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三十六出 看袜

【商调过曲·吴小四】〔老旦扮酒家妪上〕驿坡头,门巷幽,拾得娘娘锦袜收。开着店儿重卖酒,往来客人尽见投。聊度日,不用愁。  

老身王嬷嬷,一向在这马嵬坡下,开个冷酒铺儿度日。自从安禄山作乱,人户奔逃。那时老身躲入驿内佛堂,只见梨树之下有锦袜一只,是杨娘娘遗下的。老身收藏到今,谁想是件至宝。如今郭元帅破贼收京,太平重见,老身仍旧开张酒铺在此。但是远近人家,闻得有锦袜的,都来铺中饮酒,兼求看袜。酒钱之外,另有看钱,生意十分热闹。〔笑介〕也算是老身交运了。今早铺设下店儿,想必有人来也。〔虚下〕〔小生巾、服行上〕

【中吕过曲·驻马听】翠辇西临,古驿千秋遗恨深。叹红颜断送,一似青冢荒凉,紫玉销沉。小生李謩,向因兵戈阻路,不能出京。如今渐喜太平,闻得马嵬坡下王嬷嬷酒店中,藏有贵妃锦袜一只,因此前往借观。呀,那边一个道姑来了。〔丑扮道姑上〕满目沧桑都换泪,空留锦袜与人看。〔见介〕〔小生〕姑姑何来?〔丑〕贫道乃金陵女贞观主,来京请藏,兵阻未归。今闻王嬷嬷店中,有杨娘娘锦袜,特来求看。〔小生〕原来也是看袜的,就请同行。〔同行介〕〔合〕玉人一去杳难寻,伤心野店留残锦。且买酒徐斟,暂时把玩端详审。  

〔小生〕此间已是,不免径入。〔同作进介〕〔老旦迎上〕里面请坐。〔小生、丑作坐介〕〔外上〕老汉郭从谨,喜得兵戈宁息,要往华山进香。经过这马嵬坡下,走的乏了。有座酒店在此,且吃三杯前去。〔进介〕店主人取酒来。〔老旦〕有酒。〔外与小生、丑见介〕请了。〔小生向老旦介〕王嬷嬷,我等到此,一则饮酒,二则闻有太真娘娘的锦袜,要借一观。〔老旦笑介〕锦袜果有一只。只是老身呵,  

【前腔】宝护深深,什袭收藏直至今。要使他香痕不减,粉泽常留,尘涴无侵。果然堪爱又堪钦,行人欲见争投饮。客官,只要不惜囊金,愿与君把玩端详审。  

〔小生〕这个自然。我每酒钱之外,另有青蚨便了。〔老旦〕如此待老身去取来。〔虚下〕〔持袜上〕玉趾罢穿还带腻,罗巾深裹便闻香。客官,锦袜在此。请看。〔小生作接,展开同丑看介〕呀,你看锦文缜致,制度精工。光艳犹存,异香未散。真非人间之物也。〔丑〕果然好香!〔外作饮酒不顾介〕〔小生作持袜起,看介〕  

【驻云飞】你看薄衬香绵,似一朵仙云轻又软。昔在黄金殿,小步无人见。怜今日酒垆边,等闲携展。只见线迹针痕,都砌就伤心怨。可惜了绝代佳人绝代冤,空留得千古芳踪千古传。  

〔外作恼介〕唉,官人,看他则甚!我想天宝皇帝,只为宠爱了贵妃娘娘,朝欢暮乐,弄坏朝纲。致使干戈四起,生民涂炭。老汉残年向尽,遭此乱离。今日见了这锦袜,好不痛恨也。  

【前腔】想当日一捻新裁,紧贴红莲着地开,六幅湘裙盖,行动君先爱。唉,乐极惹非灾,万民遭害。今日里事去人亡,一物空留在。我蓦睹香衤幻重痛哀,回想颠危还泪揩。  

〔老旦〕呀,这客官见了锦袜,为何着恼?敢是不肯出看钱么!〔外〕什么看钱?〔老旦〕原来是个村老儿,看钱也不晓得。〔小生〕些须小事,不必斗口。〔向丑介〕姑姑也请细观。〔向老旦介〕待小生一并送钱便了。〔递袜介〕〔丑接起看介〕唉,我想太真娘娘,绝代红颜,风流顿歇。今日此袜虽存,佳人难再。真可叹也。  

【前腔】你看琐翠钩红,叶子花儿犹自工。不见双跌莹,一只留孤凤。空流落,恨何穷。马嵬残梦,倾国倾城,幻影成何用。莫对残丝忆旧踪,须信繁华逐晓风。  

〔递袜与老旦介〕嬷嬷,我想太真娘娘,原是神仙转世。欲求喜舍此袜,带到金陵女贞观中,供养仙真。未知许否?〔老旦笑介〕老身无儿无女,下半世的过活都在这袜儿上。实难从命。〔小生〕小生愿出重价买去。如何?〔外〕这样遗臭之物,要他何用。〔老旦〕老身也不卖的。〔外作交钱介〕拿酒钱去。〔小生作交钱介〕我每看袜的钱,一总在此。〔老旦收介〕多谢了。  

一醉风光莫厌频,鲍溶 〔丑〕几多珠翠落香尘。卢纶  

〔小生〕惟留坡畔弯环月,李益 〔外〕郊外喧喧引看人。宋之问

猜你喜欢
  卷八百九十二·彭定求
  朱淑真·唐圭璋
  唐诗三百首卷三七言古诗·蘅塘退士
  第十五回 闺阁人男装夺解·陈端生
  第八回 尹夫人囚车被劫·陈端生
  第一出至第十出·施惠
  第三折·王子一
  第十四折 奸相定谋·冯梦龙
  北郭集卷六·许恕
  睡者·闻一多
  卷422 ·佚名
  卷33 ·佚名
  卷之二·佚名
  卷一百一·曹学佺
  卷五百十八·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逸文·皎然

