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沈蔚

  蔚字会宗,吴兴(今湖州)人。

  满庭芳

  柳与堤回,桥随波转,望中如在蓬莱。水禽高下,烟雾敛还开。认是仙翁住处,都不见、一点尘埃。壶天晚,清寒带雪,光景自徘徊。

  高才。廊庙手,当年平步,直到尧阶。况今朝调鼎,尤待盐梅。只恐身闲不久,难留恋、花月楼台。看新岁,春风且送,五马过江来。

  又

  雪底寻梅,冰痕观水,晚来天气尤寒。渐闻歌笑,轻暖发春妍。赏尽十洲新景,依稀见、三岛风烟。判深夜,一年月色,只是这般圆。

  熙然。千里地,何妨载酒,频上湖船。况坐中高客,不日朝天。须信人间好处,没个事、胜得尊前。东风近,侵寻桃李,别做醉夤缘。

  又

  疏木藏钟,轻烟笼角,几家帘幕灯光。暮砧声断,空壁锁寒螀。入袂西风阵阵,彻醉骨、都不胜凉。栏干外,依稀嫩竹,月色冷如霜。

  仙乡。何处是,云深路杳,不念刘郎。但画桥流水,依旧垂杨。要见时时便是,一向价、只作寻常。争知道,愁肠泪眼,独自个重阳。

  临江仙

  过尽清明三月雨,东风才到溪滨。画工传得已非真。青君著意处,桃李未为伦。

  倚槛盈盈如欲语,就中拈足花神。自然亭馆一番新。从今观绝品,不独洛阳人。

  梦玉人引

  旧追游处,思前事、俨如昔。过尽莺花,横雨暴风初息。杏子枝头,又自然、别是般天色。好傍垂杨,

  系画船桥侧。

  小欢幽会,一霎时、光景也堪惜。对酒当歌,故人情分难觅。水远山长,不成空相忆。这归去重来,又却是、几时来得。

  蓦山溪

  想伊不住。船在蓝桥路。别语未甘听,更拟问、而今是去。门前杨柳,几日转西风,将行色,欲留心,忽忽城头鼓。

  一番幽会,只觉添愁绪。邂逅却相逢,又还有、此时欢否。临岐把酒,莫惜十分斟,尊前月,月中人,明夜知何处。

  汉宫春

  别酒初醒。似一番梦觉,屈指堪惊。犹疑送消寄息,遇著人听。当初唤作,据眼前、略略看承。及去了,从头想伊,心下始觉宁宁。

  黄昏画角重城。更伤高念远,怀抱何胜。良时好

  景,算来半为愁生。幽期暂阻,便就中、月白风清。千万计,年年断除不得,是这些情。

  寻梅

  今年早觉花信蹉。想芳心、未应误我。一月小径几回过。始朝来寻见,雪痕微破。

  眼前大抵情无那。好景色、只消些个。春风烂熳却且可。是而今、枝上一朵两朵。

  不见

  日过重帘未卷。袅袅欲残香线。午醉却醒来,柳外一声莺啭。不见。不见。门掩落花深院。

  又

  回首芜城旧苑。还是绿深红浅。春意已无多,斜日满帘飞燕。不见。不见。花上雨来风转。

  诉衷情

  深深院宇小池塘。一径碧梧长。青春又归何处,新笋绿成行。

  多少事,恼人肠。懒思量。香消一炷,睡起霎时,日过东窗。

  菩萨鬘

  相逢无处无尊酒。尊前未必皆朋旧。酒到任教倾。莫思今夜醒。

  明朝相别后。江上空回首。欲去不胜情。为君歌数声。

  又

  春城迤逦层阴绕。青梅竞弄枝头小。江色雨和烟。行人江那边。

  好花都过了。满地空芳草。落日醉醒间。一春无此寒。

  小重山

  花过园林清荫浓。琅玕新脱笋,绿丛丛。雨声只在小池东。闲敧枕,直面芰荷风。

  长日敞帘栊。轻尘飞不到,画堂空。一尊今夜与谁同。人如玉,相对月明中。

  转调蝶恋花

  鸡上清明初过雨。春色无多,叶底花如许。轻暖时闻燕双语。等闲飞入谁家去。

  短墙东畔新朱户。前日花前,把酒人何处。仿佛桥边船上路。绿杨风里黄昏鼓。

  又

  渐近朱门香夹道。一片笙歌,依约楼台杪。野色和烟满芳草。溪光曲曲山回抱。

