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十一下

钦定四库全书

古经解钩沉卷二十一下

长洲余萧客撰

春秋左传七下

定公【下】

【十三年】经筑蛇渊囿

今济北有蛇丘城城下有水鲁囿也俗谓之浊须水误矣土地名【水经注二十四】

晋赵鞅入于晋阳

赵简子居晋阳至成公居邯郸颍容条例【元和郡县图志十三】晋太卤太原太夏太墟晋阳太康六名其实一也

春秋地名【初学记八】

传归我卫贡五百家吾舍诸晋阳

往年赵鞅围卫卫人恐惧故贡五百家鞅置之邯郸又欲更徙于晋阳服防

告其父兄

午之请父兄及邯郸中长老同【并史记注四十三】

【十四年】经于越败吴于檇李

檇李越地贾逵【史记注三十一】 防里越地同【王存九域志五】 今吴郡嘉兴县李城杜例【説文系传十一】

传使死士

死罪人贾逵 欲以死报恩者郑众【并史记注三十一】

为夫人南子

南子宋女贾逵

谓戏阳速

戏阳速太子家臣同【并史记注三十七】

【十五年】经辛亥郊

凡郊祀卜牛礼也卜郊非礼也何者牛可改郊不可改也牛苟不吉则改之苟有伤则改之郊必其时也先亦非礼也过亦非礼也以不卜者不可改也苟卜必书之何者刺其非礼也苟过时必书之何者亦刺其非礼也公羊谓三卜遇吉所以五月郊设三卜胡不书之如成十年书五卜襄七年书三卜郊襄十一年书四卜郊而第书辛亥郊欤斯误矣稽其旨上书鼷防食郊牛牛死改卜牛书五月辛亥郊书改卜牛正也书五月郊不正也是刺不时而非礼明矣左氏谷梁得其旨公羊之短折衷【山堂考索续集十二】

