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十三

钦定四库全书

古经解钩沈卷二十三

长洲余萧客撰

春秋谷梁传

谷梁

序成帝时议立三传博士巴郡胥君安独驳左传不祖圣人春秋谷梁传序【常璩华阳国志十下】 夫子感隠桓之事为作春秋振王道于无王徐邈序【北堂书钞九十五】解左氏善于礼公羊善于谶谷梁善于经郑六萟论【序疏】 谷梁与孝公同时麋信注【经典释文一】

序鼓芳风以扇游尘

正乐为芳风淫乐为游尘乐可以降天神出地只故云芳风淫乐鬼神不享君子不聴故曰游尘旧解【序疏】

隠公

【元年】传不正

夫逊者君臣之大节也苟不失其正则圣人必重之春秋必韪之谷梁谓非正岂防防欤隠之逊非徒为威盖成先君归仲子之意春秋实尼父之日月也日月之昭昭然非逊君之贤君曷以居其首哉居斯之首与居诸史之首则正创业之主斯之首则圣特笔之以冠十二公矣始定易非乾象无以冠之七十传非夷齐无以冠之三千子非颜闵无以冠之又春秋正威母之丧不正隠母之丧威母书夫人薨隠母书君氏卒斯皆正隠让之明言而圣人崇谦逊之风戒僭乱之俗成王化之本也左氏公羊得其实谷梁之短矣陈岳春秋折衷【山堂考索续集十二】

经天王使宰咺来归惠公仲子之赗

天子于诸侯含之赗之诸侯于卿大夫如天子于诸侯诸侯于士如天子于诸侯臣襚之赗之天子于二王之后含为先襚则次之赗为后诸侯相于如天子于二王后 平王新有幽王之乱迁于成周欲崇礼于诸侯原情免之若无事而晚者去来以讥之荣叔是也郑释废疾【朱校宋本礼记疏五十一】

传贝玉曰含

大夫当五诸侯当七天子当九旧说【疏一】

寰内诸侯

天子以千里为寰尹更始章句【宋本文选注六】

【二年】传入者内弗受也

按侵伐围灭皆用兵之事安有彼国愿受之乎赵匡春秋集传【纂例五】

夫人薨不地

此说非也假如夫人归宁死于外岂得云不地乎同【纂例三】

传外壤

壤音伤旧音【疏一】

【五年】传苞人民殴牛马曰侵斩树木壊宫室曰伐

廐焚孔子曰伤人乎不问马今谷梁以苞人民为轻斩树木壊宫室为重是理道之不通也何休废疾苞人民殴牛马兵去则可以归还其为壊宫室斩树木则树木断不复生宫室壊不复成为毒害更重也释废疾【疏二】

【九年】传聘诸侯非正也

周礼云天子时聘以结诸侯之好人君亦有聘士之礼谷梁曰聘诸侯非正也言天子不当聘诸侯殊误矣啖助春秋集传【纂例四】

所侠也

所者侠之氏尹更始注【疏二】

【十年】传不正其乘败人而深为利

安有彼不败而能取其邑乎假如兵不败我直取得其邑则无罪乎赵集传【辨疑一】

桓公

【元年】经春王

春秋上下无王者凡一百有八桓无王者见不奉王法余公无王者为不书正月不得书王桓初即位者已见治故书王以示义范甯例【疏三】 春秋嵗首必书王者圣人大一统也书王必次春书正必次王谓春者天之所为也正者王之所为也王禀于春正禀于王以载行事以立纲纪纲纪立而后条贯举条贯举而后褒贬作褒贬作而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道定是以凡书王皆用周之班厯或失不班厯则不书以明上尊天子下卑诸侯以正王道也苟不班厯而不书正则并正去之虽是月有事第书其事而无其正何者王旣不书正将奚附局班厯而书王则并正在焉虽是无事亦书空正月以纪之何者王旣书之正宜在焉自始正末无毫厘之差谷梁公羊无辞左氏得其实折衷【山堂考索续集十二】

