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六十六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六十六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四十三

洪适

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南北各倦游昔人重离别一日嗟三秋如何三秋暮相见尚悠悠方寸正纡轸何以写我忧仰瞻衡汉移俯对兰菊遂臭味虽云同光尘若为异回风凄且发飘我别时袂欲知长相思披衣不胜体

青青河畔草

青青河畔草英英篱边菊雅雅当窗女濯濯手如玉渊渊锦中意粲粲未盈幅藁砧天一涯刀头误行卜却监怨新眉谁教远山绿

明月皎夜光

明月皎夜光瑟瑟扇商籁衡纪直西?云章斜左界感彼林薄凋岁律倏云迈蜻蛚谁汝怜凄凄鸣户外昔我耐久朋着鞭道方泰尉藉缯缟轻金兰旧盟改东井不及泉须女无俦配君看贡公綦白头愧倾盖

冉冉孤生竹

冉冉孤生竹成隂幽谷中聿来君子室葛藟施乔松乔松千百寻攀附犹可穷思君江水深褰裳难往从同心而偏栖愧彼摩霄鸿灼灼芙蓉花凌波媚芳风非不努力爱秋至无归鸿昔盟傥不寒谁叹久西东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奕奕停梭女寻盟整瑶辔缄情遵汉渚欣讌未斯须别愁眉已度黄月不我留残机忍重顾翻羡巫山云朝朝楚王遇

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舒光莹牕绮宛转羞空牀披轩步庭际故爱同一心新愁今两耳咫尺相会难迢迢若千里况复千里隔忧端无穷已

海棠花

雨濯吴粧腻风催蜀锦裁自嫌生较晚不得聘寒梅【金城记黎举常云欲令梅聘海棠枨子臣樱桃及以芥嫁笋但恨时不同然牡丹酴醿杨梅枇杷尽为友】

宿佛窟寺

篮舆登佛窟高阁望中清古木尔许?飞泉无限声雨消今日暑云作晩来晴独对青山久相逢如有情

交翠亭

政和丙申家君主宁海簿明年作交翠亭是秋而某生後二十有八年某来贰郡事踰年行县至此感旧遂赋诗

三十年中事鸾栖筑一亭寒声长新箨清閟拂踈棂水转前时绿山浓远处青重来勤问讯此别记秋萤

次韵蔡瞻明江楼秋晩

斜照穿林迥归云歛岫迟蜗文寒壁篆蛛巧暮檐丝待月是愁处对山无倦时掀髯阻谈绮细读寄来诗

国清寺

绀宇今方盛名知国已清【李邕寺记云智者尝梦定光曰寺若成国必清因以为名】万松九里影双涧四时声杖策将穷览巾车不计程登堂山更好人去晓猿鸣【光老作更好堂方成而有旨移住灵隐时丈室未有继之者】

寒岩寺

峭壁挿青冥层岩覆化城空中清磬发幽处慧灯明万瓦足云气四檐无雨声丰干不饶舌此地孰知名

晓发秦安驿

秋梦不能晓起行山径迷小车惊宿鹭列炬误鸣鸡冷觉霜华重光瞻斗柄低金庭有佳处芳桂想幽栖

送范子芬赴浙东机幕

男儿三十富春秋况是才华出辈流传家不堕右丞相入幕少佐东诸侯梅花颇惜诗人去草色正牵行客愁修褉兰亭访陈迹应怀同醉仲宣楼

次韵程观过

山城寂寂簿书稀梅际春风一夜归忽喜烹鱼中有得恍然挥尘久相违折腰岂爱蕲州竹问汉须寻织女机奇絶黄山待佳句何时小雨湿征衣

乞盟豹岩之北修竹数亩中有丛冢数十百处皆绍兴末年所寄余得地先定?抚某处起亭榭某处植花木七八年间成畦迳矣所寄之榇愿移者从之不强也作噩之春有姓淡人来啓啓菆卜日携锸掘土数尺败棺俱在朽骨为土所蚀颇亦不具皆包裹而去後数日忽诉于县于州于外台追问证治踰月始定今不复塞其故穴欲使孙曾知之故作此诗