齐侯卫侯次于蘧挐

欲救宋盖恤邻也贾逵【公羊疏二十六】

姒氏卒

哀公母定姒卒时子未逾年虽行丧礼不可加于子故书卒子既未成君故不称夫人也啖集传【纂例三】

哀公

【元年】传于夫椒

越地同

以行成

求成也服防

昔有过浇

过国名也贾逵【并史记注三十一】

杀斟灌以伐斟鄩

地理志北海有斟县故斟寻国禹后西北去灌亭九十里土地名【水经注二十六】 斟寻去斟亭七里同【郑樵通志四十一】

啓之孙服防

后缗

缗有仍之姓贾逵

归于有仍

有仍国名后缗之家同

生少康焉

少康后缗遗腹子服防

为仍牧正

牧正牧官之长同肃

而邑诸纶

纶虞邑贾逵

一成

六十里为成同

一旅

五百人为旅同

以收夏众抚其官职

因此基业稍收取夏遗民余众抚修夏之故官宪典服防

配天

以鮌配天同

不失旧物

物职也贾逵【并史记注三十一】

【二年】传子南仆

仆御也贾逵

郢不足以辱社稷

郢自谓已无德不足立以汚辱社稷服防

八人衰绖

衰绖为若从卫来迎太子也同【并史记注三十七】

登铁上

铁丘名也土地名【水经注五】

【三年】传命藏象魏

象魏阙也法令悬之朝谓其书为象魏服防【御览一百七十九】

其桓僖乎

桓僖当毁而鲁事非礼之庙故孔子闻有火灾知其加桓僖也同【史记注四十七】

【四年】经亳社灾

公羊曰薄社也三家经同异【公羊疏二十七】

传袭梁及霍

梁霍周南鄙也服注 霍阳山在周平城东南土地名

将通于少习

少习楚通上洛阸道也同【并水经注二十】

【五年】传齐燕姬生子不成

燕姬齐景公嫡夫人昭七年燕人所归不成未冠也服注

诸子鬻姒之子荼

诸子诸公子鬻姒景公妾也淳于人所纳女荼安孺子同

恐其为大【阙】子也

为子为太子也荼少故恐立之同

长矣未有太子若之何

言君长未有太子一旦不讳当若之何欲早立长也同

二三子间于忧虞则有疾疢亦姑谋乐何忧于无君言二三子当国家间暇无忧虞惟恐疾疢在其间今无疾疚何为不自谋自乐何忧无君乎同

使国惠子髙昭子

国惠子国景之子国夏也昭子髙姬之子髙张同

寘羣公子于莱

寘置莱齐东鄙邑欲使逺齐同

景公死乎不与埋三军之事乎不与谋

莱人见五公子逺迁鄙邑不得与景公葬埋之事及国三军之谋故愍而歌同

师乎师乎何党之乎

师众也党所也言公子徒众何所适也同【并御览百四十七】

【六年】传晏圉

晏婴之子贾逵

闭涂

不通外使也服防

逆越女之子

越女昭王妾同

三代命祀祭不越望

谓所受王命祀其国中山川为望同【并史记注四十】

于骀

骀齐邑贾逵【史记注三十二】

【七年】传不过十二

周礼王合诸侯享礼十有二牢上公九牢侯伯七牢子男五牢同【史记注三十一】

端委

端之衣委貌之冠王肃【谷梁疏七】

立于社宫

社宫中有室屋者郑众 社宫社也服防

乃背晋而奸宋

以小加大贾逵【并水经注三十五】

【八年】经及阐

阐在冈县北杜例 冈县西四十里有阐亭土地名【并水经注二十四】

【十年】传三日哭于军门之外

诸侯相临之礼服防【史记注三十一】

侵及赖

赖齐邑服防【史记注三十二】

【十一年】传犹获石田也

石田不可耕王肃

其有颠越不共则劓殄无遗育

颠陨也越坠也颠越无道则割絶无遗也服防

于鲍氏

鲍氏齐大夫同

使赐之属镂

属镂剑名同【并史记注三十一】

鸟则择木

鸟喻巳木以喻所之国同【史记注四十七】

【十二年】经于櫜臯

櫜臯地名同【史记注三十一】

传请寻盟

寻温也贾注【论语疏二】 寻之言重也服注

亦可寒也

寒歇也亦可寒而歇之同【并仪礼疏十七】

【十三年】传王恶其闻也

恶其闻诸侯贾逵

自刭七人

以絶口服防

乃先晋人

外传曰吴先歃晋亚之先叙晋晋有信又所以外吴贾逵【并史记注三十一】

【十四年】经西狩获麟

视明礼修则麒麟至服注【经典释文五】 思睿信立白虎扰言从乂成则神龟在沼听聪知政而名川出龙貌恭礼仁则鳯凰来仪同【诗疏一之三】 麟中央土兽土为信信礼之子修其母致其子同【朱校宋本礼记疏三十一】