郑伯以璧假许田

郑以祊不足当许田故复加璧麋信【史记注三十三】

【二年】传孔氏父字諡也

孔字父美称也孔氏之先皆以字连父故有弗父金父若孔为氏岂世世改乎又春秋时名嘉者多字孔是其证也啖集传【辨疑二】

【三年】传谨言而退

谷梁云善其约言而退按防遇亦并不盟皆是约言而退何得独异其文赵集传【纂例四】

【四年】传夏曰苗

运斗枢曰夏不田谷梁有夏田于义为短废疾四时皆田夏殷之礼诗云之子于苗选徒嚣嚣夏田明矣孔子虽有圣德不敢显然改先王之法以教授于世若其所欲改其阴书于纬藏之以传后王谷梁四时田者近孔子故也公羊正当六国之亡谶纬见读而传为三时田作传有先后虽异不足以防谷梁也 嵗三田谓以三事为田释废疾【并朱校宋本礼记疏十七】

【九年】传为之中者归之也

按王后者天下之母不同于诸侯自合书之不闗鲁为之媒乃书也赵集传【纂例六】

言使非正也

礼诸侯嫡誓于天子摄其君则下其君一等未誓则以玉帛继子男此为同急王命也至于相朝非急防今曹伯有不朝鲁未为有阙命使世子摄朝言非礼之政庾信注

以内

内鲁同

内失正曹伯失正

言二者俱失之同【并御览百四十七】

【异字】则是放命也【唐石经二】

放违也言世子违命而止是当不义则争之庾信注【御览百四十七】

【十年】传正终生之卒也

曹伯亢诸侯之礼使世子行朝故于卒示讥范甯答薄氏驳【疏四】

来战者前定之战也

此说非也言来者责三国不当来尔言战者讳败之常也赵集传【辨疑二】

【十一年】经公防宋公于夫钟【童】

童音钟麋信音【释文二十三】

【十四年】传以为唯未易灾之余而尝可也志不敬也唯以未易灾之余而尝然后可志也用火焚之余以祭宗庙非人子所以尽其心力不敬之大也郑嗣【注二】

【十五年】传地而后伐疑辞也

按谋伐之初岂有不懐疑者疑者心中之事何由知之今据经文因成防礼而后行伐尔辞意甚明无他义也赵集传

【十八年】传薨称公举上也

诸侯虽五等臣子皆曰公从髙称也生时皆然何用解薨啖集传【并辨疑二】

庄公

【元年】传无来锡命

锡命者旌功德之由苟锡之非礼也谷梁曰礼有受命无来锡命此説非也按秦汉以后郡县天下天子益尊不比三代犹就郡国加守相爵秩何得无锡命乎盖不知讥其赏无功而遂妄为义也赵集传【纂例四】

【二年】传妇人既嫁不逾竟

若然则父母存岂得絶其归宁乎同【纂例二】

【四年】传刺释怨也

凡战伐盟防苟君臣不敌则必耻之矧其狩乎狩者非大于战伐盟防也战伐盟防者不得已而为之狩者在我而已苟公自狩于境内则为人事也越境与齐狩则非人事也旣非人事则必齐侯召公同狩公不肯自与齐之微者狩也苟是与防者狩则必为鲁讳当书及齐人狩于禚不曰公矣如文二年书及晋处父盟也噫人齐侯者盖刺公也刺其非王事而与不同天之讐狩斯谷梁近之左氏公羊俱误折衷【山堂考索续集十二】

