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九

<经部,五经总义类,古经解钩沉

  钦定四库全书

古经解钩沉卷十九

长洲余萧客撰

春秋左传五

成公【下】

【十七年】经同盟于柯陵

不重言诸侯见尹子单子与盟通例

用郊

犹用币于社因史之文也指掌碎玉【并本义十九】

壬申

十一月丁亥朔六日壬辰长歴【宋本疏十九】 六日壬申同【疏二十八】

传士燮卒

昔周公之隆天不出妖地不出孽隂阳和调灾害不生武王有疾周公植璧珪愿以身代武王疾愈周公不夭由此言之死不可请偶自天禄欲尽矣非果死左氏以为果死因着其事以为信然于义左氏为短膏盲【公羊疏二十一】

师于汝上

汝出汝阳县大盂山至汝隂褒信县入睢杜例【读诗记二】

梦涉洹

洹出汲郡林虑县东北至信成入张甲河同【説文系传二十一】

不敢占也

声伯恶琼瑰赠死之物故畏而不言服防【诗疏六之四】

公游于匠丽氏

匠丽氏公外嬖大夫在翼者贾逵【史记注三十九】

【十八年】传于清原

中牟县西有清阳亭杜释地【水经注二十二】

襄公

【元年】传于洧上

洧水名服防【史记注三十九】

【二年】经六月庚辰郑伯睔卒

书于六月经误长歴【宋本疏二十】

遂城虎牢

不书取许其城也赵集传【微旨下】

【三年】传帅组甲

以组缀甲贾注【宋本疏二十】服注【初学记二十二礼书百十六】 以组为甲三传异同説【宋本文选注五】

被练

练为甲里卑者所服马融注【初学记二十二】

【注】当时君子

【疏阙文】诸言君子论议往事多自丘明自言托之君子此传君子谓子重亡多于获楚人以君子之言咎责子重不得为后世君子【宋本二十】

于耏外

今临淄唯有澅水西北入沛即地理志曰如水矣耏如声相似土地名【水经注二十四】

乱行

行陈也贾逵【史记注三十九】

【四年】传金奏肆夏之三

【疏阙文】肆遂也夏大也言遂于大位谓王位也【宋本二十】

恃其射也

羿之先祖世为先王射官故帝赐羿弓矢使司射贾逵【书疏七】

灭斟灌及斟寻氏

斟灌斟寻夏同姓也夏后相依斟灌而国故曰灭夏后相也同【史记注三十一】

官箴王阙

【疏阙文】每官各为箴辞以戒王若箴之疗疾故名箴焉言官箴者各以其官所掌而为箴辞【宋本二十】

武不可重

重犹大也言武事不可大任服防【宋本疏二十】

【六年】传同盟故也

用同盟之礼盖继好之义也杜例【宋本疏二十】

【八年】传尊晋侯也

尊晋侯则季孙亦不当书但言防而已且鲁君与他国大夫防例皆书人何独尊晋侯乎啖集传【辨疑九】

【九年传注】刑器刑书

【疏阙文】恐其为火所焚当是国之所重必非刑人之器故以刑器为刑书也【宋本二十一】

居商丘

商丘地名服注【诗疏二十之三】 阏伯居商丘祀大火杜例【宋本疏二十一】

相土因之

相土契之孙因之者代阏伯之后居商丘汤以为号服防【诗疏二十之三】

遇艮之八

爻在初六九三六四六五上九惟六二不变连山归藏之占以不变者为主失名注【周礼疏二十四】

次于隂口

参南曰隂口者水口也同【水经注二十二】

冠而生子

人君礼十二而冠贾注 服注【宋书十四】 春秋左氏传説岁星为年纪十二而一周于天天道备故人君子十二可以冠自夏殷天子皆十二而冠五经异义【通典五十六】

以金石之乐节之

公冠记无乐春秋传説君冠必以金石之乐节之谨案人君饭有举乐而云冠无乐非礼义也五经异义【政和五礼新仪十二】

以先君之祧

曾祖之庙曰祧服注【朱校宋本礼记疏五十五】

冠于成公之庙

成公卫曽祖故以祧为曽祖庙时不冠于卫之始祖非以巳庙故也同【仪礼疏一】

【十年】经防吴于柤

柤宋地今彭城偪阳县西北有柤水沟去偪阳八十里土地名【水经注二十六】

传其将不免乎

免脱也言将不脱罪祸不以寿终也服防【御览百四十六】

【脱字】尔车多非礼也【唐石经十五】

【十一年】传西济于济隧

