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第二十一

补续高僧传卷第二十一

明吴门华山寺沙门 明河 撰

读诵篇

宋 洪准.遇安二师传

洪准禅师。桂林人。从南禅师游有年。天资纯至。未尝忤物。闻人之善。如出诸己。喜气津津。生眉宇间。闻人之恶。必合掌扣空。若追悔者。见者莫不笑之。而其真诚如此。终始一如。暮年不领院事。寓迹於寒溪寺。寿已逾八十矣。平生日夕无他营。为眠食之余。惟吟梵音。赞观世音而已。临终时。门人弟子皆赴檀越。惟一仆夫在。师携磬坐土地祠前。诵孔雀经一遍告别。即安坐瞑目。三日不倾。乡民来观者堵立。师忽开目而笑。使坐於地。有顷门弟子还。师呼立其右。握手如炊熟久。寂然视之去矣。神色不变。颊红如生。道路塑其像龛之。

前是。有破句读楞严得悟。曰遇安者。福州人。居瑞鹿上方。道德着闻。颇为一方宗仰。其死生之际。脱然自在。与师若出一手。一日将示灭。唤弟子蕴仁侍立。停棺於侧。说偈曰。不是岭头携得去。岂从鸡足付将来。逐自入棺。安详整顿。命蕴仁阖钉。经三日。门人起棺。见师右胁而卧。众哀恸。师遂起。如梦醒状。命挝鼓。升堂说法。诃责垂戒曰。此度更起吾棺。非吾徒也。言讫复入棺而化。

道光传

道光者。蕲州永乐寺书经僧也。数椽山中。与其兄道舒邻房。晨香夕灯。以禅诵为佛事。出血和墨。书写一切经。其衡斜点画。匀如空中之雨。整如上濑之鱼。皆精进力之所成。且为人纯素。忠於事。孝於奉亲。为里闬所敬信。法眷所追崇。从之者。皆肃如也。寂音尊者。尝过其庵。信宿弥日。尽获见其所写之经。无虑十数种。为之顶戴欢喜。称其为真比丘。为说以赠之。有云观其施为。日夕以与佛菩萨。语言酬酢。岂复有世间心耶。华严曰。念念不与世间心合。是大精进。光其以之。

元 如一庵传

一庵如公。永嘉人。生玄氏。先诞五日。其父梦一异僧持梵策至。问何来。曰五云。问何姓。曰姓殷。何名。亦曰姓殷。且云。后五日当复来。视所持梵策曰。用是表信。至期而师诞。师头骨崭耸。目光射人。年十五。事方山长老。削发披缁。背诵楞严。至第五卷。得呕血疾。乃辍诵疾瘳。一夕梦所未诵经。皆金书大字。布列空中。厉声读之。既觉犹存。移时始隐。自觉心地清凉。尔后一诵如流。彻后通前。终身不忘矣。复依竺元和尚。究问上事。虽提纲握要。然亦不废此经。晚年居西涧庵。不事匡徒。来者亦不深拒。翛然有政黄牛之风焉。

性然传

性然。字宝灯。东阿杨氏子。世为田家。生而多病。年十七。弃俗被服受戒。夙具利根。顿发至愿。修净业。跪诵华严经九年。键户不出。后忽出游诸方。伏牛五台。南涉吴越。西极秦陇。名山胜剎。皆有足迹。行业精苦。声闻益彰。旋里居香山寺。寺业一新。太守殷君三礼。时为诸生。知师最深。奉之弥谨。师为精舍。立一小阁。栖止其中。复键结修净。视昔尤勤。诵佛号。饮食寤寐。未尝辍声。寒暑昏晓。未尝就枕。影不出山。迹不入俗。如是者六十余年。于公慎行。尝叩之曰。上人口诵弥陀。当生极乐否。师曰。孰为弥陀。孰为极乐。吾心是也。声声相续。念念不忘。自然五蕴空六根净。而莲花现矣。西方极乐。固在剎那。岂悬远哉。于。服其言。谓其有灵窍。非徒事勤苦者。买田一区为供。师风骨棱棱。眉角岩崭。年近期颐。行步距跃。造一坐龛置榻右。时时入中。少坐而笑。忽一日告终。命促殷公。至嘱后事。乃扶服入龛。趺坐而化。生弘治庚申。卒万历癸巳。年九十四也。

