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王梵志诗校注

唐诗别集校注本。今人项楚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出版。王梵志为唐代著名通俗诗人,其作品散佚严重,近年于敦煌文书中有较多发现,前此已有张锡厚《王梵志诗校辑》(中华书局,1983)出版。法国汉学家戴密微亦有《王梵志诗集附太公家教》一书。项氏此书则根据敦煌写本王梵志诗诸原卷、影本及唐宋诗话、笔记、禅宗语录所载王梵志诗辑录,其中包括从未公布的列宁格勒藏1456号敦煌卷子及斯4277号卷子,是到目前为止搜集最完备的王梵志诗集辑本。全书七卷,前六卷编次略同于张锡厚、戴密微二氏之书,但分首间有不同。卷七为新增内容,较旧本多六十馀首。七卷合计三百九十首。项氏对敦煌文学研究有素,功力颇深,对每首诗所作之校注诠释,堪称精详赅博,实得称为王梵志诗集之功臣。书前有长篇前言,论王梵志其人其诗,附录有校注者关于王梵志诗考订的论文五篇,其中提出的观点,如谓此三百多首诗“决不是一人所作,也不是一时所作,而是在数百年间,由许多白话诗人陆续写就的”,“它们的作者应该主要是一些僧侣和民间的知识分子”,视王梵志为一特殊文学现象,值得深入探讨。

《王梵志诗校注》全部章节目录

(1)王梵志诗集序
(2)王梵志诗校注卷一
(3)王梵志诗校注卷二
(4)王梵志诗校注卷三
(5)王梵志诗校注卷四
(6)王梵志诗校注卷五
(7)王梵志诗校注卷六
(8)王梵志诗校注卷七

猜你喜欢
  白香集·沈行
  西楼记·袁于令
  方泉诗集·周文璞
  十探子大闹延安府·佚名
  董秀英花月东墙记·白朴
  存余堂诗话·朱承爵
  柏岩感旧诗话·赵炳麟
  全闽诗话·郑方坤
  何仙姑宝卷·佚名
  藤香馆词·薛时雨
  同乐院燕青博鱼·李文蔚
  绣襦记·徐霖
  郑孔目风雪酷寒亭·杨显之
  词谑·李开先
  瘸李岳诗酒玩江亭·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留别日本·徐志摩

    我惭愧我来自古文明的乡国,我惭愧我脉管中有古先民的遗血,我惭愧扬子江的流波如今溷浊,我惭愧——我面对着富士山的清越!古唐时的壮健常萦我的梦想:那时洛邑的月色,那时长安的阳光;那时蜀道的啼猿,那时巫峡的涛响;更

  • 第八十三回 长孙晟献谋制突厥 沙钵略稽首服隋朝·蔡东藩

      却说陈主叔宝,习成骄佚,当居丧时,隋主坚尝遣使赴吊,国书中自称姓名,并列顿首字样。叔宝疑为畏怯,答书多不逊语。隋主坚当然愤怒,出示廷臣。廷臣多献议伐陈,隋主方建筑新都,并因突厥未平,不遑南顾,乃暂从缓图。原来长安城制

  • 通鉴释文辩误卷四·胡三省

      通鉴七十三【凡二条】  青龙三年帝好土功旣作许昌宫  史炤释文曰许昌汉颍川长社邑献帝都之魏文帝改曰许昌明帝于此建宫【海陵本同】余按两汉志颍川郡有长社县又有许县汉献帝都许魏文帝命曰许昌许昌与长社自是

  • 读礼通考卷七·徐乾学

    丧期七疏齐衰三年丧服父卒则为母【注尊得申也 疏直云父卒为母足矣而云则者欲见父卒三年之内而母卒仍服期要父服除后而母死乃得申三年故云则以差其义也案内则云女子十有五而笄二十而嫁有故二十三年而嫁若前遭父服未阕