【六年】传称名贵之也

王人者卑者之称也当直称王人而已今以其能奉天子之命救卫而拒诸侯故加名以贵之僖八年公防王人齐侯是卑者之常称徐干注【注三】

【七年】经恒星不见

天戒若曰勿使大夫世官将令専事暝晦公室卑矣刘向春秋说【晋书二十九】

【十七年】传逃义曰逃

凡言逃者皆谓义当留而窃去也故谷梁云逃义曰逃君臣同辞逃者匹夫之事也赵集传【纂例七】

【二十二年】传为嫌天子之葬也

谷梁曰为嫌天子不许之葬按当时天子微弱鲁肯畏之乎若实有畏王之心则自赦以除母罪岂为得礼且鲁庄未尝有怨齐之心葬母肯有所忌赦自赦尔葬自葬尔事不相闗同

【二十三年】传朝于庙正也于外非正也

若于国中而不于庙乃为非礼若于境外如何求庙乎且诸侯朝于四岳之下亦岂得求庙乎同【并辨疑四】

【二十四年】传赤盖郭公也

赤若是诸侯不能治国舍而归曹应谓之奔何以诡例言归乎薄叔驳【疏六】

【二十八年】经大无麦禾

水旱当书不书水旱而曰大无麦禾者土气不养稼穑不成刘向说【晋书二十七】

【二十九年】传以大及小也

此但言先后次第破甚者先之或近边者亦先之何必小大乎啖集传【辨疑四】

闵公

【元年】传諡所以成德也

成谓定其德之优劣徐邈注【北堂书钞九十四】

僖公

【四年】传侵蔡而蔡溃以桓公为知所侵也

霸主当以讨罪正邪为心岂以易侵而遂侵乎又凡春秋书侵伐皆罪之也不可妄加褒饰赵集传【辨疑五】

【十八年】传言及恶宋也

战言及者所以别客主直与不直河曲之战两不直故去及今宋言及明直在宋非所以恶宋也即言及为恶是河曲之战为两善乎及谷梁以为河曲之战不言及略之也自相反矣废疾【王晳春秋皇纲论三】

【二十一年】经大旱

春秋凡书二十四旱考异邮说云分为四部各有义焉释废疾【朱校宋本礼记疏二十三】

【二十九年】经大雨雹

雹者阴胁阳之象霰者阳胁阴之符也春秋谷梁说【大戴礼注五】

【三十三年】传未可杀而杀举重也

未可杀而杀谓定元年杀菽者此说非也定元年草不死唯菽死故纪其灾也且今百草未死豆苗先枯即知豆易凋不得云举重也赵集传【辨疑六】

文公

【四年】传其不言氏何也贬之也

凡夫人加氏字便于言尔今旣曰妇姜故不要言氏无他义也啖集传【辨疑七】

【五年】传而含已晚

【附正疏误字】唯论诸侯自相于【影宋本六】

【九年】经地震

阳气伏于阴下见迫于阴故不能升以至地动孔晁指训【春秋本义】

秦人来归僖公成风之襚

以其殽败兵无休时君子原情不责晚也释废疾【朱校宋本礼记疏五十一】

【十二年】传女子十五而许嫁

女子十五许嫁笄尹章句【周礼疏十四】

【十四年】传犹茀也

茀扶愦翻李轨音 茀扶勿翻徐邈音【并释文二十三】

宣公

【二年】传华元虽获不病矣

按军败身获而云不病此说非也但縁师先败绩身乃见获依次第书之有何褒贬乎若欲褒贬之乃责其不身先士卒尔何得云善也晋侯夷吾之见获为马陷泞中师实不败各依事实而言无烦曲说赵集传【辨疑八】

【三年】经牛死

宣公区霿昏乱故天不飨其祀刘向说【晋书二十九】

【八年】经有事于太庙

禘而云有事者虽为卿佐卒张本而书有事其实当时有用七月而禘因宣公六月而禘得礼故变文言有事春秋因事变文见其得正也释废疾【朱校宋本礼记疏五十二】

【十一年】传使不得其君臣之道

【附补注脱字】二人与君昏淫

【十五年】传古者什一

【附删注衍字】又受田十亩【并何煌校宋建安余氏万卷堂本七】

【十八年】传【异字】是亦奔父也【唐石经七】

成公

【元年】传作为也

【附补疏脱字】言新则兼作也【影宋本六】

【九年】传详其事贤伯姬也

按春秋褒贬当事而书未有别纪闲事以为褒也赵集传【辨疑八】

【十三年】经【脱字】遂防晋侯齐侯【唐石经八何校余本八】

【十八年】经筑鹿囿

天子囿方百里公侯十里徐邈注【影宋疏八】

襄公

【六年】传【异句】非立异姓以莅祭祀【何校余本九】

此盖昭四年经云取鄫以为若今实灭之不合如此所以云立异姓也按吕今灭鄫以为附庸后鲁取得之何妨书取鄫乎且定六年郑灭许哀元年许复见于经则鄫之灭而再见亦何足怪若鄫人实取外孙为国嗣罪自在鄫非莒之过则经文又当如梁亡之类而言鄫亡不当书灭赵匡集传【辨疑九】

