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续编》序 

序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续编》自序 

题燕京梨园续史 

题词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续编》序 

昔者东京既覆,元老録《梦华》之篇;南都云亡,澹心作《板桥》之记。秦淮剧品,潘子托其感吁;秦云小録,冬有撷其芳郁。虽复语涉狎比,事邻琐艳,然而君子取之。岂不以洛阳名园,关天下之盛衰;长干寺塔,纪六代之嬗递?言近指远,见微知着。新莺早燕,亦征寒暑之迁;卯笛魁箫,并寓沧桑之感。传之好事,资为旧闻,溯厥由来,盖非一例。京师人海,昔号王城。八方之所凫趋,九流于焉鳞萃。有婵嫣之子弟,作鼓吹于休明。园邻芥子,客愿瞻韩;街近樱桃,人宜姓郑。侏儒奉御,同汉代之俳优;都尉新声,重李家之姊弟。曲廊回榭,洞号迷香。剪袖残桃,人愁破老。时则八荒无事,四海清平。贞元朝士,车骑雍容。日下才人,冠裳戾上。朝回花底,玉缸会客之晨;月上柳梢,灯市期人之夜。魏三熟客,帘前之鹦鹉能呼;郑六生儿,厨下之雄鸡失德。锦城丝管,奏一片之承平;乐部班行,亦累朝之作养也。陵谷俄迁,寒温失序。堂前旧燕,恋王氏之衣冠;陌上游骢,误李娃之门巷。薛僮筚栗,悲闻亡国之音;李老琵琶,不是人间之曲。当年阿监抛檀板于歌尘,往日明僮唱莲花于风雪。其尤异者,墨池雪岭,登降由心。萧艾荃蘅,熏莸无判。羊非甚瘦,居然博士之呼;鹦卽能言,无解似人之诮。甚乃狂翻脚本,滥使新声。役失志之文人,述非宫之爨作。关、魏为之齿冷,孔、洪见而心惭。斯亦俗尚之波靡,人心之溪壑也。 

次溪张子,岭峤清才,长安残客。李摹擫笛,偷得新翻;公瑾当筵,屡逢顾误。觅燕兰之余谱,缵日下之旧闻。云郎侍史,惆怅新婚;紫稼妖姿,偏怜暮齿。拈来红豆,皆成记事之珠;封入缥签,不少清都之曲。萃梨园之掌故,成菊部之阳秋。斯虽里巷之风謡,足备开天之遗事已。嗟嗟!大千龙树,佛说因缘;十万莺花,春归梦影。胭脂坡上,忆貂裘夜走之时;护世城中,想鸾脯仙厨之馔。渭城一曲,旧人惟有何戡;画壁三章,赌酒倘逢王涣。然则览斯编也者,其亦等江州客去,鹃唬商妇之舟;华表魂归,鹤语尧年之雪也欤? 

江宁枝巢夏仁虎序于旧都 

●序 

赵景深 

张次溪先生的《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是戏曲史和演剧史上的一个极有价值的贡献。他博搜广采的勤勉极可惊人!我对于这方面是愚昧无知的。起初只从青木正儿的《中国近世戏曲史》上知道有所谓《燕兰小谱》、《听春新咏》、《怀芳记》、《明僮合録》这四种,又从这书上知道扫叶山房本的《清人说荟》二集里有《金台残泪记》、《长安看花记》、《辛壬癸甲録》、《丁年玉笋志》、《梦华琐簿》这五种,我便把这五种买了来,并以未得一读其它四种为憾。后来看到卄三年《剧学》月刊三卷八期上的介绍,方知张次溪先生的大工程已将出而问世,其中不仅把我所想看的四种完全收入,并且除了这九种外,又增加了十九种珍本秘籍。当时我已经惊服他的努力。谁知隔了四个月,就又在《剧学》月刊十二期上看到一个消息,说起他这部书又增加了八种新的名贵作品。于是我又把张先生这部书买了来,以供研究从昆曲到皮黄的变迁之用。看到他的自序中云:『余少时随宦燕京,平时喜向冷摊搜觅。凡遇此类书籍发现,虽索多金,亦不可少靳。』方知他能成此艰巨,实非朝夕之功,而是从少时就开始搜集,一直搜集到现在,方才有这个成绩的。但成书以后,我们虽已经佩服得极,他却仍以为未竟其业,依旧继续搜求,于是又有这部《清代燕都梨园史料续编》的辑集。去年他还只收集到六种,最近却又增加了好几种,将来成书以后,恐怕还有增益呢。我真高兴,他供给了这许多戏曲史料,给治此道者以极大的方便! 

