其有法故也,有器用之早定也,其应敌也周,其总率也极。故五人而伍,十人而什,百人而卒,千人而率,万人而将,已周已极,其朝死则朝代,暮死则暮代。权敌审将,而后举兵。

[译文]

战争有靠谍略取胜的,有靠野战取胜的,有靠强攻城市取胜的。总之,要敢于战斗才能胜利,屈服退让就会失败,即使侥幸不败,也是由于敌人意外地发生惊慌而偶然胜利的。偶然的胜利不能算是真正的胜利。不能获得真正胜利的将领,就不合有真正的权威。所以英明的主帅在作战的时候,必须以正确的指挥,统一的行动来与敌决战,这样,虽不强求胜利而胜利也会自然到来。军队也有假装没有准备或故意表示怯弱而取胜的,这是因为它有巧妙的制敌办法,有充分的战斗准备,有周密的应战计划,有坚定的临战指挥的原故。按军队的编制,五人为伍设有伍长,十人为什设有什长,百人为卒设有卒长,千人为率设有率长,万人为军设有将军,这样的编制已经是很周密很完善的了,战斗中指挥官早上战死,早上就有人接替,晚上战死,晚上就有人接替。战前要分析敌人的虚实,察明敌将的才能,然后才能起兵。

3l、故凡集兵,干里者旬日,百里者一日,必集敌境。卒聚将至,深入其地,错绝其道,栖其大城大邑,使之登城逼危。男女数重,各逼地形,而攻要塞。据一城邑,而数道绝,从而攻之,敌将帅不能信,吏卒不能和,刑有所不从者,则我败之矣。敌救未至,而一城已降。津梁未发,要塞未修,城险未设,渠答末张,则虽有城无守矣。远堡未入,戌客未归,则虽有人无人矣。六畜未聚,五谷未收,财用未敛,则虽有资无资矣。夫城邑空虚而资尽者,我因其虚而攻之。法曰,“独出独入,敌不接刃而致之”,此之谓也。

[译文]

大凡集中军队,远隔千里的,不能超过十天的时间,相距百里的,不能超过一天的时间,而且必须集中在敌人边境附近。兵员已经集中,将帅已经到达,就应立即深入敌人腹地,分别遮断它的交通,包围它的重要城市,迫使放人困守孤城而处于危险的境地。同时把占领地内的男女居民组织起来,重层配置,分头抢占险要地形,向敌人要害突击。在敌人困守孤城、各方联系又被切断的情况下,再全面发起进攻、就可使敌军将冲丧失威信,官兵互不协力,虽用严刑峻法也不能迫使下级服从命令。这样就可以乘势打败敌人、不待敌人援军到达,而守城敌军就已投降了。如果敌人交通设施没有战备,要塞没有修理,工事没有构筑,障碍没有设置,虽有城塞也是不能防守的。边境的堡垒没有部队占领,守边的部队没有调动就绪,虽有人也等于无人了。敌人应征集的牲畜没有集中,应征集的粮食没有征集。该征收的财物没有收齐,虽有资财也等于没有资财了。对这种城邑空虚而资财穷尽的敌人,我应乘虚进攻它。兵法上说,“我军行动自由如入无人之境,敌人不待交锋就已被打败”,就是指的这种情况。

猜你喜欢
  卷三 三才章第七·邢昺
  伐功第四十五·桓宽
  兹燚黈·方以智
  伯牙琴 全文·邓牧
  卷六十八·陈祥道
  中庸章句序·赵顺孙
  卷十六·王樵
  卷二·王志长
  叹会品第二·佚名
  卷五百四十·佚名
  见闻录·智旭
  重刊景德传澄录状·道原
  泉州开元寺转道上人传·太虚
  评唯民月刊·太虚
  佛说离垢施女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入学从师}·佚名

    『生旦』【剔银灯】 拜先生,愿为徒弟,遵师教学诗学礼,勤心半步不放离,冥共日,前看书册。用心意读文学礼,好文章有时遇价。『合』 古圣贤,隐居避世,四方闻广传才艺。笃志努力工夫大得成业名发科第。用心意读书看册。

  • 巻二·郭奎

    ○七言古诗长相思长相思,小山下。蘼芜秋深没行路,王孙年年归不去。江南木落天色寒,鸿鴈沧波连日暮。我思昔兮金佩环,美人座上花如颜。紫芝丛桂纷两间,下有流水清潺湲。吹笙鼓瑟心长闲,别来岁久鬓髪斑。青云猿鹤不可以,企及魂

  • ●卷第八·胡三省

    【秦纪三】起昭阳大荒落,尽阏逢敦牂,凡二年。二世皇帝下二年(癸巳,公元前二零八年)①冬,十月,泗川监平将兵围沛公于丰,〔泗川郡即泗水郡。秦,郡置守、尉、监。文颖曰:秦时御史监郡,若今刺史。平,人名。〕沛公出与战,破之;令雍齿守丰

  • 平定三逆方略卷二十九·佚名

    卷二十九   康熙十六年三月戊寅,命督捕理事官麻勒吉招抚孔四贞。时伪监军道信胜将军傅宏烈遣侍郎觉罗舒恕书曰:孔王女四贞曾向宏烈言,无刻不以太皇太后为念;若降恩纶赦孙延龄罪、封四贞为郡主,则可以成事。前定藩兵、废

