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

戏曲论著汇编。张江裁(次溪)编。正续两编,1934.年正编收入“双肇楼丛书”,由北平邃雅斋书店排印出版,收吴元长《燕兰小谱》、小铁笛道人《月下看花记》等戏曲论著、史料三十八种。续编收冒广生《云郎小史》等戏曲论著、史料十三种,1937年由北平松筠阁书店排印出版。1988年中国戏剧出版社重版,分上下两册。全书蒐集广博,拾遗补阙,共辑录清代有关戏曲著述五十一种,对当时的戏曲演出活动、班社沿革、名优传略,乃至梨园掌故搜罗备细,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本书上起《燕兰小谱》,下迄编者本人的《燕归来簃随笔》,历清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各朝以及民国初年,大体上反映了二百馀年间北京戏曲活动的历史面貌,是一部重要的清代戏曲演出史料的汇编。书前有顾颉刚、郑振铎等的序九篇,赵元礼等的题辞数篇及编者所撰的“著者事略”。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全部章节目录

(1)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序
(2)《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著者事略》
(3)《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燕兰小谱》
(4)《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日下看花记》
(5)《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片羽集》
(6)《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听春新咏》
(7)《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莺花小谱》
(8)《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金台残泪记》
(9)《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燕台鸿爪集》
(10)《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辛壬癸甲録》
(11)《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长安看花记》
(12)《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丁年玉笋志》
(13)《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梦华琐簿》
(14)《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昙波》
(15)《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法婴秘籍》
(16)《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明僮合録》
(17)《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增补菊部羣英》
(18)《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评花新谱》
(19)《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菊部羣英》
(20)《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群英续集》
(21)《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宣南杂俎》
(22)《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撷华小録》
(23)《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燕台花事録》
(24)《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凤城品花记》
(25)《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怀芳记》
(26)《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侧帽余谭》
(27)《鸿雪轩纪艶四种》题词
(28)《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鞠台集秀録》
(29)《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新刊鞠台集秀録》
(30)《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瑶台小録》
(31)《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情天外史》
(32)《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越缦堂菊话》
(33)《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异伶传》
(34)《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哭庵赏菊诗》
(35)《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菊部丛谭》
(36)《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宣南零梦録》
(37)《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梨园旧话》
(38)《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梨园轶闻》
(39)《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旧剧丛谈》
(40)《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北京梨园掌故长编》
(41)《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北京梨园金石文字録》
(42)《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双肇楼》
(43)《清代燕都梨园史料续编》序 
(44)云郎小史(近人)冒广生 辑
(45)九青图咏(近人)张次溪 辑
(46)消寒新咏(清)铁桥山人、问津渔者、石坪居士 着
(47)众香国(清)众香主人 撰
(48)燕台集艳(清)播花居士 撰
(49)燕台花史(清)蜃桥逸客、兜率宫侍者、寄斋寄生 着
(50)檀青引 (近人)杨圻 撰
(51)鞠部明僮选胜録 (清)了然先生(李毓如) 撰
(52)杏林撷秀 (清)谢素声 撰
(53)闻歌述忆(近人)呜晦庐主人 着
(54)北平梨园竹枝词荟编(近人)张次溪 辑
(55)燕都名伶传(近人)张次溪 撰
(56)燕归来簃随笔 (近人)张次溪 撰

猜你喜欢
  王梵志诗校注·王梵志
  正气歌·文天祥
  竹坡词·周紫芝
  云谣集杂曲子·佚名
  参寥子集·道潜
  可传集·袁华
  安陆集·张先
  皇元风雅·孙存吾
  竹斋集·王冕
  比红儿诗注·沈可培
  江湖小集·陈起
  咏物诗·谢宗可
  全史宫词·史梦兰
  谢金莲诗酒红梨花·张寿卿
  草木传·蒲松龄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三百六十三·彭定求

        卷363_1 【和李六侍御文宣王庙释奠作】刘禹锡   叹息鲁先师,生逢周室卑。有心律天道,无位救陵夷。   历聘不能用,领徒空尔为。儒风正礼乐,旅象入蓍龟。   西狩非其应,中都安足施。世衰由我贱,泣下为人悲。

  • 沈蔚·唐圭璋

      蔚字会宗,吴兴(今湖州)人。   满庭芳   柳与堤回,桥随波转,望中如在蓬莱。水禽高下,烟雾敛还开。认是仙翁住处,都不见、一点尘埃。壶天晚,清寒带雪,光景自徘徊。   高才。廊庙手,当年平步,直到尧阶。况今朝调鼎,尤待盐

  • 卷四十三·唐圭璋

    ○品令清明夜,梦酒间唱田不伐映竹园啼鸟乐府,因记之西斋向晓。窗影动、人声悄。梦中行处,数枝临水,幽花相照。把酒长歌,犹记竹间啼鸟。风流易老。更常被、闲愁恼。年年春事,大都探得,欢游多少。一夜狂风,又是

