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列传第二 邵惠公颢

子什肥 导、护 什肥子胄 导子广 亮翼 椿众 杞简公连 莒庄公洛生 子菩提 虞国公仲 子兴

邵惠公颢,太祖之长兄也。德皇帝娶乐浪王氏,是为德皇后。生颢,次杞简公连,次莒庄公洛生,次太祖。颢性至孝,德皇后崩,哀毁过礼,乡党咸敬异焉。德皇帝与卫可孤战于武川南河,临阵坠马,颢与数骑奔救,击杀数十人,贼众披靡,德皇帝乃得上马引去。俄而贼追骑大至,颢遂战殁。保定初,追赠太师、柱国大将军、大冢宰、大都督、恒朔等十州诸军事、恒州刺史。封邵国公,邑万户。谥曰惠。颢三子什肥、导、护。护别有传。

什肥年十五而惠公殁,自伤早孤,事母以孝闻。永安中,太祖入关,什肥不能离母,遂留晋阳。及太祖定秦、陇,什肥为齐神武所害。保定初,追赠大将军、小冢宰、大都督、冀定等州诸军事、冀州刺史。袭爵邵国公。谥曰景。子冑嗣。冑少而孤贫,颇有干略。景公之见害也,以年幼下蚕室。保定初,诏以晋公护子会绍景公封。天和中,与齐通好,冑始归关中。授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袭爵邵公。寻除宗师中大夫,进位大将军,出为原州刺史,转荥州刺史。大象末,隋文帝辅政,冑举州兵应尉迟迥,与清河公杨素战,败,遂走,追获于石济,遂斩之。国除。

(冑子)〔会字〕干仁,幼好学,聪惠。魏恭帝二年,以护平江陵之功,赐爵江陵县公。保定初,绍景公后,拜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二年,除蒲州潼关六防诸军事、蒲州刺史。冑至自齐,改封谭国公。寻进位柱国。建德初,与护同伏诛。三年五月,追赠,复封旧爵。

导字菩萨。少雄豪,有仁惠,太祖爱之。初与诸父在葛荣军中,荣败,迁晋阳。及太祖随贺拔岳入关,导从而西,常从征伐。太祖讨侯莫陈悦,以导为都督,镇原州。及悦败,北走出故塞,导率骑追之,至牵屯山及悦,斩之,传首京师。以功封饶阳县侯,邑五百户,拜冠军将军,加通直散骑常侍。魏文帝即位,以定策功,进爵为公,增邑五百户,拜使持节、散骑常侍、车骑大将军、左光禄大夫。三年,太祖东征,导入宿卫,拜领军将军、大都督。齐神武渡河侵冯翊,太祖自弘农引军入关,导督左右禁旅会于沙苑,与齐神武战,大破之。进位仪同三司。明年,魏文帝东征,留导为华州刺史。及赵青雀、于伏德、慕容思庆等作乱,导自华州率所部兵击之,擒伏德,斩思庆。进屯渭桥,会太祖军。事平,进爵章武郡公,增邑并前二千户。寻加侍中、开府、骠骑大将军、太子少保。高仲密以北豫降,太祖率诸将辅魏皇太子东征,复以导为大都督、华东雍二州诸军事,行华州刺史。导治兵训卒,得守捍之方。及大军不利,东魏军追至稠桑,知关中有备,乃退。会侯景举河南来附,遣使请援,朝议将应之,乃征为陇右大都督、秦南等十五州诸军事、秦州刺史。及齐氏称帝,太祖发关中兵讨之,魏文帝遣齐王廓镇陇右,征导还朝。拜大将军、大都督、三雍二华等二十三州诸军事,屯咸阳。大军还,乃旋旧镇。

