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古经解钩沉

经学注疏汇集。三十卷。清余萧客撰。成书于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余萧客,字仲林,号古农。生于清雍正十年(1732年),卒于清乾隆四十八年(1778年)。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十五岁时即通九经,酷爱古籍,曾被直隶总督方观承聘请修撰《畿辅通志》。当时的人称赞他的学问在王应麟、顾炎武之间。后教授乡里,终于清乾隆年间。他的主要著述有《古经解钩沉》、《文选杂题》、《文选音义》、《选音楼诗拾》等。《古经解钩沉》三十卷,自序谓创始于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成稿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名曰古经解钩沉,言古以别于现行刊本,言经解不言注疏以并包异同,钩沉则借晋杨方五经钩沉之名。”从唐以前古书中摘录诸经的注疏,按十三经顺序,钩稽排比,注明来源。首为叙录一卷,次周易一卷,尚书三卷,毛诗二卷,周礼一卷,仪礼二卷,礼记四卷,左传七卷,公羊传一卷,谷梁传一卷,孝经一卷,论语一卷,孟子二卷,尔雅三卷,共三十卷。而叙录、周易、左传均各分一子卷,实则三十三卷。其叙录备述先儒名氏,爵里及所著义训。书尚存者不载,或名存而其说不传者也不载。余则自诸家经解所引,旁及史传类书,凡唐以前之旧说,有片语单词可考者,悉著其目。虽有人名而无书名,有书名而无人名者亦皆登载。又以传从经,钩稽排比,一一各著其所出之书,兼著其书之卷第,精校而成。此书反映作者主张搜集汉儒经说,加以疏通,以保守汉人学说的思想。是清代吴派经学学者的重要著作。《古经解钩沉》有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杭州竹简斋石印本,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陶风楼影印本。

《古经解钩沉》全部章节目录

(1)提要
(2)卷一上
(3)卷一下
(4)卷二上
(5)卷二下
(6)卷三
(7)卷四
(8)卷五
(9)卷六
(10)卷七
(11)卷八
(12)卷九
(13)卷十
(14)卷十一
(15)卷十二
(16)卷十三
(17)卷十四
(18)卷十五
(19)卷十六
(20)卷十七
(21)卷十八
(22)卷十九
(23)卷二十
(24)卷二十一上
(25)卷二十一下
(26)卷二十二
(27)卷二十三
(28)卷二十四
(29)卷二十五
(30)卷二十六
(31)卷二十七
(32)卷二十八
(33)卷二十九
(34)卷三十

猜你喜欢
  管子·管仲
  中庸章句·朱熹
  春秋繁露义证·苏舆
  鬻子·鬻熊
  浮邱子·汤鹏
  春秋经传辨疑·童品
  读书录·薛瑄
  庭训格言·康熙
  小学诗礼·陈淳
  张子语录·张载
  孟子杂记·陈士元
  四书通旨·朱公迁
  论语意原·郑汝谐
  论语集说·蔡节
  瞽言·陈确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杨廉访奂(还山遗稿)·顾嗣立

    奂字焕然,又名知章,干州奉天人。母尝梦东南日光射其身,旁一神人以笔授之,已而奂生。甫胜衣,尝信口唱歌,有紫阳阁之句,问其故,则不能答也。未冠,梦游紫阳阁,景趣甚异,自悟以前为紫阳宫道士,后因以自号。金末举进士不中,乃作万言策,指

  • 第二折·佚名

    (郭华上,云)欢来不似今朝,喜来那逢今日。小生郭华,自从在胭脂铺里与那小娘子相会了几次,那小娘子深有留恋小生之意,争奈不得成就。正思虑间,谁想小娘子遣梅香送一简帖儿来与我。小生看那诗中之意,是约小生今夜在相国寺观音殿

  • 卷十四·陈邦彦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十四目录山水类稽山道芬上人画山水歌【唐顾况】范山人画山水歌【唐顾况】睦上人画水【唐方干】观项信水墨【唐方干】题段吉先小景【宋晁补之三首】题四弟以道横轴画【宋晁补之】题许道

  • 汪莘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汪莘(1155—1227)字叔耕,号柳塘,休宁(今属安徽)人。屏居黄山,读《易》自广。嘉定间,下诏求言,乃诣阙三上书,论天变、人事、民穷、吏污之弊,为杨简、真德秀所称赏,不报。朱熹召赴经筵,汪莘先与朱熹书,朱熹重之,用其言。徐谊

