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妙法圣念处经卷第六

西天中印度摩伽陀国那烂陀寺三藏传教大师赐紫沙门臣法天奉 诏译

  于罪不怖畏  彼人无智慧

  后至命终时  苦恼恒烧燃

  周遍天界中  堕落谁能见

  彼恒贪淫乐  于此莫能知

  淫欲生虚诳  迷惑于有情

  牵引落三途  如绳而系缚

  生灭恒如是  有情须自利

  调柔身口意  烦恼勿令生

  法境等须息  一切著淫者

  增痴堕无常  不觉欲火烧

  远离于亲眷  朋友善知识

  骨肉并眷属  大苦死来时

  波吒何能说  初至无常位

  如山忽倒摧  须臾不可停

  刹那而灭谢  若处一切智

  无罪无轮回  究竟出苦源

  诸天恒爱乐  欲海深无底

  何能有足期  增长爱贪心

  如酥油洒火  种种庄严貌

  破坏出世因  流转四趣中

  人傍地狱鬼  生死恒无间

  往复如陶轮  群品大愚痴

  不了烦恼性  若彼诸有情

  永离于贪爱  当获最上因

  解脱无系绊  智者除烦恼

  诸苦病不侵  降伏于贪嗔

  长获安乐道  生苦不能染

  罥索不能缚  智慧渐圆明

  照知一切事  若于圆寂理

  而起无相心  离垢绝嚣尘

  究竟到彼岸  于彼苦乐境

  洞然无所得  而入大解脱

  常住空寂舍  复起慈悲心

  愍念有情故  示苦智真如

  远离于罥索  令意断疑虑

  永除于贪爱  解脱苦恼怖

  获得最上慧  悟彼集散空

  设寿八万劫  亦复堕无常

  此可恒安住  天界永无失

  见恶而生慢  于罪不思惟

  愚迷无方便  恒求于快乐

  喻如砂聚中  求油终不得

  若作罪业行  恒常而逼迫

  苦树罪根深  一切恶生长

  我说此真如  定为法非法

  彼意耻作罪  后复无烦恼

  利益广无边  获至真如际

 

  若复愚迷。于佛言教。而不信受。后至无常。自得苦恼。经无数百千俱胝那由他阿没那等。破坏人天。无常罪火。决定焚烧。此不尽劫。瞿昙告言。天复云何而得久住。喻如水沫芭蕉。无有纤毫真实。幻化非久。若恒爱此快乐。无有是处。

  尔时彼佛。问彼天众。知此义不。天意欢喜。如闻五乐。多获快乐。得五功德。而复说言。彼有飞禽。名曰嬉戏。能善说法。为彼天众。即说伽他曰。

  有欲爱不足  无因人意足

  发起不足心  如是无知死

  一切众生界  形类有多般

  长远时分中  不能修方便

  永不受安乐  决定堕轮回

  恒处于地狱  生生亦如是

 

  若实宣说。帝释境界。富贵殊胜。异于诸天。于此轮回。亦不能免。决定无常。乃普遍天上。未有微妙之处。可避无常。而皆堕落。

  是时天帝。善解法相。名憍尸迦。为彼天父。种种精进。说多因行。而诸天众。犹不省悟。谁能乐修静行。远离罪垢。唯纵愚迷。心著放逸。于斯教诲。而不受持。久远无边。云何不觉。彼诸愚人。乐作恶因。于彼后身。而被罪恶。种种破坏。宁知恶业随眠缠缚。

  尔时苾刍。而说颂曰。

  若行善利  以其卧具  饮食衣等

  供给供养  尊卑之众  不为自身

  而求福利  或观自身  谁作主宰

  乃遇恶境  作罪怨家  固来欺陵

  而起真实  离相忍辱  智者审观

  都无病痛  苦恼之难  唯有现在

  不静之物  作如是身  而复此身

  刹那不住  盛壮亦然  破坏何身

  众生迷醉  于自财物  不作利益

  增长罪业  不受教命  亦不行施

  于一切处  心不受用  贼等窥坏

  云何护持  若心回向  布施师等

  彼财殊妙  而复弃舍  如弃草木

  心不爱著  贫劣有情  恒行救度

  离垢无著  今世后世  获七众戒

  救度最上  戒护于人  当生天上

  智慧广大  彼能截断  一切烦恼

  病等枷锁  过大险恶  轮回之桥

  到彼坚牢  涅槃彼岸  心净离垢

  得无生忍  喻如担负  其物轻少

  远出长途  而不疲乏  若人担负

  恶业轻少  遐历世间  而不沉没

  又如飞禽  两翼壮健  高往虚空

  远疾可到  若人持戒  守护坚牢

  欲往生天  亦复如是

 

