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梨园轶闻》

(近人)许九埜 着

●目录

梨园轶闻

●梨园轶闻

宛平许九埜着 东莞张次溪校録

京班最重老生,向以老生为台柱。道、咸间分三派:一、奎派,卽张二奎,实大声宏,专工袍带王帽戏,如《打金枝》《探母》《荥阳》之类;一、余派,卽余三胜,【紫云之父,叔岩之祖】苍凉悲壮,专工《桑园寄子》《碰碑》之类;一、程派,卽程长庚,清刚隽上,力争上游,专工《鱼肠剑》《捉放》《昭关》之类。其余后起诸伶,大约均不出此三派以外。

京剧本系昆曲,自变为乱弹后,【卽二黄】胡琴亦随之兴起。咸、同间,犹有用双笛者,清圆浏亮,非嗓音圆足者,不能按腔合拍、丝丝入扣,所谓『丝不如竹,竹不如肉』也。今虽二黄盛行,而油腔滑调,非复盛世元音矣。

老伶工未有不习昆曲者,如长庚之《钗钏大审》,小湘之《游园惊梦》《前后亲》,谭鑫培之《别母乱箭》,何九【卽何桂山】之《嫁妹》《山门》,未易更仆数。卽后来之陈德霖、钱金福诸伶,皆系科班出身,于文武昆乱无不熟习。内行中谓必先学昆曲,后习二黄,自然字正腔圆,板槽结实,无荒腔走板之弊。亦如习字家之先学篆隶,再习真草,方得门径也。

京戏重科班,如科举时之重正途。然唱小旦者谓之『司坊』,品格最次,凡戏场中之谢赏及抱牙笏、请点戏诸事,皆以旦角为之,以其可以陪酒侍座也。司坊中习老生者絶少,后亦渐渐有之。惟后台衣箱不能乱坐,旦角有旦角衣箱,独丑角可随意起坐,规矩森严,老伶工悉遵守之。

外行谓之『洋盘』。【是否此二字,不可知】凡由票友下海者谓之『卖了』,必先拜老伶为师,方不为行中人所歧视。从前票友最尊贵,大半皆文墨中人,凡喜庆宴会,主人必具衣冠、备酒筵,延之上座,无敢轻慢,然后登场。唱罢后必犒赏文场、前后台,所谓耗财买脸,亦一时风尚也。

『呌天』卽谭金福,号鑫培,三庆科班出身。其父『老叫天』,在三庆为埽边角,好养画眉、百龄各种小鸟,故有『叫天』之目。迨鑫培初露头角,名誉渐起,人遂以『小叫天』呼之。幼卽聪敏,于文武昆乱无所不能,自倒苍后,专演武剧,如《八蜡庙》《盗魂铃》《武当山》,凡武生戏皆能之。又能唱武老生戏,如《定军山》《战太平》《庆顶珠》诸剧,堪称絶技。闻其幼年曾唱野台戏,背上生疮仍摔锞子,有老年人曾见其仰卧台上,足见当年教师之严,而名角亦非磨炼不成。得享盛名,诚非易易。

『叫天』隶三庆最久,自月楼由沪返京,亦隶三庆。两人并驾齐驱,几不相下。惟月楼体魄雄伟,声音宏亮,最重池心。【从前戏园,正面皆长桌,五行八座,人咸集于此】『叫天』未免相形见绌,一怒而赴上海,面演武剧又失败,乃专演老生戏。时海上人材缺乏,『叫天』嗓音流丽,气韵悠扬,遂独出冠时,为顾曲家所赞赏。且能戏独多,兼张、余、程三派之长,一时无两。惟其底气稍嫌微弱,究非黄钟大吕之音,故如袍带戏不多演。而演《捉放》不带公堂,演《乌盆计》必带宿店,则又善用其长,善藏其短也。

『汪大头』名桂芬,咸、同间名武生汪年保之子也。幼学徒于春茂堂,习老生,兼老旦,身短貌陋,人皆以『大头鬼』呼之。同堂五人,皆以桂字排,貌皆不扬,故有『春茂五鬼』之目。『大头』满师后,艺既不佳,嗓音又劣,遂改习文场。讵胡琴入手后,指法玲珑,弹丸脱手,竟驾乎樊三、李四之上。【樊三为三庆琴师,李四为四喜琴师。】迨樊三物故,『大头』遂一跃而随侍长庚左右,相习既久,于长庚之声音笑貌、举止动作无一不烂熟胸中。得其神似后,嗓音复活,且更清越,登场一试,羣众皆惊。时长庚已故,嗣响无人,『大头』遂执歌场牛耳。乃由北京而上海,而遍历诸埠,名盛一时。与孙菊仙齐名,殆又过之,时有汪、孙派之目。『大头』中气充足,嗓音高亢,发于丹田。【京师有『矮老婆高声』之谚,人多以此讽之。】惟其沉着处,颇嫌重浊,盖习闻长庚晩年之作,非复中年之清隽耳。