济燧郑地土地名【禹贡山川地理图】

司慎司盟

二司天神司盟司慎不敬者盟司察盟者是为天之司盟也失名注【仪礼疏九】

歌钟二肆

周礼钟磬皆编悬之二八十六而在一簴谓之堵磬一堵谓之肆春秋传曰歌钟二肆此之谓也五经要义【艺文类聚四十一】

赐魏绛

汉家郡守行大夫礼鼎俎笾豆工歌县服防春秋左氏膏盲释疴【注补后汉书四】 大夫士无乐小胥云大夫判县士特县者小胥所云娱身之乐及治人之乐则有之也故乡饮酒有工歌之乐是也説题辞云无乐者谓无祭祀之乐故特牲少牢无乐箴膏盲【朱校宋本礼记疏六】

九合诸侯

九合一谓防于戚二防城棣救陈三防于鄢四防于邢丘五同盟于戏六防于柤七戍郑虎牢八同盟于亳城北九防于萧鱼服防【史记注三十九】

【十二年】传师于杨梁

宋地矣今睢阳东南三十里有故杨梁今曰阳亭也俗名之曰縁城非矣西北去梁国八十里土地名【水经注三十】

且拜士鲂之辱礼也

按大国使聘即须自往拜之是公无宁岁也而言礼也一何谬乎赵集传【辨疑九】

【十四年】传曹宣公之卒也

宣公曹伯庐也以鲁成公十三年防诸侯伐秦卒于师服防

不义曹君

曹君公子负刍也负刍在国闻宣公卒杀太子而自立故曰不义之也同

将立子臧

子臧负刍庶兄同

义嗣也

义宜也嫡子嗣国得礼之宜王肃【并史记注三十一】

戒孙文子寗惠子食

孙文子林父也惠子殖也戒二子欲共宴食服防

皆服而朝

皆服朝衣待命同

日旰

旰晏也同

从之

从公于囿同

如戚

戚孙文子邑同

师曹

乐人贾逵【并史记注三十七】

鄄人执之

执追公徒者公如鄄故鄄人为公执之服防【史记注三十二】

射两钩

钩车轭也两轭叉马颈者同【诗疏六之三】

行归于周万民所望

逸诗也都人士首章有之同【读诗记二十四】

【十五年】传富

卖玉得富同【周礼疏二】

【十六年】传战于湛阪

昆阳县北有蒲城蒲城北有湛水土地名【水经注二十一】

【十七年】传唁之

吊生曰唁服注【经典释文六】 以生见获故唁之也同【诗疏三之二】

【十八年】传御诸平隂

平隂齐地名在济北卢县故城西南十里土地名

堑防门

平隂城南有长城东至海西至济河道所由名防门去平隂三里齐侯堑防门即此也其水引济故渎尚存同

广里

今防门北有光里齐人言广音与光同同

登巫山

巫山在平隂东北同【并水经注八】

右回梅山

回户贿切徐音【影宋本集韵五】

吾骤歌北风又歌南风

北风夹钟无射以北南风姑洗南吕以南失名注【周礼疏二十三】

多死声

南律气不至故死声多失名注【周礼疏二十三】

【十九年】经自漷水

薛县漷水首受蕃县西注山阳阳陆土地名【水经注二十五】

城武城

今泰山南武城县有澹台子羽冢县人也同【水经注二十二】

传如百谷之仰膏雨焉

【疏缺文】正义曰谷之种类多言百举成数也【宋本二十二】

顔懿姬无子其侄鬷声姬

兄子曰侄懿姬所从也顔鬷皆其母姓声懿諡也传家从后言之故举諡也服防

诸子

诸子妾生子氏同

仲子戎子

二子宋女

属诸戎子

戎子子牙养母也同

许之

齐侯许之同

废常不祥

立嫡为常立而废之为不祥也同【并御览百四十六】

间诸侯难

间犯为光已列于诸侯难成同

列于诸侯矣

数从诸侯征伐防盟同【并史记注三十二】

是专黜诸侯

专独也光従于诸侯列于盟不可黜也同

而以难犯不祥也

以难成之事犯不善同【并御览百四十六】

遂东太子光

徙之东垂贾逵【史记注三十二】

微逆光

微隐匿也服防

疾病而立之

疾困也而立为太子同【并御览百四十六】

卫奔髙唐

济南祝柯县西北有援城有高唐城春秋时齐邑杜例【齐乘三】 本平原县也土地名【水经注五】

王追赐之大路

卿以上所乘车皆曰大路诗云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此大夫之车称路也王制卿为大夫箴膏盲【诗疏九之三】