  复有飞禽。名现真如。住彼白山。而能观察。即说颂曰。

  喻我形色  不住刹那  快乐亦然

  愚迷不觉  若一切类  善相多般

  轮回生时  定随破坏  彼福破坏

  一生亦然  死王得便  罪意何免

  恒行快乐  无财黑绳  摧坏有情

  无病强力  安乐远离  死王近来

  近则心迷  群生命坏  罪破长时

  天人轮转  不觉根迷  远离安乐

  堕阎罗界  方知业果  快乐刹那

  而身衰朽  悦诸尘境  不觉贪著

  快乐受尽  老死王侵  诸根对境

  恋著不足  彼后无常  自生烦恼

  若无慧灯  照见尘境  受行境界

  执我分别  乐著虚妄  欲火恒生

  境力如风  吹欲火盛  智觉真如

  思惟成妄  一切愚迷  嬉戏不觉

  恒行境界  吹于欲火  天人行欲

  堕彼天界  彼具天德  实得天乐

  衰相现前  不坏何往  刹那不住

  念念生灭  暂住非久  彼命如是

  此境属他  一心不觉  五德天乐

  坏苦速离  帝释天王  抖擞烦恼

  三障垢静  归依三宝  三业廓然

  悟得最上  三佛菩提  虽生罪地

  罪垢不染  留心作善

 

  彼有焰魔狱卒。为彼众生。而说颂曰。

  意怀贪欲  嫌弃善缘  不离轮回

  得此苦果  不依天行  而作罪因

  彼后无常  反恨作恶  利刀割体

  猛火烧身  犹未为伤  五根得罪

  苦不可忍  眼观美色  如实得乐

  宁知恒苦  闻声耽味  其过亦然

  作罪冤家  是故舍离  彼三冤家

  缠缚罪人  破人安乐  贪痴和合

  远离戒品  因堕地狱  若行戒律

  后得福善  若违戒律  后得烦恼

  饮酒杀命  离他妇女  邪见两舌

  不守威仪  纵情放逸  破坏有情

  因沉恶道  贪著邪行  而复恶口

  今世后世  无彼安乐  远离恶人

  亲近善友  灭此罪根  不信此业

  无得业果  无众安乐  恶果根本

  烦恼后烧  若作妄语  本非法师

  我解深法  彼后无常  得魔业果

  转此人身  而生恶趣  是故如来

  说此无明  一切贪欲  何得快乐

  知足无贪  身离烦恼  欲生快乐

  是名快乐  解脱相应  得最上乐

  若贪快乐  如毒和水  解脱快乐

  如乳和水  欲火烧害  愚盲不觉

  又复贪爱  度量财利  酤卖酒肉

  得财无数  心犹未足  无常杀鬼

  速来牵引  若耽欲乐  乐住境界

  得不快乐  如来说此  梦觉法喻

  如乾闼城  如空无实  如水上沫

  如芭蕉坚  如彼火毒  欲境亦然

  若味因果  知欲过罪  不迷真如

  成就智慧  获静思惟  去其贪爱

  苦恼不生  坏欲亦然  欲为罪主

  如世毒药  彼意不足  堕落天界

  复堕地狱  欲赚愚迷  喻彼悬河

  亦如电闪  世间毒力  莫胜女色

  思想欲增  如火炽盛  是故智者

  离欲寂静  无前无后  亦无中间

  如如而行  增长亦尔  彼得欲苦

  等触大焰  知如是过  智者远离

  速离欲故  定得安乐  无数百千

  那由他天  以欲行故  堕火毒狱

  器杖治罚  其毒如火  远离快乐

  不行欲因  如上地狱  不见不闻

  若贪欲人  断其欲贪  亦无苦恼

  是故无垢  得意清净  于一切处

  灭欲火焰  入彼种种  最上善业

  彼行无染

 