王九龄丰神秀雅,局度安详,在稠人广众中与文人墨客并立,直不知其为梨园中人。嗓音圆湛深厚,为他伶所不及。【后台谓之『铁嗓子』】初习昆旦,无赫赫名,年二十后改习老生,唱开场戏,如《山海关》之类,调高响逸,彩声雷动,名满京师。最擅长之剧为《除三害》《骂王朗》《乌盆计》等戏。惜其神情略嫌板重,于离合悲欢未能形容尽致,又适与长庚同时,未免声价略减。英雄时会,殆亦天实为之欤?

杨月楼【卽小楼之父】外号『杨猴子』,在沪上以演猴子戏得名。本系张二奎弟子,像貌魁梧,声音宏亮而嫌稍左。自肇事旋京后,隶三庆部。初尚有海派,【内行谓之外江派】后为长庚诸老伶所陶冶,遂亦敛才就范,颇合绳尺,文武兼全,能戏不少。时三庆初排《三国志》,月楼演《长坂坡》,饰赵云,精神饱满,唱做均佳。后长庚老去,月楼接演鲁肃,安详沉静,颇能传长庚衣钵。惜其享年不永,未克久负盛名,亦少年斲丧太过之故,惜哉。

『梅胖子』,名巧玲,字慧仙,扬州人。【卽兰芳之祖】其师为罗巧福,【百岁之父,唱青衣,与二奎重整四喜者。】其岳父为陈金爵【啸云之祖】。巧玲丰颐玉貌,态度端凝,能戏为《赠剑》《闺房乐》《打棋盘》《梅玉配》《五彩舆》诸剧,富贵风流,居然大家风范。且气息安雅,擅长隶书,尤为士大夫所欣赏。

徐小湘,字蝶仙,苏州人,以唱昆生得名,兼善乱弹,与长庚同时。演三国戏如《羣英会》《取南郡》,饰周瑜,丰神俊逸,气韵高华,可谓空前絶后,无上上品。昔王小铁着《鞠部羣英》,有小湘赞云:『锦城弦管,汉官威仪。』足以觇其梗概矣。与小珍、小沅【卽朱素云之父,唱武旦。】同为吟秀堂弟子,有『吟秀三小』之称。后王桂官、陆小芬、朱素云续演小生戏,极力追摹,不过略具形似耳。

陈德林,小名『石头』,字瘦云,在三庆坐科,习青衫。能戏甚多,嗓音圆润,神气安详,虽不及紫云之清脆、小福之沉着,然同时同科已无出其右者。后年岁愈老,韵调愈高,竟称絶唱,殆亦天授,非人力也。然而善自调摄,【德林无各种嗜好】似亦非尽天赋也。

『俞毛包』,卽俞菊生,字润仙,【振廷之父】为张二奎弟子,与月楼同门。幼习武旦,以身材过高,改习武生。工架老练,神釆飞扬,演《铁笼山》《挑华车》诸剧,俨然有大将风度。惟其性情暴躁,同场诸伶偶有过失,必诟詈不已,且或以手中刀杖击之,同行谓之『毛包』以此。然其用功之勤奋亦有不可及者,如《金钱豹》之飞义,每日戏散归寓,必时时习之,无或间断,宜同人之不敢藐视也。

何九,卽何桂山,为凈角之特出者,嗓音洪亮,气韵沉雄。同时如刘鸣九、郎德山辈,均不能与之抗衡。其拿手杰作为《嫁妹》《山门》,凡净角唱工戏,无所不能。后虽刘永春、金秀山亦显名当时,然气派之正大,昆乱之兼长,为桂山所独步。同时隶三庆部者又有陈三福者,嗓音圆朗,真正铜锤花脸。只以做工板重,遂不为台下所称许也。

庆四、钱寳丰,皆二花面之著名者,先隶春台部。与『毛包』同演《混元盒》《恶虎村》《闹昆阳》诸剧,庆四专工恶霸、八大拿戏。后继庆四而起者,有黄三卽黄润甫,以演曹操戏著名,每演《长坂坡》必以寳丰饰桓侯,一文一武,神情逼肖,可称双絶。

