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一出 闻乐

【南吕引子·步蟾宫】〔老旦扮嫦娥,引仙女上〕清光独把良宵占,经万古纤尘不染。散瑶空,风露洒银蟾,一派仙音微飐。

 

药捣长生离劫尘,清妍面目本来真。云中细看天香落,仍倚苍苍桂一轮。吾乃嫦娥是也,本属太阴之主,浪传后羿之妻。七宝团圞,周三万六千年内;一轮皎洁,满一千二百里中。玉兔、金蟾,产结长明至宝;白榆、丹桂,种成万古奇葩。向有“霓裳羽衣”仙乐一部,久秘月宫,未传人世。今下界唐天子,知音好乐。他妃子杨玉环,前身原是蓬莱玉妃,曾经到此。不免召他梦魂,重听此曲。使其醒来记忆,谱入管弦。竟将天下仙音,留作人间佳话。却不是好!寒簧过来。〔贴〕有。〔老旦〕你可到唐宫之内,引杨玉环梦魂到此听曲。曲终之后,仍旧送回。〔贴〕领旨。〔老旦〕好凭一枕游仙梦,暗授千秋法曲音。〔引丑下〕〔贴〕奉着娘娘之命,不免出了月宫,到唐宫中走一遭也。〔行介〕

 

【南吕过曲·梁州序犯】〔本调〕明河斜映,繁星微闪。俯将尘世遥觇,只见空濛香雾。早离却玉府清严,一任佩摇风影,衣动霞光,小步红云垫。待将天上乐,授宫襜,密召芳魂入彩蟾。来此已是唐宫之内。【贺新郎】你看鱼钥闭,龙帷掩,那杨妃呵,似海棠睡足增娇艳。【本序尾】轻唤起,拥冰簟。

 

〔唤介〕杨娘娘起来。〔旦扮梦中魂上〕

 

【渔灯儿】恰才的追凉后,雨困云淹。畅好是酣眠处,粉腻黄黏。〔贴〕娘娘有请。〔旦〕呀,深宫之内,檐下何人叫唤?悄没个宫娥报,轻来画檐。〔贴〕娘娘快请。〔旦作倦态欠身介〕我娇怯怯朦胧身欠,慢腾腾待自起开帘。

 

〔作出见贴介〕呀,原来是一个宫人!〔贴〕

 

【前腔】俺不是隶长门,帚奉曾嫌;〔旦〕不是宫人,敢是别院的美人?〔贴〕俺不是列昭容,御座曾瞻。〔旦〕这等你是何人?〔贴〕儿家月中侍儿,名唤寒簧,则俺的名在瑶宫月殿签。〔旦惊介〕原来是月中仙子,何因到此?〔贴〕恰才奉姮娥口敕亲传点,请娘娘到桂宫中花下消炎。

 

〔旦〕哦,有这等事!〔贴〕娘娘不必迟疑。儿家引导,就请同行。〔引旦行介〕〔合〕

 

【锦渔灯】指碧落,足下云生冉冉;步青霄,听耳中风弄纤纤。乍凝眸,星斗垂垂似可拈,早望见烂辉辉宫殿影在镜中潜。

 

〔旦〕呀,时当仲夏,为何这般寒冷?〔贴〕此即太阴月府,人间所传广寒宫者是也。就请进去。〔旦喜介〕想我浊质凡姿,今夕得到月府,好侥幸也。〔作进看介〕

 

【锦上花】清游胜,满意忺。〔想介〕这些景物都似曾见过来!环玉砌,绕碧檐,依稀风景漫猜嫌。那壁桂花开的恁早!〔贴〕此乃月中丹桂,四时常茂,花叶俱香。〔旦看介〕果然好花也。看不足,喜更添。金英缀,翠叶兼。氤氲芳气透衣缣,人在桂阴潜。

 

〔内作乐介〕〔旦〕你看一群仙女,素衣红裳,从桂树下奏乐而来,好不美听。〔贴〕此乃“霓裳羽衣”之曲也。〔杂扮仙女四人、六人或八人,白衣、红裙、锦云肩、璎珞、飘带,各奏乐,唱,绕场行上介,旦贴旁立看介〕

 

【锦中拍】携天乐,花丛斗拈,拂霓裳露沾。迥隔断红尘荏苒,直写出瑶台清艳。纵吹弹舌尖、玉纤,韵添;惊不醒人间梦魇,停不驻天宫漏签。一枕游仙,曲终闻盐,付知音重翻检。

 

〔同下〕〔旦〕妙哉此乐!清高宛转,感我心魂,真非人间所有也!