  尔时帝释。观察飞禽住庄严树。色喻檀金。彼法因果。正见善业。而说颂曰。

  正见善业  如彼大树  郁茂金色

  种种庄严  智者所说  如善果报

  处处出生  不善若善  得彼人身

  复行善业  得生天上  不善亦然

  下沉地狱  欲迷善意  而复不得

  最上良药  若知果报  意不爱欲

  众生境界  迷醉味著  若恒行贪

  恶定同生  女生烦恼  如世间火

  若此火生  烦恼如是  女人烦恼

  生众生心  破坏世间  一切法灭

  为地狱因  大仙所说  女人奸媚

  口甜心毒  情爱不恒  爱恋须臾

  弃背亦尔  彼性浮嚣  可喻掣电

  诳詀有情  诈行恩爱  天人龙鬼

  罗刹眷属  境界亦尔  女人鄙恶

  譬彼黑毒  种姓不择  势力不顾

  爱恚不恒  姓如风火  唯募财物

  殊无终始  如有险难  嫌弃远离

  如是富人  彼即爱乐  若住贫贱

  急急离别  譬如游蜂  花卉芬芳

  竞来采食  若树干朽  一切远离

  无财亦然  女人远离  女人黑暗

  心纵颠狂  破坏胜因  罔知良善

  如女人缚  天缚亦尔  若值女缚

  定堕地狱  若贪女色  贪中第一

  若有众生  虽晓欲业  而犹耽著

  是故无知  迷人不觉  又复女人

  诈吐心诚  惑他信己  身虽同处

  心则差殊  损坏有情  毒如蛇蝎

  方便多求  一切养育  女人行德

  而不能为  如是自性  殊无测度

  智者不著  心恒决定

 

  忉利天宫。有善法堂。尔时诸天。会善法堂。有如是散乱者。飞禽为彼。而说颂曰。

  譬如飞禽  随其自性  乐厌不同

  而有二种  一见莲华  而复乐著

  若见林野  而自厌离  一见林野

  意欲乐住  如见莲华  却思远离

  众生亦尔  林如静善  华喻欲贪

  智者乐林  而深适意  天人颠倒

  反募莲华  如出暖日  能去大寒

  解脱之乐  亦复如是  贪中生苦

  乐谢何安  智者不迷  而求解脱

  于一切处  为最上乐  住牟尼林

  能善观察  住意无贪  天人最上

  住此欲贪  而不久远  若行无贪

  乐中最上  居林寂静  行中第一

  一切苦断  受甜恶行  诳赚有情

  适意林峦  宜善观察  心善观察

  恒处安乐  心行无贪  乐处林野

  彼人乐林  心恒纯善  离欲无贪

  得寂静乐  若人烦恼  怖见林间

  贪爱倍增  而自烧煮  弃背贪爱

  无垢清净  心定生生  常获安乐

  如具富贵  福尽成空  盛处少年

  老侵顿易  一切恩爱  定有别离

  一切有为  和合暂尔  此世间法

  正觉正说  若觉愚迷  舍爱知足

  入寂静林  获最上乐  炫己俊利

  思爱多方  远离善林  永失利乐

  林间默观  寂静相应  适意无贪

  善心成满  是故聚落  散乱恒生

  若处山林  离诸贪爱  汝意速疾

  厌离愚迷  最上静林  相应住处

  心行若静  永离烦恼  行若相应

  善根增盛  假使有人  得千帝释

  报寿若终  亦归生灭  恒行贪欲

  一切不见  被欲降伏  而生众苦

  欲爱之乐  须臾暂住  不久即灭

  心如怨家  能离彼乐  彼欲无得

  烦恼苦果  皆从欲生  解脱生乐

  彼乐真实  于善逝行  纵任相应

  离欲无贪  获乐无尽  五欲之乐

  先甜后苦  乐相坏时  而沈地狱

  无贪之善  初后中间  离垢清净

  受乐无穷  是真善母  愚迷欲乐

  云何离彼  过失恒生  中后深苦

  罪行云何  不见快乐  喻如世间

  有其毒花  其色鲜艳  其体有毒

  人若触花  毒害于身  罪行欲乐

  其毒亦然  又如当风  执彼火炬

  亦如飞蛾  投其灯焰  欲乐之火

  烧害亦然  是故欲毒  恒须远离

  天著欲故  积恶虚生  人募爱贪

  愚盈罪行  是故欲火  焚烧善根

  赚失天人  沈斯恶趣  若未命谢

  速回心意  于一切善  修令增长

  贪等惑乱  三过生尘  三毒作一

  罪网犹大  若起三惑  相续不尽

  歌舞唱妓  耳目顺情  天意如石

  而被牵动  一切欲境  盖覆静心

  沉溺爱河  无时超度  天何愚迷

  欲赚不觉  譬如毒树  开其毒花

  蜂蛾采食  毒殒其命  贪欲之毒

  损害亦尔  而堕三途  如火烧木

  天人不觉  生此罪地  受苦终尽

  方离泥黎  天人愚迷  不思作善

  罪恶境界  彼无一信  智者审观

  真如幻梦  愚人非梦  为地狱因

  是故离欲  得解脱善  弃背恶行

  利益善因  彼利若行  永离诸恶

  天无黑行  彼有智者  正见决定

  不乐散乱  获种种福

 

