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著者事略》

(近人)张江裁 记

●目录

著者事略

 西湖安乐山樵

 华胥大夫

 蕊珠旧史梅

 麋月楼主

 沅浦痴渔

 清凉旧衲

 王韬

 李慈铭

 陈澹然

 易顺鼎

 罗瘿庵

 沈太侔

 倦游逸叟

 陈彦衡

●著者事略

余纂《清代燕都梨园史料》历八载之久,始罗得三十八种。而真撰者之姓名、爵里,其有考者,祇十四人。盖尔日作家,缘一时风怀所及,纵笔为之,遂使香天翠海添出几许佳话。顾每有评述,辄视同游戏。其欲以真姓字留向人间者几若星凤。驯致后世,无从稽引,是可憾已。今既略有足征,苟不表而出之,恐并此亦将湮没也。

东莞张江裁记

西湖安乐山樵

仁和吴长元,字太初,别署西湖安乐山樵。其友余集,序其所撰《宸垣识略》,谓先生客京师十余载,以著述自娱,屡为缙绅先生雠校秘册云云。盖长元亦尝作客燕京者。乾隆时所刊《燕兰小谱》一书,为长元所撰。当时文家笔记多称道其事。惟汲修主人《啸亭杂録》有王湘云善绘墨兰,颇多风趣,余太史集为之作《烟兰小谱》之语。叶丈德辉甲寅岁重刻《燕兰小谱》,跋语卽以之为据,谓是余集所撰,复引孙子潇太史《今昔辞》为证,盖以『烟兰』卽『燕兰』也。抑余集当日亦尝撰,《烟兰小谱》与长元之《燕兰小谱》同出一辙,亦未可知,惟直以『烟兰』为『燕兰』,殊未免附会耳。

华胥大夫

张际亮,字亨甫,别号华胥大夫,建寗人。少以异才惊其乡长老。道光三年癸未,先生年二十五岁,以抚部举品学兼优,再至鳌峰肄业。桐城姚石甫至福州,呈所为诗文于姚,遂定交。明年试,拔贡第一。乙酉入都,朝考报罢,而都中言诗者遂无不知之矣。新城陈石士侍郎延寓其家。曾宾谷鹾使在京师,闻亨甫名,召饮。同坐皆知名士,曾以名辈显宦纵意谈论,坐皆谀客,亨甫心薄之。曾食瓜子粘须,一人起为拈去。亨甫大笑,曾惭不欢而罢。明日亨甫投书,责曾数百言。曾怒,毁之于诸贵人。亨甫以是负狂名,慨当时诸公好士而无真识,曾不如其好色。取一时名优为之传,着论一篇曰《金台残泪记》,笔力高古,识者知亨甫所志远矣。亨甫既为朝贵所忌,试辄不利,以其穷愁慷慨、牢落古今意发为诗歌,益沈雄悲壮。至天才艳逸,情致绵邈,则其本色。癸卯伏病里邸,闻姚石甫为英夷愬被逮,欲谋雪之,随入都。途中病发,十月初九日,卒于都门明杨忠愍公椒山故宅。

蕊珠旧史梅

县杨懋建,字掌生,号尔园,别署蕊珠旧史。道光辛卯恩科举人,官国子监学正,着有《留香小阁诗词钞》,掌生聪明絶世,年十七受知阮文达,肄业学海堂,自天学、地学、图书、掌故、中西算法、历代音乐,皆精工焉。癸巳春闱已中会魁。总裁文达以其卷字多写说文违例,填榜时撤去其名,遂放荡不覊,竟以科场事遣戌。晚归粤东,与方梦园方伯子箴善,延主阳山讲席,以此终老。《辛壬癸甲録》《长安看花记》《丁年玉笋志》《梦华琐簿》四种,盖其旅燕时作也,生前曾刊《帝京花样》卽摘自此中云。

麋月楼主

仁和谭献,字复堂,原名廷献,字仲修,别署麋月楼主。同治举人,官安徽知县,晚归杭州。工诗、古文词,着有《复堂类稿》。

沅浦痴渔

余嵩庆,字子澄,别署沅浦痴渔,湖南武陵人。光绪丙子进士,户部主事,改官河南知县,终湖北知府。

清凉旧衲

道州何维朴,字诗孙,别号清凉旧衲,以书画名。何子贞先生孙也。

王韬

王韬,字紫诠,晚号天南遯叟,吴人,诸生。相传曾上书洪秀全,当道欲捕之,避地游法兰西。晚归上海,主报事。通经学、算法、又工诗、古文,着有《韬园文録》《诗録》及小说多种。

李慈铭

李慈铭,初名模,字式侯,后更今名,字■〈炁,心代灬〉伯,号莼客,会稽人。生有异才,咸丰己未,以举人入资为郎。光绪庚辰成进士,庚寅补山西道监察御史,转掌山西道,廵视北城,督理街道皆举其职。平生治经史皆精,尤工诗与骈文,有集行世。