普明传

普明。字寂照。嘉善妙常庵僧也。剃发受具。日诵法华经不辍。世间万事。了不经怀。入古杭山中。闭门读诵。诵毕静坐而已。蛇鼠鸟雀。日与明狎。嬉游於前。偶客至叩门。皆飞走而去。不及去者。辄手取纳诸怀。以衣覆之。客去则出。嬉狎如故。有一病者诣之。手摩其顶。夙患顿除。遂委身为弟子。一日谓弟子曰。我五月十八日逝矣。弟子。以五月非吉为对。明曰。然则八月也。既订。即归嘉善。届期弟子来视。明方扫地。语之曰。汝不来。吾几忘矣。命声钟集众。书偈曰。这个老汉。全无思算。禅不会参。经不会看。生平百拙无能。晦迹青松岩畔。静如盘石泰山。动若雷轰掣电。掷笔端坐而化。茶毗。火光五色烛天。异香经夕不散。舌本不坏。叩之有声。化后旬余。人犹见之古杭。静极光通。去留自在。是亦持诵有得者也。

补续高僧传卷第二十一

 

猜你喜欢
  佛说无量功德陀罗尼经·佚名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第二义疏上·智旭
  卷第五十一·佚名
  勝鬘師子吼經校勘說明·欧阳竟无
  卷七·佚名
  文殊师利普超三昧经卷下·佚名
  卷第五·佚名
  根本薩婆多部律攝卷第七·欧阳竟无
  摄大乘论卷上·无著
  印光法师文钞续编目录·印光
  卷第十七·雷庵正受
  续高僧传卷第十八·道宣
  第七章 毗阇耶之即位·佚名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六十二卷·宝亮
  大智度論卷第十六·欧阳竟无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林季仲·唐圭璋

      季仲字懿成,永嘉人。宣和三年(1121)上舍。绍兴三年(1133),秘书郎,四年(1134),祠部员外郎。七年(1137),直龙图阁知泉州。八年(1138),知婺州。有竹轩杂著,自永乐大典辑出。   倾杯乐   宠庆主人寿,代作   璧月初圆,彩云轻护,散雪

  • 卷九十五·冯惟讷

    <集部,总集类,古诗纪>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九十五    明 冯惟讷 撰 梁第二十二 萧子范【字景则齐高帝之孙豫章王嶷之子永明中封岐阳侯拜太子洗马梁天监初位司徒主簿累迁南平王从事中郎复为临贺王长史简文即

  • 花部农谭·焦循

    清 焦循梨园共尚吴音。&ldquo;花部&rdquo;者,其曲文俚质,共称为&ldquo;乱弹&rdquo;者也,乃余独好之。盖吴音繁缛,其曲虽极谐于律,而听者使未覩本文,无不茫然不知所谓。其《琵琶》、《杀狗》、《邯郸梦》、《一捧雪》十数本

  • 平定三逆方略卷十一·佚名

    卷十一   康熙十三年十二月壬辰,调兵守兴安。上谕兵部:兴安要地,应遣满兵镇守;令于署副都统鄂克济哈等部内选骁骑二百人,遣才能官员率赴兴安,与署总兵官党塞等协力同守。   癸已,江宁将军额楚奏复婺源县。先是,额楚奏:婺源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六十六·佚名

    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丁亥朔升南京通政使司右通政谭大初为应天府府尹○以漕粮愆期革总兵官方恩等任下各所司卫所官于御史问○戊子改南京礼部尚书毛火□岂为南京吏部尚书命协理京营戎政兵部左侍郎迟凤翔回部管部仍暂协理

  • 卷之一百五十三·佚名

      康熙三十年辛未九月壬子朔上驻跸瑚西哈台地方  ○癸丑上驻跸乌阑蒿齐特地方  ○以左副都御史卫既齐、为贵州巡抚升四川松茂道王清贤为福建按察使司按察使  ○升长史赫硕塞为镶白旗满洲副都统  ○琉球国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八 列传一百十八·纪昀

