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自爱经

一卷,东晋昙无兰译。佛受舍卫国王四街道请,说三种自爱之法。有两商人见之,一人心念赞佛,一人心念毁佛,毁者,随即轹死,赞者,寻得作国王。请佛至其国内供养,佛为说最重五罪,一不忠孝,二恶心向罗汉,三谤佛,四破僧,五毁盗三宝物。

《自爱经》全部章节目录

(1)佛说自爱经

猜你喜欢
  八关斋经·佚名
  皇明名僧辑略·祩宏
  太子刷护经·佚名
  义足经·佚名
  大法炬陀罗尼经·佚名
  金光明经疏·吉藏
  涅槃玄义发源机要·智圆
  宝生陀罗尼经·佚名
  妙吉祥菩萨陀罗尼·佚名
  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道宣
  阿毗达磨品类足论·世友
  青颈观自在菩萨心陀罗尼经·佚名
  四念处·智顗
  雪峰慧空禅师语录·雪峰慧空
  华严经行愿品疏钞·宗密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萧仲昺·唐圭璋

      沁园春   庆宁乡令   笑问鸥盟,所不同心,有如大江。念渊明漫仕,虽轻斗粟,弦歌有得,难慕柴桑。相业流芳,元枢新躅,拈作先生一瓣香。长生酒,仗西风桂子,吹到河阳。   湘江。笑绾铜章。便好筑绵州六一堂。看千年辽鹤,重

  • 须溪四景诗集卷四·刘辰翁

    宋 刘辰翁 撰冬景冬日可爱此日荷天公宁须挟纩重一寒偏更老可爱莫如冬不恨乗驹隙犹愁闭烛龙身如花正午春入眼偏浓有喜融霜鬓何堪借酒容至尊何处在流涕献无从负暄虽霜晴可爱容我俯前轩纵是围燕玉何如负赵暄自怜台背痒

  • 月洞吟序·王镃

    予在平昌见黄兆山人诗文浸寻晋魏人语而复得其先人宋月洞先生诗七十余首殆宛然晩唐人语宋之季亦唐之季也观黄兆山人所叙月洞意操孤炯独絶如律中青松秦世事黄菊晋人心局败碁难着愁多酒易中沙涨浙江龙去逺天寛北阙鳯归迟

  • 卷四百六十一·列传第二百二十·方技上·脱脱

        ◎方技上   ○赵修己 王处讷 苗训 马韶 楚芝兰 韩显符史序 周克明 刘翰 王怀隐 赵自化 冯文智 沙门洪蕴 苏澄隐 丁少微 赵自然   昔者少皞氏之衰,九黎乱德,家为巫史,神人淆焉。颛顼氏命南正重司天以

  • 规谏太子第十二·吴兢

    贞观五年,李百药为太子右庶子,时太子承乾颇留意典坟,然闲宴之后,嬉戏过度。百药作《赞道赋》以讽焉,其词曰:下臣侧闻先圣之格言,尝览载籍之遗则,伊天地之玄造,洎皇王之建国,曰人纪与人纲,资立言与立德。履之则率性成道,违之则罔念

  • 张文襄公事略·佚名

    ●第一节绪言噫,是书也,胡为乎而作哉?曰张公之洞也。夫张公之洞之得名,以其先人而新,后人而旧。十年前之谈新政者,孰不曰张公之洞,张公之洞哉?近年来之守旧见,又孰不曰张公之洞,张公之洞哉?以一人而得新旧之名,不可谓非中国之人望

  • 卷十六·杨士奇

    永乐元年春正月己卯朔 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命归归字应改妇字朝 皇后于坤宫赐宴○庚辰 敕谕中外文武群臣曰上天之德好生为大人君法天爱人为本四海之广非一人所能独治必任贤择能相与共治尧舜禹汤

  •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四十六·杜大珪

    (宋)杜大珪 编孙宣公奭行状宋祁孙奭字宗古年七十二岁公之先本乐安望姓后子孙有徙古博平者坟墓托焉遂为博平人公幼好书术不事产利夙儒太原王彻以五经教授其徒数百人公往从之游及彻卒有从公质正谬惑者公厚谢未答久之为言

  • 卷四十八 博索国·李有棠

    〔承立附〕哀宗正大五年秋八月甲子,以参知政事博索为尚书右丞。博索,内族,世祖裔,原作白撒,一名承裔,末帝承麟兄也。幼为奉御。贞祐间,累官知临洮府兼兵马都总管。兴定元年,为左都监,行帅府于凤翔。是年,诏陕西行省侵宋,博索出巩

  • 卷十六(僖二十五年,尽二十八年)·孔颖达

    【经】二十有五年,春,王正月,丙午,卫侯毁灭邢。(卫、邢同姬姓,恶其亲亲相灭,故称名罪之。○毁,况委反。恶,乌路反。)[疏]注“卫邢”至“罪之”。○正义曰:《曲礼》曰:“诸侯不生名,灭同姓,名。”传云“同姓也,故名”。然则诸侯位贵居

  • 大智度論卷第八·欧阳竟无

      龍樹菩薩造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釋初品中放光第十四之餘   爾時世尊以[一]常光明徧照三千大千世界.亦至東方如恆河沙等諸佛世界.乃至十方   亦復如是.若有衆生遇斯光者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 续高僧传卷第十八·道宣

      习禅三 本传十三 附见四。   隋西京禅定道场释昙迁传一。   隋蜀郡福缘道场释僧渊传二。   隋河东栖岩道场释真慧传三。   隋西京禅定道场释慧瓒传四。   隋西京净住道场释法纯传五(慧昂)   隋益州

  • 维摩诘经别记·太虚

    ──十三年七月在泰县光孝寺讲  一 明经缘起  二 佛国品记  三 方便品记  四 弟子品记  五 菩萨品记  六 问疾品记  七 不二门品记今日因本寺培和尚之请,得与诸山长老缙绅先生及清信士女等谈论佛

  • 杂阿含经卷第五十·佚名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一三二五)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时。有优婆夷子。受八支斋。寻即犯戒。即为鬼神所持。尔时。优婆夷即说偈言。十四十五日及月分八日神通瑞应月八支善正受受持于斋戒不为鬼所持

  • 集一切福德三昧经卷中·佚名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尔时佛告净威力士。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净戒庄严。谓戒净无缺不舍学戒。愍于毁禁极敬持戒。净身三业净口四过净意三业。自成十善教他十善。不自称誉不起戒慢勤进修戒。头陀德中心不动转。住

  • 观弥勒上生兜率天经赞卷下·窥基

        大慈恩寺基撰  尔时优婆离亦从座起头面作礼而白佛言。  赞曰。上明说经因起分。下明发请广说分。一生补处受记非轻。示相劝生严因寔重。若不因请而说。补处之相未尊。若无请而自谈。欣当生心不重。故放光

  • 末利支提婆华鬘经·佚名

    唐 不空译末利支提婆华鬘经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阿罗汉二百五十人俱。复有无量大菩萨众。

  • 卷第十二·佚名

    禅林类聚卷第十二 游山 驰书 缘化 应化 神异 因果 沐浴 偃息 游山(辞送附) 百丈海禅师侍马祖游山归。忽然哭。同事问云忆父母邪。师云无。云被人骂耶。师云无。云哭作甚么。师云问取和尚。同事往问马祖。祖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