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列传第十六 卢辩

卢辩字景宣,范阳涿人。累世儒学。父靖,太常丞。

辩少好学,博通经籍,举秀才,为太学博士。以大戴礼未有解诂,辩乃注之。其兄景裕为当时硕儒,谓辩曰 :“昔侍中注小戴,今尔注大戴,庶纂前修矣。”

及帝入关,事起仓卒,辩不及至家,单马而从。或问辩曰:“得辞家不?”辩曰:“门外之治,以义断恩,复何辞也。”孝武至长安,授给事黄门侍郎,领着作。太祖以辩有儒术,甚礼之,朝廷大议,常召顾问。赵青雀之乱,魏太子出居渭北。辩时随从,亦不告家人。其执志敢决,皆此类也。寻除太常卿、太子少傅。魏太子及诸王等,皆行束修之礼,受业于辩。进爵范阳公,转少师。

自魏末离乱,孝武西迁,朝章礼度,湮坠咸尽。辩因时制宜,皆合轨度。性强记默契,能断大事。凡所创制,处之不疑。累迁尚书右仆射。世宗即位,进位大将军。帝尝与诸公幸其第,儒者荣之。出为宜州刺史。薨,配食太祖庙庭。子慎。

初,太祖欲行周官,命苏绰专掌其事。未几而绰卒,乃令辩成之。于是依周礼建六官,置公、卿、大夫、士,并撰次朝仪,车服器用,多依古礼,革汉、魏之法。事并施行。今录辩所述六官着之于篇。天官府辩所述六官,太祖以魏恭帝三年始命行之。自兹厥后,世有损益。宣帝嗣位,事不师古,官员班品,随意变革。至如初置四辅官,及六府诸司复置中大夫,并御正、内史增置上大夫等,则载于外史。余则朝出夕改,莫能详录。于时虽行周礼,其内外众职,又兼用秦汉等官。今略举其名号及命数,附之于左。其纪传内更有余官而于此不载者,亦史阙文也。

柱国大将军,大将军。

骠骑、车骑等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雍州牧。

骠骑、车骑等将军,左、右光禄大夫,户三万以上州刺史。

征东、征西、征南、征北、中军、镇军、抚军等将军,左、右金紫光禄大夫,大都督,户二万以上州刺史,京兆尹。

平东、平西、平南、平北、前、后将军,左、右将军,左、右银青光禄大夫,帅都督,户一万以上〔州〕刺史,柱国大将军府长史、司马、司录。

冠军、辅国等将军,太中、中散等大夫,都督,户五千以上〔州〕刺史,户一万五千以上郡守。

镇远、建忠等将军,谏议、诚议等大夫,别将,开府长史、司马、司录,〔户不满五千以下州刺史〕,户一万以上郡守,大呼药。 中坚、宁朔等将军;左、右中郎将;仪同府、正八命州长史,司马,司录;户五千以上郡守;小呼药。

宁远、扬烈(伏波)等将军;左、右员外常侍;统军;骠骑车骑府、八命州长史,司马,司录;柱国大将军府中郎掾〔属〕;户一千以上郡守;长安、万年县令。

〔伏波〕、轻车〔等〕将军;奉车、奉骑等都尉 ;四征中镇抚军府、正七命州长史,司马,司录;开府府中郎掾属;户不满千以下郡守;户七千以上县令;正八命州呼药。

宣威、明威等将军;武贲、冗从等给事;仪同府中郎掾属;柱国大将军府列曹参军;四平前后左右将军府、七命州长史,司马,司录;正八命州别驾;户四千以上县令;八命州呼药。襄威、厉威将军;给事中;奉朝请;军主;开府府列曹参军;冠军辅国府、正六命州长史,司马,司录;正七命州别驾;正八命州治中;七命郡丞;户二千以上县令;正七命州呼药。

威烈、讨寇将军,左、右员外侍郎,幢主,仪同府、正八命州列曹参军,柱国府参军,镇远建忠中坚宁朔府长史、司(录)〔马〕,正六命州别驾,正七命州治中,正六命郡丞 ,户五百以上县令,七命州呼药。

