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提要

臣等谨案儒志编一卷宋王开祖撰开祖字景山永嘉人皇佑五年进士试秘书省校书郎佐处州丽水县既而退居郡城东山设塾授徒从受业者常数百人学者尊之为儒志先生年三十二而卒宋史不为立传其著作亦多湮没不传是编乃其生平讲学之语明王循守永嘉时搜访遗佚为之编辑以行开祖当北宋仁宗时濓洛之说未兴讲学者犹家自为说虽贤如司马光犹不免有疑孟之作而开祖独毅然奋起以讲明圣道为事虽其立说未必能尽归精当而阐明理道不惑岐趋不可谓非豪杰之士也循字进之休宁人弘治丙辰进士所著有仁峯集其笃行好学亦有足称者云

乾隆四十二年五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校官臣陆费墀

猜你喜欢
  榕村语录卷十九·李光地
  第二十四章·王夫之
  提要·程大中
  大德不逾,小节不拘·孔子
  平书卷二人事篇下·王源
  公是七经小传卷下·刘敞
  卷十四·沈廷芳
  九变第四十四·管仲
  卷四·
  卷三·吕祖谦
  卷三十六·王昭禹
  妙法莲华经药草喻品第五·佚名
  选佛谱卷第一·智旭
  嘉言录重排序·印光
   第七十七則 雲門餬餅·胡兰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范纯仁·唐圭璋

      纯仁字尧夫,仲淹次子。生于天圣五年(1027)。第皇祐元年(1049)进士,除官不赴。仲淹没,始出仕。治平中,为侍御史、争濮王典礼,出通判安州。神宗朝,知谏院,加直集贤院,同修起居注。忤王安石,出知河中府。哲宗立,命同知枢密院事。元

  • 卷十四·白居易

    钦定四库全书 白香山诗集卷十四   歙县汪立名编 长庆集十四【律诗五言七言凡九十六首】 翰林中送独孤二十七起居罢职出院 碧落留云住青冥放鹤还银台向南路从此到人间 重寻杏园 忽忆芳时频酩酊却寻醉处重徘徊杏花

  • 五集卷二十六·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五集卷二十六古今体九十一首【丙午八】立秋【七月十四日】秋月已将半今朝方立秋灵台律有验碧宇火无留微雨间【去声】时洒闲云傍晩收农占真协吉【农谚以立秋日不雨为秋掉

  • 附録·浦起龙

    附録新唐书刘知几本传【增注】刘子元名知几以玄宗讳嫌故以字行年十二父藏器【按文艺传刘延佑徐州彭城人永徽初以着作郎弘文馆学士与令狐德棻等撰次国史并实录封阳城县男从弟藏器为侍御史劾还胁人为妾者其人私请帝止其

  • 钦定石峰堡纪略卷十八·佚名

    八月十八日辛丑军机大臣奏言窃照甘省回匪田五纠同李可魁等聚众谋逆田五歼毙后贼党张文庆等复四出扰害仰防皇上特派大学士公阿桂陜甘总督福康安先后带领巴圗鲁侍卫章京等前往督办勦捕逆匪首伙各犯擒戮无遗经阿桂福康安

  • 第二章 古代史家与史籍·金毓黻

    吾国史籍之生,应在制字之后,故远古无史可言,近世考古学家,发掘地下之藏,就所得之骨骼器物,以推断有史以前人类之状况,是之谓史前史,然此为晚近产生之史学,而与古人无与者也。《左传》载楚灵王谓其左史倚相能读三坟、五典、八索

  • 提要·纳兰性德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四陈氏礼记集说补正  礼类三【礼记之属】提要【臣】等谨案陈氏礼记集说补正三十八卷国朝头等侍卫纳喇性德撰性德有删补合订大易集义粹言已着録是编因陈澔礼记集说舛陋太甚乃为条析而辨之凡

  • 精神训·刘安

    【原文】古未有天地之时,惟像无形,窈窈冥冥,芒芠漠闵,澒濛鸿洞,莫知其门。有二神混生,经天营地;孔乎莫知其所终极,滔乎莫知其所止息;于是乃别为阴阳,离为八极;刚柔相成,万物乃形;烦气为虫,精气为人。是故精神,天之有也,而骨骸者,地之有

  • 抱朴子內篇卷之十七   登涉·王明

    或問登山之道。抱朴子曰:「凡為道合藥,及避亂隱居者,莫不入山。然不知入山法者,多遇禍害。故諺有之曰,太華之下,白骨狼藉。皆謂偏知一事,不能博備,雖有求生之志,而反強死也。山無大小,皆有神靈,山大則神大,山小即神小也。入山而無

  • 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第十五·圆悟克勤

    法语中示觉民知库圆湛虚凝道体也。展缩杀活妙用也。善游刃能操守。如珠走盘如盘走珠。无顷刻落虚。亦不分世法佛法。直下打成一片。所谓触处逢渠。出没纵横。初无外物。净裸裸阿辘辘。以本分事印定。头头上明物物上了

  • 法成译·佚名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炖煌石室本)国大德三藏法师沙门法成译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王舍城鹫峰山中,与大苾刍众及诸菩萨摩诃萨俱。尔时,世尊等入甚深明了三摩地法之异门。复于尔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观察照见

  • 卷第十六·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药事卷第十六大唐三藏义净奉 制译尔时世尊。是无上福田。恭敬尊重。能令国王。及诸臣佐。婆罗门居士。商人商主。天龙药叉。阿素罗。迦楼罗。揵达婆。紧那落。莫呼洛伽。乃至傍苏毕舍遮等。以诸

  • 易变体义·都絜

    十二卷,宋都絜著。都絜父亲都郁曾为惠州教官,平生留心《易》学,此书为都絜闻其父说所著。《宋史·艺文志》作十六卷;《玉海》引《续书目》:“自乾之姤至未济之解,以意演之,爻为一篇,凡三百八十四篇。”冯椅《易学附录

  • 济世神验良方·佚名

    济世神验良方,撰人未详。全书分为32门,约9万字,内容丰富,诸科皆备。各门之前列有总论。首论病因、病机及症状;次论诊法、法则与适应症。每门结尾附余论。作者善于将内经、千金、金匮、河间等历代医家的主要学术思想,融汇其

  • 东阳夜怪录·王洙

    传奇小说。旧题唐王洙作。见《虞初志》。《太平广记》未题作者姓名。所记内容与牛僧孺《玄怪录·元无有》相仿佛,或以为两篇同出一源。略叙彭城秀才成自虚雪夜投宿一庙,庙中病僧慷慨相助。忽有数人趋至,问其姓名,分别为卢

  • 长者音悦经·佚名

    一卷,吴支谦译。王舍城之音悦长者,得四种之吉祥,佛往赞叹之,使植福。后得四种之不吉祥,尼犍子往赞叹之,乃被痛打。佛因说长者之夙缘。

  • 弥勒上生经宗要·元晓

    佛教著述。唐代新罗僧元晓撰。一卷。是《弥勒上生经》的论释书。分十门:初述大意、二辨宗致、三二藏是非、四三经同异、五生身处所、六出世时节、七三世有无、八三会增减、九发心久近、十证果前后。在“三经同异”中,

  • 大乘玄论·吉藏

    五卷,隋嘉祥寺之吉祥撰。第一二谛义,第二八不义,第三佛性义,第五一乘义,第六涅槃义,第七二智义,第八教迹义,第九论迹义,委曲尽三论宗之奥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