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吕祉传

吕祉字安老,建州建阳人。宣和初年,以上舍生得到官职。建炎二年(1128),任右正言,因为上章论事忤逆当朝执政,出任明州通判。

绍兴元年(1131),湖南、湖北地区盗贼蜂起,吕祉任荆湖提刑,来到之后,招降捕获有方,一年后盗贼平定。进任直秘阁,不久召他到行在。淮南宣抚使韩世忠准备出师,奏请让吕祉议军事,朝廷任命吕祉直徽猷阁,充任参议官,吕祉推辞没有到任。

绍兴三年(1133),升任直龙图阁、知建康府。吕祉到任后,与通判府事吴若、安抚司准备差遣陈充共同商议,著作《东南防守利便》三卷上报朝廷,大概是说:“立国于东南地区,应当联络淮甸、荆、蜀成一体,现在临安地处偏僻的海边,应移居长江一带,然后才能够维系南北离散的民心。”

绍兴四年(1134)冬,金军进攻淮河地区,江左地区戒严,只有韩世忠率领精兵驻屯在高邮。金军攻陷涟水之后,攻破山阳、盱眙,于是进犯承州。吕祉上奏说“:应派兵作为韩世忠的后援。”后来援兵没到,韩世忠退保镇江。吕祉再次上奏“:把江北地区置之度外,不是朝廷任命宣抚两淮地区的本意,并且恐怕失去中原民心。只有紧急派遣诸将,并且请皇上亲率六军,才能使上下齐心协力,可以不战而胜。”于是高宗下诏亲征。高宗到达平江,金朝退兵。

绍兴五年(1135),任命吕祉为中书门下省检正诸房文字,不久任兵部侍郎兼户部侍郎、给事中。绍兴六年(1136),改任刑部侍郎、都督府参议军事,不久改任吏部侍郎。刘豫兵分数路入侵,当时高宗停驻平江,有人请求高宗回临安,并下令守卫长江防备海上。吕祉独自抗争说“:士气应当振作,敌人锋芒可以挫败,不能急忙后退示弱。”刘麟率十万大军,已进至濠、寿州。刘光世在合肥,想移居太平州,军队已经行动,于是命令吕祉奔驰到军前,督促刘光世回到合肥。绍兴七年(1137),迁升兵部尚书、督府参谋军事,前往淮西安抚各军。

张浚由于刘光世坚持不战的议论,罢免他,于是命令行营左护军前统制王德任都统制,又以统制官郦琼担任王德的副手。郦琼同王德素来不和,吕祉回到朝廷,郦琼和王德互相到都督府和御史台控告对方,于是命令王德返回建康,将他的军队隶属于都督府。八月,又命令吕祉前往庐州节制各军。吕祉到庐州,郦琼等人再次控告王德。吕祉劝谕他说“:如果以为你们是对的,那是诳骗人。但张丞相只喜欢人向前,倘若能够立功,即使有很大的过错也会忽略不问,何况这点小小的嫌疑呢?我当尽力为你们辩明,保证没有其他疑虑。”郦琼等人感动泪下。

事情稍为安定,吕祉于是秘密上奏请求罢免郦琼和统制官靳赛的兵权。但属下书吏将其泄漏给郦琼,郦琼派人拦截吕祉派遣的送信人员,全部得到吕祉的奏章,郦琼十分怨恨。恰逢朝廷任命张俊为淮西安抚使,置宣抚司于盱眙;杨存中任淮西制置使,刘钅奇为副使,置于庐州;诏令郦琼赶赴行在。郦琼害怕了,于是反叛。众将早晨拜见吕祉,坐下后,郦琼从袖中取出文书,交给中军统制官张王景说:“众位将官有什么罪,张统制竟然将这些事报告朝廷呢?”吕祉看见大惊,想返回逃走,来不及,被郦琼逮住。张王景和兵马钤辖乔仲福,统制刘永、衡友被处死。郦琼于是率领全军四万人渡过淮河投降刘豫,挟持吕祉到三塔,距离淮河三十里。吕祉下马说:“刘豫是逆臣贼子,我怎能见他?”众人逼迫吕祉上马,吕祉大骂说“:死就死在这里!”又对其众说:“刘豫是叛臣,你们军中难道没有英雄豪杰,就这样跟随郦琼而去吗?”众人颇受感动,共有一千多人在他周围环立不走。郦琼恐怕动摇众心,急忙策马首先渡过淮河,吕祉遇害。