  • 卷一百八十三·杨士奇

    永乐十四年十二月戊午朔 上视牲南郊○庚申○楚王桢还王宴如初至赐马百匹鞍辔一副钞三万锭纻丝三百疋纱罗各百疋绢千疋胡椒千斤椰子千个红白兠罗绵五十二条及红撒哈剌狮子尾等物赐其从官钞有差○辛酉○修曲阜兖国复圣

  • 卷之二百四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一百十二·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一百十二 唐 张守节 撰 平津侯主父列传第五十二 史记一百十二 丞相公孙弘者齐菑川国薛县人也【表云菑川国文帝分齐置都剧括地志云故剧城在青州寿光县南三十一里故薛城在徐州滕县界地理志

  • 甲申传信录卷二·钱士馨

    疆场裹革甲申之变,从死社稷者颇有。然以一日之死,塞平时尸素之愆,未为得当也。惟秉戈捍圉,提师在野,其势独难。故继睿谟留憾,以在外死事诸臣系焉。马伏波云:『大丈夫当杀身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安能死儿女子手中耶』?诸臣虽无

  • 卷十七·允禄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礼噐图式卷十七武备五皇帝行营内旌门纛 谨按乾隆二十年钦定行营内旌门纛三东镶黄西正黄南正白俱以縀为之各从旗色镶黄以红縁正黄正白不加縁皆正幅销金云龙縿径四尺八寸斿径五尺縁销金火周濶八寸杆

  • 第七章 文学生活·林语堂

    中国文学有一种含有教训意味的文学与一种优美悦人的文学二种的区别,前者为真理之运转传达工具,所谓“文以载道”之文;后者为情愫之发表,所谓“抒情文学”。二者之区别,至为明显:前者为客观的,说明的;后者为主观的,抒

  • 卷十四·李钟伦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纂训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纂训卷十四安溪李钟伦撰大史掌建邦之六典以逆邦国之治掌法以逆官府之治掌则以逆都鄙之治注大史日官也春秋曰天子有日官诸侯有日御日官居卿以底日居犹处也言建六典

  • 卷五百二十六·佚名

    △第三分方便善巧品第二十六之四尔时善现复白佛言:世尊,常说甚深般若波罗蜜多。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依何义故名为般若波罗蜜多。佛告善现,由此般若波罗蜜多。到一切法究竟彼岸。依此义故名为般若波罗蜜多。复次善现,由此般若

  • 阁笔后序·智旭

    犹忆初发心时。便从事于禅宗。数年之后。涉律涉教。著述颇多。独此楞伽。拟于阅藏毕后方注。壬辰结夏晟溪。无处借藏。乃以六月初三日举笔。至八月十一日。阁笔于长水南郊之冷香堂。仅阅七旬。而佛事魔事。病障外障。

  • 卷第十六·呆翁行悦

    列祖提纲录卷第十六 武林十八涧理安禅寺住持娄东行悦集 檀越特请普说 大慧杲禅师钱计议请普说。师云。法不可见闻觉知。若行见闻觉知。是则见闻觉知。非求法也。既离见闻觉知外。却唤甚么作法。到者里如人饮水冷暖自

  • 卷第四·佚名

    嘉兴大藏经 达变权禅师语录达变权禅师语录卷第四侍者海澄记录颂古赵州示众云兄弟若从南方来者即与下载若从北方来者即与装载所以道近上人问道即失道近下人问道即得道兄弟正人说邪法邪法亦随正邪人说正法正法亦随邪

  • 太上日月混元经·李光玄

    太上日月混元经,原不题撰人。约成书于唐代。北宋《崇文总目》及《宋史‧艺文志》均着录「玄元先生日月混元经一卷」;《通志‧艺文略》亦着录,题作「元光撰」。今本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经文言炼丹法诀。先

  • 十三经义疑·吴浩

    清吴浩考证《十三经》疑义的著作。十二卷。是书取诸经笺注,标其疑义,详加考证。考证周之军制与春秋列国军制多有变异,认爲周之军制一军爲一万人,而不是 《周礼》所记一军爲 一万两千五百人;其解《诗》所言“公车千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