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巩字南叔,浩从侄。乾道六年(1170)生。嘉定十年(1217)进士。调峡州教授。端平初,监进奏院,提点江东刑狱。淳祐九年(1249)以直华文阁、提举崇禧观卒,年八十。自号独善,有独善先生文集二十卷,不传。 失调名 羊左合人我
张照张照,字得天,娄县人。康熙己丑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官至刑部尚书,加太子太保、吏部尚书。谥文敏。沈归愚曰:“文敏性地高明,通释氏教。所作诗左磕右触,皆禅语也。”寿云上人七十云松老画师,现身为德士。兰
两宋名贤小集卷一百八十八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扪膝稿喻汝砺字迪孺蜀之仁寿人第进士靖康中官祠部员外郎金人议立伪楚汝砺不为屈遂归隠于邛山之阳自号扪膝先生有扪膝稾游海云山渺天宇初便复有此山清晨及兹游
陈师道妾薄命二首自注曰:‘为曾南丰作。’主家十二楼,一身当三千。古来妾薄命,事主不尽年。起舞为主寿,相送南阳阡。忍着主衣裳,为人作春妍。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死者恐无知,妾身长自怜。叶落风不起,山空花自红。捐世不待
乾祐二年春正月乙巳朔,制曰:朕以渺躬,获缵洪绪,念守器承祧之重,怀临深履薄之忧。属以天道犹艰,王室多故,天降重戾,国有大丧,奸臣乐祸以图危,群寇幸灾而伺隙,力役未息,兵革方殷。朕所以尝胆履冰,废飧辍寐,虽居亿兆之上,不以九五为尊,渐
太祖一 太祖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讳匡胤,姓赵氏,涿郡人也。高祖朓,是为僖祖,仕唐历永清、文安、幽都令。朓生珽,是为顺祖,历藩镇从事,累官兼御史中丞。珽生敬,是为翼祖,历营、蓟、涿三州刺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徐世英 译注【说明】这是一篇关于曹参的传记。文中主要记述了曹参攻城野战之功和他的“清净无为”的治国思想及举动。司马迁对他的英勇善战和治国方略基本上是肯定的,认为曹参施行的政策,使人民得以休
郴王朱友裕,字端夫,是太祖的长子。小时精于射箭骑马,跟随太祖征战,性情宽厚,很得士兵拥戴。唐朝中和年间,太祖会同并州主帅李克用围攻华州,贼将黄邺防守极严。忽然有一贼人登上城墙大骂,李克用令蕃族骑兵接连射击,始终不能射中
汪世显,字仲明,巩昌盐川人,本为旺古族。曾为金朝屡立战功,官至镇远军节度使、巩昌便宜总帅。金亡,各郡县相继投诚蒙古,而汪世显独守城不降,直到皇子阔端兵临城下,他才率众出降。皇子问他“:吾征讨四方,攻无不克,而你独固守为何?”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明会典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二十一户部六事例洪武二十三年令监生同各府州县官拘集各里甲人等审知逃户该县移文差亲隣里甲於各处起取其各里甲下或有他郡流移者即时送县官给行粮押赴原籍州县
思辨録辑要三十五卷,国朝陆世仪撰。世仪字桴亭,太仓人。是书乃札记师友问答及平生闻见而成,仪封张伯行为汰其繁冗,分类编次,故题曰辑要,明非世仪之完本也。凡分小学、大学、立志、居敬、格致、诚正、修齐、治平、天道、人道
【原文】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①不足征②也;殷礼,吾能言之,宋③不足征也。文献④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注释】 ①杞:杞国,夏禹后代的封国,故城在今河南杞县。②征:证明。③宋:宋国,商汤后代的封国,故城在今河南商丘
长安沙门释僧肇著广照空有品第一空可空非真空。色可色非真色。真色无形。真空无名。无名名之父。无色色之母。为万物之根源。作天地之太祖。上施玄象。下列冥庭。元气含于大象。大象隐于无形。为识物之灵。灵中有神。
分别根品二之一 分别根品者.胜用增上故名为根。此品广明故。名分别。所以界品后次明根品者。界品明诸法体。根品明诸法用。依体起用。故次明根 释此品颂文分三段。一明二十二根。二明俱生诸法。三明六因四缘
十七卷。清蔡德晋(生卒年不详)撰。德晋字仁锡,江苏无锡人。雍正时举人,乾隆初年因杨名时所荐,官为司务。最得孔门博约之旨,故律身甚严。着有《礼传本义》、《通礼》。是书前十六卷皆为《仪礼本经》,第十七卷附吴澄所辑之《
梵名Maha^ -parinirva^n!a 。凡六卷。东晋法显译。又称六卷泥洹经。今收于大正藏第十二册。解说如来常住、悉有法性等义,共分十八品。本经相当于北凉昙无谶所译大般涅槃经之前十卷五品,译文较昙无谶稍略。本经有多种同
禅宗语录。明圆信、郭凝之编集。良价(807—869),唐代禅宗僧人,曹洞宗创始人之一。本书是其语录的汇编。原书无序跋,故编集情况不明。见载于日本《卐字续藏》及《大正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