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九出 复召

【南吕引子·虞美人】〔生上〕无端惹起闲烦恼,有话将谁告?此情已自费支持,怪杀鹦哥不住向人提。

 

辇路生春草,上林花满枝。凭高何限意,无复侍臣知。寡人昨因杨妃娇妒,心中不忿,一时失计,将他遣出。谁想佳人难得,自他去后,触目总是生憎,对景无非惹恨。那杨国忠入朝谢罪,寡人也无颜见他。〔叹介〕咳,欲待召取回宫,却又难于出口,若是不召他来,教朕怎生消遣,好百刂划不下也!

 

【南吕过曲·十样锦】【绣带儿】春风静,宫帘半启,难消日影迟迟。听好鸟犹作欢声,睹新花似斗容辉。追悔,〔宜春令〕悔杀咱一刬儿粗疏,不解他十分的好殢。枉负了怜香惜玉,那些情致。〔副净扮内监上〕脍下玉盘红缕细,酒开金瓮绿醅浓。〔跪见介〕请万岁爷上膳。〔生不应介〕〔副净又请介〕〔生恼介〕唗,谁着你请来!〔副净〕万岁爷自清晨不曾进膳,后宫传催排膳伺候。〔生〕唗,什么后宫!叫内侍。〔二内侍应上〕〔生〕揣这厮去打一百,发入净军所去。〔内侍〕领旨。〔同揣副净下〕〔生〕哎,朕在此想念妃子,却被这厮来搅乱一番。好烦恼也!【降黄龙换头】思伊,纵有天上琼浆,海外珍馐,知他甚般滋味!除非可意立向跟前,方慰调饥。〔净扮内监上〕尊前绮席陈歌舞,花外红楼列管弦。〔见跪介〕请万岁爷沉香亭上饮宴,听赏梨园新乐。〔生〕唗,说甚沉香亭,好打!〔净叩头介〕非干奴婢之事,是太子诸王,说万岁爷心绪不快,特请消遣。〔生〕唗,我心绪有何不快!叫内侍。〔内侍应上〕〔生〕揣这厮去打一百,发入惜薪司当火者去。〔内侍〕领旨。〔同揣净下〕〔生〕内侍过来。〔内侍应上〕〔生〕着你二人看守宫门,不许一人擅入,违者重打。〔内侍〕领旨。〔作立前场介〕〔生〕唉,朕此时有甚心情,还去听歌饮酒。【醉太平】想亭际、凭阑仍是玉阑干,问新妆有谁同倚?就有新声呵,知音人逝,他鹍弦绝响,我玉笛羞吹。〔丑肩搭发上〕【浣溪纱】离别悲,相思意,两下里抹媚谁知!我从旁参透个中机,要打合鸾凰在一处飞。〔见内侍介〕万岁爷在那里?〔内侍〕独自坐在宫中。〔丑欲入,内侍拦介〕〔丑〕你怎么拦阻咱家?〔内侍〕万岁爷十分着恼,把进膳的连打了两个,特着我每看守宫门,不许一人擅入。〔丑〕原来如此,咱家且候着。〔生〕朕委无聊赖,且到宫门外闲步片时。〔行介〕看一带瑶阶依然芳草齐,不见蹴裙裾,珠履追随。〔丑望介〕万岁爷出来了,咱且闪在门外,觑个机会。〔虚下、即上听介〕〔生〕寡人在此思念妃子,不知妃子又怎生思念寡人哩!早间问高力士,他说妃子出去,泪眼不干,教朕寸心如割。这半日间,无从再知消息。高力士这厮,也竟不到朕跟前,好生可恶!〔丑见介〕奴婢在这里。〔生〕〔作看丑介〕〔生〕高力士,你肩上搭的什么东西?〔丑〕是杨娘娘的头发。〔生笑介〕什么头发?〔丑〕娘娘说道:自恨愚昧,上忤圣心,罪应万死。今生今世,不能够再睹天颜。特剪下这头发,着奴婢献上万岁爷,以表依恋之意。〔献发介〕〔生执发看,哭介〕哎哟,我那妃子呵!【啄木儿】记前宵枕边闻香气,到今朝剪却和愁寄。觑青丝,肠断魂迷。想寡人与妃子,恩情中断,就似这头发也。一霎里落金刀,长辞云髻。〔丑〕万岁爷!【鲍老催】请休惨凄,奴婢想杨娘娘既蒙恩幸,万岁爷何惜宫中片席之地,乃使沦落外边!春风肯教天上回,名花便从苑外移。〔生作想介〕只是寡人已经放出,怎好召还?〔丑〕有罪放出,悔过召还,正是圣主如天之度。〔生点头介〕〔丑〕况今早单车送出,才是黎明,此时天色已暮,开了安庆坊,从太华宅而入,外人谁得知之。〔叩头介〕乞鉴原,赐迎归,无淹滞。稳情取一笑愁城自解围。〔生〕高力士,就着你迎取贵妃回宫便了。〔丑〕领旨。〔下〕〔生〕咳,妃子来时,教寡人怎生相见也!【下小楼】喜得玉人归矣,又愁他惯娇嗔,背面啼,那时将何言语饰前非!罢,罢,这原是寡人不是,拼把百般亲媚,酬他半日分离。〔丑同内侍、宫女纱灯引旦上〕【双声子】香车曳,香车曳,穿过了宫槐翠。纱笼对,纱笼对,掩映着宫花丽。〔内侍、宫女下〕〔丑进报介〕杨娘娘到了。〔生〕快宣进来。〔丑〕领旨。杨娘娘有宣。〔旦进见介〕臣妾杨氏见驾,死罪,死罪!〔俯伏介〕〔生〕平身。〔丑暗下〕〔旦跪泣介〕臣妾无状,上干天谴。今得重睹圣颜,死亦瞑目。〔生同泣介〕妃子何出此言?〔旦〕【玉漏迟序】念臣妾如山罪累,荷皇恩如天容庇。今自艾,愿承鱼贯,敢妒蛾眉?