我个人在这方面的研究几乎还没有开始,但我的论文《品花宝鉴考证》已经采用了这部书中不少的材料。并且正编中的《菊部羣英》【同治十年】和《菊台集秀録》【光绪十二年】,以及《新刊菊台集秀録》这三部书中的剧目引起了我很大的兴味。《菊部羣英》使我们知道同治年间花部与雅部仍是杂揉的。花旦戏多过青衣戏,旦戏还不曾走到严肃的路上去,仍只是些游戏的调情小剧,像《扛子》、《卖饽饽》、《入府》、《面缸》、《摇会》、《上坟》、《拾镯记》、《湖船》、《花鼓》、《关王庙》、《打樱桃》等,几乎每一个花旦都会唱,其中如《上坟》、《面缸》、《连厢》【卽《花鼓》】等在《缀白裘》第十一集中是统称为梆子腔的,而兼唱昆腔、乱弹与皮黄的人也很多,如凤玲、金保之类。但在后二种中,昆腔的剧目就极少极少了。由这三部书的剧目的忠实保证,使我相信昆腔在同治年间仍有一部份势力,到了光绪年间,昆腔便被皮黄戏几乎完全取而代之了。此次续集中张次溪先生自己的《燕归来簃随笔》提到九皇堂的习俗和信仰,也使我感到兴趣。我想同嗜此道者,一定也能因这部书而省去了许多的时间和经济上的浪费,得到许多的益处。 

张先生虽是广东人,因为少岁随宦之故,北平便成了他的第二故乡,北平给他『极亲爱之印象』【《自序》】,所以他除了这部伟着外,还有《天桥志》、《北平岁时志》、《帝京岁时纪胜》等书的编纂,以及庙宇碑志等的记载。他真可以说是北平风俗、人情、艺术、习尚的研究专家了。我为本书写序,深感荣幸。用志数语,以志钦仰。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续编》自序 

有清戏曲,远迈前朝。康乾之间,京师尤盛。地方史乘之书,如朱彝尊之《日下旧闻》及官修之《顺天府志》,既俱未道及只字。吴长元《宸垣识略》亦仅涉查楼卽止,及着《燕兰小谱》,乃稍稍纪述伶工艳事。而真名不署,亦若多所忌讳者。盖自视前书可传,以此为小道也。余雅喜釆风,且欲补旧闻之不逮,凡以谓风俗之隆污,影响社会之进展至大,非仅备考古之资已耳。十年来,所得奇书,皆絶少流布之本。梨园史料为更伙,尝发奋思成《北平戏曲志》一书,牵于人事,至今未果。念并世学人,或亦有同好者,爰本学术为公之旨,遂于民国二十三年冬,卽累年所藏三十八种,检齐汇印成书,名曰《清代燕都梨园史料》,以供治此途者之参考。自问曾无可诩,而人遂谬以专家目我,于是余心滋愧已。比岁又承伦丈哲如以《众香国》《燕台集艳》见借,杨师云史更饷以早年所作之《檀青引》一篇,而潘君光旦所藏《燕台花史》、林君绍博所藏《闻歌述忆》,亦并于近时次第相贻。此皆絶不经见之品,而屈计三年以来,于冷摊见得者又若干种。幸鳞爪之贲凑,乃首尾以毕臻。既得全角在握,而此《清代燕都梨园史料续编》遂告成矣。刊始于二十五年之冬,而全帙之成,则当在二十六年之首,正燕都奠基第一千年之纪念日也。因缘巧合,千载一时,是可以无记耶?用志数言,弁诸卷首。 