导性宽明,善于抚御,凡所引接,人皆尽诚。临事敬慎,常若弗及。太祖每出征讨,导恒居守,深为吏民所附,朝廷亦以此重之。魏恭帝元年十二月,薨于上邽,年四十四。魏帝遣侍中、渔阳王绳监护丧事。赠本官,加尚书令、秦州刺史,谥曰孝。朝议以导抚和西戎,威恩显着,欲令世镇陇右,以彰厥德,乃葬于上邽城西无疆原。华戎会葬有万余人,奠祭于路,悲号满野,皆曰“我君舍我乎”。大小相率,负土成坟,高五十余尺,周回八十余步。为官司所止,然后泣辞而去。其遗爱见思如此。天和五年,重赠太师、柱国、豳国公。导五子,广、亮、翼、椿、众。亮、椿并出后于杞。

广字干归。少方严,好文学。初封永昌郡公。孝闵帝践阼,改封天水郡公。世宗即位,授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出为秦州刺史。武成初,进位大将军,迁梁州总管,进封蔡国公,增邑万户。保定初,入为小司寇。寻以本官镇蒲州,兼知潼关等六防诸军事。(三)年,除秦州总管、十三州诸军事、秦州刺史。广性明察,善绥抚,民庶畏而悦之。时晋公护诸子及广弟杞国公亮等,服玩侈靡,踰越制度,广独率由礼则,又折节待士,朝野以是称焉。曾侍食于高祖,所食瓜美,持以奉进,高祖悦之。四年,进位柱国。广以晋公护久擅威权,劝令挹损,护不能纳。天和三年,除陕州总管,以病免。及孝公追封豳国公,诏广袭爵。

初,广母李氏以广患弥年,忧而成疾,因此致没。广既居丧,更加绵笃,乃以毁薨。世称母为广病,广为母亡,慈孝之道,极于一门。高祖素服亲临,百僚毕集。其故吏仪同李充信等上表曰:

臣闻资孝成忠,生民高义;旌德树善,有国常规。窃惟故豳国公臣广,懿亲令望,具瞻攸在,道冠群后,功懋维城。受脤建旆,威行秦、陇;班条驱传,化溢崤、函。比腠理舛和,奉诏还阙,药石所及,沉痾渐愈。而灾衅仍集,丁此穷忧,至性过人,遂增旧疾,因兹毁顿,以至薨殂。寻绎贯切,不能自已。

臣等接事,每承余论。仰之平昔,约己立身,位极上公,赋兼千乘,所获禄秩,周赡无余,器用服玩,取给而已。每言及终始,尤存简素。非秦政而褒吴礼,讥石椁而美厚薪。今卜兆有期,先远方及,诚恐一从朝露,此志莫伸。伏惟陛下弘不世之慈,垂霈然之泽,留情既往,降愍幽魂,爰敕有司,申其宿志,窀穸之礼,庶存俭约。

诏曰 :“省充信等表,但增哀悼。豳国公广藩屏令望,宗室表仪,言着身文,行成士则。方凭懿戚,用匡朝政,奄丁荼蓼,便致毁灭。启手归全,无忘雅操。言念既往,震于厥心。昔河间才藻,追叙于中尉;东海谦约,见称于身后。可斟酌前典,率由旧章。使易箦之言,得申遗志;黜殡之请,无亏令终。”于是赠本官,加太保。葬于陇西。所司一遵诏旨,并存俭约。子洽嗣。大定中,隋文辅政,以宗室被害,国除。

亮字干德。武成初,封永昌郡公。后袭烈公爵,除开府仪同三司、梁州总管。天和末,拜宗师中大夫,进位大将军。豳国公薨,以亮为秦州总管,广之所部,悉以配焉。亮在州甚无政绩。寻进位柱国。晋公护诛后,亮心不自安,唯纵酒而已。高祖手敕让之。建德中,高祖东伐,以亮为右第二军总管。并州平,进位上柱国。仍从平邺,迁大司徒。宣帝即位,出为安州总管。大象初,诏以亮为行军总管,与元帅、郧国公韦孝宽等伐陈。亮自安陆道攻拔黄城,辄破江侧民村,掠其生口,以赐士卒。军还至豫州,亮密谓长史杜士峻曰 :“主上淫纵滋甚,社稷将危。吾既忝宗枝,不忍坐见倾覆。今若袭取郧国公而并其众,推诸父为主,鼓行而前,谁敢不从 。”遂夜将数百骑袭孝宽营。会亮国官茹宽知其谋,先以驰告,孝宽乃设备。亮不克,遯走,孝宽追斩之。子明坐亮诛。诏以亮弟椿为烈公后。翼字干宜。武成初,封西阳郡公。早薨,谥曰昭。无子,以杞国公亮子温为嗣。后坐亮反诛,国除。