 

〔生扶旦起介〕寡人一时错见,从前的话,不必再提了。〔旦泣起介〕万岁!〔生携旦手与旦拭泪介〕

 

【尾声】从今识破愁滋味,这恩情更添十倍。妃子,我且把这一日相思诉与伊!〔宫娥上〕西宫宴备,请万岁爷、娘娘上宴。

 

〔生〕陶出真情酒满尊,李中 〔旦〕此心从此更何言。罗隐

 

〔生〕别离不惯无穷忆,苏颋 〔旦〕重入椒房拭泪痕。柳公权

猜你喜欢
  卷八百九十六·彭定求
  陈东甫·唐圭璋
  ◆玉井峰樵尹廷高(玉井樵唱)·顾嗣立
  ●词莂目录·朱祖谋
  深 笑·林徽因
  渔阳曲·闻一多
  卷十五·佚名
  卷一百三十一·冯惟讷
  卷二百七十四·陈思
  卷九十·曹学佺
  后集卷五·孙存吾
  卷二百七十六·佚名
  卷十七·范成大
  许浑诗鉴赏·佚名
  第四十出 公人过渡·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一折·佚名

    (冲末、孛老儿上,云)急急光阴似水流,等闲白了少年头。月过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万事休。老汉是这深州饶阳县人氏,姓刘,是刘太公。我有个兄弟是折拆驴。我那兄弟有些膂力,前年去泰安神州争交赌筹去了,一向不曾来家。我有个孩儿

  • 卷三·贺铸

    钦定四库全书 庆湖遗老诗集卷三    宋 贺铸 撰古体诗中四十首 和张谋父游石佛山观魏太武书 按南北史彭城图经魏太平真君十一年太武南侵至瓜埠筑宫驻跸声欲渡江宋人患之遣使请婚馈百牢以犒师明年春旋师渡淮复

  • 少帝纪一·薛居正

    少帝,名重贵,高祖之从子也。考讳敬儒,母安氏,以唐天祐十一年六月二十七日生帝于太原汾阳里。敬儒尝为后唐庄宗骑将,早薨,高祖以帝为子。帝少而谨厚,高祖爱之。洎历方镇,尝遣从行,委以庶事,但性好驰射,有祖祢之风。高祖镇太原,命琅

  • 卷之一百六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十二【七则】·岳珂

    <子部,杂家类,杂说之属,愧郯录> 钦定四库全书 愧郯录卷十二【七则】    宋 岳珂 撰 文武服带之制 国朝服带之制乘舆东宫以玉大臣以金亲王勲旧间赐以玉其次则犀则角此不易之制考之典故玉带