未央长乐宫中有樗里墓沈沈天子居咫尺穴狐兎乃知古圣人如天覆下土虽袒裼裸程回目曾不顾贤哉季武子杜殡廹西庑堂皇步武接松檟暗钟鼓桃茢不屛除刍灵许来袝忌讳後愈多今人不如古曹瞒好发邱凶德比夷虏掩骼埋其胔人当事斯语我老得归田买山因学圃郁郁琅玕林丛冢不知数岂忍去枯骨为我展杖屦恣其笋侵畺不使种瓜瓠花木列四旁亭榭亦回护数年畦迳成或徙或如故尚有犷悍人珥笔巧诬诉无言事自明有物衆所覩旧圹今弗堙朽木且支柱尚恐妄男子轻传市中虎书事示孙曾无心觅佳句

附韩元吉诗【有南涧集】

雨中闻伯?至湖上

莫嫌鞭马踏春?茶鼎诗囊偶共携山色雨深看更好湖光烟接望还迷连天花絮飞将尽夹道蒲荷长欲齐官事得闲须洗眼蓬壶只在帝城西

记建安大水

孤城雨脚暮云平不觉鱼龙自满庭托命已甘同木偶置身端亦似羸瓶浮家却羡鸱夷子弄月常忧太白星当日乘槎便仙去故人应在曲江灵

红梅

不随羣艶竞年芳独自施朱对雪霜越女谩夸天下白夀阳还作醉时粧半依修竹余真态错认夭桃有暗香月底瑶台清梦到霓裳新换舞衣长

送陆务观得倅镇江还越

高文不试紫云楼犹得声名动九州金马渐登难避世蓬莱已近却回舟烧城赤舌知何事许国丹心惜未酬归卧镜湖聊洗眼雨余层壑正奔流

送陆务观福建提仓

觥船相对百分空京口追随一梦中落纸云烟君似旧盈巾霜雪我成翁春来茗叶还争白腊近梅梢尽放红领略溪山须妙语小迂旌节上凌风

附韩琥诗【字仲止南涧之子也】

五月十日

片月生林白沿流涧亦明幽人方独夜山寺有微行野处偏宜夏贫家不厌晴薰风吹老鬂腐草见飞萤

七月四首

水石云山里归来已九秋隔城如浅近隣寺始深幽慧远逢修静文渊说少游径荒殊不扫风叶上牵牛

其二

地僻稀人迹重林日自虚鸟飞晨气外蝉噪晩凉初余润从侵屦浮埃倦整书樵渔时上下闭户又何居

其三

木末芙蓉起亭亭绿且青墙犹承片瓦牕不碍踈棂次第花擎盖纵横叶展屛石丁谁主者仙岂待沈冥

其四

拥砌丛生菊何关老意多浇花惊易燥耘草喜成科枕腊犹宜睡餐香岂待哦渊明藏不尽满把尚婆娑

雨多极凉冷

焉知三伏雨已作九秋风木叶凉应脱禾苗润必丰地偏山吐月桥断水浮空鸡犬隣家外鱼虾小市中

晩雨可爱

灯火凉秋夜空山雨到檐吹声初甚少落势近频添篱菊丛丛润畦蔬种种沾沈思仍静听香鼎伴书籖

雨凉意可掬

秋声连夜起秋意雨来时睡觉风生屋凉须水到池交游稀自好出入懒方宜只被章泉误书题又寄诗

晚春

幽砌踈畦送晩春水流山静见闲身行吟散去风光好熟睡醒来雨气新木笔岂非浓意态石楠终是淡精神莺声圆处鹃声急景物芳菲不负人

十三日

南山春雪未全消路并浮梁步石桥深绿渐归高柳叶浅红初上小梅梢峭寒寺院钟声?昏暮人家独影摇一夜东风吹酒醒梦回花月是元宵

寒食

晓色犹蒙淡淡烟花间行过小溪边人家寒食当晴日野老春游近午天吹尽海棠无步障开成山柳有堆绵呼儿觅友寻隣伴看却村农又下田

九日破晓携儿侄上前山竚立佳甚

怀玉镜台开远晴灵溪葛水去无声园荒不碍凭高立径侧何须委曲行露气已浓清可掬日华初出画难成闲居九日依辰至举俗胡为亦爱名

风雨中诵潘邠老诗

