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春秋五礼例宗

七卷。宋张大亨撰。张大亨字嘉父,湖州(治今浙江吴兴)人,宋代经学家。神宗元丰进士,官至司勋员外郎、直秘阁,卒于南宋初年。张大亨自称“少闻《春秋》于赵郡和仲先生”,和仲即苏轼。大亨之学亦以《春秋》见长。除《春秋五礼例宗》外,他还着有《春秋通训》一书。杜预在《春秋释例》一书中认为,《左传》之“凡”皆周公典礼,遂集而释之。后来唐陆淳又集啖助、赵匡之说而为《春秋纂例》。张大亨认为,杜预《释例》“与经踳驳”,且“不能该尽”,而陆淳所集《纂例》虽比杜氏《释例》“详显完密”,然亦“拘于微文、舍事从例”、“支离失真”。因而取《春秋》事迹,分吉、凶、军、宾、嘉五礼,依类别记。一礼之中,又分子目,综合三传加以解释,与五礼相表里。以五礼总括《春秋》,是张氏之首创,后元吴澄作《春秋纂言》,亦以五礼总括《春秋》,可能吴氏当时未见此书。此书原本十卷,明代已佚其军礼三卷。现存有宋刻十一行本、《粤雅堂丛书续集》本、徐积余藏海虞女士王诵义手抄本。

《春秋五礼例宗》全部章节目录

(1)提要
(2)原序
(3)卷一
(4)卷二
(5)卷三
(6)卷四
(7)卷五
(8)卷六
(9)卷七
(10)卷八
(11)卷九
(12)卷十

猜你喜欢
  论语·孔子
  尔雅注疏·邢昺
  孝经注疏·邢昺
  白虎通义·班固
  春秋繁露义证·苏舆
  近思录·朱熹
  延平答问·朱熹
  二程遗书·朱熹
  曾子全书·汪晫
  榕村语录·李光地
  论语点睛补注·智旭
  四书经疑贯通·王充耘
  四书讲义困勉录·陆陇其
  日讲四书解义·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张元帅弘范(淮阳集)·顾嗣立

    弘范字仲畴,河内人,蔡国公柔第九子也。中统初,授行军司马,以平济南李璮功,进顺天路管民总管,移守大名。六年,授益都淄莱等路行军万户。十一年,北兵渡江,弘范为前锋,长驱至建康。屡败宋师,上其功,改亳州万户。后赐名拔都,从中书左丞

  • 第二十四出 世蕃奸计·王世贞

    【阮郞归】〔副净上〕椿荣桂茂冠当朝。威权肃百僚。金堆玉积富雄豪。尤夸轩冕高。金盈郭况穴。钱积邓通山。自夸天上客。人地道行僊。我严世蕃荷皇上之恩。藉家君之势。威权第一。宠幸无双。家有敌国之资。朝无抗颜

  • 卷五十六 漢紀四十八·司马光

      起強圉協洽(丁未),盡重光大淵獻(辛亥),凡五年。   孝桓皇帝永康元年(丁未、一六七年)   春,正月,東羌先零圍祋祤,掠雲陽,當煎諸種復反。段熲擊之於鸞鳥,大破之,西羌遂定。   夫餘王夫台寇玄菟;玄菟太守公孫域擊破之。  

  • 卷之三百六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读例存疑卷七·薛允升

    吏律之一职制官员袭荫大臣专擅选官文官不许封公侯滥设官吏信牌贡举非其人举用有过官吏擅离职役官员赴任过限无故不朝参公座擅句属官奸党交结近侍官员上言大臣徳政官员袭荫:巻首谨按。此古来世官世禄之遗意也。冠于此门

  • 吕祉传·脱脱

    吕祉字安老,建州建阳人。宣和初年,以上舍生得到官职。建炎二年(1128),任右正言,因为上章论事忤逆当朝执政,出任明州通判。绍兴元年(1131),湖南、湖北地区盗贼蜂起,吕祉任荆湖提刑,来到之后,招降捕获有方,一年后盗贼平定。进任直

