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四十八出 寄情

【南吕过曲·懒画眉】〔末扮道士元神上〕海外曾闻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贫道杨通幽,适见织女娘娘,说杨妃在蓬莱山上。即便飞过海上诸山,一径到此。见参差宫殿彩云寒。前面洞门深闭,不免上前看来。〔看介〕试将银榜端详觑,〔念介〕“玉妃太真之院”。呀,是这里了。〔做抽簪叩门介〕不免抽取琼簪轻叩关。  

【前腔】〔贴扮仙女上〕云海沉沉洞天寒,深锁云房鹤径闲。〔末又叩介〕〔贴〕谁来花下叩铜环?〔开门介〕是那个?〔末见介〕贫道杨通幽稽首。〔贴〕到此何事?〔末〕大唐太上皇帝,特遣贫道问候玉妃。〔贴〕娘娘到璇玑宫去了,请仙师少待。〔末〕原来如此,我且从容伫立瑶阶上。〔贴〕远远望见娘娘来了。〔末〕遥听仙风吹佩环。  

【前腔】〔旦引仙女上〕归自云中步珊珊,闻有青鸾信远颁。〔见末介〕呀,果然仙客候重关。〔贴迎介〕〔旦〕道士何来?〔贴〕正要禀知娘娘,他是唐家天子人间使,衔命迢遥来此山。  

〔旦进介〕既是上皇使者,快请相见。〔仙女请末进介〕〔末见科〕贫道杨通幽稽首。〔旦〕仙师请坐。〔末坐介〕〔旦〕请问仙师何来?〔末〕贫道奉上皇之命,特来问候娘娘。〔旦〕上皇安否?〔末〕上皇朝夕思念娘娘,因而成疾。  

【宜春令】自回銮后,日夜思,镇昏朝潸潸泪滋。春风秋雨,无非即景伤心事。映芙蓉,人面俱非;对杨柳,新眉谁试。特地将他一点旧情,倩咱传示。  

【前腔】〔旦泪介〕肠千断,泪万丝。谢君王钟情似兹。音容一别,仙山隔断违亲侍。蓬莱院月悴花憔,昭阳殿人非物是。漫自将咱一点旧情,倩伊回示。  

〔末〕贫道领命。只求娘娘再将一物,寄去为信。〔旦〕也罢。当年承宠之时,上皇赐有金钗、钿盒,如今就分钗一股,劈盒一扇,烦仙师代奏上皇。只要两意能坚,自可前盟不负。〔作分钗盒,泪介〕侍儿,将这钗盒送与仙师。〔贴递钗盒与末介〕〔旦〕仙师请上,待妾拜烦。〔末〕不敢。〔拜介〕  

【三学士】旧物亲传全仗尔,深情略表孜孜。半边钿盒伤孤另,一股金钗寄远思。幸达上皇,只愿此心坚似始,终还有相见时。  

〔末〕贫道还有一说,钗盒乃人间所有之物,献与上皇,恐未深信。须得当年一事,他人不知者,传去取验,才见贫道所言不谬。〔旦〕这也说得有理。〔旦低头沉吟介〕  

【前腔】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无限情思。哦,有了。记得天宝十载,七月七夕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那时上皇与妾并肩而立,因感牛女之事,密相誓心:愿世世生生,永为夫妇。〔泣介〕谁知道比翼分飞连理死,绵绵恨无尽止。  

〔末〕有此一事,贫道可复上皇了。就此告辞。〔旦〕且住,还有一言。今年八月十五日夜,月中大会,奏演“霓裳”,恰好此夕,正是上皇飞升之候。我在那里专等一会,敢烦仙师届期,指引上皇到彼。失此机会,便永无再见之期了。〔末〕贫道领命。〔旦〕仙师,说我  

含情凝睇谢君王,白居易 尘梦何如鹤梦长。曹唐  

〔末〕密奏君王知入月,王建 众仙同日听霓裳。李商隐

猜你喜欢
  晦庵·唐圭璋
  解人颐 萦思集·钱德苍
  山谷词 二·黄庭坚
  第三十八出 闻赦·陆采
  第十二出 摧落·叶宪祖
  末日·闻一多
  三集目录七·乾隆
  卷二百五·曹学佺
  江西道院集钞·吴之振
  巻八·元好问
  卷五·孟郊
  游洞庭湖·张说
  跋·毛先舒
  蔡松年词作鉴赏·佚名
  九章·屈原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十八·徐世昌

    张照张照,字得天,娄县人。康熙己丑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官至刑部尚书,加太子太保、吏部尚书。谥文敏。沈归愚曰:“文敏性地高明,通释氏教。所作诗左磕右触,皆禅语也。”寿云上人七十云松老画师,现身为德士。兰

  • 二集跋 蒋溥等·乾隆

    皇上法天行健与日俱新建极绥猷治臻上理每以勤政余闲怡情典诰时复寄兴歌吟藻翰敷抒岁增月茂自初集成编宣示中外海隅日出莫不奉是训行矣戊辰以来迄於己卯越十有二年鸿篇雅什盈积卷帙者较前倍富宇内臣士延首喁喁冀复得覩

  • 卷三十二·查慎行

    钦定四库全书敬业堂诗集卷三十二翰林院编修查慎行撰考牧集【起乙酉五月杪尽丙戌四月】余自癸未扈跸清暑甲申以纂辑韵府留京师乙酉五月复奉旨随驾是秋撤围後万乘巡边别由雍安岭渡库勒齐河自此抵张家口乃元时上都孔道今