满城风雨近重阳独上吴山看大江老眼昏花忘远近壮心轩豁任行藏从来野色供吟兴是处秋光合断肠今古骚人乃如许暮潮声卷入苍茫

探梅

简点山前梅蘂?花虽未放已销魂纵饶老干摧幽谷也胜繁华倚市门冷落不成欺岁晩阳和且可待春温清香一喷红梢满却月凌风未易论

梅花

今年全未作梅诗与向花前浪品题不分雪霜摧折尽尚须天日照临之静看冷蘂无人会闲遶孤根只自知犹有幽禽解鸣语为予醻酢殆移时

肯同桃李强搀春自占空山野水滨老气却因高树得清姿不待数花新本来澹薄难从俗纵入纷华已絶尘最爱夜深霜重处冷风吹起月精神

春山看红梅

年年常得醉君家今日红梅正着花点缀初非桃有艶横斜宁与李争华依然竹外并林下况复山巅与水涯步遶孤根香更在高怀无惜共流霞

涧上腊梅香甚

照眼花枝是腊梅香传小树为谁开弄隂欲雪山长暝破晓终风水漫洄鸟语春声喧复静鸿飞寒影去还来数间败屋浮桥外何苦无吟不举杯

梅下

虽得霜浓春自浓野梅无处不为容半依古渡迷芳草独占荒山对古松绰约花房宜戏蝶崔嵬枝干若游龙角巾一幅支筇久不觉烟中有寺钟

涧东临风饮梅花尚未全放一树独佳

残雪余寒二月来涧东犹是欲开梅夕阳影澹初寻句流水声清更把杯取友唤隣相领略破荒寻胜独徘徊谁能折向南枝醉一阵寒香扑麝煤

探梅

探梅山路一杯停日澹风微远霭生莫问古来寻古话只知春近爱春情几枝冷蘂吟方见一点疎花画不成我挟两儿同二友老来酒外更何营

附许将诗【元佑状元字冲元福州人】

成都运司西园亭诗

高牙负北郭芳园路西转鸟鸣恋故木兰茁归新畹坐延花景深行倚筇枝稳翳然想林水会心不在远

其二

朱堂俯玉谿玉谿清且幽从公暂息偃抚景空夷犹浮云冠圆岛白日回方流秪此有光碧何必崑仑洲

其三

重楼起城隂乘高望四极列峰横青天飞雪千里积疑是空素山冬夏海中白莫怪频东向上有思归客

其四

海棠冠蜀花此轩花尤冠红云簇蘂细绿水照叶嫩倚粧宫粉聚叠绮霞光散雨泪点春风应怀上林怨

其五

蜀地山四维益州平如掌累台郁临风坐看月宵上稍出丛木末始发衆籁爽兹焉暂游目一览天地广

其六

栏干窦溜长?窱空埃静修林密总翠尽得锦城景云舒青青色风散搔搔影未为夜行人共此昼夜永

其七

引泉注清渠潺潺漱寒玉侧出阆风迟骤惊江雨速飞濑乍扬白樛木细涵绿昼夜声不止肯効楚人哭

其八

茅茨以为庵环顾萧然虚内乐苟自足容人即有余旁依修竹密上翳青松踈勿言此中陋中有君子居

其九

飞阁出方池修曲见空莽低临花坞近平觉春波长返景澄余晖夕隂带浮爽从容观鱼乐不减游濠上

其十

翩然沟上亭左右相映带修柟列翠幄长松偃高盖地褊景逾寛处约志弥泰谁知坐啸间心游万物外

游东山和程大卿师孟

东山十里复溪流远客时时骋望愁泉近榴花深洞口亭开狮子旧峰头一州旗色天边出三馆芸香海上留南北共歌公所憇独嗟无计共英游

东山碧岩亭

旧室曾留古岸边新亭同赏碧岩前日生狮子峰头木烟伴榴花洞口泉黄叶入秋山出地白云临晓海垂天飘然踪迹今何定别去江湖又一年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六十六

 