 

【锦后拍】缥缈中,簇仙姿,宛曾觇。听彻清音意厌厌,数琳琅琬琰;数琳琅琬琰,一字字偷将凤鞋轻点,按宫商掏记指儿尖。晕羞脸,枉自许舞娇歌艳,比着这钧天雅奏多是歉。

 

请问仙子,愿求月主一见。〔贴〕要见月主还早。天色渐明,请娘娘回宫去罢。

 

【尾声】你攀蟾有路应相念,〔旦〕好记取新声无欠,〔贴〕只误了你把枕上君王半夜儿闪。

 

〔旦下〕〔贴〕杨妃已回唐宫,我索向月主娘娘复旨则个。

 

碧瓦桐轩月殿开,曹唐 还将明月送君回。丁仙芝

 

钧天虽许人间听,李商隐 却被人间更漏催。黄滔

猜你喜欢
  卷五百八十一·彭定求
  卷二百零四·彭定求
  卷八·丁绍仪
  本传·白居易
  卷七·王十朋
  卷535 ·佚名
  七言巻六十五·洪迈
  江东集钞·吴之振
  卷六·胡文学
  卷六十六·陈廷敬
  卷六百三十三·佚名
  原叙·陈衍
  第二十五回 游妓院万岁观花 吹玉笛美人献技·蒲松龄
  第四回 是人人痛·蒲松龄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十八·彭定求

        卷58_1 【中宗降诞日长宁公主满月侍宴应制】李峤   神龙见像日,仙凤养雏年。大火乘天正,明珠对月圆。   作新金箧里,歌奏玉筐前。今日宜孙庆,还参祝寿篇。   卷58_2 【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李峤  

  • 毕良史·唐圭璋

      良史字少董,一字伯瑞,东平人。少游京师,四举礼部不第。南渡后为高宗鉴定古器书画真伪,补上州文学。和议成,知东明县。金人背盟,陷敌三年。后回南,以直秘阁知盱眙军。十七年(1147),升直敷文阁再任。二十年(1150)卒。   临江

  • 吕本中·唐圭璋

      本中字居仁,其先河南人,南渡后为金华(今浙江省)人。生元丰七年(1084)。靖康初,官祠部员外郎。绍兴六年(1136),赐进士出身。历中书舍人、权直学士院。以忤秦桧,罢职,提举太平观。绍兴十五年(1145)卒,谥文清。学者称东莱先生。有东

  • 论句法第十七·王骥德

      句法,宜婉曲不宜直致,宜藻艳不宜枯瘁,宜溜亮不宜艰涩,宜轻俊不宜重滞,宜新采不宜陈腐,宜摆脱不宜堆垛,宜温雅不宜激烈,宜细腻不宜粗率,宜芳润不宜噍杀;又总之,宜自然不宜生造。意常则造语贵新,语常则倒换须奇。他人所道,我则引

  • 卷八·胡文学

    <集部,总集类,甬上耆旧诗> 钦定四库全书 甬上耆旧诗卷八 监察御史胡文学编 序曰岳有五天下之望也而于其所镇之地瞻仰益亲诗曰泰山岩岩鲁邦所瞻是则先为其国之望而後为天下之望也然尤藉维岳降神笃生圣贤名士大夫以表

  • 自序·钱澄之

    一、闽立国仅一年,某以乙酉冬十月始到行在。既补外吏,不悉朝事;又终日奉檄驱驱,无因得阅邸钞。兹编凡福州年月以前事,皆得诸闻者也。至于延平行政、赣州用兵,亦祗识其所亲见。江、闽士大夫多留心者,必已有成书也。一、粤事,自

