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周书

中国西魏、北周史。令狐德棻等撰。原书至北宋时已残缺,今本为宋仁宗时林希,王安国采取《北史》等书补缀而成。最早传本为“三朝本”,通行本有明南监本、北监本、汲古阁本、清武英殿本、金陵书局本、商务印书馆百纳本、中华书局1978年出版的点校本,是现在较好的本子。令狐德棻(583—666),唐代宜州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历任丞相府记室、起居舍人、礼部侍郎,秘书少监、弘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等官。曾参加编撰《艺文类聚》、《五代史志》、《晋书》、《唐律令》等书,主编《周书》、《太宗实录》、《高宗实录》。本书共50卷,记事起自东西魏分裂,止于杨坚代周,共48年间的历史。全书由纪传两部分组成。卷1至卷8为帝纪;卷9至卷50为列传。本书主要取材于西魏史官柳创的史书及隋代牛弘的国史。叙事考订较为草率。但因唐以前记述此段历史的史籍均未传下来,故稍后的《北史》对西魏、北齐的记述基本由此书删补而成。本书基本上反映了宇文政权的发展及其上层内讧的有关情况。在一些纪传中保存了诸如府兵制、奴婢、部曲、客女的地位,庄田及以庸代役和各族起义等方面的片断资料。增加了《梁书》所没有的一些人物传纪、诏令等史料。全书内容简繁得当,文笔简劲,形式也较正齐。

《周书》全部章节目录

(1)帝纪第一 文帝上
(2)帝纪第二 文帝下
(3)帝纪第三 孝闵帝
(4)帝纪第四 明帝
(5)帝纪第五 武帝上
(6)帝纪第六 武帝下
(7)帝纪第七 宣帝
(8)帝纪第八 静帝
(9)列传第二十七 郑孝穆 崔谦弟说 说子弘度 崔猷 裴侠 薛端 薛善 弟慎 敬珍
(10)列传第一 皇后
(11)列传第二 邵惠公颢
(12)列传第三 晋荡公护 叱罗协 冯迁
(13)列传第四 齐炀 王宪
(14)列传第五 文闵明 武宣诸子
(15)列传第六 贺拔胜 弟岳 兄允 念贤
(16)列传第七 寇洛 李弼 弟标 于谨 子实
(17)列传第八 赵贵 独孤信 侯莫 陈崇
(18)列传第九 梁御 若干惠 怡峰 刘亮 王德
(19)列传第十 王罴 子庆远
(20)列传第十一 达奚武 子震 侯莫 陈顺 豆卢宁 宇文贵 杨忠 王雄
(21)列传第十二 王盟 贺兰祥 尉迟纲 叱列伏龟 阎庆
(22)列传第十三 尉迟迥 王谦 司马消难
(23)列传第十四 周惠达 冯景 杨宽 兄穆俭 柳庆 子机
(24)列传第十五 苏绰
(25)列传第十六 卢辩
(26)列传第十七 李贤 弟远
(27)列传第十八 长孙俭 长孙绍远 弟澄 兄子兕 斛斯征
(28)列传第十九 赫连达 韩果 蔡佑 常善 辛威 厍狄昌 田弘
(29)列传第二十 史宁 陆腾 贺若敦 权景宣
(30)列传第二十一 王杰 王勇 宇文虬 宇文盛 弟丘 耿豪 高琳
(31)列传第二十二 窦炽 兄子毅 于翼 李穆
(32)列传第二十三 韦孝宽 韦敻 梁士彦
(33)列传第二十四 申徽 陆通 弟逞 柳敏 卢柔 唐瑾
(34)列传第二十五 厍狄峙 杨荐 赵刚 王庆 赵昶 王悦 赵文表
(35)列传第二十六 赵善 元定 杨摽 裴宽 杨敷 韩盛
(36)列传第二十八 郑伟 杨纂 段永 王士良 崔彦穆 令狐整 司马裔 裴果 刘志
(37)列传第二十九 寇隽 韩褒 赵肃 张轨 李彦 郭彦 裴文举 高宾
(38)列传第三十 苏亮 弟湛 柳虬 吕思礼 薛憕 薛寘 李昶 元伟
(39)列传第三十一 韦瑱 梁昕 皇甫璠 辛庆之 族子昂 王子直 杜杲
(40)列传第三十二 尉迟运 王轨 宇文神举 宇文孝伯 颜之仪 乐运
(41)列传第三十三 王褒 庾信
(42)列传第三十四 萧撝 萧世怡 萧圆肃 萧大圜 宗懔 刘璠 柳霞
(43)列传第三十五 李延孙 韦佑 韩雄 陈忻 魏玄
(44)列传第三十六 泉企 李迁哲 杨干运 扶猛 阳雄 席固 任果
(45)列传第三十七 儒林 卢诞 卢光 沉重 樊深 熊安生 乐逊
(46)列传第三十八 孝义 李棠 柳桧 杜叔毗 荆可 秦族 皇甫遐 张元
(47)列传第三十九 艺术 冀隽 蒋升 姚僧垣 子最 黎景熙 赵文深 褚该
(48)列传第四十 萧察
(49)列传第四十一 异域上
(50)列传第四十二 异域下