椿字干寿。初封永昌郡公。保定中,授开府仪同三司、宗师中大夫。建德初,加大将军。寻除岐州刺史。四年,关中民饥,椿表陈其状,玺书劳慰。因令所在开仓赈恤。四年,高祖东伐,椿与齐王宪攻拔武济等五城。五年,高祖出晋州,椿率众屯栖鸡原。宣帝即位,拜大司寇。亮诛后,诏令绍烈公封。寻进位上柱国,转大司徒。大定初,为隋文帝所害,并其五子西阳公道宗、本、仁邻、武子、礼献。

众字干道。保定初,封天水郡公。少而不惠,语默不常,人莫能测。隋文帝践极,初欲封为介公,后复诛之,并二子仲和、孰伦。

杞简公连,幼而谨厚,临敌果毅。随德皇帝逼定州,军于唐河,遂俱殁。保定初,追赠使持节、太傅、柱国大将军、大司徒、大都督、定冀等十州诸军事、定州刺史;封杞国公,邑五千户 ;谥曰简。子(光)〔元〕宝为齐神武所害。保定初,追赠大将军、小司徒、〔大〕都督 、幽燕等六州诸军事、幽州刺史。袭爵杞国公,谥曰烈。以章武公导子亮嗣。

莒庄公洛生,少任侠,尚武艺,及壮,有大度,好施爱士。北州贤俊,皆与之游,而才能多出其下。及葛荣破鲜于修礼,乃以洛生为渔阳王,仍领德皇帝余众。时人皆呼为洛生王。洛生善将士,帐下多骁勇。至于攻战,莫有当其锋者,是以克获常冠诸军。尔朱荣定山东,收诸豪杰,迁于晋阳,洛生时在虏中。荣雅闻其名,心惮之。寻为荣所害。保定初,追赠使持节、太保、柱国大将军、大冢宰、大宗伯、大都督、并肆等十州诸军事、并州刺史;封莒国公,邑五千户;谥曰庄。

子菩提,为齐神武所害。保定初,追赠大将军、小宗伯、大都督、肆恒等六州诸军事、肆州刺史,袭爵莒国公,谥曰穆。以晋公护子至为嗣。

至字干附 。初封崇业公,后袭穆公爵。建德初,〔坐〕父护诛,诏以卫王直子宾为穆公后。三年,追复至爵。

宾字干瑞 。寻坐直诛 。建德六年,更以齐王宪子广都公

(真)〔贡〕袭爵。

(真)〔贡〕字干祯。宣帝初,被诛,国除。

虞国公仲,德皇帝从父兄也。卒于代。保定初,追赠使持节、太傅、柱国大将军、大司徒、大都督、燕平等十州诸军事、燕州刺史;封虞国公,邑三千户。子兴嗣。

兴生,兵乱,与仲相失,年又冲幼,莫知其戚属远近。与太祖兄弟,初不相识。齐神武寇沙苑,兴预在行间,军败被虏,随例散配诸军。兴性弘厚,有志度,虽流离世故,而风范可观。魏恭帝二年,举贤良,除本郡丞,徙长累县令。保定二年,诏仲子兴始附属籍。高祖以兴宗戚近属,尊礼之甚厚,拜使持节、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都督,封大宁郡公。寻除宗师中大夫。四年,出为泾州刺史。五年,又征拜宗师,加大将军,袭爵虞国公。天和二年薨,高祖亲临,恸焉。诏大司空、申国公李穆监护丧事。赠使持节、柱国大将军、大都督、恒幽等六州诸军事、恒州刺史,谥曰靖。子洛嗣。

