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

秦 观(八首)

 

  望海潮

  梅英疏淡,冰澌溶泄,东风暗换年华。金谷俊游,铜驼巷陌,新晴细履平沙。长记误随车。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  西园夜饮鸣笳。有华灯碍月,飞盖妨花。兰苑未空,行人渐老,重来是事堪嗟。烟瞑酒旗斜。但倚楼极目,时见栖鸦。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

  此首述游踪,情韵极胜。起三句,点明时令景物。初言梅落,继言冰泮。“东风”一句,略束。“暗换”二字,已有惊叹之意。“金谷”三句,叙出游。“新晴细履平沙”,可见天气之佳,与人之闲适。“长记”一句,触景陡忆。自此至“飞盖妨花”,皆回忆当日之盛况。“正絮翻”四句总束,设想奇绝。“西园”三句,写当日夜饮之乐。“华灯碍月”,是灯光如昼也;“飞盖妨花”,是嘉宾如云也;“夜饮呜笳”,是鼓吹沸天也,练字琢句,精美绝伦。信乎谭复堂称其似“陈、隋小赋”也。“兰苑”以下,转笔伤今,化密为疏,又觉空灵荡漾,余韵不尽。今者名园犹昔,而人来已老,追想当日风流,能无嗟叹。“烟瞑”三句,是目前冷落景象,正与当日西园盛况对照。所见酒旗、栖鸦、流水,皆在在堪嗟之事。末以思归之意作结,颇有四顾苍茫之感。读此词令人怅惘无家。盖少游纯以温婉和平之音,荡人心魄。与屯田、东坡之使气者又不同也。

  八六子

  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怆然暗惊。  无端天与娉婷。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怎奈向、欢娱渐随流水,素弦声断,翠绡香减,那堪片片飞花弄晚,濛濛残雨笼晴。正销凝。黄鹂又啼数声。

  此首,起处突兀,中间叙情委婉,末以景结,倍见含蓄。“倚危亭”句,周止庵谓为“神来之笔”,实亦从李后主之“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来。“念”字贯下两对句,为“恨”之所由生。“怆然”句顿住,言离别之可惊。“无端”三句,回忆昔时之浓情。“夜月”两对句极工丽。“怎奈向”三句转笔,言别后欢娱都杳。“素弦”两对句亦凄苦。“那堪”贯下两对句,言所见飞花残雨,愈增悲感,已深入一层。“正销凝”再作停顿。“黄鹂又啼数声”,是闻声兴悲,更不堪矣。杜牧之云:“正销魂,梧桐又移翠阴”,秦公盖效其句法也。

  满庭芳

  山抹微云,天黏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屯。  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漫赢得青楼,薄幸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此首写别情,缠绵凄惋。“山抹”两句,写别时所见景色,已是堪伤。“画角”一句,写别时所闻,愈加肠断。“暂停”两句,写饯别。“多少”两句,写别后之思念。“多少”句一开,“空回首”句一合。旧事无踪,但见烟霭纷纷,感喟曷极。“斜阳外”三句,更就眼前郊景描写,想见断肠人在天涯之苦况。下片,离怀万种,愈思愈悲。“销魂”二字一顿。“香囊”句,叹分别之易。“漫赢得”句,叹负人之深。“此去”句一开,“襟袖”句一合,叹相见之难。“伤情处”三字一顿,唤起下两句。“高城”两句,以景结,回应“谯门”,伤情无限。

  满庭芳

  晓色云开,春随人意。骤雨才过还晴。古台芳榭,飞燕蹴红英。舞困榆钱自落,秋千外、绿水桥平。东风里,朱门映柳,低按小秦筝。  多情。行乐处,珠钿翠盖,玉辔红缨。渐酒空金榼,花困蓬瀛。豆蔻梢头旧恨,十年梦、屈指堪惊。凭阑久,疏烟淡日,寂寞下芜城。