当时有人得到包裹吕祉头发的毛巾回到吴中,吕祉妻子吴氏手持毛巾自缢身亡殉葬,听说的人都感到哀伤,庆元年间,诏令为吕祉立庙赐匾,以表彰他的忠诚。

猜你喜欢
  伶官传第二十五·欧阳修
  卷四百一十七·列传第一百七十六·脱脱
  ●卷十九·徐梦莘
  第一百四回  两代表沪渎续议 众学生都下争哗·蔡东藩
  卷四十·朱熹
  台湾关系文献集零十二·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七十一·佚名
  卷之一百四十二·佚名
  第一卷 物产一·缪荃孙
  明实录闽海关系史料五·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 列传九·纪昀
  通鉴纪事本末卷十一上·袁枢
  第73章 用三征害死大多数人民的蒋介石·冯玉祥
  第四十四章 明末的政局·吕思勉
  刘寰伟·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一出 标目·许自昌

    【玉楼春】〔末上〕东城渐觉风光好。皱縠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云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常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问答照常〕【满庭芳】义士公明。轻财任侠。由来豪杰倾

  • 蜕庵集卷四·张翥

    (元)张翥 撰○七言律诗殿试翥与读卷官老臣载笔侍金銮自愧三叨读卷官进士擢科从古盛大臣考策得才难芳年荏苒闻鶗鴂花事从容到牡丹明发禁扃当彻鏁文光髙动五云端翰林三朝御容戊戌仲冬朔把香前宫嘉禧殿前初日髙瑞光先映赭

  • 志第五 地理下(青州 徐州 荆州 扬州 交州 广州)·房玄龄

    青州。案《禹贡》为海岱之地,舜置十二牧,则其一也。舜以青州越海,又分为营州,则辽东本为青州矣。《周礼》:“正东曰青州。”盖取土居少阳,其色为青,故以名也。《春秋元命包》云:“虚危流为青州。”汉武帝置十三州,因旧名,历后汉

  • 广西巡抚金奏折三条 二、臣下的确夙夜兢兢,稽察办案·雍正

      编者按:上一封奏折,雍正在批语中对王国栋作了严厉训斥,使王国栋不能不作一番检查。但王国栋必竟缺少才干,自己无法审结此案,只好委托下属去分头审讯,这更引起雍正不满,在本奏折中夹批了“胡说,溺职之极!”这里,已伏下了雍正

  • 卷第三十五·胡三省

    汉纪二十七 起屠维协洽,尽玄黓阉茂,凡四年。《孝哀皇帝下》元寿元年〔(己未、前二)〕①春,正月,辛丑朔,〔考异曰:荀纪云「辛卯朔」,误。〕诏将军、中二千石举明习兵法者各一人,因就拜孔乡侯傅晏为大司马、卫将军,阳安侯丁明为大

  • 四·况周颐

    相传吴淞间,有巨蜃吐珠之异。崇明与吴淞相隔百里,一水相望,海上屡见珠光,见则数日内必有风雨。其色紫赤,上烛霄汉,倏忽开阖,不可名状。其光若此,珠之大不知凡几,蜃之巨更不知凡几也。海舟篙师,长得见之。见光而已,不见珠与蜃也,谓

  • 第九卷 建置沿革·缪荃孙

    历代江苏建置沿革总表州部郡国虞、夏、商扬州,《书·禹贡》:淮海惟扬州。应邵曰:州界多水,水波扬也。《地理今释》:扬州,今江南之江宁、扬州、庐州、安庆、池州、太平、宁国、徽州、镇江、常州、苏州、松江十二府;滁和

