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十二陵第七

陵,磨砺,可理解为修养、磨练。本篇论述将帅的修养,从正反两面提出十二种经验和十二种教训,作为将帅在实践中的自励和警惕。

36、威在于不变,惠在于因时,机在于应事,战在于治气,攻在于意表,守在于外饰,无过在于度数,无困在于豫备,慎在于畏小,智在于冶大,除害在于敢断,得众在于下人,悔在于任疑,孽在于屠戮,偏在于多私,不祥在于恶闻已过,不度在于竭民财,不明在于受间,不实在于轻发,固陋在于离贤,祸在于好利,害在于亲小人,亡在于无所守,危在于无号令。

[译文]

立威在于坚定不移,施惠在于恰合时宜,机变在于适应情况,作战在于激励士气,进攻在于出敌不意,防守在于隐蔽部署,不犯错误在于考虑周密,不遭危困在于予有准备,慎重在于能警惕小事,明智在于能统筹全局,消除祸患在于勇敢果断,能得人心在于礼贤下士,后悔在于决心犹豫,罪恶在于滥行杀戮,偏袒在于私心过重,指挥失误在于自以为是,用度不足在于耗尽民财,是非不明在于受人离间,汉有实效在于轻举妄动,固执浅薄在于疏远贤人,祸患在于贪财好利,受害在于接近坏人,灭亡在于没有战备,危险在于号令不明。

猜你喜欢
  哀公·孔子
  思辨録辑要卷十六·陆世仪
  礼记析疑卷四十八·方苞
  卷十三·史浩
  卷一百十六·山井鼎
  卷九·张自超
  卷四十·鄂尔泰
  卷三·康熙
  卷七·杨复
  第二十章 新道家:主情派·冯友兰
  万善先资集卷三·周梦颜
  卷三十二·道世
  人人自治与世界和平·太虚
  生经卷第二·佚名
  劝信愿真切·印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康仲伯·唐圭璋

      忆真妃   匆匆一望关河。听离歌。艇子急催双桨、下清波。   淋浪醉。阑干泪。奈情何。明日画桥西畔、暮云多。

  • 王益柔·唐圭璋

      益柔字胜之,河南(今洛阳)人。大中祥符八年(1015)生。用荫入官。庆历四年(1044),以殿中丞召试,除集贤校理。坐苏舜钦奏邸狱,黜监复州酒税。熙宁三年(1070),兵部郎中充集贤校理,直舍人院。累迁知制诰、直学士院。元丰二年(1079),以太

  • 卷495 ·佚名

    张耒 赠无咎 快哉亭下水连城,落日断霜相映明。 人在卷帘尊俎里,诗从挥麈笑谈生。 扬州何逊风流在,江夏黄香句法清。 □□□□□□□,□□□□□□□。 张耒 赠无咎 欺马街泥未肯干,重城含雾晓漫

  • 御选元诗卷三十五·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元诗卷三十五五言律诗一耶律楚材用万松老人韵寄郑景贤四首【録二首】隐隐三星岀依依片月沉鹤飞辽海阔猿啸楚山深栁色云沾袖芦花雪满襟普天秋意露一叶坠梧林渔家何足好乗兴一钩沈路僻苍苔滑舟横古渡深

  • 卷五·辛文房

      ○卢仝   仝,范阳人。初隐少室山,号玉川子。家甚贫,惟图书堆积。后卜居洛城,破屋数间而已。一奴,长须,不裹头;一婢,赤脚,老无齿。终日苦哦,邻僧送米。朝廷知其清介之节,凡两备礼征为谏议大夫,不起。时韩愈为河南令,爱其操,敬

  • 春秋战国异辞卷三十七·陈厚耀

    呉夫差王夫差元年以大夫伯嚭为太宰习战射常以报志二年呉王悉精兵以伐越败之夫椒报姑苏也越王句践乃以甲兵五千人栖于防稽使大夫种因吴太宰嚭而行成请委国为臣妾吴王将许之伍子胥谏曰昔有过氏杀斟灌以伐斟寻灭夏后帝相

  • 卷五十二·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五十二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宋中郎外兵曹参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齐悼惠王世家第二十二 齐悼惠王刘肥者高祖长庶男也【正