  物华不逐人间老。日日春风,在处花枝好。莫恨云深路难到。刘郎可惜归来早。

  天仙子

  景物因人成胜概。满目更无尘可碍。等闲帘幕小栏干,衣未解。心先快。明月清风如有待。

  谁信门前车马隘。别是人间闲世界。坐中无物不清凉,山一带。水一派。流水白云长自在。

  倾杯

  梅英弄粉。尚浅寒、腊雪消未尽。布彩箔、层楼高下,灯火万点,金莲相照映。香径纵横,听画鼓、声声随步紧。渐霄汉无云,月华如水,夜久露清风迅。

  轻车趁马,微尘杂雾,带晓色、绮罗生润。花阴下、瞥见仍回,但时闻、笑音中香阵阵。奈酒阑人困。残漏里、年年馀恨。归来沉醉何处,一片笙歌又近。

  清商怨

  城上鸦啼斗转。渐渐玉壶冰满。月淡寒梅,清香来小院。

  谁遣鸾笺写怨。翻锦字、叠叠如愁卷。梦破胡笳,江南烟树远。

  醉花阴

  和江宣德醉红妆词

  微含清露真珠滴。怯晓寒脉脉。秉烛倚雕栏,今日尊前,尽是多情客。

  从来应与春相得。有动人标格。半笑倚春风,醉脸生红,不是胭脂色。

  柳摇金

  相将初下蕊珠殿。似醉粉、生香未遍。爱惜娇心春不管。被东风、赚开一半。

  中黄宫里赐仙衣,鬥浅深、妆成笑面。放出妖娆难系管。笑东君、自家肠断。

  柳初新

  楚天来驾春相送。半醉侧、花冠重。瑶台清宴,群仙戏手,剪出彩衣犹动。谁拂瑶琴巧弄。舞丹山、三千雏凤。

  艳冶轻盈放纵。倚东风、从来遍宠。桃花溪上,相思未断,愁掩五云真洞。算曾揖、飞鸾双控。等间入、襄王春梦。

猜你喜欢
  卷五百四十二·彭定求
  杨绘·唐圭璋
  歴代诗话卷六十五·吴景旭
  补遗·范梈
  古今风谣·杨慎
  ◆卢知州琦(圭峰集)·顾嗣立
  蜀道难原文·李白
  提要·薛师石
  卷二十六·王琦
  卷二百四十四·曹学佺
  卷六·高棅
  卷二百四十六·陈廷敬
  提要·佚名
  巻七·童轩
  94.晚唐诗馀语·施蜇存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百三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二百三十九钱起同程九早入中书【一作钱珝诗】汉家贤相重英奇蟠木何材也见知不意云霄能自致空惊鵷鹭忽相随腊雪初明柏子殿春光欲上万年枝独慙皇鉴明如日未厌春【一作萤】光向玉墀仲春宴王补阙

  • 卷六十·志第二十七·柯劭忞

      ○百官六   詹事院。秩从一品。詹事三员,从一品。同知二员,正二品。副詹事二员,从二品。丞二员,正三品。中议二员,从五品。长史二员,正六品。照磨二员,正八品。管勾二员。正八品。至元十年立东宫宫师府,十九年改立詹事

  • 第四十回 返老巢白匪毙命 守中立青岛生风·蔡东藩

      却说各部总长,由袁总统酌量任命,外交仍孙宝琦,内务仍朱启钤,财政仍周自齐,陆军仍段祺瑞,海军仍刘冠雄,司法仍章宗祥,农商仍张謇,惟教育总长,改任了汤化龙,交通总长,改任了梁敦彦。大家俯首听命,毫无异言。袁总统又特下一令道:

  • 资治通鉴后编卷十四·徐乾学

    宋纪十四【起屠维赤奋若二月尽重光单阏八月凡二年有竒】太宗至仁应道神功圣徳睿烈大明广孝皇帝端拱二年二月壬子朔以陈恕等为河北等路营田使下诏罪己 癸丑诏平塞天威平定威虏静戎保塞寜边等军祁易保定镇邢赵等州民除

  • 第三十八回 李自成犯京邑社稷摧崩·黄士衡

    诗曰:濯濯春风旧柳条,昔年曾斗楚宫腰。繁华去后行人绝,犹自枯枝拂板桥。板桥霜冷马蹄忙,为送行人下夕阳。多少遗宫成瓦砾,无穷战垒聚锋芒。旧京芳草铜驼卧,故冢冬青麦饭香。轩老早知兴废事,一蓑烟雨钓沧浪。却说明之将亡,灾异