  此首,前片写景,后片感怀。“晓色”三句,写雨过天晴,人意喜晴,而天竟晴,故曰“春随人意”。“古台”两句,写雨后景象。“舞困”句,体会物态入神。“东风”三句,写朱门行乐之事。换头六句,回忆昔日之豪情狂态。“豆蔻”两句,点明旧事堪惊。末亦以景结,极目“疏烟淡日”,皆令人生愁,而又见其“寂寞下芜城”,愁更深矣。

  减字木兰花

  天涯旧恨。独自凄凉人不问。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  黛蛾长敛。任是春风吹不展。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

  此首一气舒卷,语特沈着。起两句,言独处凄凉。次两句,言怀人之切。就眼前炉香之曲曲,以喻柔肠之曲曲。下片两句,言愁眉难展。“困倚”两句,叹人去无信,断尽炉香,过尽飞鸿,皆愁极伤极之语。

  浣溪沙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此首,景中见情,轻灵异常。上片起言登楼,次怨晓阴,末述幽境。下片两对句,写花轻雨细,境更微妙。“宝帘”一句,换醒全篇。盖有此一句,则帘外之愁境及帘内之愁人,皆分明矣。

  阮郎归

  湘天风雨破寒初。深沈庭院虚。丽谯吹罢小单于。迢迢清夜徂。  乡梦断,旅魂孤。峥嵘岁又除。衡阳犹有雁传书。郴阳和雁无。

  此首述旅况,亦极凄惋。上片,起言风雨生愁,次言孤馆空虚。“丽谯”两句,言角声吹彻,人亦不能寐。下片,“乡梦”三句,抒怀乡怀人之情。“岁又除”,叹旅外之久,不得便归也。“衡阳”两句,更伤无雁传书,愁愈难释。小山云:“梦魂纵有也成虚,那堪和梦无”,与此各极其妙。 

  踏莎行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此首写羁旅,哀怨欲绝。起写旅途景色,已有归路茫茫之感。“可堪”两句,景中见情,精深高妙。所处者“孤馆”,所感者“春寒”,所闻者“鹃声”,所见者“斜阳”,有一于此,已令人生愁,况并集一时乎。不言愁而愁自难堪矣。下片,言寄梅传书,致其相思之情。无奈离恨无数,写亦难罄。末引“郴江”、“郴山”,以喻人之分别,无理已极,沈痛已极,宜东坡爱之不忍释也。

赵令畤(二首)

 

  蝶恋花

  欲减罗衣寒未去。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红杏枝头花几许。啼痕止恨清明雨。  尽日沈烟香一缕。宿酒醒迟,恼破春情绪。飞燕又将归信误。小屏风上西江路。

  此首写闺情,清超绝俗。起三句,画出绣阁姝丽,惆怅自怜之态,欲减罗衣,而又未减,盖以寒犹未去也,为恐极目生愁,故珠帘不卷。“红杏”两句,因雨惜花,帘虽未卷,然料想花枝经雨,必巳零落殆尽,故惜花而又恨雨。换头三句,极写凄寂之况。“宿酒醒迟”,可见恨深酒多,一时难醒,而醒来空对一缕沈香,仍是无聊已极。“飞燕”两句,更深一层,叹人去无信,空对屏风怅望。因见屏风上之西江路,遂忆及人去之远,余韵殊胜。

  蝶恋花

  卷絮风头寒欲尽。坠粉飘香,日日红成阵。新酒又添残酒困。今春不减前春恨。  蝶去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恼乱横波秋一寸。斜阳只与黄昏近。

  此首起三句,言风吹花落之多。“新酒”两句,言愁恨之深。“蝶去”三句,言望信之切。“恼乱”两句,点出斜阳在目,伤感无限。此两首《蝶恋花》,又入《小山词》。盖风格清丽,绝似小山。若非小山之作,亦可追步小山。

舒 亶(一首)

 

  虞美人

  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倚阑看。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故人早晚上高台。寄我江南春色一枝梅。