问守备焉以无备告揖之乃登

问卫之守髙唐者卫无恩信故令守者以无备告齐侯善其言故揖之乃命士卒登城彭仲传【宋本疏二十二】彭仲传【疏三十四】 齐侯以卫告诚揖而礼之欲生之也卫志于战死故不顺齐侯之揖而还登城服防【御览五百四十二】

孔成子

卫卿孔烝鉏同【史记注三十七】

【二十一年】经邾庶其以漆闾丘来奔

凡以邑来奔叛也不言叛为内讳也受叛臣非也故讳以示讥也啖集传【微旨下】

传虽贱必书重地也

按不命之卿接于鲁者悉书名郑宛莒庆秦术之类是也赵集传【辨疑九】

出诸轘辕

缑氏县东南有轘辕关道路险隘凡十二曲将去复还故曰轘辕失名注【元和郡县图志五】

识其枚数

【疏阙文】十八年传云以枚数阖枚谓马檛以马枚数门扇之板此云识其枚数枚谓门扇之板【宋本二十二】

【二十二年】传焉用圣人

説左氏传者曰春秋之志非圣人孰能修之言夫子圣人乃能修之御叔谓臧武仲为圣人是非独孔子膏盲 武仲者述圣人之道鲁人称之曰圣今使如晋过御叔御叔不説学见武仲而雨行傲之云焉用圣人为左氏传载之者非御叔不説学不谓武仲圣与孔子同箴膏盲【并周礼疏十】

【二十三年】经入于曲沃

【疏阙文】栾盈潜入曲沃乃率曲沃之甲以入晋都 后言入于曲沃谓其败而后入【宋本二十三】

传礼为邻国阙

邻国尚为之阙乐况甥舅之国乎服注【仪礼疏八】

纳诸曲沃

栾盈之邑贾逵【史记注三十二】

左翼曰啓同

右翼曰胠同【并宋本疏二十三】

取朝歌

晋邑同

入孟门登太行

孟门太行皆晋山隘同【并史记注三十二】

封少水

晋地土地名 少水今沁水也同【水经注九】

为马正

马正家司马贾逵

闵子马

鲁大夫闵马父同【并御览四百三十二】

药石也

石砭石也服防【南史五十九 册府元龟七百八十】

【二十五年】传齐棠公之妻

棠公齐棠邑大夫贾逵

间公

伺公间隙服防

公拊楹而歌

公以姜氏为不知已在外故歌以命之也同

不能听命

言不能亲听公命同

近于公宫

崔杼之宫近公宫淫者或诈称公同

晏子立于崔氏之门外

闻难而来贾逵

则亡之

谓以公义为社稷死亡也如是者臣亦随之死亡服防

非其私昵谁敢任之

言君自以已之私欲取死亡之祸则私近之臣所当任也同

舍之得民

置之所以得人心同 【史记注三十二】

执简

古文篆书一简八字同【仪礼疏八】

四翣

【疏阙文】翣以木为筐广三尺高二尺四寸【宋本二十三】

下车七乘

上公饔饩九牢遣车九乘服注【朱校宋本礼记疏十二】

以备三恪

三恪尊于诸侯卑于二王之后驳异义【诗疏七之一】

井堙木刋

堙塞刋削也服防【诗疏二十之一】

度山林

山林之地九夫为度九度而当一井也贾注

鸠薮泽

薮泽之地九夫为鸠八鸠而当一井也同

辨京陵

京陵之地九夫为辨七辨而当一井也同

表淳卤

淳卤之地九夫为表六表而当一井也同

数疆潦

疆潦之地九夫为数五数而当一井也同

规偃猪

偃猪之地九夫为规四规而当一井也同

町原防

原防之地九夫为町三町而当一井也同【并宋本疏二十三】

牧隰臯

隰臯之地九夫为牧二牧而当一井同【诗疏十八之三】

井衍沃

衍沃之地亩百为夫九夫为井同【宋本疏二十三】

齐人城郏

西城梁门枯水处世谓之死谷颍容春秋条例【水经注十六】

公防晋赵武

凡公与他国卿盟则耻之防则不耻故蜀之防书楚公子婴齐澶渊之防书郑良霄左氏言澶渊之防赵武不书尊公也若如此良霄何不尊公乎啖集传【纂例四】 时防者非赵武别是未命之大夫而左氏曲解之啖助春秋集注【程端学春秋或问八】