『卢台子』,卽卢胜奎,闻系文士出身,颇研笔墨,嗓音沉着,似哑而实亮,为余三胜嫡派,隶三庆部,为长庚配角。凡三庆本戏如《三国志》、《取南郡》,皆其亲排,极有邱壑,非如后来之新剧家,首尾不相顾也。

刘赶三为名丑角,与刘五、三雄、杨三,先后驰名。惟赶三嬉笑怒骂,逈不犹人。后有罗百岁者,口角灵便,干净异常,从无秽亵之词形诸齿颊,前后台皆重之。然丑婆子戏如《探亲家》《普球山》《浣花溪》诸剧,终让赶三首屈一指也。

青衣戏以反调为最难,《祭江》《祭塔》尤为重头。同、光间,紫云每一登场,四座寂然无声,惟台上胡琴声、鼓板声与歌声相应答,如闻九天鹤唳,凤管鸾笙,令人飘飘欲仙,诚所谓『此曲祇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者是。回首五十年来,此调已成广陵散矣。闻之陈德林云:『青衣学戏,二黄先学《教子》,西皮先学《芦花河》,能此二出,则轻重疾徐、抑扬高下,得其大半,其余各戏不难迎刃而解。』

《二进宫》最难须生、旦、净三角合手,调门高下相同,方能凑拍。此戏以王九龄为最佳,配以时小福、刘鸣九,亦一时佳剧也。昔年旧历新春,各部院、各省同乡同年团拜,必演剧助觞,均系徽班,【二黄、昆曲】从无演秦腔者。【卽梆子腔】自『老十三旦』【卽侯俊山】到京后,惊才絶艶,焜耀一时,堂会遂有秦腔加入,【时同治末、光绪初年。】以《新安驿》《珍珠衫》最著名。后『想九霄』继起,竟有二黄、秦腔合演者,亦潮流所趋也。

春茂、景龢、英秀三家,均在李铁拐斜街、外廊营之间,相距不过数武,而一时汪、谭、梅三大艺员皆产生其中,地灵人杰欤?人杰地灵欤?殆亦天地灵秀之气与间气相合而生欤?异矣!

余家居京师,与梨园最为接近。少时课余之暇,辄往观剧,见闻既久,濡染亦深,于此中奥窍颇窥门径。自离都门,此事遂隔,今偶忆及,爰笔録之,以资谈助。同好诸公,茶余饭罢以之为埽愁帚也可,卽以之为覆瓿书也亦无不可。

壬申孟春宛平七十二叟许九埜识于济南之习勤斋

《梨园轶闻》终

猜你喜欢
  王澜·唐圭璋
  ●初编·卷八·沈瘦东
  全闽诗话卷十·郑方坤
  ◎ 卷二 编年诗(起天宝八载冬,讫肃宗至德二载春)·岑参
  第一出 幻因·李渔
  ◆胡太常助(纯白类稿)·顾嗣立
  第二折·王仲文
  茶山集卷六·曾几
  康桥西野暮色·徐志摩
  卷五十九·朱彝尊
  卷四百六十二·曹学佺
  卷二百二·曹学佺
  欧阳文忠诗钞·吴之振
  卷九十·吴之振
  诗女史纂卷之七·田艺蘅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陈秉文·唐圭璋

      据词中“山涌银涛”云云,作者所云之皇州,乃临安。作者盖南宋人。又,光绪江西通志卷二十一谓秉文上饶人,政和二年(1112)进士,与此词作者似为二人。   满庭芳   山涌银涛,屏间绣山献,太平今日皇州。共惟京牧,昭裔本宗周。

  • 卷三百四十五·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百四十五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西塍稾宋伯仁字器之苕川人有雪岩集马塍稾四十役役人间世齐头四十年读书虽未已作事易徒然宦业蕉中鹿生涯叶底蝉愿逢时务好一榻醉时眠寓目暖风轻拨绣

  • 卷六十五·徐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録卷六十五白居易【八】近体诗【三】池畔结搆池西廊疏理池东树此意人不知欲为待月处持刀【古火切】密竹竹少风来多此意人不防欲今池有波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窓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忠州郡

  • 卷七十一·志第二十二·礼乐五·宋濂

        ◎礼乐五   ○乐服   乐正副四人,舒脚幞头,紫罗公服,乌角带,木笏,皂靴。   照烛二人,服同前,无笏。   乐师二人,服绯,冠、笏同前。   运谱二人,服绿,冠、笏同前。   舞师二人,舒脚幞头,黄罗绣抹额,紫服,