  尔时世尊。教受天子行不散乱行。而说颂曰。

  天人宫殿  散乱之根  迷醉乐著

  而堕轮回  若离散乱  轮回亦脱

  彼散乱根  即是无明  自性黑暗

  如人无眼  我观彼过  迷火不别

  愚痴深广  散乱亦然  众生愚迷

  积聚财宝  而自育养  复更散乱

  坠堕恶趣  天亦愚痴  爱著女色

  本望离苦  悦意快乐  宁知命殒

  得大苦恼  集欲之乐  不久即散

  一切众生  业寿有限  少壮刹那

  即当衰老  善恶业缚  谁得自在

  譬如乐主  捻弄木人  须假线丝

  方成作用  有情亦尔  须假惑业

  方处轮回  若离爱贪  则无作用

  非久业行  智者不信  远离一切

  散乱方便  若离散乱  不生三界

  譬如有人  坠堕深崖  其中犹有

  不失命者  若人散乱  堕三界崖

  其中未有  得出离者  一切惑业

  散乱最上  于昼夜中  恒不安乐

  若世间人  纤毫散乱  破坏有情

  出世之意  是故远离

 

  彼世尊座如实说已。天主帝释。发尊重心。敷其座具。头面礼足。起立合掌。见伽他书。心生怖畏。颂曰。

  若不散乱  如彼甘露  若行散乱

  而堕无常  不散乱人  天中最上

  散乱之行  轮回之根  清净之行

  安乐之本  是故正定  于一切处

  获最上乐  若于欲乐  如怖极苦

  散乱大毒  同坏众善  迷毒散乱

  人行恶作  不从散乱  能得安乐

  若彼智者  平等宣说  德与无德

  一切执我  为苦乐根  如我世尊

  伽他书典  离欲清净  获益安乐

    妙法圣念处经卷第六

猜你喜欢
  云溪俍亭挺禅师语录卷之十四·净挺
  石雨禪師法檀敘·石雨明方
  答周颂尧问(五则)·太虚
  卷之一·纪荫
  新旧问题的根本解决·太虚
  西方合论 第三卷·袁宏道
  太 虚 自 传·太虚
  卷第十·佚名
  大乘集菩萨学论 第八卷·佚名
  法界安立图卷上之下·佚名
  如来无过功德品第八之二·佚名
  佛说法常住经·佚名
  卷第十一·呆翁行悦
  卷四十二·性音
  卷第九十八·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安晚堂集卷九·郑清之

    宋 郑清之 撰林治中郑广文以诗来遣鲁酒报聘拙语辅行长公本喜饮半入野人腹南洲春梦婆亦复开醉目尚想晋流丽龞饮更升木兴来索老兵谁谓酌可独我亦爱客至陶巾时一漉虽有彭泽田种秫苦不足颇因病断遣瓢弃尚余緑岂无大雅朋

  • ●卷一百三·徐梦莘

      炎兴下帙三。   起建炎元年五月五日甲午,尽十四日癸卯。   五日甲午内除麻制资政殿大学士大中大夫领开封府李纲除正议大夫尚书右仆射中书侍郎。   制曰:门下稽古建官莫先於论相用人惟巳尤慎於得贤将宏济於多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八十五·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五年二月乙亥朔秘书少监魏矼直龙图阁知泉州以矼引亲年有请也 殿中侍御史张绚言臣仰观陛下自临戎以来累降诏旨约束州县常恐一毫扰民今又申诏监司觉察州县至诚恻怛视民如伤虽三代明王之用心不过是矣然

  • 卷七·沈德符

      ○内阁【丞相】秦官,以丞相为第一,主国柄。汉因之。唐以尚书令为真相,而左右仆射佐之,皆宰相职也。武后改仆射为文昌左右相,中宗返正复旧名。至玄宗又改两仆射为左右丞相,可谓名位俱正矣。然是时,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

  • 五代史纂误目録·吴缜

    卷上梁本纪三事 唐本纪十六条晋本纪七条 周本纪五条唐家人传四条 晋家人传一条汉家人传二条 周家人传二条梁臣传八条卷中唐臣传九条 汉臣传二条周臣传一条 死事传二条唐六臣传五条 义儿传四条杂传十三条卷下杂

