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忆秦娥】〔小生生末同上小生〕遭囚辱。深仇昼夜萦心曲。〔生末〕萦心曲。要修明政治。誓图恢复。〔相见介小生〕二位大夫。自遭丧乱。丁众渐稀。空有复仇之心。尙乏人民之助。今欲百姓生聚。何施方可。〔生〕臣闻 
-                     大食惟寅,生平不详,元代后期人。古称阿拉伯为大食,或许系阿拉伯人,惟寅是他的名字。从其仅存的小令看,他具有深厚的汉文化素养。明代天一阁抄本《小山乐府》附其〔双调·燕引雏〕《奉寄小山先辈》小令 
- 宋词七十首点绛唇寇寺丞春睡瞢腾,觉时鸳被堆香暖。起来犹懒,独自情何限? 深院日斜,人静花阴转。柔肠断,凭高不见,芳草连天远。木兰花慢送陈石泉自北归陈参政北归人未老,喜依旧著南冠。正雪暗滹沱,云迷芒砀,梦落邯郸。乡心日行 
- 钦定四库全书絶妙好词笺卷五    宋 周宻 原辑宛平查为仁钱唐厉 鹗同笺陈允平【允平字君衡一字衡仲四明人着有西麓诗稿一卷继周集一卷日湖渔唱二卷】【张叔夏云词欲雅而正志之所之一为物役则失其雅正之音近代陈 
- ○五言律诗题裕约之圆通旧隐匡庐最佳处,石耳两峰齐。寺有圆通阁,亭余苏子题。万壑飞霞满,千松积翠迷。愿结莲花社,从师过虎溪。为刘君道赋昱岭关东南多竒险,兹岭冠羣峰。栈道一千里,函关百二重。边声愁虎豹,海色落芙蓉。之子 
- 永乐九年七月庚申朔享  太庙  遣官祭历代帝王陵寝  狭西疫遣户部侍郎王彰往祭西岳华山及狭西山川等神曰比狭西守臣言境内疫疠民之死亡者众朕君临天下一物失所皆朕之忧故闻之恻然弗宁惟助国卫民御灾捍患神之职也尚其鉴 
-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王玉汝,字君璋,郓城人。金末,郓城百姓被强迫迁往黄河以南,玉汝同母亲从小道还乡。行台严实占据郓城,任玉汝为其属吏,后补为行台令史。中书令耶律楚材路过东平,看出玉汝有才能,授他为东平路奏差官。后来玉汝有事至京师,拜谒耶律 
- 弋谦,代州人。永乐九年(1411),中进士。被授予监察御史。出去巡按江西,因提建议忤逆了皇上,被贬为峡山县知县。又因犯过失而被罢免回家。仁宗在东宫时,素来知道弋谦正直。继位后,把他召回任大理寺少卿。他上书直陈时政,说官吏 
-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五十五封建考【十】外藩封爵【臣】等谨按我朝声教四讫幅员之广超越前古蒙古内扎萨克以及喀尔喀青海厄鲁特西藏回部咸以亲王以下等爵爵之所以柔远也间有仍留汗号者因其土俗以示宠异视王 
- ○封禅王者易姓而起,必升封泰山何?教告之义也。始受命之时,改制应天,天下太平,功成封禅,以告太平也。所以必于泰山何?万物所交代之处也。必于其于何?因高告高,顺其类也,故升封者增高也,下禅梁甫之山基广厚也。刻石纪号者,着己之功 
-                 子墨子言曰:今天下之所誉善者,其说将何哉?为其上中天之利(1),而中中鬼之利,而下中人之利,故誉之与?意亡非为其上中天之利,而中中鬼之利,而下中人之利,故誉之与?虽使下愚之人,必曰:“将为其上中天之利,而中中鬼之利,而 
- ——非礼不听是君子 【原文】 晋献公之丧,秦穆公使人吊公子重耳(2)。且曰:“寡人闻之(3):亡国恒于斯,得国恒于斯。虽吾子俨然在忧服之中(4),丧亦不可久也(5),时亦不可失也,孺子其图之(6)!”以告舅犯(7)。舅犯曰:“孺子其辞焉(8 
-     西天中印度惹烂驮啰国密林寺三藏明教大师赐紫沙门臣天息灾奉 诏译  一心归命礼  适悦最吉祥  补多罗迦山  其界以种种  珍宝所严饰  种种宝林树  枝蔓密垂布  有种种成就  俱苏摩妙花   
- 皇甫朋撰。其序撰于“周通元年”,疑为“ (武)周 (万岁)通天元年”,因“天”“元”形似而漏一“天”字。若是,则为公元696年。述符箓、咒诀、印式、召神劾鬼、变化、神通诸术。 
- 题“太极真人传左仙翁”。元始天尊劝戒,以消十二大恶业 
- 原北平故宫博物院文献馆编。于1931年至1934年分九辑陆续出版。该书用纪事本末体分类编纂,共收录清代前期雍正、乾隆两朝65起文字狱的原始档案材料。其中有: 谢济世著书案、王肇基献诗案、丁文彬逆词案、刘震宇治平新策 
- 凡二卷。唐代法琳撰。今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二册。书中评破道教之邪说。唐武德四年(621),太史令傅奕上书高祖,以为寺塔、僧尼多于国有害,列述十一条,极力排佛,主张废除佛教、沙门还俗。时法琳等奉敕辨破之,更著书反驳傅奕之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