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阿育王传

凡七卷。西晋安法钦译。收于大正藏第五十册。本书记述阿育王之事迹及摩诃迦叶、优波鞠多等之因缘。共有十一品:(一)本施土缘,(二)阿育王本缘传,(三) 阿恕伽王弟本缘,(四)驹那罗本缘,(五)半庵罗果因缘,(六)优波鞠多因缘,(七)摩诃迦叶涅槃因缘,(八)摩田提因缘,(九)商那和修因缘,(十)优波鞠多因缘,(十一)阿育王现报因缘。其异译本有阿育王经十卷(亦收于大正藏第五十册),为梁僧伽婆罗所译,共有八品: (一)生因缘,(二)见优波笈多因缘,(三)供养菩提树因缘,(四)鸠那罗因缘,(五)半庵摩勒施僧因缘,(六)佛记优波笈多因缘,(七)佛弟子五人传授法藏因缘,(八)优波笈多弟子因缘。其中,阿育王传之(一)、(二)、(五)、(十)等四品与梵文本 Divya^vada^na( E.B.Cowell, R.A. Neil 等出版于西元一八八六年)之第二十六章至第二十九章,及杂阿含经卷二十三及卷二十五为同本。又第四品鸠那罗因缘与西藏译之 Ku-na-lah!i rtogs-pa-brjod-pa 相当。此外,梵文本 Divya^vada^na 中,有关阿育王之纪传部分,西元一八四五年法人布诺夫(E. Burnouf)将之译成法语,并刊载于其所著之印度佛教史绪论(Introduction a` l'histoire du Bouddhisme indien)中。藏文本之阿育王传说,法人菲尔(L. Feer)将之法译,题为阿育王传说(Le/gende du roi As/oka),西元一八六五年于法国巴黎刊行。又前述之 Divya^vada^na 之外,另有梵文本As/okavada^na ,英人密特拉(R. Mitra)于西元一八八二年在其著作尼泊尔佛教文学(Nepalese BuddhistLiterature)中译出其大意。

《阿育王传》全部章节目录

(1)阿育王传卷第一
(2)阿育王传卷第二(本缘之余)
(3)阿育王传卷第三
(4)阿育王传卷第四
(5)阿育王传卷第五
(6)阿育王传卷第六
(7)阿育王传卷第七

猜你喜欢
  持心梵天所问经·佚名
  大乘显识经·佚名
  八佛名号经·佚名
  大乘起信论·马鸣
  释氏稽古略·觉岸
  起信论裂网疏·智旭
  佛说斋经科注·智旭
  三品弟子经·佚名
  龙王兄弟经·佚名
  大悲心陀罗尼修行念诵略仪·佚名
  帝释岩秘密成就仪轨·佚名
  胜军化世百喻伽陀经·佚名
  摩登伽经·佚名
  净土或问·惟则
  大辩邪正经·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二百一十六·彭定求

        卷216_1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杜甫   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   自

  • 第七折 闺训·李玉

    【番卜算】[旦上]儒素守家传,不步豪华径。萧萧四壁伴清风,剩有凄凉媵。妾身吴氏,自适周门,身厌绮罗,口茹淡泊。织伴藜辉,堪云克相夫子。蘩寄中馈,怡然乐守齑盐。我相公宦途耿直,放逐家居。半世穷官,一生清吏。囊橐萧条,门庭冷落

  • 正气歌注释·文天祥

    予:我,一作余。北庭:指元朝首都大都(今北京)。寻:古时八尺为一寻。单扉:单扇门。白间:窗户。污下:低下。萃然:聚集的样子。雨潦:下雨形成的地上积水。涂泥半朝:“朝”当作“潮”,意思是狱房墙上涂的泥有一半是

  • 列传第一百二十五·刘昫

    宪宗二十子 穆宗五子 敬宗五子 文宗二子 武宗五子  宣宗十一子懿宗八子 僖宗二子 昭宗十子(嗣襄王掞 硃玫 王行瑜附) ○宪宗二十子:穆宗皇帝、宣宗皇帝、惠昭太子宁、澧王恽、深王悰、洋王忻、绛王悟、建王恪

  • 万安传·张廷玉

    万安,字循吉,眉州人。身高体魁,眉目如同刻画,外表宽和而内心深险。正统十三年(1448),中进士,改为庶吉士,被授予编修官。成化初年,他屡升为礼部左侍郎。五年(1469),命他兼任翰任学士,入内阁参预机务,与他同年中进士的詹事李泰,是宦