中华民国二十六年元旦东莞张次溪识于北平宣武门外烂缦胡同东莞会馆之拜袁堂 

●题燕京梨园续史 

瑶京法曲盛咸同,南部新声入九重。一代伶官能数典,至今吴楚有家风。 

观乐声容纪管弦,承平掌故识当年。锦衣玉貌多遗事,此是梨园野获编。 

云史 

●题词 

旧闻日下杂悲欢,人海沧桑冷眼看。且话梨园感兴废,含毫忍泪记伶官。 

桦烛金樽敞绮筵,红氍毹上感华年。歧王崔九人何处,肠断江南二月天。 

少年豪气尽纵横,困守书城怆客情。那有风怀到丝竹,要从离乱想升平。 

藏斋居士赵元礼

猜你喜欢
  卷五百七十八·彭定求
  卷一百零五·彭定求
  丁求安·唐圭璋
  时彦·唐圭璋
  第三十六出 逃难·孔尚任
  提要·吴子良
  卷二十四·贯休
  卷一百二十八·徐世昌
  卷34 ·佚名
  卷三 【敦煌人作品】·佚名
  卷三百二十四·曹学佺
  续咏十二首(原注)·佚名
  卷一百二十·陈邦彦
  卷三百二十一·陈廷敬
  卷五百十八·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六十六·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一百六十六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梅谿诗集【六】郡圃栽花公余吏隐不相賖杖履园林赏物华五栁宅边谁种栁百花楼畔漫栽花【郡圃有百花楼】池塘有梦吟春草【永嘉有梦草堂】屏障无心恋绮

  • 卷一百八十三·志第一百三十六·食货下五·脱脱

        ◎食货下五   ○盐下 茶上   其在福建曰福州长清场,岁鬻十万三百石,以给本路。天圣以来,福漳泉州、兴化军皆鬻盐,岁视旧额增四万八千九百八石。   熙宁十年,有廖恩者起为盗,聚党掠州郡。恩既平,御史中

  • 卷之三百六十七·佚名

    光绪二十一年。乙未。五月。辛未朔。上诣宁寿宫乐寿堂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庚子皆如之。外记注  ○谕军机大臣等、电寄唐景崧、电奏已悉。杨岐珍着即回本任。电寄  ○又谕、电寄许景

  • 第四十七卷清嘉庆·缪荃孙

    仁宗嘉庆元年正月丁卯,两淮盐政苏楞额以例进贡品加倍,下部议处。二月壬辰,侍郎伊江阿往江苏会同费淳审拟陆锦书家丁呈控一案。四月己丑,布颜病免,李廷敬为江苏按察使。五月乙丑,管干珍降。丙寅,富纲为漕运总督。六月乙亥朔,江

  • 汉纪三十四 世祖光武皇帝中之上建武六年(庚寅、30)·司马光

    汉纪三十四 汉光武帝建武六年(庚寅,公元30年) [1]春,正月,丙辰,以舂陵乡为章陵县,世世复摇役,比丰、沛。 [1]春季,正月丙辰(十六日),东汉把舂陵乡改为章陵县,按照刘邦祖籍丰县和沛县的作法,世世代代免除赋税徭役。 [2]吴汉等拔朐,斩

  • 卷三十五·赵汝愚

    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三十五宋 赵汝愚 编帝系门外戚下上哲宗论韩忠彦为左丞以其弟嘉彦尚主未当          傅尧俞臣伏见近除韩忠彦为尚书左丞继又以其弟嘉彦尚主物议籍籍以为未当臣不敏不敢臆度其是非

  • 卷三十九·纪昀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历代职官表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厯代职官表卷三十九内务府上驷院表<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历代职官表,卷三十九<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历代职官表,卷三十九内务府上驷院国朝官制上驷院

