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礼记析疑卷四十五

翰林院侍讲衔方苞撰

射义

内志正外体直然后持弓矢审固持弓矢审固然后可以言中此可以观徳行矣

内志正则无分杂故观之审外体直则无懈惰故握之固然其正其直非可以旦夕矫强而合也故可以观徳行

驺虞者乐官备也

驺牧虞衡皆得其职则贤才众多而任举审当可知矣注以一发五豝为义似未安

故明乎其节之志以不失其事则功成而徳行立明乎其节之志故徳行立不失其事故功成

是故古者天子以射选诸侯卿大夫士

选以助祭也倦怠跛踦不可以行礼射以辨之必强有力而能比于礼乐始得与执事焉下独言试士者诸侯卿大夫虽不预执事庙有定位若诸侯所贡士射不中则不得与祭也知然者朝会之期羣侯咸在不能尽与执事卿大夫或老耄不能执事或形体不完如晋郤克眇卫孙良夫跛而为正卿宗庙大事岂容不涖祭义君牵牲卿大夫序从盖虽不与执事必在序从之列也

故事之尽礼乐而可数为以立徳行者莫若射

自卿大夫以下虽有礼事不得用乐即从君宾祭不过礼容寓于目乐声入于耳不能人人身其事而尽其志也惟射则要节而行仪虽慎而犹恐其或失循声而发聴虽审而犹恐其有违故曰尽礼乐盖礼与乐交动于一时而人人尽志于此可以立徳行也郊庙朝廷之事虽礼乐具备而不可数举惟射则无地无时不可以习故圣王务此以政教可即此而通也

诸侯岁献贡士于天子

千八百国所贡之士王朝岂能尽用以义揆之凡试之而得与于祭者必使入太学三年大比留王朝者不过十之一二而余归其国以备上士二十七人之选盖惟成国之卿乃命于天子使大夫庶士一任其自置设遇回遹昬庸之君专任宵壬则民受其病故必试于王朝教之成均以习知其才行而后备官于其国司士又以三年稽侯国之士任而进退其爵禄所以能使天下为一家中国为一人也 岁献毎岁职贡也贡士虽以三岁为期而必与毎岁归职贡者偕是当岁献之时贡士也汉制上公车者与计吏偕盖其遗制

此天子之所以养诸侯而兵不用诸侯自为正之具也自为正者正身以正其国也射以绎已之鹄不中则反求诸身如是而臣不肃民不安者未之有也以善养人恃有此具耳

贲军之将亡国之大夫与为人后者不入

后大宗小宗乃先王经礼故注谓宗族既为其人立后而此人复求为之后然礼无二后虽末世无此况风教盛隆之世乎与继父同居继父无主后同财而祭其祖祢因为之服期此之谓为人后耳

盖防有存者

公罔之裘所语乡党自好者尚可勉而至若好学不倦则智识日进于髙明好礼不变则操行不易于危险耄期称道不乱则年髙徳劭而教泽及人视之裘所语者益难故能自信者尢少也

射不中则不得为诸侯

屡让屡削地绌爵即不至于易位亦不可以为成国矣必如是然后君臣尽志于习礼竭心于择士所以野无遗贤万邦咸寜也

已射于泽而后射于射宫

古者辟雍泮宫必近水泽而为之则泽乃学宫也宜在近郊射宫宜在国中近于公宫为君与羣臣国子习射之地虽于传无徴理则宜然

若夫不肖之人则彼将安能以中

此道其常盖乱贼奸凶则毎有过人之技勇不可以羿与逢蒙之善射为疑也

猜你喜欢
  刺孟篇第三十·王充
  卷十七 杂言·刘向
  第十三章·王夫之
  卷七·朱熹
  卷八·陈傅良
  世祖章皇帝遗绪·雍正
  卷二十四·胡广
  卷八·杨复
  提要·朱鹤龄
  昭公·昭公二十三年·左丘明
  卷八·曾国藩
  无倚相品第七十六·佚名
  ○发愿文第十·玄觉
  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卷三·自融
  懒石禅师牧牛颂序·太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李御史思衍(两山稿)·顾嗣立

    思衍,字昌翁,一字克昌,号两山,余干人。至元间,丞相伯颜渡江,遣武良弼下饶,以思衍权乐平,寻授袁州治中,入为国子司业。世祖以安南未附,召拜礼部侍郎,副都省参议秃卢奉使招谕,安南奉表款附,赆使甚厚,时秃卢受,思衍不受。既还,上劳慰,问所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十六·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七年闰十月己未朔故左中大夫李回追复端明殿学士官其子孙三人以其家有请也庚申权尚书吏部侍郎刘宁止权户部侍郎王俣并落权字 监察御史金安节守殿中侍御史安节为察官尝论大功未立群情凛凛而昧者乃欲竭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四 载记一·纪昀

    载记 【一】(臣)等谨按五代之际天下瓜分黥髠盗贩之徒乘时而起各挟智力擅固封疆福泉之闲为闽江以下为吴为南唐剑以南及山南西 道为前后蜀湖南北为楚浙东西为吴越岭南北为南汉太原以北为东汉而荆归峡三州为南平此十国者莫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五 列传二百七十五·纪昀