  • 卷四上·朱熹

    <史部,史评类,御批资治通监纲目>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卷四上 【起乙酉汉景帝元年尽庚午汉武帝元鼎六年】凡四十六年 【乙酉】孝景皇帝元年冬十月尊高皇帝为太祖孝文皇帝为太宗令

  • 名山藏卷之十八·何乔远

    臣何乔远恭辑典谟记十八◆典谟记十八孝宗敬皇帝一○孝宗敬皇帝一孝宗敬皇帝御讳佑樘宪宗子也母曰纪淑妃宪宗王皇后无子万贵妃宠而妬它妃不得子淑妃一幸上为万贵妃所谮逐既有身及生上周皇太后王皇

  • 卷一百四十三·杨士奇

    永乐十一年九月丁丑朔兀者卫指挥使锁失哈率部属来朝 上嘉之升为都指挥同知仍掌兀者卫事赐赉甚厚○壬午府军卫指挥张昶奏事毕辞归南京 上谕之曰皇亲最当守法不守法罪比常人有加开平王永成侯德庆侯之家特外戚生事坏法

  • 卷六·叶盛

    ●水东日记卷六参赞军务马良失宠纪载张大太过大同贼妇节烈魏轩两公清操两术士两弁退让六科衙门喜信和勇都御史独处夹室岭北广西淫祠试录学士进官奇梦都察院堂扁周新遗事春帖征兆洪武大臣赐第不序

  • 章昭达传·李延寿

    章昭达字伯通,吴兴武康人。生性倜傥,轻财物重气节。年少时,遇到一个相面的对他说:“你的面相很好,要受些小亏损,就会得富贵。”梁大同年间,昭达作东宫直后,因酒醉从马上摔下来,鬓角被擦破,昭达很高兴,可是相面人说:“还不能算。”

  • 高道穆传·李延寿

    高恭之,字道穆,自称是辽东人。祖父高潜,献文初年,被赐爵为阳关男。天子下诏把沮渠牧腱的女儿赐给他为妻,牧腱的女儿又被封为武威公主,高潜被封为驸马都尉。  高道穆的父亲高崇,字积善,从小聪明敏捷,以端正谨慎出名。虽然家资

  • 汉纪十一 世宗孝武皇帝中之上元朔五年(丁巳、前124)·司马光

    汉纪十一 汉武帝元朔五年(丁巳,公元前124年) [1]冬,十一月,乙丑,薛泽免。以公孙弘为 丞相,封平津侯。 丞相封侯自弘始。 [1]冬季,十一月乙丑(初五),汉武帝免除薛泽职务,任命公孙弘为 丞相,封为平津侯。担任丞相而封侯,是从公孙弘

  • 礼四五·徐松

    宴享【宋会要】太祖建隆元年五月十七日,宴宰臣、节度、防御、团练、刺史、统军、诸军指挥使以上于广政殿,以忠正军节度使杨信来朝。自是节度使来朝,宴如仪。 六月十九日,亲征泽、潞,宴从官于潞州行宫,以李守节举城迎降也。

  • 孟子解二十四章·苏辙

      梁惠王问利国于孟子。孟子对曰:&ldquo;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rdquo;先王之所以为其国,未有非利也。孟子则有为言之耳,曰&ldquo;是不然&rdquo;。圣人躬行仁义而利存,非为利也。惟不为利,故利存。小人以为不求则弗

  • 妙慧超王佛品第二·佚名

    佛告持人。乃往过去久远世时。无央数劫不可称限。越是无量。尔时有佛。号妙慧超王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为佛世尊,其佛世时诸声闻众不可计数。其诸菩萨无央数会。皆是其佛本学道时至愿所

  • 俭 勤 诚 公·太虚

    一 雪窦寺训──二十四年春在雪窦寺讲──今夜召集诸位职事茶话,特拈四字勉各位身体力行。学校有校训,寺亦有寺训,今以四字作为寺训:第一、俭字,即节俭。去除奢靡的浪费,作为恰当的用度,即是节俭;出家人必须能节俭,乃能安其淡

  • 佛说咒时气病经·佚名

    南无佛南无法南无比丘僧。南无过去七佛南无现在诸佛南无未来诸佛。南无诸佛弟子。令我所咒即从如愿。阿佉尼尼佉尼阿佉耶尼佉尼阿毗罗慢多利波池尼波提梨南无佛南无法南无比丘僧。南无过去七佛南无现在诸佛南无未来诸

  • 卷第一百八·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卷第一百八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临济宗南岳下三十七世随录瑞安本寂云荫德禅师问既是无缝塔。因甚又用灰泥。师曰。争奈者一问何 僧闻牛鸣问。者

  • 议练民兵守淮疏·辛弃疾

    辛弃疾所写关于练兵抗金的奏疏。主要阐述抗金收复中原的主张。在奏疏中,他提出了建立和训练民兵的积极建议,认为“养兵必以民”充分肯定了人民群众在反侵略战争中的历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