传于大野

薮名鲁田圃之常处盖今钜野是也同

叔孙氏之车子鉏商

车子微者也鉏商名也同

以为不祥

麟非时所常见故怪之以为不祥同

曰麟也然后取之

仲尼名之曰麟然后鲁人乃取之明麟为仲尼至也同【并史记注四十七】

阚止

子我也贾逵

诸御鞅

齐大夫也同

子我夕陈逆杀人逢之

子我将往夕有事于君而逢逆之杀人也服防

陈氏方睦

陈常方欲谋有齐国故和其宗族同

使疾而遗之潘沐

使陈逆诈病而遗也同

子我盟诸陈于陈宗

子我见陈逆得生出而恐为陈氏所怨故与盟而请和也陈宗宗长之家同

陈豹

陈氏族也贾逵

使公孙

齐大夫也同

我逺于陈氏矣

言与陈氏宗疎逺也服防

且其违者

不从子我者同

彼得君弗先必祸子

彼谓阚止也子谓陈常也同

子行舍于公宫

止于公宫为陈氏作内间也同

四乘如公

成子兄弟八人二人共乘故曰四乘同

出逆之遂入闭门

成子兄弟见子我出遂突入反闭门子我不得复入同

侍人御之

阉竖以兵御陈氏同

子行杀侍人

舍于公宫故得杀之同

公与妇人饮酒于檀台

当陈氏入时饮酒于此台同

成子迁诸寝

欲徙公令居寝也同

太史子余

齐大夫同

将出

出奔也同

攻闱与大门

宫中之门曰闱大门公门同

适丰丘

陈氏邑贾逵

杀诸郭关

齐闗名服防

将杀大陆子方

子方子我党大夫东郭贾也同

于舒州

陈氏邑也贾逵【并史记注三十二】

【十五年】传舍于孔氏之外圃

圃园同

二人蒙衣而乘

二人谓良夫太子蒙衣为妇人之服以巾蒙其头而共乘也同

孔氏之老栾宁问之

家臣称老问其姓名同

称姻妾

防姻家妾同

适伯姬氏

适伯姬所居服防

杖戈而先

先至孔悝所同

介舆豭从之

介被甲也舆豭豚欲以盟贾逵

遂劫以登台

于卫台上召卫羣臣服防

使告季子

季路为孔氏邑宰故告之同

召获驾乘车

召获卫大夫驾乘车不驾兵车也言无距父之意同

行爵食炙

栾使召季路乃行爵食炙同

奉卫侯辄

召获奉卫侯同

遇子羔将出

子羔卫大夫髙柴孔子弟子也将出奔贾逵

弗及不践其难

是时辄以出不及事不当践其难子羔言不及以为子路欲死国也郑众 言家臣忧不及国不得践履其难贾逵

食焉不辟其难

言食悝之禄欲救悝之难此明其不死国也服防

公孙敢

卫大夫同

无入为也

言辄已出无为复入同

必或继之

必有继续其后攻太子王肃

下石乞盂黡敌子路

二子蒯瞆之臣敌当也服防

冠不免

不使冠在地同【并史记注三十七】

【十六年】传称一人非名也

天子自谓一人非诸侯所当名同【史记注四十七】

为白公

白邑名楚邑大夫皆称公同

如髙府

髙府府名贾逵

以如昭夫人之宫

昭王夫人惠王母越女也服防【并史记注四十】

【十七年】传国子实执齐柄

秉权柄同【史记索隐二十】

如鱼竀尾

鱼劳则尾赤以喻蒯瞆淫纵郑众【诗疏一之三】

立公子起

起灵公子服防【史记注三十七】

【二十二年】传居甬东

越东鄙甬江东也贾逵【史记注三十七】

【二十七年】传盟于平阳

宣八年平阳东平阳也泰山有平阳县此年平阳西平阳也髙平南有平阳县土地名【宋本疏三十六】

属孤子

属防也孤子死事者之子失名注

设乘车两马

大夫车服也一曰两饰同

系五邑焉

加之五邑也同

隰之役

在哀二十三年同【并御览二百一】

多间

间隙也贾逵

公游于陵阪

陵阪地名服防【并史记注三十一】

古经解钩沉卷二十一下

猜你喜欢
  僖公卷十二(起二十二年,尽三十三年)·何休
  卷一百二十四 陆氏·黎靖德
  提要·陆粲
  思辨録辑要序·陆世仪
  读书劄记卷三·徐问
  卷二十五上·朱熹
  卷三十·魏了翁
  卷三百二十三·佚名
  攝大乘論本卷第一·欧阳竟无
  中阿含经卷第四十九·佚名
  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目录·自融
  佛说群牛譬经·佚名
  卷第四十八·佚名
  宗镜录卷第十六·延寿
  劝发菩提心文原文·省庵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七言绝句·刘克庄

    春日偶成(宋)程颢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春日(宋)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

  • 第三折·佚名

    (刘二公上,云)事要前思,免劳后悔。谁想朱买臣得了官,肯分的除授在俺这会稽郡做太守。我想来,他若说起这前情,俺可怎了也?我如今且着孩儿在家中炰下个那疙疸茶儿,烙下些椽头烧饼儿,等张

  • 词苑丛谈卷十一·徐釚

    翰林院检讨徐釚撰谐谑中吴纪闻云徽宗即位下诏求直言及上书与廷试直言者俱得罪京师有谑词云当初亲下求贤诏引得都来胡道人人招是骆宾王并洛阳年少自讼监宫及岳庙都一时闲了误人多是误人多误了人多少宣和四年预借元宵有

  • 四集卷二十九·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四集卷二十九古今体一百二十八首【乙未五】西直门外节临龙见举常雩清晓还宫斋宿吾半月园居踈命驾今来农况阅沿途麦芃五寸?盈寸都为优沾春雨饶蓄目青葱同一色轻舆缓度不知遥高低苖硕緑如油三月难逢

  • 第六十九回 据渭北后秦独立 入阿房西燕称尊·蔡东藩

      却说慕容冲起兵平阳,进攻蒲坂,秦王坚欲调兵抵御,一时苦无统将,只好将钜鹿长史窦冲,拨使讨冲。钜鹿公苻睿,少了一个帮手,未免势孤,但睿是少年使气,粗猛任性,不管甚么利害,即倍道往攻华阴。慕容泓接得探报,说他来势凶猛,却也寒

