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补续高僧传

佛教史书。明河明撰。二十六卷。书首有范景文等序四篇,书末有毛晋跋等三篇。此书由河明弟子道开整理,毛晋佐助刊行。体例依《宋高僧传》,按僧人“德业”分为十科(其中“读诵”改为“赞诵”),即:(1)译经篇(卷一),正传十二人,附见三人;(2)义解篇(卷二至卷五),正传一百零二人,附见十三人;(3)习禅篇(卷六至卷一六),正传二百四十二人,附见二十七人;(4)明律篇(卷一七),正传十人,附见二人;(5)护法篇(卷一八),正传十五人,附见六人;(6)感通篇(卷一九),正传三十四人,附见四人;(7)遗身篇(卷二○),正传十三人,附四人;(8)赞诵篇(卷二一),正传六人;(9)兴福篇(卷二二),正传十三人;(10)杂科篇(卷二三至卷二六),正传九十九人,附见十三人。合计正传五百四十八人,附见七十三人。在“习禅篇”的一部分传后有“系曰”,为作者评论;其他篇中有些传后有“河明曰”按语;在某些传后尚有不署名的按语和引用的参考资料,似是道开所加。见载于日本《卐字续藏》。

《补续高僧传》全部章节目录

(1)序
(2)续高僧传序
(3)补续高僧传序
(4)补续高僧传序
(5)目次
(6)卷第一
(7)卷第二
(8)卷第三
(9)卷第四
(10)卷第五
(11)卷第六
(12)卷第七
(13)卷第八
(14)卷第九
(15)卷第十
(16)卷第十一
(17)卷第十二
(18)卷第十三
(19)卷第十四
(20)卷第十五
(21)卷第十六
(22)卷第十七
(23)卷第十八
(24)卷第十九
(25)卷第二十
(26)卷第二十一
(27)卷第二十二
(28)卷第二十三
(29)卷第二十四
(30)卷第二十五
(31)卷第二十六

猜你喜欢
  阿难七梦经·佚名
  法印经·佚名
  枯树经·佚名
  巨力长者所问大乘经·佚名
  四童子三昧经·佚名
  大摩里支菩萨经·佚名
  华积楼阁陀罗尼经·佚名
  金刚针论·佚名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安慧
  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佚名
  缁门警训·如卺
  毗尼母经·佚名
  列祖提纲录·呆翁行悦
  御选语录·雍正
  瑜伽论手记·法成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徐灿·龙榆生

    徐灿字湘频,江苏长洲人,海宁陈之遴妻。之遴为明崇祯进士,官中允。入清,累官弘文院大学士,加少保。坐结当营私,以原官发辽阳居住。寻召还,以贿结内监吴良辅论斩,免死流徙,卒於徙所。烂善属文,并精书、画。填词得

  • 青城山人集巻六 ·王璲

    明 王燧 撰七言律诗瓜州道中清江杳杳水连空江北江南緑暎红三月异乡逢改火经春游子怨飘蓬满汀芦叶孤舟雨一树梨花小斾风遥望故乡何处是依稀烟树五湖东双溪草堂清溪窈窕合流深长望茅堂溪水隂明月闗河千里梦夜窻灯火十

  • 文苑列传第七十·范晔

    杜笃 王隆 夏恭 傅毅 黄香 刘毅 李尤 苏顺 刘珍 葛龚 王逸 崔琦 边韶杜笃字季雅,京兆杜陵人也。高祖延年,宣帝时为御史大夫。笃少博学,不修小节,不为乡人所礼。居美阳,与美阳令游,数从请托,不谐,颇相恨。令怒,收笃

  • 卷四·毕沅

      ◎宋纪四 ∷起阏逢困敦四月,尽柔兆摄提格十二月,凡二年有奇。   ○太祖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   乾德二年辽应历十四年   夏,四月,丁未朔,以前博州军事判官颖贽为著作佐郎。贽应贤良方正能直言极

  • 卷之一百九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十四·余继登

    礼君丧三年不祭,惟祭天地社稷。越绋而行事,不敢以卑废尊,以己丧废公祀也。天顺八年正月,英宗崩,宪宗初即位,礼臣引此为言,谓:“春二月祭大社大稷,请上如礼行之,释奠先师,遣官如故,但免传制。”制曰:“可。”仕

