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淑虎,宣和间知清江,见清同治清江县志卷五。   西江月   门被五王德泽,家承七帝恩光。古今富贵迥无双。多少公卿将相。   久蕴腾空气宇,行看平步岩廊。更祈王母寿而康。真个人间天上。 
- ●钦定四库全书来鹤亭集卷七(明)吕诚 撰访耦成苍筤轩时武孟制满求仕地有桃源径蒨草溪东十里余小桃源上见郊居落红石迳和云扫新緑瓜畦趂雨鉏池上此君宜对酒门前长者屡回车此中尚未商山老见说王褒有荐书江雨轩为耦武孟作 
-   列傳   蕭翰   蕭翰,本國人,述律太后之兄子也,其妹復為太宗后[一]。翰始以蕭為姓,自爾契丹后族皆稱蕭氏。翰最殘忍,工騎射。太宗與張敬達交鋒,翰等自東北起,衝唐兵為二,唐兵大敗,步兵死者萬人。   太宗南入大梁,以天 
- 天启元年正月癸酉朔&nb 
- (吴汉、盖延、陈俊、臧宫)◆吴汉传吴汉字子颜,南陽郡宛县人。家贫,供职为县的亭长。王莽末年,因宾客犯法,就脱其名籍逃亡到渔陽。因资用缺乏,以贩马为业,往来于燕、蓟之间,所到之处都交结豪杰。更始即位,派遣使者韩鸿去河北招降 
- 武元衡字伯苍,河南缑氏人。曾祖武载德,是天后堂弟,官至湖州刺史。祖父武平一,善作文,死时官至考功员外郎、修文馆学士,事迹载于《逸人传》。父武就,为殿中侍御史,因武元衡权位显贵,追赠吏部侍郎。武元衡应举进士登第,屡次被使府 
- 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七十四宋 赵汝愚 编百官门致仕上仁宗论以礼法待君子  吴 奎臣伏以国家谨礼法以维君子明威罚以御小人君子所顾者礼法也小人所畏者威罚也繇文武二选为士大夫是皆君子之地也傥不以礼法待之 
- 钦定四库全书融堂书解卷十宋 钱时 撰洪范武王胜殷杀受立武庚以箕子归作洪范孔子序书直曰武王胜殷杀受立武庚以箕子归作洪范非不足于武王也亦非不足于箕子也正所以明圣贤心事使天下皆知杀受之心即以箕子归之心即箕 
- 钦定四库全书左氏传说卷四    宋 吕祖谦 撰僖公晋侯侵曹伐卫【二十八年】战于城濮【二十八年】晋文公凡出外许多时直到成霸业皆是赵衰狐偃二人爲之谋主文公自僖之二十四年入国至僖二十七年蒐于被庐方始命狐偃将 
- 尔时大雲密藏菩萨言:世尊,有十无尽意入神通法门。惟愿如来。广分别说。佛言:哉善哉!善男子,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有甘露意入法门。安宝法门乐法门。喜法门。甚深精进法门。意行法门。无尽乐法门。常喜乐 
-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   【王日休曰】三千大千世界者。此日月所照。为一小世界。其中间有须弥山。日月绕山运行。故南为阎浮提。东为佛婆提。西为瞿 
- (已下入第三经)自下第二有八段。明八部四王众。初四段皆初一是天义如前释。今初乾闼婆王长行十法。初一即东方天王。谓摄受折伏逆顺多端。善巧应机故名自在。二普见等者。谓令众生见佛一切功德严。佛一毛而为利益。一 
-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 第十六卷	尊者舍利子说	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六法品第七之二	六顺明分想者。云何为六。答一无常想。二无常苦想。三苦无我想。四厌食想。五一切世间不可乐想。六死想。此中五想如成熟解脱想 
- 江州承天禅院语录参学小师 处凝 编师开堂日。升座拈香云。此一瓣香。奉为今上 皇帝。伏愿。尧风永扇。舜日遐明。次拈香云。此一瓣香。奉为过现未来。大觉海中。有利及於含生。一切圣贤。及生平所参见。诸善知识。 
- 	应庵和尚语录卷第六	明州天童山景德禅寺语录	嗣法门人 (守诠) 等编	入寺上堂云。风行草偃。水到渠成。正令既行。十方坐断。若也向上论去。语默不及处。棒喝未施前。总是依草附木汉。事不获已。且作死马医。所以道 
- 四卷。唐太宗李世民撰。书成于贞观二十二年 (649)。论为君持身治国之道。以为尧舜之道、周孔之教为治国之本。贞观末年太宗以此书赐其子李治(高宗),曰:“此十二条者,帝王之大纲也”,“修身治国备在其中”(《帝范·后 
- 南宋理学家真德秀的政治哲学著作。 共四十三卷。全书以“帝王为治之序”、“帝王为学之 本”、“格物致知之要”、“诚意正心之要”、“修身之要”、 “齐家之要”为纲目;目中又有细目,“每条之中,首之以 圣贤典训,次 
- 二卷,刘宋释翔公译。一名决了诸法如幻三昧。与大般若第八会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