洛字永洛。九岁,命为虞国公世子。天和四年,诏袭兴爵。建德初,拜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及静帝崩,隋文帝以洛为介国公,为隋室宾云。

史臣曰:自古受命之君及守文之主,非独异姓之辅也,亦有骨肉之助焉。其茂亲有鲁卫梁楚,其疏属有凡蒋荆燕,咸能飞声腾实,不泯于百代之后。至若豳孝公之勋烈,而加之以善政;蔡文公之纯孝,而饰之以俭约:峨峨焉,足以轥轹于前载矣。当隋氏之起,乘天威而服海内,将相王侯,莫不隳肝胆以效款,援符命以颂德。冑以葭莩之亲,据一州而协义举,可谓忠而能勇。功业不遂,悲夫!亮实庸才,图非常于巨逆。古人称不度德、不量力者,其斯之谓欤。

猜你喜欢
  御批歴代通鉴辑览卷五十九·乾隆
  第四章荆公之略传·梁启超
  卷三十二尊生·何良俊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四十一·佚名
  卷之一百九十三·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五十七·佚名
  第三十七章 南北朝隋唐间塞外的形势·吕思勉
  卷七·曾巩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一 宗室传一·纪昀
  一七一 谕内阁着四库全书处总裁等将藏书人姓名附载于各书提要末并另编《简明书目》·佚名
  孝闵帝纪·令狐德棻
  王瑶传·欧阳修
  职官六九·徐松
  凡指挥使司·朱元璋
  四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吕布(张邈)臧洪传第七·陈寿

    吕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人也。以骁武给并州。刺史丁原为骑都尉,屯河内,以布为主簿,大见亲待。灵帝崩,原将兵诣洛阳。英雄记曰:原子建阳。本出自寒家,为人粗略,有武勇,善骑射。为南县吏,受使不辞难,有警急,追寇虏,辄在其前。裁知书,少

  • ●卷十·赵翼

    ○南史仿陈寿三国志体例《宋书 武帝本纪》所载晋帝进爵、禅位诏策,无虑十余篇,《南史》只存九锡一策、登极告天一策,其余皆删,此盖仿陈寿《魏志》旧式也。汉献帝建安十八年,赐曹操魏公爵,封十郡,加九锡,既有策文,二十年进操爵

  • 卷四·凌雪

    列传昔年时事,听哑哑声,泪落耶?颜破耶?井灰石烬中珍沙铁屑,横青入冥;接之精出、吐之嗅沉,一目并现,栩栩欲动焉。爰例其传。列传一 史可法(附应廷吉)列传二 高弘图、姜曰广列传一史可法(附应廷吉)史可法,字宪之,号道邻,顺天大兴人。其

  • 卷之一百九十九·佚名

    洪武二十三年春正月乙丑朔 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群臣○乌撒军民府及金筑安抚司贵州卢番大华长官司普定十二营长官司各遣人贡马○乌蒙军民土酋奚哲芒部军民府土酋速感等来朝贡马○诏豫王桂驻汴梁时周王徙居云南因命豫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六十九·佚名

    正德五年十一月癸丑朔钦天监进正德六年大统历 上御奉天殿受之给赐文武百官颁行天下○升四川副使王凯为山东左参议贵州左参议胡拱两浙盐运使张吉俱为河南右参政思思军民府同知谢湖为福建佥事陈州知州李衢武昌府同知常

  • 卷之九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三·王晫

    文学王敬哉为礼部尚书犹好学,寒宵拥炉,篝镫吚唔不辍。诸公子环坐听其绪论,退而笔之,为冬夜语儿笺记。时人见其书,以为其体制核而赅,其用心仁以恕,其立言皆可为天下后世法[王名崇简,直隶宛平人。癸未进士,善自谦下,崇厉名教,奖引