  • 东都事略卷四十五·王称

    列传二十八  张咏字复之濮州鄄城人也举进士知崇阳县又知浚仪县稍迁太常博士爲荆湖北路转运使入觐除虞部郎中授枢密直学士同知银台封駮司张永徳爲并州帅有小校犯法笞之至死诏按其罪咏封还诏书且言陛下方委永徳边任若

  • 卷十六内府衙门识掌·刘若愚

    《皇明祖训》所载,设立内府衙门,职掌品级,立法垂后,亦尽善尽美。惟是间有《祖训》所未及载,或载而未祥者,谨谱次梗概于左。按内府十二监:曰司礼,曰御用,曰内官,曰御马,曰司设,曰尚宝,曰神宫,曰尚膳,曰尚衣,曰印绶,曰直殿,曰都知。又四司

  • 卷之一百五十九·佚名

    成化十二年十一月辛丑朔钦天监进成化十三年大统历 上御奉天殿受之给赐亲王及文武群臣颁行天下○以明日 万寿圣节遣驸马都尉石璟杨伟谒告 长陵 献陵 景陵 裕陵○遣驸马都尉樊凯谒告 景皇帝陵寝○辽东总兵官都督

  • 卷之一千三百八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二百三十三·佚名

    光绪十二年。丙戌。冬十月。庚申朔。享太庙。遣豫亲王本格恭代行礼。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泰陵。泰东陵。裕陵。昌陵。昌西陵。慕陵。慕东陵。定陵。定东陵。惠陵。  ○遣

  • 九九九 谕内阁着皇子同军机大臣等编辑《古今储贰金鉴》·佚名

    九九九 谕内阁着皇子同军机大臣等编辑《古今储贰金鉴》乾隆四十八年十月十九日乾隆四十八年十月十九日内阁奉上谕历览前代建储诸弊,及我朝家法相承,于立储一事之不可行,已明降谕旨,宣示中外。至史册所载,因建立储贰致酿事

  • 张玄素传·欧阳修

    张玄素,蒲州虞乡县人。出仕隋朝,任景城县户曹。窦建德攻陷景城后,捉住他准备杀掉,城里一千多人哭喊着要求代替他死,说:“这是位清官,杀他就没有天理了。大王您要夺取天下,就别让好人灰心失望。”窦建德命令松绑,任命他为代理治

  • 周頌·清庙之什·佚名

    清庙于穆清庙,肃雍显相。济济多士,秉文之德。对越在天,骏奔走在庙。不显不承?无射于人斯。维天之命维天之命,于穆不已。于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假以溢我,我其收之。骏惠我文王,曾孙笃之。维清维清缉熙,文王之典。肇禋。迄用有

  • 卷一 曲礼上第一·郑玄

    礼记(○陆德明《音义》曰:“此记二礼之遗阙,故名《礼记》。”)[疏]正义曰:夫礼者,经天地;理人伦,本其所起,在天地未分之前。故《礼运》云:“夫礼必本于大一。”是天地未分之前已有礼也。礼者,理也。其用以治,则与天地俱兴,故昭二十

  • 陰陽出入上下第五十·苏舆

      天道大數,相反之物也,不得俱出,陰陽是也。春出陽而入陰,秋出陰而入陽,夏右陽而左陰,冬右陰而左陽。陰出則陽入,陽出則陰入;陰右則陽左,陰左則陽右。是故春俱南,秋俱北,而不同道;夏交於前,冬交於後,而不同理。立行而不相亂,澆滑而

  • 卷十七·李光地

    钦定四库全书日讲春秋解义卷十七僖公十年春王正月公如齐盟柯以后庄公因昏姻一再如齐自此鲁不朝齐防二十年盖桓公霸业未盛不责诸侯以朝礼今僖始朝齐见于葵丘之后霸势益张诸侯不朝周而朝霸主自此始矣狄灭温温子奔卫【左

  • 卷十五·朱熹

    <子部,儒家类,御纂朱子全书>钦定四库全书御纂朱子全书卷十五论语六述而第七述而不作章徐兄问述而不作是制作之作乎曰是孔子未尝作一事如删诗定书皆是因诗书而删定又问圣人不得时得位只如此圣人得时得位时更有制作否曰

  • 礼记要义卷第十五·魏了翁

    䘮服小记一为父为母括发同拜賔后则异斩衰括髪以麻为母括髪以麻免而以布齐衰恶笄以终䘮注云母服轻至免可以布代麻也为母又哭而免笄所以卷髪带所以持身也妇人质于䘮所以自卷持者有除无变正义曰斩衰者主人为父之服也括髪

  • 无垢贤女经·佚名

    一卷,西晋竺法护译。转女身经之异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