荡寇、荡难将军,武骑常侍、侍郎,开府府参军,骠骑车骑府、八命州列曹参军,宁远扬烈伏波轻车府长史,正六命州治中,六命郡丞,户不满五百以下县令,戍主,正六命州呼药。

殄寇、殄难将军,强弩、〔积弩〕司马,四征中镇抚〔军〕府、正七命州列曹参军,正五命郡丞。

扫寇、扫难将军,〔武骑〕、武威司马,四平前后左右府、七命州列曹参军,戍副,五命郡丞。

旷野、横野将军,殿中、员外二司马,冠军辅国府、正六命州列曹参军。

武威、武牙将军,淮海、山林二都尉,镇远建忠中坚宁朔宁远扬烈伏波轻车府列曹参军。

周制:封郡县五等爵者,皆加开国;授柱国大将军、开府、仪同者,并加使持节、大都督;其开府又加〔骠骑大将军、侍中;其仪同又加〕车骑大将军、散骑常侍;其授总管刺史,则加使持节、诸军事。以此为常。大象元年,诏总管刺史及行兵者,加持节,余悉罢之。建德四年,增置上柱国大将军,改仪同三司为仪同大将军。

猜你喜欢
  东都事略卷一百二十四·王称
  卷十二·连横
  第八十七回 失冀城马超奔难 逼许宫伏后罹殃·蔡东藩
  大事记续编卷二十五·王祎
  卷之十九·佚名
  ●二二、宫中的典礼·秦翰才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二 列传四十二·纪昀
  ●郑氏史料续编卷六目录·佚名
  志卷第二十三 高丽史六十九·郑麟趾
  第16章 出卖福建安溪矿产给日人·冯玉祥
  太祖后孛儿台旭真传·宋濂
  卷五十三·阿桂
  卷一百九十一·杨士奇
  野史无文卷二十本(阙)·郑达
  卷一百二·赵汝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北江诗话卷四·洪亮吉

    诗人不可无品,至大节所在,更不可亏。杜工部、韩吏部、白少傅、司空工部、韩兵部,上矣。李太白之于永王璘,已难为讳。又次则王摩诘,再次则柳子厚、刘梦得,又次则元微之,最下则郑广文。若宋之问、沈佺期,尚不在此数。至王、杨、

  • 百正集卷中·连文凤

    宋 连文凤 撰七言律湖上行春踏破六桥杨栁烟乡心迢递怯啼鹃好花嵗嵗仍相似白发星星不再囊里有金堪一醉瓢中无药可千年游人不管兴亡事但把笙歌閙彩船送沈伯儁囘霅江空嵗晚朔风寒诗卷相随晓出闗不为寻梅劳杖履偶因问

  • 四集卷六十二·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四集卷六十二古今体九十六首【己亥八】西南风迩日西南风惜其势略小然究胜东北弗遑卜雨兆【叶东北风多致雨近今雨阳时若非望泽时而河工正当引溜向东北时恐风逆不得掣溜也】足见情无定惟视一时好【叶

  • 大事记续编卷四十五·王祎

    【陈高宗宣皇帝大建九年 后梁中宗皇帝天保十六年周武皇帝建德六年   齐后主高恒承光元年】春正月乙亥朔齐主传位于太子恒改元甲午周主入邺乙未齐幼主传位于大丞相任城王湝父子将奔陈高阿那肱召周师追获之齐灭【以

  • 卷之一百五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三五 学堂大概情形·周作人

    江南水师学堂本来内分三科,即是驾驶,管轮和鱼雷,但是在一九〇一年时鱼雷班已经停办,驾驶与管轮原设有头二三班,预定每班三年,那时候三班也已裁去,事实上又不能招收新生直接加入二班,所以又改头换面的添了一种副额,作为三班的替

  • ·东槎纪略姚莹(原署“阙名”)·埔里社纪略·丁曰健

    浦里社者,台湾彰化县之归化番社也。其地在彰化东南山内,为社二十有四。府志所载曰埔里、曰决里、曰毛啐、曰猫丹、曰社仔、曰木扣、曰木武郡、曰子黑、曰子希、曰倒咯、曰峦恋、曰田仔、曰猫兰、曰田头、