  • 目录·苏辙

    钦定四库全书     史部四古史目録       别史类本纪七三皇第一五帝第二夏第三商第四周第五秦第六秦始皇第七世家十六吴太伯第一齐太公第二鲁周公第三燕召公第四蔡叔曹叔第五陈第六卫康叔第七宋微子第八晋

  • 历代名贤确论卷三·佚名

    二帝通论尧舜之德【张谓 温公 范文正公 刘执中 颍滨 东坡 荆公】尧舜之德张谓曰尧有天下七十载将逊于位久难其人伯支许由全其节而固让羲仲和叔审其才而固辞帝德合于天天命归于帝帝尽善也我其试哉由是宾于四门纳

  • 嗣圣·周绍良

    №嗣圣001【盖】粗糙不清。【志文】大唐故新安郡王墓志铭并序王讳徽,字玄祺,陇西狄道人也。自犹龙呈紫气之祥,如马感白云之庆,弘大业於天下,敷玄化於寰中,宝叶於是克昌,灵源所以增,故得翦八宏而建寓,廓六合而开

  • 卷二十·陆陇其

    钦定四库全书四书讲义困勉録卷二十赠内阁学士陆陇其撰阳货阳货欲见孔子章 按叙此章者只孔子不见一语括尽通章大防可以时亡自可以涂遇可以涂遇自可以互相问答孔子自是孔子阳货自是阳货即谓货未尝见孔子可即谓孔子始

  • 卷三十七·沈廷芳

    <经部,五经总义类,十三经注疏正字  钦定四库全书十三经注疏正字卷三十七山东按察使沈廷芳撰仪礼聘礼第八○郑目録云云使卿相聘之礼也【上衍注字下脱也字从释文挍】聘于五礼属賔礼【脱聘字从考注挍】疏瑑圭璋八寸【

  • 引用姓氏·盛世佐

    仪礼集编引用姓氏周左氏【丘明】孟子荀氏【况】公羊子【高】谷梁子【赤 一名淑字元始】秦孔氏【鲋 子鱼】汉伏氏【胜】韩氏【婴】毛氏【苌】贾氏【谊】戴氏【德 延君】孔氏【安国 子国】戴氏【圣 次君】司马氏【

  • 究竟一乘宝性论 第一卷·佚名

    究竟一乘宝性论 第一卷后魏中印度三藏勒那摩提译教化品第一我今悉归命一切无上尊为开法王藏广利诸群生诸佛胜妙法谤以为非法愚痴无智慧迷于邪正故具足智慧人善分别邪正如是作论者不违于正法顺三乘菩提对三界烦

  • 众经目录卷第二·彦琮

    隋翻经沙门及学士等撰重翻(本是一经或有二重翻者乃至六重翻者) 合二百七十七部五百八十三卷大乘经重翻一百七十二部四百一十六卷&middot;悲华经十卷 北凉沮渠蒙逊世昙无谶于姑臧译&middot;大悲芬陀利经八卷右二经同

  • 卷之十九·纪荫

    宗统编年卷之十九 临济第五世祖 讳省念。莱州狄氏子。受业於本郡南禅寺。才具尸罗。徧游丛席。常密诵法华经。众称为念法华。晚於风穴嗣法。历住首山广教宝应。 宋太祖甲戌开宝七年。 临济第五世首山祖嗣宗统(二十年

  • 康熙永定县志·佚名

    康熙三十六年丁丑增补 ,十卷,卷一(缺) ,卷二 封 域 志 ,卷三 营 建 志 ,卷四 学 校 志 ,卷五 赋 役 志 ,卷六 秩 官 志 ,卷七 选 举 志 ,卷八 人 文 志 ,卷九 兵 制 志 ,卷十 续 增 。

  • 心意六合拳谱·佚名

    心意六合拳拳谱是练好心意六合拳的总纲,是武术前辈经过几代人的实战交流得出的经验总结,其中凝聚着他们的智慧和结晶。在旧时代,武技是一些习武之人的饭碗,他们往往将拳谱视如珍宝,不肯轻易传世外人,即使本门中也并不公开,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