  • 卷八百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八百四鱼玄机鱼玄机字幼微【一字蕙兰】长安里家女喜读书有才思补阙李亿纳为妾爱衰遂从冠帔於咸宜观後以笞杀女童緑翘事为京兆温璋所戮今编诗一卷赋得江边柳【一作临江树】翠【一作草】色连【

  • 列传第四十六 周室诸王·李延寿

    文帝十三王 孝闵帝一王 明帝二王 武帝六王 宣帝二王周文帝十三子:姚夫人生明帝。后宫生宋献公震。文元皇后生孝闵皇帝。文宣叱奴皇后生武帝、卫剌王直。达步妃生齐炀王宪。王姬生赵僭王招。后宫生谯孝王俭、陈惑王纯、

  • 國朝獻徵錄卷之六十七·焦竑

      通政司   南京通政司   ◆通政司   掌司事尚書   掌司事侍郎   通政使   左右通政   左右參議   ○掌司事尚書   太子少保禮部尚書張文質傳(實錄)   掌通政司事工部尚書贈太子少保鄭公紳神道碑

  • 甄琛传·李延寿

    甄琛,字思伯,中山毋极人。他从小聪敏颖悟,在家里与兄弟们游戏取乐,常常忘掉礼法。博览经史子集,文章犀利,称为刀笔。长得短小丑陋,缺少风度。被举荐为秀才,到京城一年多,天天因下棋荒废时日,以至通宵不眠。常常令仆人掌灯为他照

  • 浮邱子卷九·汤鹏

      释和上  浮邱子曰:揆于道德,完于性始之谓中。条而达之,无所往而不利之谓和。故居里巷之侧,父不和于子,则慈孝格;兄不和子弟,则友恭衰;夫不和于梱外,妇不和于梱内,则家道恶,而神衹诃之。立朝廷之上,君子不和于君子,则意气横;小

  • 卷二·曾恬

    仁是四肢不仁之仁,不仁是不识痛痒,仁是识痛痒。(曾氏本此下云,儒之仁佛之觉) 不知礼无以立。使人人皆能有立,天下有治而无乱。(曾本此下云,不知礼无以为君子,非谓君子也,谓学为君子者也。) 人湏识其真心。见孺子将入井时是真心

  • 第十一章 5·辜鸿铭

    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辜讲孔子的一位学生(南容,即南宫适)喜欢反复吟诵以下诗句:“石头上的污点可以被磨掉,而讲错了的话却永远不能收回。”孔子就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了他。

  • 卷十八·王天与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纂传卷十八    元 王天与 撰微子第十七        商书殷旣错天命微子作诰父师少师【汉孔氏曰错乱也唐孔民曰不指纣恶而言错乱天命者天生烝民立君以牧之爲君而无君道是错乱天命爲恶之大故

  • 第二十七品 无断无灭分·佚名

    【原文】“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①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

  • 序 经 题·太虚

      本经为诸经之王,以显示唯一佛乘故,以显示唯一佛乘、即具足无量方便乘故。今欲开阐是经妙义,宜备有古德之注释以为参究之资。唐窥基大师所撰妙法莲华经玄赞,群流宗仰。兹于演讲妙法莲华经之时,即假玄赞以为敷陈经义之佐

  • 妙法圣念处经卷第六·佚名

    西天中印度摩伽陀国那烂陀寺三藏传教大师赐紫沙门臣法天奉 诏译  于罪不怖畏  彼人无智慧  后至命终时  苦恼恒烧燃  周遍天界中  堕落谁能见  彼恒贪淫乐  于此莫能知  淫欲生虚诳  迷惑于有情

  • 第九十一則 鹽官犀牛扇子·胡兰成

    第九十一則鹽官犀牛扇子舉:鹽官一日喚侍者:「與我將犀牛扇子來。」侍者云:「扇子破也。」官云:「扇子既破,還我犀牛兒來。」侍者無對。投子云:「不辭將出,恐頭角不全。」雪竇拈云:「我要不全的頭角。」石霜云:「若還和尚即無也

  • 吴郡图经续记·朱长文

    江苏地方志,与《长安志》同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地方志,北宋朱长文撰。三卷。长文字伯原,号乐圃先生,苏州人。末冠登进士乙科,以足疾不仕。后经苏轼荐充教授,太常博士,迁秘书省正字、枢密院编修。吴郡大中祥符间曾修有《

  • 薜荔园诗集·佘翔

    诗别集。明佘翔著。四卷。卷首有未署名序。其人品颇高,诗亦有清致,深受王世贞等的赏识与影响,甚至赞誉为“更教何物夸三绝,为有佘郎七字诗”(王世贞语)。仅存旧抄本,《四库全书》即据以收入。

  • 自爱经·佚名

    一卷,东晋昙无兰译。佛受舍卫国王四街道请,说三种自爱之法。有两商人见之,一人心念赞佛,一人心念毁佛,毁者,随即轹死,赞者,寻得作国王。请佛至其国内供养,佛为说最重五罪,一不忠孝,二恶心向罗汉,三谤佛,四破僧,五毁盗三宝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