  • 卷之三百三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今言卷之三·郑晓

    一百七十九初設內閣,楊文貞公歷二十三年,官止五品。後加至少師,止兼兵部尚書、華蓋殿大學士三官。蹇忠定公以少師兼吏部尚書,掌部事。不欲文貞班在忠定上,以存冢宰統百官均四海之職。陳芳洲雖五官,亦止戶部尚書。此後惟李文

  • 周述学传·张廷玉

    周述学,字继志,浙江山阴人。读书好深思熟虑,尤其对于历学有精深研究,撰有《中经》,用中国之算术检验西域之预测。又做《星道五图》,知七曜(日、月、金、木、水、火、土)的运动皆有规律可循。他与武进的唐顺之谈论历法,将历代

  • 第四节 唐初武功(三)·吕思勉

    吐蕃缘起,中国不详。《旧唐书》曰:其种落莫知所出。或云:南凉秃发利鹿孤之后也。利鹿孤有子曰樊尼。利鹿孤卒,樊尼尚幼,弟傉檀嗣位。傉檀灭,樊尼招集余众,投沮渠蒙逊。蒙逊以为临松太守。在今张掖县南。蒙逊灭,樊尼率众西奔,济

  • 三十三年·佚名

    (丁亥)三十三年清康熙四十六年 春正月1月15日○己巳,掌令李裕民疏請尊號,上不許。〈疏語批旨見上。〉時,黨人以患失之心,妄測天意,嗾成裕民疏,而不無一段羞恥之心,分令自中一二人,陽若崖異,以爲掩人耳目之計,而爭之不力,陰幸其成。

  • 卷五十四 表记第三十二·郑玄

    (陆曰:“郑云:‘以其记君子之德,见于仪表者也。’”)[疏]正义曰:按郑《目录》云:“名曰《表记》者,以其记君子之德,见于仪表。此于《别录》属《通论》。子言之:“归乎,君子隐而显,不矜而庄,不厉而威,不言而信。”(此孔子行应聘诸侯,莫

  • 卷四百四十·佚名

    △第二分东北方品第四十三之三舍利子,如是大乘诸善男子善女人等。闻我说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心得广大妙法喜乐。亦能安立无量众生於胜善法。令趣无上正等菩提。舍利子,是善男子善女人等。今於我前发弘誓愿。我当安立无

  • 答李近聃书·太虚

    过蒙称崇,非能克受!而所赐教者诚是,稍俟当应来嘱。而答净悟女士之言,不唯材料问题,经济问题,并有办理问题,公其有以赐教乎!太虚复。(见海刊一卷八期)

  • 佛母大孔雀明王经卷上·佚名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伐城逝多林给孤独园。时有一苾刍名曰莎底。出家未久新受近圆。学毗奈耶教为众破薪营澡浴事。有大黑蛇从朽木孔出。螫彼苾刍右足拇指。毒气遍身闷绝于地。口中吐沫两目翻上。  尔时具

  • 卷第四·居顶

    续传灯录卷第四目录 大鉴下第十一世 &middot; 谷隐聪禅师法嗣三十五人 &middot;金山昙颖禅师 洞庭慧月禅师 &middot;仗锡修己禅师 &middot;大乘德遵禅师 &middot;竹园法显禅师 &middot;永福延照禅师 &middot;景清居

  • 学易笔谈·杭辛斋

    四卷。近人杭辛斋撰。杭辛斋,浙江海宁人,民国时曾为国会议员,因反对帝制入狱。于易学颇有研究,著述颇丰。除本书外,尚有《学易笔谈二集》、《易楔》、《易数偶得》、《读易杂识》、《愚一录易说订》、《沈氏改正揲蓍法》等

  • 迩言·刘炎

    理学著作。南宋刘炎撰。十二卷。此书共十二章,分别为 《成性》、《存心》、《立志》、《践行》、《天道》、《人道》、《君臣》、《治道》、《今昔》、《经籍》、《习俗》、《志见》。全书立言醇正笃实,且合于人情,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