  • 卷二十·王安石

    钦定四库全书唐百家诗选卷二十宋 王安石 编吴融二十七首【字子华昭宗时为翰林学士户部侍郎】壬戍岁阌乡卜居六载抽毫侍禁闱不堪多病决然归五陵年少如相问阿对泉头一布衣【阿对是杨伯起家僮尝引泉灌蔬其泉至今尚在】

  • 列传第十八 达奚长儒·魏徵

    达奚长儒,字富仁,代人也。祖俟,魏定州刺史。父庆,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长儒少怀节操 ,胆烈过人。十五袭爵乐安公。魏大统中,起家奉车都尉。周太祖引为亲信,以质直恭勤,授大都督。数有战功,假辅国将军,累迁使持节、抚军将军、

  • 提要·陈邦瞻

    【臣】等谨案宋史纪事本末二十八卷明陈邦瞻撰邦瞻字徳逺高安人万厯戊戌进士官至兵部侍郎事迹具明史本传初礼部侍郎临胊冯琦欲仿通鉴纪事本末例论次宋事分类相比以续袁枢之书未就而没御史南昌刘曰梧得其遗稿因属邦瞻増

  • 正统临戎录·哈铭

    锦衣卫指挥使杨铭,正统十三年三月内,同父杨只,随同金吾左卫指挥使王喜,往瓦剌公干回还。十四年二月内,随父同指挥使吴良,赍送赏赐往瓦剌地面也先太师处。五月内,到于地名边克哈札儿。 (「到于地名边克哈札儿」,「边克」原作「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六·佚名

    正德八年十一月乙丑朔钦天监进正德九年大统历 上御奉天殿受之给赐亲王及文武群臣颁行天下○给兑调官军二千六百四十人衣鞋○山西镇巡官奏达虏由朔州响石沟等处入境攻掠官兵却之然地广兵寡乞徵大同宣府延绥兵应援兵部

  • 古今列女传卷二·解缙

    明 解缙等 撰周列国卫姑定姜者卫定公之夫人公子之母也公子既娶而死其妇无子毕三年之丧定姜归其妇自送之至于野恩爱哀思悲心感恸立而望之挥泣垂涕乃赋诗曰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不及泣涕如雨送去归泣

  • 卷77·陈邦瞻

    ○隆兴和议高宗绍兴三十二年六月,帝传位于太子,太子即位。七月,帝手书召张浚入见。浚至,帝改容曰:“久闻公名,今朝廷所恃惟公。”因赐之坐。浚从容言:“人主之学,以心为本。一心合天,何事不济。所谓天者,天下之公理而已。必兢业

  • 廖奉献女士·周诒春

    廖奉献女士 年二十七岁。生于广州。初学于香港伦敦教会女学。澳门女学。及岭南中学。宣统元年。自费游美。入伍思德大学。习普通文科。民国元年。得广东省官费。入威斯林学校。民国三年。得学士学位。入哥仑比亚大学

  • 凡学之道(1)·戴圣

    ——师道何日再尊严【原文】凡学之道,严师为难(2)。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③:当其为尸(4),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5),所以尊师也。【

  • 中国古代传说中之博大真人--老聃·钱穆

    老子究竟有没有这一个人呢?战国诸子,很喜欢称述到老子。最先可考的,是在庄子的书里。但庄子寓言无实,而且下面所引之各节,又未必是庄子亲笔。有些并出于西汉。但总在司马迁《史记》以前,并为《史记》所根据。我们不妨先简单

  • 本事品第十一·佚名

    持世。若菩萨摩诃萨能如是善知五阴。善知十八性。善知十二入。善知十二因缘。善知四念处。善知五根。善知八圣道分。善知世间出世间法。善知有为无为法。当得善知诸法实相。亦善分别一切法文辞章句。亦得念力。以是念

  • 顯揚聖教論卷第十一·欧阳竟无

      無著菩薩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攝淨義品第二之七   [一]論法多種者.嗢柁南曰.   論體.論處所. 論據.論莊嚴. 論負.論出離. 論多所作法。   論曰.論法有七種.一論體性.二論處所.三論所依.四論

  • 卷第三十三·佚名

    摩诃僧祇律卷第三十三东晋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罗共法显译明杂诵跋渠法之十一七百集法藏者。佛般泥洹后。长老比丘在毗舍离沙堆僧伽蓝。尔时诸比丘从檀越乞索。作如是哀言。长寿。世尊在时得前食后食衣服供养。世尊泥洹后

  • 金鳌退食笔记·高士奇

    宫苑志。清高士奇(1644—1703)撰。二卷。士奇有《扈从东巡日录》已著录。此书系作者供奉内廷,公余之暇偶访曩时旧闻,征信载记,康熙二十三年(1648)成书。约二万四千字。所著是书2卷,上卷介绍了太液池、瀛台、乐成殿、

  • 金刚般若经疏论纂要·宗密

    佛典注疏。唐宗密述,宋子璿治定。二卷。是《金刚经》各家疏注的辑要。书首序文略述《金刚经》成书缘起及大义。正文分为二:初解经题、后释经文。“释经文”又分为三:初序分、二正宗分、三流通分。疏解时先举经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