    列传宋 【二十二】○宋二十二马全义【知节】 雷德骧【有终 孝先简夫】王超【德用】马全义雷德骧王超△马全义马全义幽州蓟人自幼学击剑善骑射十五隶魏帅范延光帐下延光叛晋祖征之以城降悉籍所部来上全义在籍中因补

  • 世家卷第十五 高丽史十五·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仁宗一。仁宗恭孝大王讳楷字仁表古讳构睿宗长子母曰顺德王后李氏。 睿宗四年十月己亥生。 性仁孝宽慈。 十年二月立为王太子。 十七年四

  • 程务挺传·欧阳修

    程务挺,氵名州平恩人。他的父亲程名振,隋朝大业末年,在窦建德手下任普乐县令,盗贼不敢涉足县境。不久离开窦建德主动投奔唐朝,高祖诏令授予永宁县令,让他带领部队在河北扩展地盘。乘夜晚袭击邺县,俘虏了一千多个男女向回走,离

  • 汉纪六十孝献皇帝癸建安二十二年(丁酉、217)·司马光

    汉纪六十汉献帝建安二十二年(丁酉,公元217年) [1]春,正月,魏王操军居巢,孙权保濡须,二月,操进攻之。 [1]春季,正月,魏王曹操驻军居巢,孙权守卫濡须。二月,曹操向濡须进攻。 初,右护军蒋钦屯宣城,芜湖令徐盛收钦屯吏,表斩之。及权在濡

  • 大学衍义卷二十二·真德秀

    格物致知之要二辨人材憸邪罔上之情【防臣】宋寺人惠墙伊戾为太子内师而无宠【惠湿氏伊戾名太子名痤宋平公子】楚客聘于晋过宋太子请野享之【享楚客也】公使往【使太子往】伊戾请従之公曰夫不恶女乎【夫谓太子也女防汝

  • 卷之三十五·邵经邦

    弘道录卷之三十五礼朋友之礼《孟子》:舜尚见帝,帝馆甥於贰室。亦飨舜,迭为宾主。是为天子而友匹夫也。录曰:天地之气,起于子,交会于午;帝王之运,出乎震,相见乎离。而尧之兴也,以火德得天地之中数;舜之兴也,以土德得天地之中气。是

  • 指月录卷之二·瞿汝稷

    应化圣贤 ▲文殊菩萨一日令善财采药曰。是药者采将来。善财遍观大地。无不是药。却来白曰。无有不是药者。殊曰。是药者采将来。善财遂于地上拈一茎草。度与文殊。殊接得示众曰。此药能杀人。亦能活人。首山念云。文

  • 第二十二卷·佚名

    观天品第六之一四天王初复次比丘。知业果报已。观地狱饿鬼畜生不善业报。如实细观察已。次第当观善业果报。所以者何。一切众生。乐于乐果。厌舍苦报。诸乐集故。名之为天。复观微细业。集众善业。受生灭身。得爱果报

  • 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圆集要义释论卷第四·佚名

        三宝尊菩萨造    大域龙菩萨造本论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沙门臣施护等奉 诏译  复次此中显示世尊所说正理。如彼颂言。  如理言净性  亦然不可得  性无性违等  种

  • 无人生还·阿加莎·克里斯蒂

    英国推理小说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创作的长篇小说,出版于1939年。该小说讲述了一起发生在荒岛之上的连环谋杀案。《无人生还》融合了犯罪小说之外的故事类型。如文中对不少人物,特别是布伦特小姐和维拉的心理活动有着大

  • 中华民国史演义·陆律西

    又名《民国野史》,《民国演义》,既是演义笔法,本质上仍不外乎君臣际遇,富贵功名,注目人物也多集中于官僚要员,军阀大亨,想是拘于“只缘身在此山中”之故,一叶障目自是有的,如对国民党各要员多是一笔带过,特别是对孙中山这个人物

  • 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雍正

    一百五十九卷。和硕庄亲王允禄缮录刊布。雍正七年(1729),世宗宪皇帝,应廷臣的请求,命和硕庄亲王缮录,雍正九年(1731)告成,所载上起雍正帝登极、下止雍正七年。乾隆皇帝即位以后,再命和硕和亲王弘书编次,乾隆六年(1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