  此首,上片写境,下片抒情,用笔极疏隽。起两句,写沧波浩渺,是远旷之境。次两句,写燕贴云飞,是高寒之境。“独向”一句,总承,且见登高怀人之意。换头,从对面说起,愿故人登高时折梅寄赠,以慰相思,情意甚厚。

朱 服(一首)

 

  渔家傲

  小雨纤纤风细细。万家杨柳青烟里。恋树湿花飞不起。愁无际。和春付与东流水。  九十光阴能有几。金龟解尽留无计。寄语东阳沽酒市。拚一醉。而今乐事他年泪。

  此首亦上景下情作法。起两句,写雨中杨柳。“恋树”三句,写花落水流,皆令人生愁之景象。下片,写浮生若梦,惟有及时行乐。“而今乐事他年泪”句,一意化两,感伤无限。

毛 滂(一首)

 

  惜分飞

  富阳僧舍,作别语,赠妓琼芳。

  泪湿阑干花着露。愁到眉峰碧聚。此恨平分取。更无言语空相觑。  断雨残云无意绪。寂寞朝朝暮暮。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

  此首别词。起两句,即言别离之哀。“泪湿”句,用白居易“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诗意,花着露犹春带雨也。“此恨”两句,写别时情态,送行者与被送者,俱有离恨,故曰“平分取”。“无言”、“相觑”,形容亦妙。“断雨”二句,言别后之寂寞。以上皆追述前事。“今夜”两句,始说出现时现地之思念,人不得去,惟有魂随潮去,情韵特胜。

陈 克(一首)

 

  菩萨蛮

  绿芜墙绕青苔院。中庭日淡芭蕉卷。蝴蝶上阶飞。风帘自在垂。  玉钩双语燕。宝甃杨花转。几处簸钱声。绿窗春梦轻。

  此首写暮春景色,极见承平气象。起两句,写小庭苔深蕉卷。“蝴蝶”两句,写帘垂蝶飞,皆从帘内看出。下片记所闻,燕声、簸钱声,皆从绿窗睡轻听得。通首写景,而人之闲适自如,即寓景中。

张舜民(一首)

 

  卖花声

  题岳阳楼

  木叶下君山。空水漫漫。十分斟酒敛芳颜。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阳关。  醉袖抚危阑。天淡云闲。何人此路得生还。回首夕阳红尽处,应是长安。

  此首写登临之感,语颇悲壮。起写登楼之所见,语从《楚辞》“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化出。次记楼中斟酒,不待闻歌,已感古今迁流之苦。下片承上,仍是伤高望远之情。末句,因夕阳而念及君国,含意温厚。

李之仪(一首)

 

  卜算子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此首因长江以写真情,意新语妙,直类古乐府。起言相隔之远,次言相思之深。换头,仍扣定长江,言水无休时,恨亦无已时。末句,言两情不负,实本顾太尉语。

贺 铸(六首)

 

  青玉案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情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此首为幽居怀人之作,写境极岑寂,而中心之穷愁郁勃,并见言外。至笔墨之清丽飞动,尤妙绝一世。起句“凌波”、“芳尘”,用《洛神赋》“美人不来,竟日凝伫”,己写出惆怅之情,“锦瑟华年”,用李义山诗,因人不来,故伤无人共度。“谁与”二字,藉问唤起,与“只有”二字相应。外则月桥花院,内则琐窗朱户,皆无人共度,只有春花慰藉,其孤寂可知。换头,另从对方说起,仍用《洛神赋》,言人去冉冉,杳无信息。“彩笔”一句,自述相思之苦,人既不来,信又不闻,故惟有自题自解耳。满纸幽伤,固是得力于楚骚者。“试问”一句,又藉问唤起。以下三句,以景作结,写江南景色如画,真绝唱也。作法亦自后主“问君能有几多愁”来。但后主纯用赋体,尽情吐露。此则含蓄不尽,意味更长。