  • 徐禧传·脱脱

    徐禧字德占,洪州分宁人。年青时有志向,博览群书周游各地,以求知古今事变、风俗利弊,不事科举。熙宁初年,王安石颁行新法,徐禧写《治策》二十四篇进献,当时吕惠卿管领修撰经义局,徐禧于是以布衣的身份充当检讨。神宗见到他所上

  • 卷二百十六·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二百十六人物志九十六忠义传八【满洲八旗八康熙十七年至二十七年共七十五人】五穆都五穆都满洲镶黄旗人姓富察氏世居叶赫地方顺治十五年以护军参领从

  • 卷四十五典礼二·冯煦

    耕籍凡省会暨道府州县耕籍之礼均遵定制举行。定制:直省府州县各于东郊先农坛侧择沃壤为籍田,岁仲春吉亥,或用季春有事先农之日,省会总督若巡抚率在城文武耕籍。是日,首县知县视土宜,备谷种、青箱、朱鞭、耒耜、黝牛,及他农器

  • 二十七年·佚名

    (壬辰)二十七年大明嘉靖十一年春正月1月1日○庚戌朔,對馬島主宗盛長遣皮古灑文來。1月4日○癸丑,御朝講。○憲府啓曰:「常時罷職之人,若不緊關於仕,則爲學官,而仕於成均館,例也。其有關係物論之人,則須自上有成命,然後可以擬望,自

  • 卷第五·黄绾

      典籍所载,乃天地万物之理,及圣贤君子言行,恶可不讲求?但要知古人远取诸物,则必近取诸身,理义人心所同,彼特先得我心之同然者。必于吾心独知之地实致其力,必求仁,必求道,必求德,不使一毫不尽,则此心之理,建诸天地,考诸三王,徵诸庶

  • 提要·李廉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五春秋诸传会通    春秋类提要【臣】等谨按春秋诸传会通二十四卷元李亷撰亷字行简庐江人明杨士竒东里集云亷于至正壬午以春秋举于乡擢陈祖仁榜进士官至信丰令遇防乱守节死时南北道梗未及

  • 卷三十·黄伦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精义卷三十     宋 黄伦 撰六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刚克三曰柔克平康正直彊弗友刚克燮友柔克沈潜刚克高明柔克无垢曰所谓三德者发于正直刚柔之间皆中其节乃皇极之用自然如此也无皇极又安有三德哉正

  • 商书·盘庚上·佚名

    盘庚五迁,将治亳殷,民咨胥怨。作《盘庚》三篇。盘庚迁于殷,民不适有居,率吁众戚出,矢言曰:「我王来,即爰宅于兹,重我民,无尽刘。不能胥匡以生,卜稽,曰其如台?先王有服,恪谨天命,兹犹不常宁;不常厥邑,于今五邦。今不承于古,罔知天之断命

  • 卷三百四十·佚名

    △初分巧便学品第五十五之四佛言:善现,如汝所说,若菩萨摩诃萨为布施波罗蜜多尽故学是学一切智智不。为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尽故学是学一切智智不。若菩萨摩诃萨为布施波罗蜜多离故学是学一切智智不。为净戒安忍

  • 答善因法师书·太虚

    善因法师:承赐函商论佛法,欣感,欣感!论宗教出世二条,不唯可补足觉社前此评论之余义,且深得佛法之正。至论宗名一节,弟对于此条现尚在征求批评,再为遴择,尊说亦存之以供众论。佛元二九四六年十二月十六日,太虚。(见海刊一卷一期)

  • 象言破疑·刘一明

    二卷。清刘一明撰。刘一明自号栖云山素朴老叟悟元子。史传不载栖云山座落何省,亦不记刘一明及其号,故不详其爵里平生。《丹经》万卷,堪称巨帙,然皆象言。象言者,以图象示人,不明言、不直言,取象演示。其图象或伤于特简、或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