猜你喜欢
  北齐书·李百药
  吴越春秋·赵晔
  保德州志·王克昌
  中华古今注·马缟
  庙学典礼·佚名
  玉堂漫笔·陆深
  平蛮录·王轼
  柳如是别传·陈寅恪
  轩辕黄帝传·佚名
  杜工部年谱·赵子栎
  成吉思汗传·冯承钧
  瞑庵杂识·朱克敬
  敦煌悬泉汉简·佚名
  枣林杂俎·谈迁
  民族与古代中国史·傅斯年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十四折 奸相定谋·冯梦龙

    [丑扮尖哨上]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自家金国尖哨,奉着四太子之命,来宋朝秦丞相处下书。寄与夫人的书今早已与他侍女传进去了,丞相的书还没有下。如今丞相已出朝,只得在此伺候。[净上] 【仙吕引天下乐】手辣从来不用

  • 三集卷四·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卷四古今体一百二首【庚辰四】三月朔日御殿定边将军兆惠副将军富德等率成功诸将士朝谒诗以纪事黄麾簇仗正衙排奏凯来朝乐孔皆脱劔释冰摇玉佩卷班按队叩金阶幸逢耆定干戈戢况值熙和风日佳范士燮

  • 卷五十九·表第一·宗室表·脱脱

        ◎宗室表   古者太史掌叙邦国之世次,辨其姓氏,别其昭穆,尚失。金人初起完毅十二部,其后皆以部为氏,史臣记录有称“宗室”者,有称完颜者。称完颜者。称完颜者亦有二焉,有同姓完颜,盖疏族,若石土门、迪古乃是也

  • 卷第四十三·徐鼒

    前翰林院检讨加詹事府赞善衔六合徐鼒譔列传第三十六吴锺峦(子福之)李向中 朱永佑董志宁(朱养时、刘世勋、郑遵俭等)(补)沈履祥吴锺峦(子福之)李向中朱永佑董志宁(朱养时、刘世勋、郑遵俭等)(补)沈履祥吴锺峦

  • 卷之四百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第三十五册 崇德元年十一月·佚名

    第三十五册 崇德元年十一月巴克什希福、尼堪奉圣汗命率阿布达尔汉巴雅尔、镶白旗色棱、正白旗阿陶盖、正蓝旗博儿格依,十月十六日往科尔沁部会盟。召班迪额驸、阿玉希、内齐、桑图、巴雅尔图、额登、达尔汉卓里克图、