  • 卷二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二十二户部七诸司职掌凡各处有司十年一造黄册分豁上中下三等人户仍开军民竈匠等籍除排年里甲依次充当外其大小杂泛差役各照所分上中下三等人户点差明令凡民年八十之上止有一子若系有田产应当差役

  • 施调元·周诒春

    施调元 字和伯。年二十九岁。生于江苏震泽。叔肇曾。家中住址。上海开封路一号。已婚。女一。初学于圣约翰大学。光緖三十二年。自费游美。入菲拉德非亚纺织学校。宣统二年。入本薛文尼大学。习普通文科。民国二年。

  • 榕村语录卷十五·李光地

    春秋一古史书事月日而已无以时者惟鲁之旧史名春秋意者鲁史记事以时欤【自记】圣人删述六经都是一以贯之春秋游夏不能赞一词直是圣人胸中权衡丝毫不差游夏等下笔便恐不能不错柰何观笔则笔削则削游夏不能赞一词则知赞易

  • 卷三·朱鹤龄

    <经部,书类,尚书埤传钦定四库全书尚书埤传卷三呉江朱鹤龄撰大禹谟章如愚曰尧舜考其行大禹臯陶考其言尊卑不同故典谟名异禹君天下而云谟者舜时未为君克艰厥后陈大猷曰忽其艰则玩畏其艰则沮徒以为艰而不克尽其艰则畏而

  • 四十四、芭蕉拄杖·慧开

      芭蕉和尚示众云:“你有拄杖子,我与你拄杖子;你无拄杖子,我夺你拄杖子。”   无门曰:扶过断桥水,伴归无月村。若唤作拄杖,入地狱如箭!   颂曰:诸方深与浅,都在掌握中。撑天并拄地,随处振宗风。

  • 卷第二之下·大慧宗杲

    正法眼藏卷第二之下 径山大慧禅师 宗杲 集并着语 后学黄叶庵沙门智舷校阅 灵泉仁和尚。僧问如何是祖师意。曰。仰面独扬眉。回头自拍手。问如何是和尚家风。曰。骑牛带席帽。过水着靴衫。 大安山省和尚。僧问离四

  • 卷第四·佚名

    嘉兴大藏经 不会禅师语录不会禅师语录卷第四嗣法门人法衍法玉同编小参结制小参问云水济济听说无生法未审唤甚么作无生法师云天无时不风进云则庆幸于此日流芳不记秋师云地无处不臭乃云树凋枝叶尽霜凝不动尊万籁俱藏定

  • 初品 根本法门品·佚名

    第一 根本法门经如是我闻。&mdash;&mdash;一时,世尊在郁伽罗村幸福林沙罗王树下。尔时,世尊呼诸比丘曰:&ldquo;诸比丘!&rdquo;彼等比丘应世尊曰:&ldquo;世尊!&rdquo;世尊乃言曰:&ldquo;诸比丘!我为汝等说示一切法之根本法门

  • 田赋考辨·李塨

    一卷。清李塨(1659—1733)撰。李塨字刚主,号恕谷,河北蠡县人,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举人,晚年授通州学正。李氏与其师颜元主张“经世致用”,世称“颜李学派”。李氏之《周礼传注》等书,《四库总目》已著录。本书系李氏所作四

  • 元始天王欢乐经·佚名

    元始夭尊劝人行道积善、持三洞大法,使国王欢乐,诸天齐临。天尊遣真人、童子、玉女、金刚、神王各百名保佑国安民丰。 该经综合三洞及正一诸法,盖出自隋唐。

  • 辽海丹忠录·陆人龙

    白话长篇历史小说。全称为《新镌出像通俗演义辽海丹忠录》,又名《丹忠录》。章回小说。明陆人龙著。八卷四十回。书成于崇祯年间。叙明末山海关外毛文龙的抗清事迹。后金努尔哈赤倡乱,攻城略地,明军屡为所败。毛文龙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