【七年】传见以如防卒也

此说非也几诸侯卒皆书名若言郑伯如防髠原卒于鄵则不成文辞也故云尔吴子谒伐楚门于巢卒书名于伐楚之上亦同此义同【纂例三】

【十二年】经围邰【台】

台音台范甯音【宋本羣经音辨一】

昭公

【七年】传王父名子也

【注脱字误字】君不聴臣易名者欲使人重父命也父受名于王父王父卒则称王父之命名之【何校余本十】

【八年】经陈侯之弟招杀陈世子偃师

招成公子姬师襄公子所谓悼太子者也哀公爱其世子留托之招哀公有疾招杀太子姬师而立留庾信注

传曰乡陈公子招

招发于十年矣同

尽具亲

谓称公子又称弟招先君之公子今君之母弟也同

恶也

恶哀公使招至于杀之同【并御览百四十七】

御轚者

轚絓也刘兆【释文二十三】 轚继也同【经典释文六】

【异字】闵之也【唐石经十】

【十五年】传君命无所不通

宗庙大事大夫卒小事以理言之应待祭毕又礼记称卫侯曰栁庄者非寡人之臣也社稷之臣也如其卒虽当祭必告据此足明常礼不告啖集传【辨疑十】

【二十年】传齐谓之綦

綦连并也刘兆

楚谓之踂

踂聚合不解也同

卫谓之絷

絷如见絷纠也同【并影宋本释文二十三】

定公

【元年】传毛泽未尽人力未竭未可以雩也

雩者以祈雨也若待毛泽尽人力竭虽雨何救哉盖传以日月为例故有此分别啖集传【辨疑十】

【四年】传【异句】一事而再防【唐石经十一】

经楚囊瓦出奔郑

【注阙文】知见伐由巳故惧而出奔【何校余本十一】

【十二年】传【异句】非国不言围【唐石经十一】

【十五年】经滕子来防葬

曹滕二莒世属服事我范答薄氏【影宋疏十一】 二邾同【疏十九】

传乃急辞也

按凡称乃缓辞也不得云急赵集传【辨疑十】

哀公

【元年】传【脱字】此该郊之变而道之也【唐石经十二】

【异字】子不志三月卜郊【唐石经十二】

【十二年】传非正也

春秋常赋不书苟书之必讥其重敛也复书用田赋可知其害人矣谓作者不宜作谓用者不宜用皆圣人之防文也自作丘甲之后已破十一之税矣田赋军赋本通出马一匹牛三头今别为田明矣杜氏谷梁得其防折衷【山堂考索续集十三】

古经解钩沈卷二十三

猜你喜欢
  四时第四十·管仲
  景公恶故人晏子退国乱复召晏子第五·晏婴
  卷十·杨甲
  卷三十二·李明复
  卷十六·沈廷芳
  第五章 节欲·佚名
  礼记要义卷第三十二·魏了翁
  思惟品第一·佚名
  大般涅槃經正法分品目·欧阳竟无
  攝大乘論本卷第一·欧阳竟无
  妙法莲华经台宗会义卷七之二·智旭
  告全世界佛教徒·太虚
  万善同归集卷上·延寿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二十九卷·宝亮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五十七·澄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四折·佚名

    (净扮馆驿子上,诗云)驿宰官衔也自荣,单被承差打灭我威风。如今不贪这等衙门坐,不如依还着我做差公。自家是个馆驿子,一应官员人等打差的,都到我这驿里安下。我在这馆驿门首等侯,看有甚么人来。(小末扮春郎冠带引祗从上,云)小

  • 三集卷三十四·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卷三十四古今体一百二十四首【癸未八】八月朔日作岂有秋朝仍喜雨更兼雨足此欣晴晩田果见苏生意老圃亦应酬望情晨雾犹然恋湿润午曦遂大放光晶节临仲月占时若伫待穰穰万宝成再题玉岑精舍构舍初看

  • 史达祖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史达祖(生卒年不详)字邦卿,号梅溪,汴(今河南开封)人。自韩侂胄柄权,事皆不逮之都司,初议于苏师旦,后议之史邦卿,而都司失职。韩侂胄为平章,事无决,专倚堂吏史邦卿,奉行文字,拟帖撰旨,俱出其手,权炙缙绅。侍从简札,至用申呈。

  • 卷一百四十二·列传第三十·张廷玉

        铁铉 暴昭 陈性善 张昺 宋忠 马宣 瞿能 张伦 颜伯玮 王省 姚善 陈彦回   铁铉,邓人。洪武中,由国子生授礼科给事中,调都督府断事。尝谳疑狱,立白。太祖喜,字之曰“鼎石”。建文初,为山东参政。李景隆之北