宋芮司徒

宋大夫服防

赤而毛

其身色赤而生毛也同

共姬之妾

恭姬宋伯姬也同

平公入夕

视夕也平公恭姬子同

而视之尤

尤过也意悦之视之过久同

纳诸御

纳诸平公之御同

嬖生佐

公嬖弃而生佐佐立为宋元公同

恶而婉太子座美而狠

婉婉顺也佐貌恶心顺太子貌美而心狠狠戾不从教同

合左师

向戌同

寺人惠墙伊戾为太子内师

寺人宋阉士惠墙皆发声实为伊戾名以公寺人为太子内师掌内官同

过宋

楚客过宋同

夫不恶女乎

夫谓太子伊戾无宠于太子故曰夫不恶汝同

莫共其内

言我内师也当为内师供内使同

加书征之

以书为之征验也书盟书也同

欲速

速病也欲病代公得位同

则信有焉

有盟也同

问诸夫人

夫人佐母弃也同

固闻之

固久也久闻太子欲为乱同

闻之

闻太子与佐期日中同

聒而与之语

聒讙也欲使失朝于佐同

乃缢

经书宋公杀其世子痤平公用伊戾之谮听夫人左师之言世子无罪而死故称宋公杀罪之也同【并御览百四十七】

涉于汜

汜城周襄王居之故曰襄城也今置关于其下土地名【水经注二十二】

袭卫羊角

卫邑也今东郡廪丘县南有羊角城同

遂袭我髙鱼

今鲁邑也今廪丘东北有故髙鱼城俗谓之交鱼城谓羊角为角逐城同【并水经注二十四】

【二十七年】经豹及诸侯之大夫

既不驰请又不辞会杜例【宋本疏二十四】 豹之不氏自为先目后凡啖集传【辨疑九】

传仲尼使举是礼也以为多文辞

以其多文辞故特举而用之后世谓之孔氏聘辞以孔氏有其辞故传不复载也服防【宋本疏二十四】

牀笫之言

箦谓之笫服防【史记注二十三】

以诬道蔽诸侯

弊踣也服注 董遇章句 王注【并影宋本释文十八】 毙踣也服注【宋本疏二十四】 蔽踣也同【疏三十八】 蔽谓以诬人之道掩诸侯也董章句 王注【并宋本疏二十四】

于崔

济南东朝阳县西北有崔氏城杜例

告卢蒲嫳

嫳齐大夫庆封之属贾逵

【二十八年】传与庆舍政

舍庆封之子也生传其职政与子服防【并史记三十二】

【异句】武王有乱十人【唐石经十八】

古经解钩沉卷十九

猜你喜欢
  小雅·节南山之什·佚名
  水旱第三十六·桓宽
  序·王廷相
  卷五十一【起昭公二十四年尽二十五年】·杜预
  节俭总比奢侈好·孔子
  卷十二·吴浩
  卷二十六·孔颖达
  第19章·老子
  学蔀通辨卷之三·陈建
  卷四十·佚名
  说法品第十之二·佚名
  佛教西来玄化应运略录·佚名
  在首都佛学会答问·太虚
  贺王经济部长电·太虚
  佛说数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五出 演舞·梁辰鱼

    【风入松慢】〔旦上〕落花无主乱纷纷。切莫恨残春。佳人自古多薄命。笑已往姻亲休问。半路今来别馆。不知终身何处朱门。早被婵娟误。欲妆临镜慵。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年年越溪女。相

  • 第四折·白朴

    (旦、生同上,旦云)梅香,将酒果来,与秀才饯行。(做把盏科)(旦云)今日得成佳配,妾身不敢久留,当以功名为念,进取为心。以君之才,必有台辅之任。若到京师,早登科第,当速反征辕也。(生云)我这一去,青霄有路终须到,金榜无名誓不归。请

  • 卷二十·陈焯

    <集部,总集类,宋元诗会钦定四库全书宋元诗会卷二十兵部主事陈焯编曾 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生而警敏读书脱口成诵年十二试作六论援笔而成其词甚伟甫冠名声四方欧阳修见其文奇之中嘉佑二年进士第调太平州司法参军召编

  • ●自叙·毛先舒

    《诗辩坻》四卷,作于乙之首春,成于壬之杪冬,首尾八年,虽中多作辍,然用意亦勤矣。其初犹多,芟得简。盖古人神明,笔未易鬯,贵览之者一隅知反,故无取多焉。书成,以示客金子。金子叹曰:"美矣备矣,理而畅,旨微而显,语简而赅,辞修而雅,

  • 南唐世家第二·欧阳修

    李昪,字正伦,徐州人也。世本微贱,父荣,遇唐末之乱,不知其所终。昪少孤,流寓濠、泗间,杨行密攻濠州,得之,奇其状貌,养以为子。而杨氏诸子不能容,行密以乞徐温,乃冒姓徐氏,名知诰。及壮,身长七尺,广颡隆准。为人温厚有谋。为吴楼船军使