  • 列传第五十一·李延寿

    周惠达 冯景 苏绰 子威 从兄亮周惠达,字怀文,章武文安人也。父信,历乐乡、平舒、成平三县令,皆以廉能称。惠达幼有节操,好读书,美容貌。魏齐王萧宝夤为瀛州刺史,召惠达及河间冯景同在阁下,甚礼之。及宝夤还明,惠达随入洛阳。宝

  • 卷五十一 后燕录九·崔鸿

    垂后先段氏 垂后段氏辽西鲜卑段末杯之女也垂为吴王时立为王妃生子令宝段氏才髙性烈自以贵姓不尊事太后可足浑氏浑氏衔之儁又素不平于垂中常侍湼皓因希儁旨告段氏及吴国典书令辽东髙弼为巫蛊欲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八十四·杨仲良

      神宗皇帝   韩绛经略西事   熙宁三年九月乙未,工部侍郎、参知政事韩绛为陕西路安抚使,度支员外郎、直舍人院吕大防为宣抚判官。先是,绛奏以夏人寇庆州[1],陕西用兵,请出使。王安石曰:『臣于边事未尝更历,宜往。』上

  • 卷之七百四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一○七四 直隶总督刘峩奏覆抽改《通鉴纲目续编》正本翻本部数折·佚名

    一○七四 直隶总督刘峩奏覆抽改《通鉴纲目续编》正本翻本部数折乾隆四十九年十二月初九日直隶总督臣刘峩跪奏,为遵旨汇奏事。案查乾隆四十八年三月内奉上谕:前因披阅《御批通鉴纲目续编》内《发明》、《广义》各一条,于

  • 一 谕内阁着直省督抚学政购访遗书·佚名

    一 谕内阁着直省督抚学政购访遗书乾隆三十七年正月初四日乾隆三十七年正月初四日内阁奉上谕:朕稽古右文,聿资治理,几余典学,日有孜孜。因思策府缥缃,载籍极博。其巨者,羽翼经训,垂范方来,固足备千秋法鉴;卽在识小之徒,专门撰述

  • 张定和传·魏徵

    张定和字处谧,京兆万年人。 年少时贫寒低贱,有志气,守节操。 起初做侍官。 时逢平定陈国的战争,定和理当去打仗,但生活不能自给。 他要把妻子的嫁衣卖掉,妻子坚决不给他。 从此定和就走了。 因作战有功,被任命为仪同,赏赐布帛

  • 卷一百十一·杨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十一明 杨士奇等 撰务农宋神宗元丰八年门下侍郎司马光上奏曰臣窃惟四民之中唯农最苦农夫寒耕暑耘沾体涂足戴星而作戴星而息蚕妇治蠒绩麻纺纬缕缕而积之寸寸而成之其勤极矣而又水旱霜

  • 卷二百四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二百四十六人物志一百二十六列女传六八旗满洲列女传四镶黄旗满洲笔帖式金録之妻王氏镶黄旗满洲闲散和尚之妻李氏镶黄旗满洲领催阿尔泰之妻王氏镶黄旗满洲护军顺格之妻张氏镶黄旗满洲鸟枪护

  • 卷八十三·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大清会典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会典卷八十三太常寺祝文冬日至大祀圜丘祝文维乾隆   年岁次  十一月  朔越日  嗣天子【臣】御名敢昭告於皇天上帝曰时维冬至六气资始敬遵典礼谨

  • 卷十·陈骙

    钦定四库全书南宋馆阁录卷十     宋 陈騤 撰职掌秘书省知杂案掌行本省官到替通理迁改关陞批书祠祭差官行事【每遇祠祭太常寺移文差献官本省以官序轮差周而复始】及人吏迁补应知杂等事经籍案掌行秘阁御制御书图

  • 卷十九·毛奇龄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毛氏传卷十九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七年春公伐邾【为其灭须句也】三月甲戌取须句【公作胊】须句鲁封内之国前此僖二十二年邾曾灭须句矣僖公伐邾取须句盖取而还之也至是邾又灭须句文公又伐而取之乃不还其

  • 灵信经旨·佚名

    灵信经旨,撰人不详。约出于唐宋道士之手。《通志‧艺文略》着录「灵信经旨一卷」,即此书。今本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经文言占卜之术,分作两篇:其一为《灵信经旨》,乃晋平公时大臣师旷所传,内载四言谶语二百多句,根据耳目

  • 绣云阁·魏文中

    神魔小说,近代魏文中著。八卷一百四十三回。这是一部讲述紫霞真人的两个弟子下凡托生向世人阐道的长篇神魔小说。世上多非道,紫霞真人受道祖之命遣弟子虚无子下凡问道,其门下虚心子因妒忌也同时下凡去扰乱闻道。本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