  • 第一七八批回光绪九年十二月十六日一一四○二-五·佚名

    新竹知县朱,批解光绪九年冬季分拨府民壮工食并补水银,及台北府批回署理新竹县知县,为批解事。除外,今差值役,立即管解后项银文,前赴钦加三品衔、台北府正堂、加一级、随带加八级、纪录四次陈辕下投缴,候

  • 卷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会典卷七吏部验封清吏司世爵国初开创功臣策勲锡爵爰及苖裔与河山共永矣定鼎以来凡忠诚宣力懋建军功膺受封爵者或世袭罔替或承袭数世咸差等功次载在旗常若夫外戚之封以推恩泽衍圣公延恩侯以奉烝尝

  • 卷二百三十二·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三十二舆地考古扬州扬州北据淮东南距海其在天文斗为吴之分野兼得楚及南越之交当宋全盛时为淮南东西江南东西两浙及福建诸路而广南之潮州梅州亦

  • 第一节 梁、唐盛衰·吕思勉

    梁太祖既即位,升汴州为开封府,建为东都,以唐东都为西都,改西都为雍州大安府。开平三年正月,迁于西都。以养子博王友文为东都留守。唐末,梁祖已席莫强之势,然即位之后,兵威转挫者,则丁会之降敌实为之。盖其时欲逼晋阳,莫捷于泽潞

  • 卷十一·史浩

    <经部,书类,尚书讲义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讲义卷十一     宋 史浩 撰周书惟十有一年武王伐殷一月戊午师渡孟津作泰誓三篇泰字当作太意必太公所为也孟子引此篇亦用太字是矣左氏传昭元年引太誓曰民之所欲天必从之亦

  • 第五十六卦:《旅卦》·佚名

    旅:小亨,旅贞吉。【白话】《旅卦》象征旅行:小心谦顺可以亨通,旅行虽是小事,但能坚守正道必然吉祥。《象》曰:山上有火,旅;君子以明慎用刑,而不留狱。【白话】《象辞》说:《旅卦》的卦象是艮(山)下离(火)上,为火势匆

  • 十住毗婆沙論卷第二·欧阳竟无

      龍樹菩薩造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地相品第三   問曰.得初地菩薩有何相貌。答曰.   菩薩在初地  多所能堪受. 不好於諍訟.  其心多喜.悅.   常樂於清淨.  悲心愍眾生. 無有瞋恚心.  多

  • 佛说宝带陀罗尼经·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 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释种住处迦毗罗城尼拘律陀树园。与大众俱。是时罗睺罗童子居止异处。于夜分中忽为大恶罗刹所怖。时罗睺罗即于是夜。与诸童子众前后围绕。

  • 龙筋凤髓判·张鷟

    四卷。唐张鷟(约660—741)撰。张鷟字文成,自号浮休子,深州陆泽(今河北深县)人。唐高宗调露年间考中进士。授歧王府参军,累官至学士,四门员外郎,终于龚州长史。其事迹载于两 《唐书》其孙张荐传中。据说张鷟小时,曾梦见一只

  • 安南志略·黎崱

    元黎崱(字景高,号东山、静乐)撰。20卷。主要记述古代交州地区的社会、政治、民族、地理、物产、风俗、文化和越南丁、黎、李、陈4个封建王朝的历史及与中国宋朝、元朝的往来,辑录有西汉至元朝至元年间历代中国封建王朝

  • 铁花仙史·佚名

    清代白话长篇人情小说,属才子佳人类,不分卷二十六回。题“封云山人编次”, “一啸居士点评”,作者姓名与生平不详。鲁迅先生将本书列入“明之人情小说”,孙楷第则列入“不能定其先后次第”者内,按书称明朝为“故明”,

  • 大乘方广总持经·佚名

    隋北天竺沙门毗尼多流支译,佛将涅盘,入如法三昧,令大千界普遍庄严,大众云集,佛出舌相,遍覆大千,敕弥勒问法决疑,于是净居天等,请佛说大乘方广总持法门,佛告弥勒,一切法皆是佛说,不应横生分别去取,执小废大,执大废小。若谤法者,罪则无

  • 中天竺舍卫国祇洹寺图经·道宣

    二卷。唐代释道宣撰。《中天竺舍卫国祇洹寺图经》一书,道宣作于乾封二年(667)。总述祇树园中共有六十六院,大门之东,东门之西,自分七院。东门之东,自分九院。大门之西,分七院。西门之西,分六院。正中佛院之内,有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