  • 卷五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五十八 【起丁亥陈主伯宗光大元年周武帝天和二年齐後主纬天统三年○止庚子陈宣帝太建十二年周静帝大象二年】凡十四年 表例说 见第五十六卷 <史部,别史类,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五十八

  • 一○八四 浙江巡抚福崧奏遵照改正本刊刻《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佚名

    一○八四 浙江巡抚福崧奏遵照改正本刊刻《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乾隆五十年正月二十五日浙江巡抚臣福崧跪奏,为钦遵谕旨,恭折覆奏事。窃臣承准大学士 公阿桂、协办大学士 尚书和珅字寄内开,乾隆五十年正月初八日奉上谕:据

  •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五十五·杜大珪

    (宋)杜大珪 编张忠献公浚行状朱熹公讳浚字徳逺本唐宰相张九龄弟节度使九皋之后自九皋徙家长安生子抗抗生仲方仲方生孟常常生克勤勤生缛缛生纪纪生璘仕僖宗时为国子祭酒从幸蜀因居成都寿百二十岁子庭坚以唐荫为符宝郎沂

  • 卷一百一十八 淮南衡山列传第五十八·司马迁

    淮南厉王长者,高祖少子也,其母故赵王张敖美人。高祖八年,从东垣过赵,【正义】:赵,张耳所都,今邢州也。赵王献之美人。厉王母得幸焉,有身。赵王敖弗敢内宫,为筑外宫而舍之。及贯高等谋反柏人事发觉,并逮治王,尽收捕王母兄弟美人,

  • 卷06·吴缜

    《代宗纪》大历五年:“四月庚子,湖南兵马使臧玠杀其团练使崔灌。”今案《崔瓘传》云:“瓘,博陵人,以士行脩谨闻,累官至沣州刺史······大历中,迁湖南观察使。时将吏习寛弛,不奉法,瓘稍以礼法绳裁之,下多怨。别将臧玠、判官

  • 通國身第二十二·苏舆

      氣之清者為精,人之清者為賢。治身者以積精為寶,身以心為本,國以君為主。精積於其本,則血氣相承受;賢積於其主,則上下相製使。血氣相承受,則形體無所苦;上下相製使,則百官各得其所。形體無所苦,然後身可得而安也;百官各得其所

  • 卷二十九·吕祖谦

    <经部,诗类,吕氏家塾读诗记钦定四库全书吕氏家塾读诗记卷二十九宋 吕祖谦 撰臣工之什臣工诸侯助祭遣于庙也【孔氏曰诸侯助祭遣于庙之乐歌也】谯郡张氏曰先王深知义礼之本原起于稼穑之际故其于农事常首先天下之政诸

  • 礼记析疑卷四十五·方苞

    翰林院侍讲衔方苞撰射义内志正外体直然后持弓矢审固持弓矢审固然后可以言中此可以观徳行矣内志正则无分杂故观之审外体直则无懈惰故握之固然其正其直非可以旦夕矫强而合也故可以观徳行驺虞者乐官备也驺牧虞衡皆得其职

  • 以唯心则无土是魔外知见·印光

    问:&ldquo;唯心净土,自性弥陀,然则与西方之净土及佛,是否一而二,二而一?&rdquo;答:&ldquo;有唯心净土,方生西方净土。若自心不净,何能即得往生?纵逆恶罪人,以十声念佛即得往生者,由念佛之净心,感生西方之净土。世多以唯心则无土,便

  • 大宗地玄文本论 第十八卷·马鸣

    大宗地玄文本论 第十八卷马鸣菩萨造真谛三藏译摩诃空尘海藏王道路大决择分第三十五如是已说广大无尽解脱海海摩诃山王大决择分。次当说摩诃空尘海藏王道路大决择分。其相云何。偈曰海王道路中  具足百自在以

  • 卷第十六·居顶

    续传灯录卷第十六目录 大鉴下第十三世 &middot; 黄龙慧南禅师法嗣下五十九人 &middot;石霜琳禅师 &middot;开元子琦禅师 &middot;上蓝顺禅师 &middot;三祖法宗禅师 &middot;四祖法演禅师 &middot;五祖晓常禅师 &midd

  • 太上金柜玉镜延生洞玄烛幽忏·佚名

    太上金柜玉镜延生洞玄烛幽忏。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威仪类。前有虚一真人序,称此经一曰《金柜玉镜真经》,二曰《洞玄烛幽忏》,三曰《神宝秘章》,劝人礼诵。经述太上老君向普救真人讲解忏仪,劝人礼天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