猜你喜欢
  陈草阁·唐圭璋
  卷三十五·阮阅
  下卷·王松
  狼和羔羊(寓言诗)·戴望舒
  跋·赵崇祚
  卷200 ·佚名
  卷127 ·佚名
  卷二十四·李攀龙
  卷三百六十三·陈思
  卷十四·高棅
  卷八·文洪
  岳州别赵国公王十一琚入朝·张说
  崔国辅诗鉴赏·佚名
  唐英歌诗跋·吴融
  萧闲老人明秀集注卷第一·蔡松年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五集卷八十七·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五集卷八十七古今体九十六首【甲寅三】春仲经筵文华复此讲筵临未可徒言典制寻博厚高明天地德显仁藏用圣人心【是日四书讲中庸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易经讲繋辞显诸仁藏诸

  • 卷一百七十四·列传第六十二·张廷玉

        史昭 巫凯 许贵周贤欧信 王玺 鲁鉴 刘宁 彭清 姜汉 安国 杭雄   史昭,合肥人。永乐初,积功至都指挥佥事。八年充总兵官,镇凉州。土军老的罕先与千户虎保作乱,虎保败,老的罕就抚。昭上书言其必叛状。未至,

  • 卷之二百·佚名

    光绪十年。甲申、十二月。丙戌。谕内阁、鸿胪寺卿邓承修奏、讲官被议。罚重情轻。请将樊恭煦降调处分宽免一摺。所奏非是。近来言事诸臣。每多肆口讥评。并不平心论事。此次徐致祥获咎。因其有意诋讦。前经降旨甚明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九 列传十九·纪昀

    列传唐 【十九】○唐十九王义方 员半千 韩思彦【琬】苏安恒 辥登王求礼柳泽【范奭】 冯元常【元淑】 蒋钦绪 【沇清】王义方员半千韩思彦苏安恒辥登王求礼柳泽冯元常蒋钦绪△王义方王义方泗州涟水人客于魏孤且窭

  • 卷九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九十四 元世系表畧 却特氏蒙古部人十世祖曰勃端察尔母曰阿伦果斡嫁托本默尔根生二子既而夜梦金色神人来趋卧榻阿伦果斡惊觉遂有娠生一子即勃端察尔也勃端察尔状貌奇异沈默寡言家人谓

  • 四六 生病前·周作人

    癸卯暑假的日记改了体例,不再是按日填注,改为纪事体,有事情的时候写它一段,以详实为主,因此这半年——实在只有一个月半里的日记显得比较实在。起头是记鲁迅的从家出发,到上海上轮船的情形,第一节是七月十六日,题目为“冒雨之

  • 巎巎传·宋濂

    巎巎字子山,姓康里氏,自幼学习儒家典籍,学识渊博,能言善辩。毕生历任承直郎、集贤待制、兵部郎中、秘书监丞、同佥太常礼仪院事、监察御史、河东廉访副使、秘书太监、侍仪使、中书右司郎中、集贤直学士、江南行台治书侍御