  • 王沔传·脱脱

    王沔字楚望,齐州人。太平兴国初年(976),考中进士,授任大理评事。太平兴国四年,太宗亲自征讨太原,他到太宗行营朝见,授任著作郎、直史馆。升为右拾遗,出京任京西转运副使。第二年,加任右补阙、知怀州。太平兴国八年春天,与宋白

  • 卷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会典卷十三户部漕运自元濬会通河明导汶水北会漳卫而东北之运道以通国朝南凿桃宿之道开中运河以避黄河之险於是粮艘由淮浦渡河径趋山东逹京师皆衔尾无阻刓弊剔奸以肃漕政垂万世之利赖於无穷焉凡岁

  • 卷三论书篇·杨时

    或曰:坤者臣道也,在君亦有用乎?子曰:厚德载物,岂非人君之用?子曰:尧夫历差之法,妙绝乎古人矣。盖于日月交感之际,以阴阳盈虚求之,是以不差。阴常亏,阳常盈,差之所由也。昔洛下闳之作历也,谓数百年之后,当有一日之差乎!何承天虑其差也

  • 第7章 暮钟·胡适

    不老——跋梁漱溟先生致陈独秀书一、梁先生原信节录仲甫先生:方才收到《新青年》六卷一号,看见你同陶孟和先生论我父亲自杀的事各一篇,我很感谢。为什么呢?因为凡是一件惹人注目的事,社会上对于他一定有许多思量

  • 文殊现身·佚名

    文喜禅师,朝拜五台山,到达前,晚宿一茅屋,内住一老翁,文喜就问老翁道:“此间道场内容如何?”老翁回答道:“龙蛇混杂,凡圣交参。”文喜问:“住众多少?”老翁答:“前三三,后三三。&r

  • 卷第四十五·德清

    续藏经 华严纲要 唐 澄观疏义 明 德清提挈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四十五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阿僧祇品第三十 初来意有二。一通。谓前三

  • 卷第二·契嵩

    镡津文集卷第二藤州镡津东山沙门契嵩撰辅教编中广原教叙曰。余昔以五戒十善。通儒之五常为原教。急欲解当世儒者之訾佛。若吾圣人为教之大本。虽概见而未暇尽言。欲待别为书广之。原教传之七年。会丹丘长吉遗书。劝余

  • 凡例·纪荫

    宗统编年凡例大道之统。归於正宗。正宗之传。统乎大道。故曰宗统。  佛法。宗旨。随机设化。编年。纪事。据实征时。其间纪。注。正。变。一本紫阳纲目。他如五经。孔子家语。诸子。通鉴。左传。国语。战国策。史记

  • 序·野竹福慧

    序余家在梓之遂宁涪江一水由梓趋渝至温则东矣若泛温溯梓或云阻长自梓达温轻舟顺流顷刻可至即五百里之山川云树室庐相去犹莽苍也顾余幼在江宁长居 帝里亲朋耆旧久阔星霜风景故园徒瞻明月而其间或有高贤蕴璞潜德幽光

  • 朝鲜志·佚名

    域外地理著作。 明佚名撰。二卷。卷首略叙疆域沿革,正文以京都、风俗、古都、古迹、山川、楼台六目为经,以所属京畿、忠清、庆尚、全罗、黄海、江源、平安、咸镜八道为纬,备载朝鲜历史沿革、京都宫殿,堂、阁、亭、坛庙;风

  • 诸法本无经·佚名

    三卷,隋北天竺沙门阇那崛多译。与《诸法无行经》同。

  • 所行藏经·佚名

    巴利名Cariya^-pit!aka 。又译作若用藏。属巴利文小部经(Khuddaka-nika^ya)之一。内容叙述现在劫的释尊之所行(cariya^),即释尊之本生故事。分为七波罗蜜,收集三十五个本生故事。(一)施波罗蜜,计有大善见王(Maha^sudassa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