  浣溪沙

  云母窗前歇绣针。低鬟凝思坐调琴。玉纤纤按十三金。  归卧文园犹带酒;柳花飞度画堂阴。只凭双燕话春心。

  此首写闺情,微细美妙。起句写倦绣,次句写调琴。“低鬟凝思”,传调琴之神情;“玉纤”按弦,写调琴之状态;绿窗人静,独坐调琴,写出境美人美及琴声之美,而日长困倦之心情,亦于言外见之。下片,铺叙困极无聊,罢琴尝酒,至归卧之时,酒犹未消。“柳花”两句,即以卧时所见之景物作结,轻灵异常。 

  浣溪沙

  楼角初消一缕霞。淡黄杨柳暗栖鸦。玉人和月摘梅花。  笑撚粉香归洞户,更垂帘幕护窗纱。东风寒似夜来些。

  此首全篇写景,无句不美。“楼角”一句,写残霞当楼,是黄昏入晚时之景。“淡黄”一句,写新柳栖鸦,于余红初消之中,有淡黄杨柳相映,而淡黄杨柳之中,更有栖鸦相映,境地极美。“玉人”一句,写新月,月下玉人,月下梅花,皆是美境,以境衬人,故月美花美,而人更美。下片,因外间寒生,乃撚花入户,记事生动活泼,如闻如见。“更垂”一句,显出人之华贵矜宠。收句,露出寒意,文笔空灵。此与少游“漠漠轻寒”一首,同为美妙小品。惟少游写人情沈郁悲凉,而此则有潇洒出尘之致耳。

  石州慢

  薄雨收寒,斜照弄晴,春意空阔。长亭柳色才黄,倚马何人先折。烟横水漫,映带几点归鸿,平沙销尽龙荒雪。犹记出关来,恰如今时节。  将发。画楼芳酒,红泪清歌,便成轻别。回首经年,杳杳音尘都绝。欲知方寸,共有几许新愁,芭蕉不展丁香结。憔悴一天涯,两厌厌风月。

  此首,上片写景,“空阔”二字,统括全景。初点日晚,次点柳黄。“烟横”三句,写远景空阔,音响尤佳。“犹记”十字,写别时所见之景相同也。下片抒情。换头承“出关”,回忆昔日别时情况。“回首”两句,转到如今。“欲知”二句,一问一答,极见愁深念切。“芭蕉”句,原为李义山诗,拈来与上句映射,恰到好处。“憔悴”两句,以景收,写出两地思念,视前更进一层。 

  天 香

  烟络横林,山沈远照,逦迤黄昏钟鼓。烛映帘栊,蛩催机杼,共惹清秋风露。不眠思妇,齐应和、几声砧杵。惊动天涯倦宦,骎骎岁华行暮。  当年酒狂自负。谓东君、以春相付。流浪征骖北道,客樯南浦。幽恨无人晤语。赖明月、曾知旧游处。好伴云来,还将梦去。

  此首触景怀旧,写足飘流之哀。“烟络”三句,晚景。“烛映”三句,夜景。“不眠”两句,更补足夜景。“惊动”两句,因景生情,蛩声、砧声,皆惊动天涯倦容之声也。换头,回忆当年,谓可以与春长住,与人长住。“流浪”三句,迳转,谓奔驰南北,历尽辛酸,不能与春与人长住。魄力雄厚之处,正与周柳同工。“赖明月”三句,又转,谓明月伴人寻梦,差可欣慰。收处由情入景。月来入梦,梦回月落,境极微妙。

  望湘人

  厌莺声到枕,花气动帘,醉魂愁梦相半。被惜余薰,带惊剩眼,几许伤春春晚。泪竹痕鲜,佩兰香老,湘天浓暖。记小江、风月佳时,屡约非烟游伴。  须信鸾弦易断。奈云和再鼓,曲终人远。认罗袜无踪,旧处弄波清浅。青翰棹檥,白苹洲畔。尽目临皋飞观。不解寄、一字相思,幸有归来双燕。