  • 列传卷第二十四 高丽史一百十一·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廉悌臣。○廉悌臣字恺叔小字佛奴中赞承益之孙。 少孤长于姑夫元平章末吉家。 泰定帝自晋邸入继统末吉率悌臣 驾于和林帝一见奇之命宿卫禁中

  • 张仪为秦连横说魏王·佚名

    【提要】 张仪与苏秦面对同一个游说对象,互相攻击,指斥对方人格的卑污,渲染各自主张的好处。这实际上是战国时代另一个刀光剑影的战场,一切兵戈战争其实早已在论辩中决出了胜负。 【原文】 张仪为秦连横,说魏王曰:“魏地方

  • 十六年·佚名

    (辛酉)十六年大明嘉靖四十年春正月1月1日○壬戌朔,百官以權停例,陳賀于仁政殿庭。1月2日○癸亥,諫院啓曰:「政院,掌出納,詳察奏逆,俾無後弊,乃其責也,而頃日匿名書,旣不能依律燒毁,具由啓達,而奉承上敎,如恐或緩,使父子間不得傳說之言

  • 八佾第三·朱熹

     凡二十六章。通前篇末二章,皆论礼乐之事。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佾,音逸。季氏,鲁大夫季孙氏也。佾,舞列也,天子八、诸侯六、大夫四、士二。每佾人数,如其佾数。或曰:“每佾八人。”未详孰是。季

  • 难三第三十八·韩非

    鲁穆公问于子思曰:‘吾闻庞(米间) 氏之子不孝,其行奚如?’子思对曰:‘君子尊贤以崇德,举善以观民。若夫过行,是细人之所识也,臣不知也。’子思出,子服厉伯入见,问庞(米间) 氏子,子服厉伯对曰:‘其过三,皆君之所未尝闻。’自是之后

  • 经济文衡后集卷七·佚名

    宋 滕珙 撰东汉类论东汉党锢之祸答刘子澄此段谓建安后士夫不知有汉皆党锢杀戮之祸敺之近看温公论东汉名节处觉得有未尽处但知党锢诸贤趋死不避爲光武明章之烈而不知建安以后中州士大夫只知有曹氏不知有汉室却是党锢

  • 提要·王开祖

    臣等谨案儒志编一卷宋王开祖撰开祖字景山永嘉人皇佑五年进士试秘书省校书郎佐处州丽水县既而退居郡城东山设塾授徒从受业者常数百人学者尊之为儒志先生年三十二而卒宋史不为立传其著作亦多湮没不传是编乃其生平讲学之

  • 第十七章 13·辜鸿铭

    子曰:“乡愿,德之贼也。”辜讲孔子说:“那些在地方上温文尔雅、受人尊重的人,正是那些无情摧毁人心中的所有道德情操意识的人。”(关于后面这句话的解释,著名学者杨伯峻先生的解释是:受尊崇的好好先生们如果不坚持自我心中

  • 卷十·司马光

    钦定四库全书书仪卷十宋 司马光 撰丧仪六祭凡祭用仲月【王制大夫士有田则祭无田则荐注祭以首时荐以仲月今国家惟享太庙孟月自享六庙濮王庙皆用仲月以此私家不敢用孟月】主人【即目在此男家长也曲礼支子不祭曽子问宗

  • 卷九·刘玉汝

    钦定四库全书 诗缵绪卷九      元 刘玉汝 撰 小雅一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鼔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傚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呦

  • 东三省舆地图说·曹廷杰

    史地书。清曹廷杰撰制。光绪11年(1885),作者奉檄考察吉江二省边界,凡七阅月,行程2万里,归来撰制《简明图说》,即《吉江二省与俄交界图》及舆图上的注写文字。于古今沿革、山川驿路各名未及详注。受希元委托,对前图补

  • 喉科集腋·佚名

    喉科学著作。2卷。清·沈青芝撰。成书于1890年。本书论述咽喉科临床证治。然流传不广。现存有一绿格抄本及广陵王文藻(侣芹)精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