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二十八出 骂贼

〔外扮雷海青抱琵琶上〕武将文官总旧僚,恨他反面事新朝。纲常留在梨园内,那惜伶工命一条。自家雷海青是也。蒙天宝皇帝隆恩,在梨园部内做一个供奉。不料禄山作乱,破了长安,皇帝驾幸西川去了。那满朝文武,平日里高官厚禄,荫子封妻。享荣华,受富贵。那一件不是朝廷恩典!如今却一个个贪生怕死,背义忘恩,争去投降不迭。只图安乐一时,那顾骂名千古。唉,岂不可羞,岂不可恨!我雷海青虽是一个乐工,那些没廉耻的勾当,委实做不出来。今日禄山与这一班逆党,大宴凝碧池头,传集梨园奏乐。俺不免乘此,到那厮跟前,痛骂一场,出了这口愤气。便粉骨碎身,也说不得了。且抱着琵琶,去走一遭也啊!  

【仙吕村里迓鼓】虽则俺乐工卑滥,硁硁愚暗,也不曾读书献策,登科及第,向鹓班高站。只这血性中,胸脯内,倒有些忠肝义胆。今日个睹了丧亡,遭了危难,值了变惨,不由人痛切齿,声吞恨衔。  

【元和令】恨子恨泼腥膻莽将龙座淹,癞虾蟆妄想天鹅啖,生克擦直逼的个官家下殿走天南。你道恁胡行堪不堪?纵将他寝皮食肉也恨难劖。谁想那一班儿没掂三,歹心肠,贼狗男。  

【上马娇】平日价张着口将忠孝谈,到临危翻着脸把富贵贪。早一齐儿摇尾受新衔,把一个君亲仇敌当作恩人感。咱,只问你蒙面可羞惭?  

【胜葫芦】眼见的去做忠臣没个敢。雷海青啊,若不把一肩担,可不枉了戴发含牙人是俺。但得纲常无缺,须眉无愧,便九死也心甘。〔下〕  

【中吕引子·绕红楼】〔净引二军士上〕抢占山河号大燕,袍染赭,冠戴冲天。凝碧清秋,梨园小部,歌舞列琼筵。  

孤家安禄山。自从范阳起兵,所向无敌,长驱西入,直抵长安。唐家皇帝,逃入蜀中去了,锦绣江山,归吾掌握。〔笑介〕好不快活。今日聚集百官,在凝碧池上做个太平筵宴,洒乐一回。内侍每,众官可曾齐到?〔杂〕都在外殿伺候。〔净〕宣过来。〔军〕领旨。〔宣介〕主上宣百官进见。〔四伪官上〕“今日新天子,当时旧宰臣。同为识时者,不是负恩人。”〔见介〕臣等朝见。愿主上万岁,万万岁!〔净〕众卿平身。孤家今日政务稍闲,特设宴在凝碧池上,与卿等共乐太平。〔四伪官〕万岁。〔军〕筵宴完备,请主上升宴。〔内奏乐,四伪官跪送酒介〕〔净〕  

【中吕过曲·尾犯序】龙戏碧池边,正五色云开,秋气澄鲜。紫殿逍遥,暂停吾玉鞭。开宴,走绯衣,鸾刀细割;揎锦袖,犀盘满献。〔四伪官献酒再拜介〕瑶池下,熊罴鹓鹭,拜送酒如泉。  

〔净〕内侍每,传旨唤梨园子弟奏乐。〔军〕领旨。〔向内介〕主上有旨,着梨园子弟奏乐。〔内应奏乐介〕〔军送净酒介〕〔合〕  

【前腔】〔换头〕当筵,众乐奏钧天。旧日霓裳,重按歌遍。半入云中,半吹落风前。稀见,除却了清虚洞府,只有那沉香亭院。今日个仙音法曲,不数大唐年。  

〔净〕奏得好。〔四伪官〕臣想天宝皇帝,不知费了多少心力,教成此曲。今日却留与主上受用,真乃齐天之福也。〔净笑介〕众卿言之有理,再上酒来。〔军送酒介〕〔外在内泣唱介〕  

【前腔】〔换头〕幽州鼙鼓喧,万户蓬蒿,四野烽烟。叶堕空宫,忽惊闻歌弦奇变,真个是天翻地覆,真个是人愁鬼怨。〔大哭介〕我那天宝皇帝呵,金銮上百官拜舞,何日再朝天?  