  此首怀人,作法与《石洲慢》、《天香》相似。上片皆由景生情,下片皆由情入景。起三句,总说人之心境。“莺声到枕”、“花气动帘”八字,境极美。而上冠一“厌”字,则人情之不堪可知。但所以闻莺、感气而厌者,则以醉魂、愁梦相半之故也。“被惜”三句,申说伤春之况,顾物犹在,顾影自怜。“几许”二字,更见伤春已久。“泪竹”三句,申说可伤之景,湘妃泪竹、屈子佩兰,皆令人触目生哀。“记小江”两句,拍合旧事,振起前片。盖以上所以伤春,皆以当年之人如今不在也。换头,用钱起“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诗,言人散无踪。“认罗袜”两句,言人虽无宗,地犹可认。“青翰”三句,登高遥望,骋想无极。末句,转入景收,藉燕自宽。起厌莺,末幸燕,章法亦奇。

猜你喜欢
  杨缵·唐圭璋
  蠲戏斋诗话(二)·马一浮
  ◆元叟禅师行端(寒拾里人稿)·顾嗣立
  第十三出 哭主·孔尚任
  古今词话·杨湜
  储光羲诗集原序·储光羲
  微笑·戴望舒
  卷九十七·王奕清
  卷四百四十九·曹学佺
  卷四百四·曹学佺
  卷二百八十六·曹学佺
  卷一百三十一·陈廷敬
  卷一百四十二·佚名
  崔国辅诗鉴赏·佚名
  第二十五场·田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怀人馆词·龚自珍

    跋怀人馆词选右《怀人馆词》一卷,原集凡九十阕,辛巳春日选录三十二首。癸未六月付刊。台城路·送姚怡云之江南平生未信江南好,输君者番归去。明月扬州,古来英丽,端合仙才人在。俊游目许。有载酒词场,吹箫仙侣。艳想秾

  • 山谷别集诗注卷上·黄庭坚

    <集部,别集类,北宋建隆至靖康,山谷别集诗注> 钦定四库全书 山谷别集诗注卷上   宋 黄庭坚 撰 史季温 注 濓溪诗【并序】 舂陵周茂叔【濓溪先生姓周名惇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也】人品甚高胷中洒落如光风霁月【光

  • 卷十七 開寶九年(丙子,976)·李焘

      (據資治通鑑例,年號皆以後來者為定。武德元年,從正月便為唐高祖武德元年,更不稱隋義寧二年。明皇先天元年正月,便不稱景雲三年。梁開平元年正月,便不稱唐天祐四年。按太宗於開寶九年十月二十一日即位,十二月二十二日改元

  • 元朝典故编年考卷七·孙承泽

    ○泰定帝开经筵泰定元年开经筵命平章政事张珪翰林学士承旨和塔拉多尔黙色学士吴澄集贤直学士邓文原王结等以帝范资治通鉴大学衍义贞观政要等书进讲厥后翰林学士承旨库库尝曰天下事宰相当言宰相不得言则台谏言之台谏不

  • 第十二卷 丹徒 丹阳 金坛 溧阳·缪荃孙

    丹 徒 县经 部周易音一卷 晋&middot;徐 邈古文尚书音一卷 徐 邈礼记音三卷 徐 邈毂梁传注十二卷传义十卷音一卷 徐 邈五经音十卷 徐 邈论语音二卷 徐 邈注尚书逸篇三卷 徐 邈论语二卷

  • 晋纪二十四 海西公下太和四年(己巳、369)·司马光

    晋纪二十四 晋海西公太和四年(己巳,公元369年) [1]春,三月,大司马温请与徐、兖二州刺史郗、江州刺史桓冲、豫州刺史袁真等伐燕。初,在北府,温常云:“京口酒可饮,兵可用。”深不欲居之;而暗于事机,乃遗温笺,欲共奖王室,请督所部出河