陈澹然

陈澹然,字剑潭,桐城人。孤寒无恃,雅不喜桐城派文,自命为太史公客。游南北廿余年,挟策卖文,干诸侯,抵卿相,喜言经世而盈头雪刺,不名一钱。身世极似汪容甫,然极厌考据及六朝人文,诋翁叔平,次则张广雅,故常为二氏门下士所齮龁,喜传伶人,故京师名伶皆乞为立传,不能无馈遗,人颇訾其放利云。

易顺鼎

易顺鼎,号实甫,晚号哭盦,湖南龙阳人。五岁时随其父笏山先生官齐、鲁间,为捻匪所掠。僧王破匪巢得之,问其家世,卽于王掌上以指画字,书其父姓名、官职。王大喜之,卽送归。左文襄夙重之,尝与座客论当世人才,或举笏山先生。文襄曰:『父乃才人,子则天下才也』。以乙科入资为户部郎,初入署堂,参尚书潘文勤。公问曰:『那位是易老爷?』由是名满都下。

罗瘿庵

罗惇曧,字棪东,又号瘿庵,粤之顺德人,为南海康先生弟子。以副榜纳资为直隶候补道,旋调交通部郎中。客燕京久,以能诗善书,晚好听戏,识程砚秋,拔之庸众中,资其学艺,而砚秋报之亦厚。着有《瘿庵诗钞》,叶遐庵为刊行,外此有《鞠部丛谭》。

沈太侔

沈宗畸,字太侔,晚号南野。浙人,寄籍广东。光绪举人,少年才藻冠时,以《落花诗》得名,人呼为『沈落花』。鼎革后,寄居都门,卖文为活。所著《便佳簃杂钞》多载同、光、宣三朝掌故珍闻佚事,有俾史料。

倦游逸叟

吴焘,字子明,别署倦游逸叟,行四,人称吴四先生,云南昆明人。幼随宦寿光、肥城诸县,入鲁籍,以光绪丙子恩科进士,签分兵部。生平于文学之外,尤喜戏剧。一日聆程长庚、徐小香合演某剧,中为之动,自是悉意研求,靡少间。官兵部日与孙春山同官同好,相与推敲,闲则偕往三庆,聆程、徐演剧,如是者三、四年,故于程、徐声调皆能摹仿云。

陈彦衡

陈彦衡,蜀人,游燕京久,性嗜戏曲,尤喜研音乐,与伶工谭鑫培交甚笃。谭所演剧,多陈所纠正。复将谭戏之神理着成《说谭》一书。此外又编刊《戏选》《燕台菊萃》二书,均已刊行。《旧剧丛谭》乃其絶笔也。

猜你喜欢
  ◆陈学士秀民(寄情稿)·顾嗣立
  楔子·高茂卿
  高明·隋树森
  提要·严羽
  七言巻二十三·洪迈
  卷八十七·冯惟讷
  卷七十一·曹学佺
  卷三十三·郭元釪
  卷一百·陈元龙
  卷六百九十五·佚名
  卷七十六·徐倬
  ●鱼儿佛·沈泰
  赵秉文词作鉴赏·佚名
  叶梦得词作鉴赏·佚名
  ●百香诗序·郭居敬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十八家诗抄·卷十九·曾国藩

      杜工部五律下三百四首  渡江  春江不可渡,二月已风涛。舟楫欹斜疾,鱼龙偃卧高。渚花张素锦,汀草乱青袍。  戏问垂纶客,悠悠见汝曹。  寄贺兰铦  朝野欢娱后,乾坤震荡中。相随万里日,总作白头翁。岁晚仍分袂,江

  • 楔子·佚名

    (刘玄德引祗从上,诗云)急离江东趱路归,荆州还隔彩云偎。鳌鱼脱却金钩钓,摆尾摇头再不回。某刘备自到江东,已经旬日。孙权意欲将我拘留在国,索换荆州。昨日孔明着刘封推送暖衣,故坠锦囊,赚某还家。孙权不知是计,即日打发俺夫妻

  • 提要·顾瑛

    【臣】等谨案玉山璞稿一巻元顾瑛撰瑛一名阿瑛又名徳辉字仲瑛昆山人少轻财结客年三十始折节读书与天下胜流相唱和举茂才署防稽教谕辟行省属官皆不就年四十即以家产尽付其子元臣卜筑玉山草堂池馆声伎图画器玩甲于江左风

  • 志四 礼志上·薛居正

    案:《礼志序》,原本阙佚。梁开平元年夏四月,太祖初受禅,乃立四庙于西京,从近古之制也。唐同光二年六月,太常礼院奏:“国家兴建之初,已于北都置庙,今克复天下,迁都洛阳,却复本朝宗庙。按礼无二庙之文,其北都宗庙请废。”乃下尚书省