  • 后唐纪八潞王下清泰元年(甲午、934)·司马光

    后唐纪八后唐潞王清泰元年(甲午,公元934年) [1]二月,癸酉,蜀主以武泰节度使赵季良为司空兼门下侍郎、同平章事,领节度使如故。 [1]二月,癸酉(初三),蜀主孟知祥任用武泰节度使赵季良为司空兼门下侍郎、同平章事,领节度使名衔如故

  • ●牧令书卷二十二 事汇·徐栋

    安肃徐栋致初辑 外攘内安斯教养裕而政无余矣顾致用不厌其详而推类必要于尽凡有事关牧民而分之不能悉分者总归一编附于各类之后曰事汇庶无分之不备之憾云 李塨 王植 顾炎武 田文镜 潘杓灿 王植 袁守定 严如熤 黄可润

  • ●牧令书卷二 政畧·徐栋

    安肃徐栋致初辑 治非一端而巳自始至终由大而小必先胸有成模而后可次第从事不然措施无准内外失宜操刀者伤矣盖治原其全体政畧则大用也 潘杓灿 胡衍虞 何士祁 何耿绳 王植 袁守定 汪辉祖 王凤生 朱 叶镇 陈宏谋

  • 卷七十四 易十·黎靖德

      ◎上系上   系辞,或言造化以及易,或言易以及造化,不出此理。   上、下系辞说那许多爻,直如此分明。他人说得分明,便浅近。圣人说来却不浅近,有含蓄。所以分在上、下系,也无甚意义。圣人偶然去这处说,又去那处说。尝说

  • 三传辨疑卷十·程端学

      文公  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  谷梁曰继正即位正也  案继正即位虽为正也然不请命于天王则不论也  二月癸亥日有食之  天王使叔服来防  左氏曰王使内史叔服来防公孙敖闻其能相人也见其二子焉叔服曰谷

  • 论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太虚

    ──十年十一月在杭州作──夏历十月十日,由北京讲法华经毕返杭,适与张仲仁先生共车,出梁漱溟君所著之“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读之终夜,不忍释手,真近年有新文化运动以来第一之杰作也。梁君以深细精锐之思,成此不朽之文,恐透彻

  •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陀罗尼念诵仪轨·佚名

      唐 不空译新译仁王般若经陀罗尼念诵仪轨序大兴善寺翻经沙门慧灵述我皇帝圣德广运。仁育群品。亦既纂历吹大法螺。刊梵言之轻重。警迷徒之耳目。伟矣哉。乃辟兴善寺大广智三藏不空。与义学沙门良贲等一十四人。开

  • 第八品·佚名

    第一章 趣论今名趣论。此处,&ldquo;与阿修罗众俱有六趣&rdquo;者,乃安达派与北道派之邪执。一(自)有六趣耶?(他)然。(自)非世尊所[言]耶?曰:&ldquo;有五趣,是地狱、畜生、饿鬼、人间、天。&rdquo;(他)然。(自)若依世尊所言为&ldquo;有

  • 一山文集·李延兴

    诗文集。元李继本撰。九卷。继本名延兴,以字行,东安(今属湖南)人。占籍北平。登至正丁酉进士。授太常奉礼兼翰林检讨。人明未仕。卒年在洪武二十七年(1394)以后。是集为其子方曙、方眗与其孙伸相继编次而成。最终成书

  • 道德真经直解·邵若愚

    四卷。南宋邵若愚(生卒年不详)撰。邵若愚,号本来子,钱塘(今属浙江杭州)人,撰有《道德真经直解》。此书约撰成于南宋绍兴三十年(1160)。前人研究《道德经》者,或分《老子》为上下二篇八十一章,或为四卷八十一章。邵若

  • 宣室志·张读

    志怪小说集。唐张读著。十卷,《补遗》一卷。书名取义于汉文帝召贾谊问鬼神于宣室。其内容杂记仙佛休咎、神鬼妖精,为唐人志怪小说之集大成者。如写人鬼、人狐相爱事,有《郑德茂》、《许贞》篇,后者实为后来《聊斋志异》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