  • 王伦传·脱脱

    王伦字正道,是宋朝宰相王旦的弟弟王勉的玄孙。他侠邪无赖,四十多岁时还同市井恶少在汴京中游逛。天会五年(1127),宋朝让王伦做假刑部侍郎,同阁门舍人朱弁为充通问使。这时,金朝正在讨论攻打宋朝,凡宋朝的使者像王伦、宇文虚

  • 卷三十九·阿桂

    钦定四库全书八旬万夀盛典卷三十九盛事【十五 夀民夀妇五】乾隆五十四年旌表夀民吴国瑞夀妇刘罗氏等十二人礼部谨题为题请旌表事据湖北廵抚惠龄奏江夏县夀民吴国瑞现年一百二岁性质醇良精神矍铄健能济胜百龄尚涉他乡

  • 卷八十 诗一·黎靖德

      ◎纲领   只是"思无邪"一句好,不是一部诗皆"思无邪"。〔振〕   "温柔敦厚",诗之教也。使篇篇皆是讥刺人,安得"温柔敦厚"!〔璘〕   因论诗,曰:"孔子取诗只取大意。三百篇,也有会做底,有不会做底。如君子偕老:'子之不

  • 春秋大全卷二十四·胡广

    明 胡广等 撰成公下【辛简王已六年】十有一年【晋厉公州蒲元年齐灵二衞定九蔡景十二郑成五曹宣十五陈成十九杞桓五十七宋共九秦桓三十五楚共十一吴寿梦六】春王三月公至自晋【左传晋人以公为贰于楚故止公公请受盟而

  • 凡例·石光霁

    一摭诸传切要之言以为纲精微之词以为目庶几纲举目张简明易见也一所采之词以左传公谷胡氏张氏为主义或未备者则采啖赵诸儒确论以足之一诸儒之论与五传不合而二説皆通者具载以备叅考其间优劣则妄加折衷而或先或后各随其

  • 第三十六卦:《明夷卦》·佚名

    明夷:利艰贞。【白话】《明夷卦》象征光明受阻:在这种情况下,最好是在艰难困苦中坚守正道,保持自身的纯洁和善始善终的恒心。《象》曰:明入地中,“明夷”;君子以莅众,用晦而明。【白话】《象辞》说:《明夷卦》

  • 嘱累品第六十七·佚名

    於是释提桓因白佛言:世尊,我所说者颇为随顺为应法不。佛言:如是如是,拘翼。汝所说问者为顺事形无有谬误。释提桓因言:世尊,尊者须菩提所说甚可奇异。所说不离空无相无愿。不离三十七品亦不离於道。佛告释提桓因言:拘翼。长老

  • 万有皆因缘所生·太虚

    一 引言 甲 习俗的迷信非佛教 乙 佛教的消极非本质 丙 空与唯识等亦附加义二 析名 甲 万有 乙 因与缘 丙 生三 立宗 甲 各因引果之先后熏起续断与唯识 乙 众缘合成之违顺消长泛要与皆空 丙 因缘

  •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般若理趣分述赞卷第二·窥基

    大慈恩寺沙门 基撰经曰。是薄伽梵住欲界顶他化自在天王宫中。赞曰。自下第四明说教处。于化土中略彰四德以显经胜举化胜。处以表报身及法身土亦含实德。第一处尊胜在欲极天他化宫故。第二同居胜诸佛曾游大宝殿故。第

  • 人论·卡西尔

    德国哲学家卡西尔的主要著作之一。书的副标题是“人类文化哲学导引”。1944年出版。这是作者写的最后一部书,也是阐述作者庞大思想体系的一本指南书,还是作者一百二十余种著述中译成外文文种最多、影响较大的一本书。

  • 四明洞天丹山图咏集·佚名

    原题唐木玄虚撰,唐贺知章注。今观此集,编排混乱,不仅误题撰者、注者、且序文与所序之书亦张冠李戴、阴差阳错,极易使人误以本书为曾坚所集,或曾坚与危素合集。今集实有三序:一为卷前曾坚序,误题《四明洞天丹山图咏集序》,实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