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扮西天祖师宾头卢上〕阿僧祗劫修行。刹那时间潇洒。六时贝叶经中。五体莲花座下。谁识泥牛渡河。又道石人骑马。有则万法俱来。无时一丝不挂。贫僧乃释迦如来大弟子西天祖师宾头卢是也。秪缘絫劫修行。得遇给孤良 
- 钦定四库全书集千家注杜工部诗集卷十一春归【赵曰题云春归言归当春时也○广德二年成都作】苔径临江竹茅檐覆地花别来频甲子归到忽春华倚杖看孤石倾壶就浅沙远鸥浮水静轻鷰受风斜【有态】世路虽多梗吾生亦有涯此身醒复 
- 陈胜字涉,阳城人。吴广,字叔,阳夏人也。胜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然甚久,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胜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秦二世元年秋七月,发闾左戍渔阳九百人,胜、广皆为 
-   崇禎三年十二月    ○崇禎三年十二月    三年庚午十二月乙巳朔嘉定伯周奎援例乞給贍地七百頃併隨從尉軍三十名    帝諭向緣東事倥偬履畝增賦豁寢無日久軫朕懷乃邇來邊患靡寧軍興益急戶部諮奏再三請於每畝除 
- 洪武十六年十一月庚子朔以儒士崔谦王讷为山东提刑按察司佥事○癸卯置四川建昌府儒学○己酉命广西浙江福建湖广江西广东六布政使司各造水磨明甲一千松江常州苏州池州淮安安庆庐州七府各造一百○壬子礼部言秦蜀守李冰凿 
- 宋 胡宏 撰三王纪成王八年周公分正东郊理殷顽民周书叙曰成周既成迁殷顽民周公以王命诰作多士多士惟三月周公初于新邑洛用告商王士王若曰尔殷遗多士弗吊旻天大降丧于殷我有周佑命将天明威致王罚勑殷命终于帝肆尔多士 
- 康熙四十八年十一月十一日 江宁织造.通政使司通政使臣曹寅谨奏:恭请圣安。 臣目下缘料理各项文册,现在扬州日夜督催,俟事竣拜本后,即起身赴京复命。谨具摺奏闻,伏乞睿鉴。 
- 吐突承璀,幼年以小黄门侍郎供职东宫,天性聪慧,有才干。宪宗即位,授官内常侍,掌管内省事务,为左监门将军。不久授官左军中尉、功德使。元和四年(809),王承宗反叛,诏命承璀为河中、河南、浙西、宣歙等道赴镇州行营兵马招讨等使, 
- 当一九〇三年之时,日俄战争,业已迫于眉睫了。此时亦有主张我国应加入日本方面的。然(一)中国兵力,能帮助日本的地方很少。(二)而海陆万里,处处可以攻击,倘使加入,无论如何,是不会全胜的。那么,日本即获胜利,亦变为半胜了。而议和之 
-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详解卷四宋 夏僎 撰臯陶谟臯陶谟曰若稽古臯陶曰允廸厥德谟明弼谐据臯陶谟一篇从首至尾虽皆是禹与臯陶相答问之辞其寔陈于帝舜之前故子云谓臯陶以智为帝谟史记谓帝舜朝禹臯陶相与帝前陈此法则知实 
- <子部,儒家类,御纂朱子全书>钦定四库全书御纂朱子全书卷三十九礼三祭余正父谓士大夫不得祭始祖此天子诸侯之礼若士大夫当祭则自古无明文又云大夫自无太祖先生因举春秋如单氏尹氏王朝之大夫自上世至后世皆不变其初来姓 
- 道地经序第一道安法师沙弥十慧章句序第二严佛调作十法句义经序第三道安法师三十七品经序第四昙无兰作舍利弗阿毗昙序第五道标法师僧伽罗刹经序第六道安法师僧伽罗刹集经后记第七未详作者婆须蜜集序第八未详作者阿毗昙 
- 敬复者:展诵大札,为法为众生之热忱,溢于言表,真菩萨之心行也!若能无间缁素,混融稚耆,上无背于如来之教理,下期契于现代之时机,以之共维正法,应可起衰复兴。太虚之赴欧观化,乃数年来预定之规划。而提议开全国佛教代表大会,及共同发 
- 唐天竺三藏输波迦罗奉 制译分别道分品第十复次苏婆呼童子。我今为念诵人。说八圣道法为正见正分别正语正业正命正勤正定正念。此是诸佛所行之道。念诵之人行此道者。真言乃成。于此报尽。复生人天胜上妙处。过去诸佛 
- 大地之主,彼具罗势伽罗,恐怖而此败走,以守名为幢达玛那之堡垒。(一)奇罗律伽罗军,并同由库伽罗之[他]军及玛睹罗达玛伽罗军至于罗奇那。(二)述具罗势伽罗王所有情势,其时赴玛睹罗,以劝诱兰伽普罗。(三)由此兰伽普罗并奢伽睹奇奢耶将 
- 诊法著作。清沈金鳌撰。一卷。金鳌有《沈氏尊生书》 已著录。作者认为人之有病,由七情所感,六淫所侵,轻重深浅,脉象必现。但人与人异,且病有阴阳之殊,寒热虚实之别,如不明晰脉理脉象,难以诊断无误,故对脉诊较为重视, 
- 诗别集,南宋翁卷(约1203年前后在世)撰。一卷。卷字续古,一字灵舒,永嘉(今浙江温州)人。与徐照、徐玑、赵师秀并称“永嘉四灵”。卷为四灵之三。曾登淳祐乡荐,终于布衣。工诗。此集收诗几百三十九首。以应酬写景之作为 
- 清代禁毁古籍,一卷, 详述明王朝最后的时光,清兵屠金华督师阁部朱大典杀清贼数万逾月城破,督师阁部朱大典举家自焚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