  • 第十回 逃将军弃师中虏计 亡国后侑酒作人奴·蔡东藩

      却说魏主焘巡阅夏都,见他城高基厚,上逾十仞,下阔三十步,就是宫墙亦备极崇隆,内筑台榭,统皆雕镂刻画,饰以绮绣,不禁喟然叹道:“蕞尔小国,劳民费财,一至于此,怎得不亡呢!”可为后鉴。遂将所得财物,分给将士,留常山王素镇守统万,自

  • 卷之五百四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二百九十五·佚名

    光绪十七年。辛卯。三月。乙丑朔。上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皇太后安。至癸巳皆如之。外记  ○谕内阁。怀塔布奏。查勘福陵明楼等处应修各工。请择吉兴修一摺。着钦天监选择吉期。知照盛京将军会

  • 卷八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八十九礼部四十八丧服国初颁降大明令凡丧服等差多因前代之旧後更定服制着为孝慈録复图列于大明律今具载于後大明令斩衰三年【斩衰者用至粗麻布不缝下边谓之斩衰】子为父嫡孙为祖後者为祖【为曾高

  • 二十二  节用下·墨子

    子墨子言曰:“仁者之为天下度也,辟之无以异乎孝子之为亲度也(2)。”今孝子之为亲度也,将奈何哉?曰:亲贫,则从事乎富之;人民寡,则从事乎众之;众乱,则从事乎治之。当其于此也,亦有力不足,财不赡,智不智(3),然后已矣。无敢

  • 戒品第二十五·佚名

    若学戒法有作相,而於戒法不善学。知戒非戒无二相,如是乃名学佛法。若有菩萨住无相,受持不离名持戒。於佛法学乐承事,是名善学而无著。是大智者如是学,心永不生不善法。如日虚空而往来,放百千光破黑闇。若学般若住无为,能摄一

  • 卷九十四·佚名

    释毕定品第八十三之下【经】“世尊,菩萨摩诃萨住何等白净法,能作如是方便而不受染污?”佛言:“菩萨用般若波罗蜜,作如是方便力,于十方如恒河沙等国土中,饶益众生,亦不贪著是身。何以故?著者、著法、著处,

  • 佛说如来兴显经卷第一·佚名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一时佛游如来建立之土。号叹法身深奥悦豫普见棚阁。为大严净显曜威宫琉璃之藏如来所行。佛时兴出无量之路。为法界宫。观菩萨身。光明清净。师子之座。咸受一切菩萨之体。为大法座。

  • 般若心经略疏连珠记上·师会

    立斯题者。示无胸臆尔。谓此记文。是皆佛祖之灵蛇夜光赤野丹渊明月亏全者也。第以朱丝金缕贯连成记。有类苍梧之珠丘焉。宋玉峰沙门师会述将释此疏。文二。初题目二。初标疏题。然题目有二种。冠之经首则曰经题。标于

  • 第十二卷·知礼

    金光明经文句记 第十二卷宋四明沙门知礼述二次第下明品之次第二。初明诸品所归亦是今品之来意也。何者下释诸品次第。序品叙大体等者。向疏释经叙乎五章。今唯叙体者。盖指极果所游所契。而高而广。法性是佛地

  • 佛说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佚名

        大唐南印度三藏菩提流志译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梵在净居天宫。与大菩萨摩诃萨众。及无量净居天子。前后围绕供养恭敬尊重赞叹瞻仰如来。是时世尊正于众中。为诸大众说陀罗尼无量妙法。复为利益未来世中薄福

  • 卷第九·慧苑

    续华严略疏刊定记卷第九 十地品第二十六 将释此品。四门同前。 初释名中二□□□辨品□□前中他化自在天会。元言他化□乐具。具得受用。□任同一法筵相遇。故名会等。於此天宫。说十地者。表真智证如。自他存泯。非

  • 云中奇案·阿加莎·克里斯蒂

    普罗米修斯号航班从巴黎飞往伦敦……坐在9号座位上,赫尔克里·波洛能够方便地观察到机舱里的乘客们。在他右手前方的一个位置上坐着一位漂亮的年轻女孩,显然正迷恋着对面的男子。在他的前方,13号座位上。坐着一位伯爵夫

  • 典论·曹丕

    文论。三国魏曹丕(187—226)撰。一卷。丕有《魏文帝集》已著录。据《三国志·文帝纪》称:“帝好文学,以著述为务,自所勒成垂百篇。”裴松之注曰:“故论撰所著《典论》、诗赋,盖百余篇。”明帝四年(230)春二月戊子“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