  • 七十九、在商务印书馆·包天笑

      我自入新闻界以后,每日与笔墨为缘,自不必说了。但译写小说,则不是这个时候为始。第一次写小说为“迦因小传”,那时间的译作,都是文言体。在未到时报馆以前,在山东青州府中学堂的时候,上海商务印书馆便与我通信

  • 魏纪十 元皇帝下景元三年(壬午、262)·司马光

    魏纪十 魏元帝景元三年(壬午,公元262年) [1]秋,八月,乙酉,吴主立皇后朱氏,朱公主之女也。戊子,立子为太子。 [1]秋季,八月,乙酉(十六日),吴王立皇后朱氏,她是朱公主的女儿。戊子(十九日),立孙为太子。 [2]汉大将军姜维将出军,右车骑将军

  • 卷一百四十三·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四十三 朱批李万仓奏摺 广东韶州总兵官【臣】李万仓谨 奏为据实陈明事窃【臣】查总兵一员蒙 圣恩赏给亲丁粮六十分尽足以赡养家口今韶州总兵名下除亲丁之外多食粮十二分询厥所由谓前任总

  • 咸丰十年九月廿八日·曾国藩

    早饭后清理文件。族接胡富保信,内有与陈作梅密信,因作梅已赴江西,余拆阅。中言沅甫乡里之评,如此大非乱世所宜,公可密告涤丈箴规之云云。余因作梅在此数月,并未提及一字,不知所指何事。因问少荃曾闻作梅说及我家事否。少荃言

  • 易经·系辞下传·第十章·佚名

    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道有变动,故曰爻;爻有等,故曰物;物相杂,故曰文;文不当,故吉凶生焉。

  • 采花违王上佛授决号妙花经全文·佚名

    昔者世尊,游罗阅祇说经散慧。初语亦善中语亦善竟语亦善其义微妙。净修梵行。所讲广普。时王便给使数十馀人。常采好花以给王家。後宫贵人采女大小。一日俱出城外采华。欲还入城路迳遇佛。遥见世尊相好威光巍巍无量。犹

  • 第一百則 巴陵吹毛劍·胡兰成

    第一百則巴陵吹毛劍舉:僧問岳州巴陵新開院顯鑑禪師:如何是吹毛劍?巴陵云:珊瑚枝枝撐著月。雪竇禪師頌曰:要平不平,大巧若拙。或指或掌,倚天照雪。大冶兮磨襲不下,良工兮拂拭未歇。珊瑚枝枝撐著月。雪竇禪師著碧巖錄,選公案百則

  • 卷七·佚名

    第七 有缘二法第一章 相缘分第一节 顺一六六缘有缘法而有缘法从因缘生。[曰]缘有缘之一蕴而三蕴与心等起之色,二蕴……于结生刹那,缘四蕴而所依,缘所依而[四]蕴,缘一大种而……缘[四]种而心等起之色

  • 水云村稿·刘壎

    元文别集。15卷。刘壎撰。《四库全书》曾据江西巡抚采进本编入别集类。刘壎文集另有《水云村泯稿》,但现在已无全本传世。《水云村稿》原目为20卷,但今存本仅15卷,佚去5卷。本集是刘壎裔孙刘凝收拾遗佚,重新编次而成

  • 石屋余瀋·马叙伦

    随笔集。马叙伦著。上海建文书店1948年7月出版。收清末民国以来轶闻掌故133则。其中如《中外日报归官办之经过》、《浙江最初之师范生》、《清季杂志》、《元椠琵琶记》等谈及了翁同龢、曾国藩、盛宣怀、袁世凯、章太

  • 四无所畏经·佚名

    全一卷。宋代施护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内容叙述佛在给孤独园向诸比丘阐说如来成就之四无畏,并说佛于八大众中了无怖畏。又巴利本中部第十二大师子吼经(M.12 Maha^si^hana^da sutta,汉译身毛喜竖经卷上)中之一节,内容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