  • 徐鹿卿传·脱脱

    徐鹿卿,字德夫,隆兴府丰城县人。广泛地通晓经史,以擅长文学名于乡里,后来的学者争以他为宗师。嘉定十六年(1223),参加廷试,考中进士,有关官署按其对策决定他名列第二位,详定官因其直率压抑他,结果置第十位。徐鹿卿调南安军学教

  • 吴悌传·张廷玉

    吴悌,字忠诚,金奚谷人。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授乐安知县,后调宣城知县,召入朝任御史。十六年,应天府进呈录取学生试卷,考官评语失书名,学生策问答卷多讥讽朝政。世宗大怒,逮考官谕德江汝璧、洗马欧阳衢,诏令下狱,贬官,知府孙懋

  • 题词·谈迁

    吾僻处孤庐,夺于帖括。河东三箧,既无亡书;茂先连乘,兼少载籍。性心忽善忘,偶聆一事,击节私快,适颖,纸未及随,旬日之内,不复全忆。问追毫从事,所佚多矣。今特輶轩之下材,詅痴之馀啮也。说部充栋,错事见采。串易芜,采易凿,舍其旧而新是

  • 至诚宪皇帝圣训目録·乾隆

    大清世宗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寛仁信毅大孝 诏令奏议【诏令之属】卷一圣德卷二圣德卷三圣孝卷四圣学卷五圣治卷六圣治卷七圣治卷八敬天卷九法祖卷十文敎卷十一武功

  • 卷一百九十三·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九十三经籍考集【别集五】明薛应旗方山文録二十二卷应旗见经类靳学顔两城集二十卷学顔字子愚济寜人嘉靖进士官至吏部左侍郎刘绘嵩阳集【无卷数

  • 卷十三 氾论训·刘安

    古者有鍪而绻领,以王天下者矣。其德生而不辱,予而不夺,天下不非其服,同怀其德。当此之时,阴阳和平,风雨时节,万物蕃息。乌鹊之巢可俯而探也,禽兽可羁而从也。岂必褒衣博带,句襟委章甫哉?古者民泽处复穴,冬日则不胜霜雪雾露,夏日则

  • 卷五·杨简

    钦定四库全书慈湖诗传卷五      宋 杨简 着卫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瞻彼淇奥绿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瑟兮僴兮赫兮咺兮

  • 隐公·隐公六年·左丘明

    【经】六年春,郑人来渝平。,夏五月辛酉,公会齐侯盟于艾。秋七月。冬,宋人取长葛。【传】六年春,郑人来渝平,更成也。翼九宗、五正顷父之子嘉父逆晋侯于随,纳诸鄂。晋人谓之鄂侯。夏,盟于艾,始平于齐也。五月庚申,郑伯侵陈,大获。

  • 三增上学与三育·太虚

    ──二十八年十二月在仰光华侨中学讲──贵校是在全缅华侨所办学校中的最高学府,校舍宽敞,设备齐全,学生众多,固在各校董担任经费之充足,亦由校长及教师职员认真办理之所致。今天得来贵校参观,并与各位相叙谈,非常的愉快!但我

  • 说无垢称经赞卷第六(末)·窥基

    观如来品 合十一品。正陈本宗分中。分三。初九品明菩萨境。次上一品明菩萨行。此之一品。明菩萨果。修行当必成大果故。如来之名。已如前释。观者察。智见照察。名之为观。恐修妙行者执有实如来。不解正观二身差别。

  • 漫塘文集·刘宰

    宋代诗文别集。36卷。刘宰著。《四库全书总目》称刘宰“秉性恬谈,平生无他嗜好,惟书靡所不读,所为文章,淳古质直,不事藻饰,而自然畅达”。集中诗歌数量不多,以纵情山水,表达闲情逸致的作品为主,如《过剡溪》:“青山叠

  • 石墨镌华·赵崡

    碑刻辑录。明代赵崡编。六卷,附录二卷。编者盩厔(今陕西周至)人,其家附近为汉、唐故都,古代碑刻较多,加上嗜好金石,故蓄有众多旧碑,且多是宋、元以上为欧、赵所未收者。将其跋尾共二百五十三种刊刻成册,每碑目下,各注

  • 春秋诸国统纪·齐履谦

    六卷。目录一卷。元齐履谦(1263-1329)撰。齐履谦字伯恒,大名(今属河北)人,元代经学家、天文学家。齐氏幼通算术,自星历生累迁授时郎、秋官正。泰定中曾以太史院史奉使宣抚江西福建,所以罢免贪官污吏四百余人。其平生着述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