  • 卷六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六十八学校考【六】太学【四】乾隆三十一年又改定考试敎习书题二道为一道增试五言排律八韵例【详见旗学门】又申定增设八旗官学满洲敎习一员裁汉敎习一员【详见旗学门】严申送岁贡入监肄业

  • 卷二十五上·严虞惇

    <经部,诗类,读诗质疑> 钦定四库全书 读诗质疑卷二十五上 太仆寺少卿严虞惇撰 生民之什 生民尊祖也后稷生於姜嫄文武之功起於后稷故推以配天焉 孝经曰郊祀后稷以配天祭法曰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 孔疏周公成

  • 第三篇 道的描摹 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士者·林语堂

    古之善为道 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 兮其若朴 ,旷兮其若谷,浑 兮其若浊: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 ,故

  • 无形篇第七·王充

    【题解】本篇王充着重论述人的形体跟寿命的关系。他认为,人的形体和寿命都是承受天的正气同时形成的,只是承受气的厚薄有不同,所以形体与寿命有大小和长短之分。正常人一旦具有生命,形体和寿命就已经固定

  • 卷四·李光地

    钦定四库全书御纂性理精义卷四易学启蒙【朱子作】圣人观象以画卦揲蓍以命爻使天下後世之人皆有以决嫌疑定犹豫而不迷於吉凶悔吝之涂其功可谓盛矣然其为卦也自本而干自干而枝其势若有所迫而自不能已其为蓍也分合进退纵

  • 人都会自己去走对的路·梁漱溟

    我相信凡是人都是会自己去走对的路的,所有的不对都在&ldquo;我一定要怎么样怎么样&rdquo;。这就是说,有些人想借某种权力去压下别的意思,推行自己的意见;只信任自己,不信任大家。我以为我们有什么意思尽管可以陈述;但不应该

  • 佛藏经净法品第六·佚名

    佛告舍利弗。昔迦叶佛豫记我言:释迦牟尼佛多受供养故。法当疾灭。舍利弗。我法实以多供养故。後当疾灭。舍利弗。譬如贫人得大宝藏心则大乐。如是舍利弗。未来世中多有比丘。亲近白衣受其供养。渐相狎习而与执事。心便

  • 人人自治与世界和平·太虚

    夫和顺者乐,平稳者安;安乐者,人生惟一之幸福,亦人心无上之要求也。然自有人类之文史以来,就其可考者而计之,横亘西东,竖极古近,所谓和平安乐幸福者,徒见之诗歌想像,虽无一日不在人心要求中,卒之若即若离,愈趋愈远,未尝有真享和平安

  • 佛说随勇尊者经·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沙门臣施护等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精舍。与苾刍众俱。  时有尊者名曰随勇。在王舍城侧尸陀林间蛇聚孤峰之上大僧坊中。而独经行。忽为毒蛇之所

  • 佛说钵兰那赊嚩哩大陀罗尼经·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尔时世尊告阿难言。我观世间无量众生。多造罪业堕于恶趣。经无量时方得出离。纵生为人身肢不具。设得完具薄福少慧。常为恶魔及恶鬼神。于昼夜中伺得其便种种恼害

  • 泰泉集·黄佐

    十卷。明黄佐 (1490—1566)撰。黄佐,字才伯,号泰泉,香山(今广东省中山市)人。正德十六年(1521年)进士,选庶吉士。官至南京国子监祭酒。佐学以程、朱为宗,惟理气之说,独持一论。学者称“泰泉先生”。及其他著述凡二百

  • 兰台妙选·佚名

    《兰台妙选》一书乃唐宋纳音论命法之经典,专以纳音取象再配以五行生尅论命,为虚中法遗存,《古今图书集成》收录。《兰台妙选》所用纳音论命与明清子平法迥异,属於古法论命体系。目前普遍流传的版本为古今图书集成版《兰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