〔净〕呀,什么人啼哭?好奇怪!〔军〕是乐工雷海青。〔净〕拿上来。〔军拉外上见介〕〔净〕雷海青,孤家在此饮太平筵宴,你敢擅自啼哭,好生可恶!〔外骂介〕唉,安禄山,你本是失机边将,罪应斩首。幸蒙圣恩不杀,拜将封王。你不思报效朝廷,反敢称兵作乱,秽污神京,逼迁圣驾。这罪恶贯盈,指日天兵到来诛戮,还说什么太平筵宴!〔净大怒介〕唉,有这等事。孤家入登大位,臣下无不顺从。量你这一个乐工,怎敢如此无礼!军士看刀伺候。〔二军作应,拔刀介〕〔外一面指净骂介〕  

【扑灯蛾】怪伊忒负恩,兽心假人面,怒发上冲冠。我虽是伶工微贱也,不似他朝臣腼腆。安禄山,你窃神器,上逆皇天,少不得顷刻间尸横血溅。〔将琵琶掷净介〕我掷琵琶,将贼臣碎首报开元。  

〔军夺琵琶介〕〔净〕快把这厮拿去砍了。〔军应拿外砍下〕〔净〕好恼,好恼!〔四伪官〕主上息怒。无知乐工,何足介意。〔净〕孤家心上不快,众卿且退。〔四伪官〕领旨。臣等恭送主上回宫。〔跪送介〕〔净〕酒逢知己千钟少,话不投机半句多。〔怒下〕〔四伪官起介〕杀得好,杀得好。一个乐工,思量做起忠臣来。难道我每吃太平宴的,倒差了不成!  

【尾声】大家都是花花面,一个忠臣值甚钱。〔笑介〕雷海青,雷海青,毕竟你未戴乌纱识见浅!  

三秦流血已成川,罗隐 为虏为王事偶然。李山甫  

世上何人怜苦节,陆希声 直须行乐不言旋。薛稷

猜你喜欢
  卷四百二十五·彭定求
  卫时敏·唐圭璋
  卷二十三·阮阅
  时贤本事曲子集 全文·杨绘
  第二十四出 首奸·李渔
  ◆陈学士基(夷白斋稿 夷白斋外稿)·顾嗣立
  第三十五出 草奏·周履靖
  卷四十八·徐世昌
  卷九十九·王奕清
  卷十二·梅鼎祚
  松陵集巻四·陆龟蒙
  秋崖集补钞·吴之振
  梦观集卷三·大圭
  卷八十三·佚名
  子渊诗集卷四·张仲深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赵与仁·唐圭璋

      与仁字元父,号学舟。燕王德昭九世孙。临安判官。入元为辰州教授。   柳梢青   落桂   露冷仙梯。霓裳散舞,记曲人归。月度层霄,雨连深夜,谁管花飞。   金铺满地苔衣。似一片、斜阳未移。生怕清香,又随凉信,吹过

  • 高斋诗话 全文·曾慥

      一、荆公桃源行   荆公《桃源行》云:“望夷宫中鹿为马,秦人半死长城下。”指鹿为马,乃二世事;而长城之役,①乃始皇也。又指鹿事不在望夷宫中。荆公此诗追配古人,〔惜乎用事失照管为可恨耳。〕②(《丛话》前

  • 北江诗话卷一·洪亮吉

    西汉文章最盛,如邹、枚、严、马以迄渊、云等,班固不区分别为立传,此文章所以盛也。至范蔚宗始别作《文苑传》,而文章遂自东汉衰矣。 汉文人无不识字,司马相如作《凡将篇》、扬雄作《训纂篇》是矣。隋唐以来,即学者亦不甚识

  • 东观集卷三·魏野

    宋 魏野 撰谢冯亚惠鹤殷勤亲惠鹤迢逓自江濆情性浑如我精神酷似君舞思同座看唳想隔城闻从此添诗景为题好共分送元上人归寜禅性虽无着偏亲奈白头直应飞锡到方是倚门休雪里犹思去花前岂易留如何迎侍得住近免离愁咏懐静

  • 卷四十三 漢紀三十五·司马光

      起柔兆涒灘(丙申),盡柔兆敦牂(丙午),凡十一年。   光武皇帝建武十二年(丙申、三六年)   春,正月,吳漢破公孫述將魏黨、公孫永於魚涪津,遂圍武陽。述遣子壻史興救之,漢迎擊,破之,因入;犍為界諸縣皆城守。詔漢直取廣都,據其心