  • 杂传第三十·欧阳修

    ○硃宣弟瑾硃宣,宋州下邑人也。少从其父贩盐为盗,父抵法死,宣乃去事青州节度使王敬武为军校,敬武以隶其将曹全晟。中和二年,敬武遣全晟入关与破黄巢。还过郓州,郓州节度使薛崇卒,其将崔君预自称留后。全晟攻杀君预,遂据郓州。

  • 卷之一百四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第三○○行光绪十八年十二月初六日一一七一六--一·佚名

    台北府行新竹县:催令绅士林汝梅等,将登云会息银批解赴府行新竹县钦加知府衔、代理台北府正堂、即补清军府、兼办台北各口通商事务龙为行饬事。案查该属绅士林汝梅、李联萼、翁林萃、郑如梁、吴士敬

  • 二七三 署云贵总督觉罗图思德奏遵旨查办书籍版片情形折·佚名

    二七三 署云贵总督觉罗图思德奏遵旨查办书籍版片情形折乾隆四十年六月初二日署云贵总督、兼署云南巡抚臣觉罗图思德跪奏,为遵旨查办书籍,先行覆奏事。窃臣准前抚臣李湖移交乾隆四十年三月初三日承准大学士舒赫德、于敏

  • 吴道南传·张廷玉

    吴道南,字会甫,崇仁人。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及第。授职为编修,晋升左中允。在东宫负责讲授,太子偶尔走神,吴道南即刻中止讲授,拱手等候,太子因此动容。历任左谕德少詹事。晋升礼部右侍郎,负责礼部事务。历城、高苑的牛生产的

  • 毛忠传·张廷玉

    毛忠,字允诚,初名哈喇,西陲人。曾祖父哈喇歹,洪武初年归附,从一名士卒升到千户,后来战死。祖父拜都从征哈密时,也战死。父亲宝因骁勇而充任总旗,任到永昌百户。毛忠袭职时,已经二十岁,臂力过人,善于骑射。他曾随从太宗北征。宣德

  • 第十章 后汉衰乱·吕思勉

    第一节 后汉外戚宦官之祸上后汉外戚之祸,始自章帝时。帝后窦氏,融之曾孙。父勋,尚东海恭王女沘阳公主。永平中,融年老,子孙纵诞,多不法,勋坐事死洛阳狱。建初二年,后与女弟俱入掖庭。明年,立为皇后。妹为贵人。后宠幸殊特,专固

  • 王承祖·周诒春

    王承祖 年三十六岁。生于广东广州。本籍住址。广东省城河南环球桥跃龙里王培祥堂。已婚。女一。初学于天津北洋大学及上海圣约翰大学。光緖三十年。自费游美。入加利佛尼大学。习普通文科。光緖三十三年。得补官费。

  • 伐檀·佚名

    ——对不劳而获者的责问【原文】坎坎伐檀兮①,置之河之干兮②。河水清且涟漪③。不稼不穑④,胡取禾三百廛兮(5)?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6)?彼君子兮,不素餐兮(7)。坎坎伐辐兮(8),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

  • 第七·佚名

    △三法品第三之二吾从世尊闻如是语。刍当知。於此世间。子有三种。云何为三。一者等子。二者胜子。三者劣子。云何等子。谓有一类父母。具戒成调善法。能离杀生。离不与龋离欲邪行。离虚诳语。离饮诸酒生放逸处。子亦

  • 无二品第三十七·佚名

    尔时贤者阿难白佛言:唯世尊,世尊所说初不称誉五波罗蜜。亦不称誉佛十八法。但称誉般若波罗蜜。何以故?佛告阿难。般若波罗蜜者,於五波罗蜜佛十八法中最尊。云何阿难。不为萨云若布施。宁可称誉檀波罗蜜不。报言:不也世尊,不

  • 国朝宋学渊源记·江藩

    又名《宋学渊源记》。清江藩著。上、下及附录三卷。以记述清代宗宋儒义理之学学者的学术思想、师承渊源为主要内容,故名之。上卷记孙奇逢、李中孚等北方学者,下卷记张履祥、朱泽云等南方学者,附录卷记彭绍升等亦儒亦禅的

  • 宋俘记·可恭

    靖康稗史之一。原书有四卷,今存一卷半。金国人可恭编。可恭,事迹不详。《宋俘记》书前有简短《自序》一篇。其中盛誉金国武力强盛、兵力实冠三古。认为宋朝太祖欺孤寡得国和太宗俘辱降国妻孥等非正道之举而至祸及后嗣

  • 护国经·佚名

    佛说护国经,一卷,赵宋法贤译。护国长者之子出家得道。为俱卢大王说法。与佛说赖吒和罗经同本。法华经仁王经金光明经,称为护国经之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