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二十一
补续高僧传卷第二十一
明吴门华山寺沙门 明河 撰
读诵篇
宋 洪准.遇安二师传
洪准禅师。桂林人。从南禅师游有年。天资纯至。未尝忤物。闻人之善。如出诸己。喜气津津。生眉宇间。闻人之恶。必合掌扣空。若追悔者。见者莫不笑之。而其真诚如此。终始一如。暮年不领院事。寓迹於寒溪寺。寿已逾八十矣。平生日夕无他营。为眠食之余。惟吟梵音。赞观世音而已。临终时。门人弟子皆赴檀越。惟一仆夫在。师携磬坐土地祠前。诵孔雀经一遍告别。即安坐瞑目。三日不倾。乡民来观者堵立。师忽开目而笑。使坐於地。有顷门弟子还。师呼立其右。握手如炊熟久。寂然视之去矣。神色不变。颊红如生。道路塑其像龛之。
前是。有破句读楞严得悟。曰遇安者。福州人。居瑞鹿上方。道德着闻。颇为一方宗仰。其死生之际。脱然自在。与师若出一手。一日将示灭。唤弟子蕴仁侍立。停棺於侧。说偈曰。不是岭头携得去。岂从鸡足付将来。逐自入棺。安详整顿。命蕴仁阖钉。经三日。门人起棺。见师右胁而卧。众哀恸。师遂起。如梦醒状。命挝鼓。升堂说法。诃责垂戒曰。此度更起吾棺。非吾徒也。言讫复入棺而化。
道光传
道光者。蕲州永乐寺书经僧也。数椽山中。与其兄道舒邻房。晨香夕灯。以禅诵为佛事。出血和墨。书写一切经。其衡斜点画。匀如空中之雨。整如上濑之鱼。皆精进力之所成。且为人纯素。忠於事。孝於奉亲。为里闬所敬信。法眷所追崇。从之者。皆肃如也。寂音尊者。尝过其庵。信宿弥日。尽获见其所写之经。无虑十数种。为之顶戴欢喜。称其为真比丘。为说以赠之。有云观其施为。日夕以与佛菩萨。语言酬酢。岂复有世间心耶。华严曰。念念不与世间心合。是大精进。光其以之。
元 如一庵传
一庵如公。永嘉人。生玄氏。先诞五日。其父梦一异僧持梵策至。问何来。曰五云。问何姓。曰姓殷。何名。亦曰姓殷。且云。后五日当复来。视所持梵策曰。用是表信。至期而师诞。师头骨崭耸。目光射人。年十五。事方山长老。削发披缁。背诵楞严。至第五卷。得呕血疾。乃辍诵疾瘳。一夕梦所未诵经。皆金书大字。布列空中。厉声读之。既觉犹存。移时始隐。自觉心地清凉。尔后一诵如流。彻后通前。终身不忘矣。复依竺元和尚。究问上事。虽提纲握要。然亦不废此经。晚年居西涧庵。不事匡徒。来者亦不深拒。翛然有政黄牛之风焉。
性然传
性然。字宝灯。东阿杨氏子。世为田家。生而多病。年十七。弃俗被服受戒。夙具利根。顿发至愿。修净业。跪诵华严经九年。键户不出。后忽出游诸方。伏牛五台。南涉吴越。西极秦陇。名山胜剎。皆有足迹。行业精苦。声闻益彰。旋里居香山寺。寺业一新。太守殷君三礼。时为诸生。知师最深。奉之弥谨。师为精舍。立一小阁。栖止其中。复键结修净。视昔尤勤。诵佛号。饮食寤寐。未尝辍声。寒暑昏晓。未尝就枕。影不出山。迹不入俗。如是者六十余年。于公慎行。尝叩之曰。上人口诵弥陀。当生极乐否。师曰。孰为弥陀。孰为极乐。吾心是也。声声相续。念念不忘。自然五蕴空六根净。而莲花现矣。西方极乐。固在剎那。岂悬远哉。于。服其言。谓其有灵窍。非徒事勤苦者。买田一区为供。师风骨棱棱。眉角岩崭。年近期颐。行步距跃。造一坐龛置榻右。时时入中。少坐而笑。忽一日告终。命促殷公。至嘱后事。乃扶服入龛。趺坐而化。生弘治庚申。卒万历癸巳。年九十四也。
普明传
普明。字寂照。嘉善妙常庵僧也。剃发受具。日诵法华经不辍。世间万事。了不经怀。入古杭山中。闭门读诵。诵毕静坐而已。蛇鼠鸟雀。日与明狎。嬉游於前。偶客至叩门。皆飞走而去。不及去者。辄手取纳诸怀。以衣覆之。客去则出。嬉狎如故。有一病者诣之。手摩其顶。夙患顿除。遂委身为弟子。一日谓弟子曰。我五月十八日逝矣。弟子。以五月非吉为对。明曰。然则八月也。既订。即归嘉善。届期弟子来视。明方扫地。语之曰。汝不来。吾几忘矣。命声钟集众。书偈曰。这个老汉。全无思算。禅不会参。经不会看。生平百拙无能。晦迹青松岩畔。静如盘石泰山。动若雷轰掣电。掷笔端坐而化。茶毗。火光五色烛天。异香经夕不散。舌本不坏。叩之有声。化后旬余。人犹见之古杭。静极光通。去留自在。是亦持诵有得者也。
补续高僧传卷第二十一
猜你喜欢 佛说无量功德陀罗尼经·佚名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第二义疏上·智旭 卷第五十一·佚名 勝鬘師子吼經校勘說明·欧阳竟无 卷七·佚名 文殊师利普超三昧经卷下·佚名 卷第五·佚名 根本薩婆多部律攝卷第七·欧阳竟无 摄大乘论卷上·无著 印光法师文钞续编目录·印光 卷第十七·雷庵正受 续高僧传卷第十八·道宣 第七章 毗阇耶之即位·佚名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六十二卷·宝亮 大智度論卷第十六·欧阳竟无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