  • 西征日录·杨一清

    序 予在宁夏时,尝默忆,被召以来,道里月日闻见之,概笔录之,以备遗忘。事定,复将所处置兴革,撮要举凡,附录其中。而交际答问之微,亦漫及之。事体所关,庶他日有足徵者耳。既而,敕召还京。此纸藏之巾笥,未尝以出诸人。比部事稍闲,偶取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二 列传六十二·纪昀

    列传唐 【六十二】○唐六十二白志贞 裴延龄 崔损韦渠牟 李齐运 李实皇甫镈 王播【起 龟式】 杜元颖白志贞裴延龄崔损韦渠牟李齐运李实皇甫镈王播杜元颖△白志贞白志贞者本名琇珪故太原吏也事节度使李光弼硁硁

  • 卷九十六·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九十六 唐 张守节 撰 张丞相列传第三十六   史记九十六 张丞相苍者阳武人也【郑州阳武县也】好书律历秦时为御史主柱下方书有罪亡归及沛公略地过阳武苍以客从攻南阳苍坐法当斩解衣伏质

  • 卷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五田赋考屯田明太祖戊戌十一月立民兵万户府寓兵於农又令诸将分军於龙江诸处屯田至癸卯二月诸处屯田惟都水营田使康茂才屯积充牣诸将皆不及乃下令申谕曰兴国之本在於强兵足食自兵兴以来民

  • 卷二十六·徐天麟

    钦定四库全书西汉会要卷二十六宋 徐天麟 撰学校下图书下儒五十三家八百三十六篇道三十七家九百九十三篇隂阳二十一家三百六十九篇法十家二百一十七篇名七家三十六篇墨六家八十六篇从横十二家百七篇杂二十家四百三篇

  • 卷四十·郑玄

    ?人为?。(?,车辕也。《诗》云:“五?梁?。”○?,张留反,《方言》云:“楚卫之间,辕谓之?。”?,音木,本又作{?革}同。)[疏]“?人为?”○释曰:于三十工无?人之官,但车事是难,故车官别主此职也。云“《诗》云五?梁?”者,《秦诗》。引之者

  • 卷五·陆陇其

    四书讲义困勉録卷五赠内阁学士陆陇其撰为政为政以徳章 李毅侯曰为政以徳是以天徳行王道所谓以一独主张天地万物者也其精神结聚处要即潜伏屋漏两节意民自归之谓以劝以威动其愧耻之良且不识不知安其性命之则也縁此徳

  • 僖公·僖公十三年·左丘明

    【经】十有三年春,狄侵卫。夏四月,葬陈宣公。公会齐侯、宋公、陈侯、郑伯、许男、曹伯于咸。秋九月,大雩。冬,公子友如齐。【传】十三年春,齐侯使仲孙湫聘于周,且言王子带。事毕,不与王言。归,覆命曰:「未可。王怒未怠,其十年乎

  • 大通本禅师·惠洪

    禅师名善本。生董氏。汉仲舒之后也。其先家太康仲舒村。大父琪。父温。皆官于颖。遂为颖人。初母无子。祷于佛像前。誓曰。得子必以事佛。即蔬食俄娠。及生本骨相秀异。方晬而孤。母育于叔祖玠之家。既长博学。操履清

  • 卷五十七·佚名

    △初分赞大乘品第十六之二复次善现,若真如实有性者,则此大乘非尊非妙。不超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以真如非实有性故。此大乘是尊是妙。超胜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善现,若法界法性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平等性离生性不思议界

  • 金刚峰楼阁一切瑜伽瑜只经卷上·佚名

        唐南天竺国三藏沙门金刚智译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金刚界遍照如来。以五智所成四种法身。于本有金刚界自在大三昧耶自觉本初大菩提心普贤满月不坏金刚光明心殿中。与自性所成眷属金刚手等十六

  • 袁子正书·袁准

    晋代袁准撰。《袁子正书》二十五卷。与《旧唐书·经籍志上》丙部子录儒家类、《群书治要》、《太平御览》(将其作为引用书目)、《全晋文》、《玉函山房辑佚书》及其《续编》、《丛书集成初编·袁氏艺文金石录》、《中国

  • 十住毗婆沙论·佚名

    梵名Das/abhu^mika -vibha^s!a^-s/a^stra 。凡十七卷。龙树菩萨造,后秦鸠摩罗什译。略称十住论。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六册。本论系要约华严经十地品(十地经)经文之大意所作之诠释。汉译本中,罗什将十地称为十住;十地即是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