  • 卷之一千三百四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通志卷一百二十四下·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列传第三十七下江统字应元陈留圉人也祖防以义行称为谯郡太守封亢父男父祚南安太守统静黙有远志时人为之语曰嶷然稀言江应元与乡人蔡克俱知名袭父爵除山隂令时关陇屡为氐所扰

  • 詹序·沈有容

    余傲游,尝泛舟海上,偕何仪部稚孝君登石湖塔,沈将军士弘持饷饷余。余纵观其寨垒艨舰,棋置星列,极赏其才。已复详其破巨浪,战覆七倭舟,岛夷辟易;则又叹其出兵之合于法。乃今获睹诸君子赠言也,珠玑灿耀,盈卷充溢,或以碑、或以序、或

  • 后唐纪二庄宗光圣神闵孝皇帝中同光二年(甲申、924)·司马光

    后唐纪二 后唐庄宗同光二年(甲申,公元924年) [1]春,正月,甲辰,幽州奏契丹入寇,至瓦桥。以天平军节度使李嗣源为北面行营都招讨使,陕州留后霍彦威副之,宣徽使李绍宏为监军,将兵救幽州。 [1]春季,正月,甲辰(初五),幽州上奏说契丹人入侵

  • 卷四十三上·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四十三上 朱批刘世明奏摺 雍正五年六月十五日陕西兴汉镇总兵官【臣】刘世明谨 奏为奏明事窃【臣】驽骀下质不堪驱策荷蒙 圣主知遇擢任总

  • 三年·佚名

    (丁酉)三年清道光十七年春正月1月1日○己卯,上親行禫祭及酌獻禮于魂殿。○上詣孝和殿,行酌獻禮。1月2日○庚辰,以朴宗薰爲實錄摠裁官,許棨爲咸鏡南道兵馬節度使,李栻爲慶尙左道兵馬節度使。1月3日○辛巳,給扶安等邑渰戶,恤典。

  • 朱子礼纂卷五·李光地

    大学士李光地撰杂仪天子之礼至尊无上其居处则内有六寝六宫外有三朝五门其嫔御侍衞饮食衣服货贿之官皆领于冢宰其冕弁车旗宗祝巫史卜筮瞽侑之官皆领于宗伯有师以道之教训有傅以傅其德义有保以保其身体有师氏以媺诏之【

  • 卷三十四·吴澄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纂言卷三十四     元 吴澄 撰儒行【孔氏曰夫子自卫反鲁哀公馆於孔子问以儒行记者録之以为儒行之篇孔子说儒凡十七条十五条皆明贤人之儒其第十六则明圣人之儒其十七条则夫子自谓也吕氏曰鲁哀公

  • 卷二·季本

    钦定四库全书诗説觧頥字义卷二   明 季本 撰邶风击鼓【一章】鼓鼖鼓也长八尺面四尺周礼鼓人云以鼖鼓鼓军事又曰军动则鼓其众盖鼖鼓大鼓也镗鼓声之大者与逄逄填填同○漕卫邑非曹也当在帝丘之北与泉水之漕同即卫文

  • 坐禅三昧经卷下·佚名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尔时行者虽得一心定力未成。犹为欲界烦恼所乱。当作方便进学初禅呵弃爱欲。云何呵弃。观欲界过欲为不净种种不善。当念初禅安隐快乐。观欲云何。知欲无常功德怨家。如幻如化空无所得。念之未得

  • 出口示相·佚名

    有僧人问灵观禅师:&ldquo;什么才是佛?&rdquo;灵观禅师听了,没说一句话,只是将舌头伸出来给僧人看。僧人见了似乎有所体悟,便向禅师礼拜致谢。灵观禅师连忙说:&ldquo;等一下,等一下,你悟到什么吗?干嘛礼拜我呢?&rdq

  • 卷第五·佚名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五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本事品第一之五又上座言。火界或少。或不增强。即名为冷。所以者何。于彼无日。或去日远。便有冷故。又如极大炎热起时。无别少分所造触起。同许唯有火大增多

  • 御选语录卷十八·雍正

      卷十八御制后序朕少年时喜阅内典。惟慕有为佛事。于诸公案。总以解路推求。心轻禅宗。谓如来正教。不应如是。圣祖敕封灌顶普慧广慈大国师章嘉呼土克图剌麻。乃真再来人。实大善知识也。梵行精纯。圆通无碍。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