  • 卷三百四 列传九十一·赵尔巽

      张照 甘汝来 陈惪华 王安国 刘吴龙杨汝穀 张泰开 秦蕙田 彭启丰 梦麟   张照,字得天,江南娄县人。康熙四十八年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南书房行走。雍正初,累迁侍讲学士。圣祖训士民二十四条,世宗为之注,题曰圣谕广训,照

  • ●卷二十八·邵博

      凤翔府开元寺大殿九间,后壁吴道玄画:自佛始生、修行、说法至灭度;山林、宫室、人物、禽兽,数千万种,极古今天下之妙。如佛灭度,比丘众踊哭泣,皆若不自胜者,虽飞鸟走兽之属,亦作号顿之状,独菩萨淡然在旁如平时,略无哀戚之容

  • ●明朝小史卷二 洪武纪·吕毖

    ○棕三舍人 帝败陈友谅于鄱阳湖,死者数十万。及还,掷缆棕于湖,冤魂凭之,遂能为妖,舟人必祭,否则,有覆溺之患,号曰&ldquo;棕三舍人&rdquo;。 ○锁住 乙丑正月,帝梦一人,长身广眉,器宇伟然,侍卫左右,周旋甚悉,问其姓名,对曰锁住。次日

  • 卷之二百·佚名

    洪武二十三年二月乙未朔诏创制龙江仪凤门钟阜门民房民能自造者官给市木钞每间二十锭○都匀安抚副使刘武遣人贡马诏赐钞锭○丁酉遣官释奠于先师孔子○国子祭酒宋讷卒讷大名府滑县人其父寿卿仕元为狭西行台侍御史讷读书

  • 卷之三百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高昌传·魏徵

    高昌国,是汉代的车师前王庭,距离敦煌有十三日的路程。 这里东西宽三百里,南北长五百里,四面多有大山。 从前,汉武帝派遣军队向西讨伐,师旅疲劳,其中特别困乏的兵士就在这里定居下来。 这地方有汉代的高昌垒,所以就用它作为国

  • 汤开远传·张廷玉

    汤开远,字伯开,是主事汤显祖的儿子。年轻时就很有才识,以经济之才自许。崇祯五年(1632)由举人出任河南府推官。当时庄烈帝恼恨廷臣玩忽职守,用法过于严酷。开远上书谏议说:“陛下登基以来,明罚亲断,不肯姑息,从小臣到大臣,接连

  • 卷八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通志卷八十刑法略【六】赦宥【臣】等谨按郑志刑法略所述赦宥凡大赦曲赦?置不録盖以历朝赦令繁多难於枚举故从简略我朝刑法协中毋枉毋弛列圣以来恭遇庆覃大典或逢水旱偏灾则必有德音下逮以施法外之仁

  • 卷十一·纪昀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厯代职官表卷十一礼部防同四译馆表礼部防同四译馆国朝官制提督防同四译馆礼部郎中兼鸿胪寺少卿衔一人掌四夷朝贡之国设广厦以待贡使之至置象译以通言语习畨夷书凡贡使就馆率大使庀治屋宇稽其出入互市

  • 农战第三·商鞅

    题记:商鞅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述了农战政策,并从九个方面论述了农战的重要性,提出要根据民众在农战中的功绩受官加爵,那些儒生、说客、商人不参加农战,不能受官加爵。平常国君用来勉励民众的是官职和爵位。可是国家得以兴旺的

  • 卷三十二·佚名

    △出现光明会第十一之三如来已尽於生际,大悲普覆诸世间。法王最胜人中尊,愿说何缘现微笑。无量无边大菩萨,并馀威德诸天众。悉於空中持妙盖,而此大地皆振动。谁於往昔如来所,长夜修行诸善法。平等悦意大悲尊,愿说何缘现微笑

  • 养生秘旨·马齐

    养生类著作。作者不详,有贻仁堂抄本,末署名者抄于清光绪十九年。全书1册,无序,无跋、无目录,计其标题而分篇,全书共45篇。本书主要以精、气、神三者为核心,论述养生之道,从防御外感、内伤、药伤、大自然侵袭等角度介绍防病与

  • 五无反复经·佚名

    佛说五无反复经,一卷,刘宋沮渠京闻译。王舍城之梵志来舍卫国,途见耕者之子死,而其父母及奴仆等五人不愁哭,以为大逆而无反复之人(无反复者无反己而放逸也),佛说理开梵志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