       苏、李之制,意深体闲,词多怨思,音韵激切,其象瑟也。曹、王之制,思逸义婉,词多顿挫,音韵低昂,其象鼓也。嗣宗、孟阳、太冲之制,兴殊增丽,风骨雅 淡,音韵闲畅,其象篪也。宋、齐、吴、楚之制,务精尚功,气质华美,音韵铿锵,其象筝也。

  • 死水·闻一多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漂满了珍珠似的白沫;小珠们笑声变成

  • 卷十八·吴之振

    钦定四库全书宋诗钞卷十八内阁中书舍人吴之振编王安石临川诗钞上王安石字介甫临川人後居金陵亦号半山登进士上第签书淮南判官再调知鄞县通判舒州召试馆职不就用为羣牧判官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佑三年入为度支判官俄

  • 卷二百一十二·表第三·脱脱

        宰辅三      《宋史》 元·脱脱等

  • 宋史纪事本末卷十九·陈邦瞻

    建炎绍兴诸政【朝臣言事附】髙宗建炎二年五月定诗赋经义试士法初元祐中科举以经义诗赋兼取绍圣以来罢试诗赋至是命参酌元祐科举条制定试士法中书省请习诗赋举人不兼经义习经义人止习一经解试省试并计数各取通定髙下殿

  • 卷之一百五·佚名

    光绪五年。己卯。十二月。庚子朔。上诣钟粹宫问慈安端裕康庆昭和庄敬皇太后安。长春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戊辰皆如之。起居注○谕内阁。翁同和奏、伊与万青藜谊属姻亲。查办事件。应否回避。声明请

  • 卷四十一·傅恒

    <史部,纪事本末类,平定准噶尔方略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正编卷四十一乾隆二十二年夏六月丙戌命陞授三等侍卫穆伦保等上谕军机大臣曰据唐喀禄等奏称三等侍卫穆伦保索伦委署叅领多尔吉勒图察哈尔委署叅领托郭

  • 第三章 与西洋的早期接触·林语堂

    我母亲有两张墙上挂的画,挂在一个大客厅里。那个客厅是由一个旧教堂的房子改为牧师住宅的。一张画上画的是一个西洋少女,很俊很甜的脸,手里拿着一个无边的女人帽子,里面装着几个鸡蛋。母亲一定是从很好的西洋杂志上剪下来

  • ·禀制军左宫保季高·丁曰健

    窃职道现奉抚宪行知,钦奉谕旨:&ldquo;补授台湾道员缺。&rdquo;自揣庸愚,膺兹重任,才力已恐不胜;况久患病症,今始就痊,精神亦有未逮。但台湾现当军务紧急,仰荷恩施逾格,敢不竭尽驽骀,勉图报称!现拟克日配船东渡。惟

  • 卷三百十二·杨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三百十二明 杨士奇等 撰灾祥宋理宗淳佑十二年牟子才为兵部侍郎上疏曰臣猥以朴学获侍经帷讲说之余蒙垂清问谘访世事勤勤恳恳略无倦容此明主可与忠言之时也兹闻水潦为败绵十数州奔告于朝日

  • 提要·黄道周

    【臣】等谨案孝经集传四卷明黄道周撰道周有三易洞玑别着録是书作于廷杖下狱之时其作书之防见于门人所笔记者曰孝经自不毁伤其身以不毁伤天下不恶慢一人以至享祀上帝真觉良知良能塞天塞地又曰孝经有五大义本性立敎因心

  • 佛说发菩提心破诸魔经卷下·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 诏译  尔时大婆罗门白佛言。世尊。诸修大乘法者当行何行。佛告婆罗门言。如我今说当如是行。婆罗门。汝今当知。若有修大乘法者。自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已。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八十·澄观

    疏。始本无二绝二碍者。此有二意。一则众生本有佛智。是则本觉不碍始觉。如是而证名无碍智。二者断障显了则无烦恼所知二碍疏。合出经益物等者。疏文有二。先正释文。后然如来藏经等下引例释者。言九喻者。如来藏经具

  • 阿输迦施土缘品第二十七·佚名

    【古文】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晨与阿难。入城乞食。见群小儿于道中戏。各聚地土。用作宫舍。及作仓藏财宝五谷。有一小儿。遥见佛来。见佛光相。敬心内发。欢喜踊跃。生

  • 华严经问答上卷·法藏

    沙门法藏撰问。三乘事理。普法事理云何别。答。三乘中事者心缘色碍等。理者平等真如。虽理事不同而相即相融不相妨碍。亦不相妨而事义非理义也。普法中事理者。理即事事即理。理中事事中理。即中中恣。虽事理不参而冥

  • 卷第十四·居顶

    续传灯录卷第十四目录 大鉴下第十三世 &middot; 慧林圆照宗本禅师法嗣二百人 &middot;法云善本禅师 &middot;投子修颙禅师 &middot;金山善宁禅师 &middot;广灵希祖禅师 &middot;资寿除岩禅师 &middot;隐静守俨禅师 &

  • 昌吉县乡土志·佚名

    佚名修纂。清末推行新政,设立编书局,饬令各地采辑乡土志以充小学教材,遂修是志。内容简略,仅2000余字。列10目,叙该县历史、民族、地理、物产等。记事至光绪末年。1986年日本辑入《新疆省乡土志三十种》刊行。

  • 灵宝六丁秘法·佚名

    述祭醮及存思六丁、服六丁符印以占卜、隐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