  • 卷五十建置·冯煦

    提学使司皖省旧有提督学政一缺,自科举既停,学堂日增,朝廷注重教育行政,于光绪三十一年京师设立学部。其明年夏四月,学部会同政务处奏请变通官制,奏称:"国初,沿前明旧制,各省设提学道,雍正年间改为提督学政,具见列圣建置具有深意,

  • 元年·佚名

    (辛丑)元年清康熙六十年春正月1月1日○朔癸亥,未時,太白見於巳地。1月2日○甲子,辰時日暈,暈上有冠。○以金雲澤、趙觀彬爲承旨。1月3日○乙丑,以沈宅賢爲吏曺參判,兪拓基爲吏曺佐郞。○右議政趙泰耉,疏陳新政要務,其目有七曰:懋

  • 迩言卷十一·刘炎

    ○习俗场屋之文朝廷假以取士与学优则仕异矣士大夫以此髙下人物更相矜傲更相景慕亦可悲矣善乎敷文郑公之言曰不为俗学所累者可与言理道或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今也百里之地恨无文行者何也曰文坏于场屋之习行蠧于科目之路

  • 泾野子内篇卷二十一·吕柟

    太常南所语乙未正月二十八日先生至太常南所曰诸友今日聚讲而不懈者必意气之相孚也如有疑处俱当吐露无隠我尝谓孔门诸贤真得唐虞精一之学如子路不悦又曰子之迂也宛然唐虞都俞吁咈之遗看来唐虞圣贤尚相辩难吾人万不及前

  • 卷三十七·冯复京

    <经部,诗类,六家诗名物疏钦定四库全书六家诗名物疏卷三十七 明 冯复京 撰小雅鸿雁之什二斯干篇似笺云似读如己午之已疏古者似已字同○尔雅云太嵗在已曰大荒落○史记云已者言阳气之已尽也○汉书云已藏于已妣尔雅云

  • 卷五百一十四·佚名

    △第三分真如品第十九之二复次善现,若菩萨摩诃萨欲疾证得所求无上正等菩提。应自成熟有情。亦劝他成熟有情。恒正称扬成熟有情法。欢喜赞叹成熟有情者,应自严净佛土。亦劝他严净佛土。恒正称扬严净佛土法。欢喜赞叹严净

  • 真知识品第四十六·佚名

    尔时释提桓因意念。善男子善女人闻般若波罗蜜过耳者,皆是过去佛时作功德人。为已与真知识相得。何况受持讽诵读说行中事者,是人已更供养若干诸佛。能为人问能为人解。今复受持般若波罗蜜如其中教。善男子善女人。闻般若

  • 虚堂和尚语录 第八卷·智愚

    虚堂和尚语录 第八卷虚堂和尚续辑参学以文无补法光编师出世。初住嘉兴府兴圣寺。府疏已刊前集。县疏知府陆盘隐撰兴圣道场孝宗流虹去处。灵隐首座丞相劄命请来。喜联墙竹之阴。敢后县花之疏。伏惟新命长老虚堂

  • 水经注集释订讹·沈炳巽

    地理文献考证著作。清沈炳巽撰。四十卷。炳巽字绎旃,归安(今浙江吴兴)人。沈氏以明嘉靖间黄省曾《水经注》刊本为蓝本,进行校定,历九年纂为是编。雍正九年(1731)成书,五十四万余字。其中有以己意厘正者;对郦道元所引

  • 歙州砚谱·唐积

    一卷。宋唐积撰。书为记述歙州砚台种类、制作的专书。全书分采发、石坑、攻取、品目、修斫、名状、石病、道路、匠手、攻器十部分。所记开凿制造之法十分详尽,以端样最为珍贵。《书录解题》称该书为《歙砚图谱》,米芾称

  • 九章算术·佚名

    我国古代重要的数学著作,它是在总结先秦、秦汉时期数学成就,几经增补而成的,作者不详。现传本大约成书 于公元一世纪。全书共收集了246个问题,连同问题的解法,分为9章。第一章《分田》,讲述分数四则运算法和平面形求面积法;

  • 谈艺录·徐祯卿

    诗论专著。明徐祯卿撰。成书年代未详。书一卷,二十四则,专论汉魏古诗。其主要内容为创作论,基本观点是重情贵实。认为诗人受外界客观事物的触发而产生的感情活动是诗歌创作的源头,有了这个源头,才能由“情”而产生“

  • 无极宝三昧经·佚名

    二卷,西晋竺法护译。佛入无极宝三昧召集十方菩萨,舍利弗与十方来之菩萨及文殊师利问答法要。佛在竹园。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九十亿菩萨俱。竹园四面周匝地生文陀般华,华上各有佛坐,各有菩萨。皆如文殊,问法,百日之中,六道受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