    列传元 【二十九】○元二十九王盘 王鹗高鸣 李冶李昶 刘肃王思廉李谦徐 世隆孟祺阎复王盘王鹗高鸣李冶李昶刘肃王思廉李谦徐世隆孟祺阎复△王盘王盘字文炳广平永年人父禧金末入射佐军兴补进义副尉国兵破永年将屠其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九 元纪十三·纪昀

    元纪 【十三】顺帝 【一】○顺帝一顺帝名托欢特穆尔明宗长子母哈喇鲁特氏郡王阿尔斯兰之裔孙也初太祖取西北诸国阿尔斯兰率其众来降乃封为郡王俾领其 部族及明宗北狩过其地纳哈喇鲁特氏而生帝文宗至顺元年明宗后班布

  • 卷九十七上·班固

    钦定四库全书 前汉书卷九十七上 汉  兰  台  令  史班 固撰唐正议大夫行秘书少监琅邪县开国子顔师古注 外戚列传第六十七上 自古受命帝王及继体守文之君非独内德茂也盖亦有外戚之助焉夏之兴也以涂山而桀之

  • 密王朱友伦传·薛居正

    密王朱友伦,小时聪明颖悟,喜爱文笔,懂得音律。到长大后,爱好骑马射箭,有指挥治理的谋略,太祖常感到惊奇,说:“这是我家的千里驹啊。”年十九岁时,任宣武军军校。景福初年,兼任元从骑军都将,接着上奏朝廷任右武卫将军,逐渐让他参与

  • 备高临第五十三·墨子

    禽子再拜再拜曰:“敢问适人积土为高,以临吾城,薪土俱上,以为羊黔,蒙橹俱前,遂属之城,兵弩俱上,为之奈何?”子墨子曰:子问羊黔之守邪?羊黔者将之拙者也,足以劳卒,不足以害城。守为台城,以临羊黔,左右出巨,各二十尺,行城三十尺,强弩之,技机

  • 律吕阐微卷二·江永

    婺源 江永 撰律率从来言律者皆云黄钟九寸既得九寸用三分损一益一以生十一律其法似巧妙一若天地生成有此法与数者洎生至仲吕不能复得黄钟说者曰律吕之数徃而不返夫律吕效法天地者也天地之气今岁节气既终来岁节气即续

  • 卷六十一·山井鼎

    <经部,五经总义类,七经孟子考文补遗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六十一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春秋左传注疏第九庄公十一年考异足利本传得儁曰克儁作隽谨按诸本皆尔释文鄑子斯反【一叶】元文斯作斳补遗宋板疏故敢

  • 卷二十一·湛若水

    欽定四庫全書春秋正傳卷二十一   明 湛若水 撰宣公【定王十年】十有二年【晉景三年齊頃二年衛穆三年蔡文十五年鄭襄八年曹文二十一年陳成二年杞桓四十年宋文十四年秦桓八年楚莊十七年】春葬陳靈公正傳曰書葬陳靈

  • 卷十四·魏了翁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左传要义卷十四宋 魏了翁 撰僖公四年至五年【一】楚界未至南海因北海称所近襄十三年传称楚子囊述共王之德抚有蛮夷奄征南海唯言征南海耳其竟未必至南海也因齐实处北海遂称所近言其相去远也服?云风

  • 提要·刘敞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五春秋传       春秋类提要【臣】等谨案春秋传十五卷宋刘敞撰敞所作春秋权衡及意林宋时即有刊本此则诸家藏弆皆写本相近时通志堂刻入经解始有板本故论者或疑其伪然核其议论体裁与

  • 抱朴子內篇卷之十六   黃白·王明

    抱朴子曰:神仙經黃白之方二十五卷,千有餘首。黃者,金也。白者,銀也。古人祕重其道,不欲指斥,故隱之云爾。或題篇云庚辛,庚辛亦金也。然率多深微難知,其可解分明者少許爾。世人多疑此事為虛誕,與不信神仙者正同也。余昔從鄭公受

  • 第十 别伽陀集·佚名

    呵责法为何?忆念法为何?众僧法为何?心念法为何?呵责法为忆念[罪]。忆念法为折伏。众僧法为获得[决断]。心念法为各人之[决断]。汝若为检问者,草率勿言,怒而勿言,怒而勿行。于经,于律,于随法,于所制,于随顺法,草率无利益之诤论语勿言。依

  • 国学知识大全·吕思勉

    本书是吕思勉先生为指导青年学子阅读国学的开示门径之作,写就于先生的学术盛年期,在民国时期一经出版,即受到当时的国学爱好者和整理者的大力追捧,一时有洛阳纸贵之誉。虽世易时移,但其价值却历久弥新,仍对当代国学爱好者与

  • 老子说略·张尔岐

    清张尔岐撰。古来学者对《老子》评品褒贬各随己意,或尊之以为“真经”,或黜之以为邪说。为其作注者,或穿凿附会,或别生枝节,皆失老子明道德之本意。使《老子》一书,如同清水渍蔗而甜,加醋而酸,更使后人心中的老子非东周之老子

  • 春秋集传释义大成·俞皋

    十二卷。俞皋(生卒不详)撰。俞皋字心远,婺源(今属江西)人,元代经学家。俞皋同乡赵良金为宋宗室,进士及弟后为广德军教授,宋亡不仕,以《春秋》教授乡罢。俞皋即从师于赵氏。此书一守良金之说,于经文之下,备列三传及《胡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