  • 序·王得臣

      予年甫成童,亲命从学于京师。凡十阅寒暑,始窃一第。已而宦牒奔走,辙钞本无辙字。环南北,而逮历三纪。故自师友之余钞本作绪。论、宾僚之燕谈与耳目之所及,苟有所得,辄皆记之。晚踰耳顺,自大农致为臣而归。阖扉养疴,日益无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一 艺术传二·纪昀

    艺术传宋 【一】○宋一赵修己 王处讷 苗训【守信】马韶韩显符 周克明刘翰王怀隐 赵自化 苏澄隐赵修己王处讷苗训 【苗守信】马韶韩显符周克明刘翰王怀隐赵自化苏澄隐△赵修己赵修己开封浚仪人精天文推步之学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八 列传四十八·纪昀

    列传唐 【四十八】○唐四十八刘晏 【暹潼】 第五琦 班宏王绍李巽刘晏第五琦班宏王绍李巽△刘晏刘晏字士安曹州南华人玄宗封泰山晏八岁 【按旧书作七岁晏赐死时新书年六十五旧书年六十六考明皇封泰山在开元十三 年

  • 宋仪望传·张廷玉

    宋仪望,字望之,江西吉安永丰人,嘉靖二十六年(1557)中进士。任命为吴县知县。老百姓运送白粮到京师,几乎倾家荡产。宋仪望命令县内各区拨出公田,计算赋役拨给田地赡养他们。严禁火葬,创立子游祠,修建书院,惠民政绩非常突出。起

  • ●岁华纪丽卷第二·韩鄂

    唐韩鄂撰 明沈士龙胡震亨同校 夏 夏为朱明时移新节 【选云初伏新节隆暑赫曦】 火风暑节 【亦曰炎节】 日乃丙丁时当焦苦 【月令其虫羽其音征四月律中仲吕其数七其性礼其事视其味苦其臭焦其祀灶祭先肺】 帝称炎帝神号

  • 卷三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大金集礼卷三十四岳镇海渎祀仪      杂録祀仪大定四年六月二十一日奏禀近奉勅防五岳四渎等每岁行礼合行讲究谨按尚书舜典望秩于山川汉文帝诏增修山川羣祀以祈丰年武帝祀名山大川唐岳镇海渎以五郊迎

  • 第十九章 4·辜鸿铭

    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辜讲孔子的一位学生(子夏)说:“即使在一些特别细小而无足轻重的艺术分支或技能上,总是有某些值得思考的东西。但是如果对此太过于关注,很容易形成一种习惯;因此聪明

  • 卷三·赞宁

    ◎译经篇第一之三(正传十四人附见三人)○唐京师总持寺智通传释智通,姓赵氏,本陕州安邑人也。隋大业中出家受具,后隶名总持寺。律行精明,经论该博。自幼挺秀,即有游方之志,因往洛京翻经馆学梵书并语,晓然明解。属贞观中有北天竺

  • 卷第二·佚名

    实叉难陀译八十华严经尔时,如来道场众海,悉已云集;无边品类,周匝遍满;形色部从,各各差别;随所来方,亲近世尊,一心瞻仰。此诸众会,已离一切烦恼心垢及其余习,摧重障山,见佛无碍。如是皆以毗卢遮那如来往昔之时,于劫海中修菩萨行,以四

  • 集古今佛道论衡卷乙·道宣

    唐西明寺释氏·周高祖登朝论屏佛法安法师上论事·周祖平齐集论毁法远法师抗诏事·周祖东巡灭法已久任道林请兴佛事·周天元皇帝纳王明广表开佛法事·隋高祖下诏述绛州天火焚老君像事&m

  • 家山图书·佚名

    一卷。不著作者姓名。《永乐大典》题为朱熹所作。今考书中引用诸说,有朱熹《家礼》,并且有朱子之称,故非为朱子所作。钱曾《读书敏求记》说:“《家山图书》,晦庵私淑弟子之文,盖逸书也。李晦显翁得之于刘世常平父,刘得之于鲁

  • 阴真君还丹歌注·陈抟

    古代内丹术书。旧题宋希夷陈抟注。注解根据阴阳五行、四时运转的理论,说明脏腑的位置,修炼的时机、方法和功效;还对内丹术语,如河东、金砂、甲乙、朱雀、金华、子卯、龙虎、鼎器、火候、炉室、真砂、真汞等作了解释。

  • 阿毗达磨法蕴足论·佚名

    梵名Abhidharma -dharma-skandha-pa^da 。凡十二卷。印度大目干连造,唐玄奘译。又称说一切有部法蕴足论。略称法蕴足论。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六册。阿毗达磨六足论之一。本论系以众法之宝聚普施群生之著作,故有此称。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