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论语

儒家著作。由孔门弟子及再传弟子汇集孔子言行而成。共二十篇。内容多为孔子思想言行的记录,亦有弟子之间、弟子与再传弟子之间的谈话记载。本书汉代有余文《鲁论语》、《齐论语》和古文《论语》三种,后两者已佚。今本《论语》系东汉郑玄以《鲁论语》为基础参考、混合各本遗存编集而成。注本以三国魏何晏《论语集解》、南朝梁皇侃《论语义疏》、宋邢昺《论语疏》见重于时,何“解”邢“疏”被收入《十三经注疏》。今人杨伯峻有《论语译注》。孔子的思想完整地体现在《论语》一书中。其思想的核心是“仁”,表现形式是“礼”。“仁”即“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礼”是社会道德规范和个人行为的仪则,是孔子用以调整君臣、父子等人伦关系的工具。“克己复礼”,天下“归仁”是孔子一生的追求。孔子主张“正名”,认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应该名副其实。他提倡“为政以德”,反对苛政。不相信鬼神又承认鬼神的存在。在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上,主张“有教无类”,学思结合,因材施教,倡导“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客观求实的治学态度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勤学敬业的高尚精神。《论语》一书已有多种外文版本,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颗光灿夺目的珠玑。

《论语》全部章节目录

(1)学而篇
(2)为政篇
(3)八佾篇
(4)里仁篇
(5)公冶长篇
(6)雍也篇
(7)述而篇
(8)泰伯篇
(9)子罕篇
(10)乡党篇
(11)先进篇
(12)颜渊篇
(13)子路篇
(14)宪问篇
(15)卫灵公篇
(16)季氏篇
(17)阳货篇
(18)微子篇
(19)子张篇
(20)尧曰篇

猜你喜欢
  春秋繁露·董仲舒
  韩非子·韩非
  大学章句·朱熹
  菜根谭·洪应明
  脚气集·车若水
  太极通书·周敦颐
  困知记·罗钦顺
  枫山语录·章懋
  迩言·刘炎
  学庸正说·赵南星
  官弈经·张居正
  四书管窥·史伯璿
  四书纂笺·詹道传
  乡党图考·江永
  癸巳孟子说·张栻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三十七出 授计·陆采

    【骂玉郞】〔生上哭介〕心上人儿掌上金。翻做波间月。海底针。红颜皓齿暗消沉。没回音。怨悠悠血染罗襟。怕香骨怎禁。怕香骨怎禁。怎禁雨打霜侵。怕芳魂怎寻。怕芳魂怎寻。度不得万水千岑。猛判弃此身同鸩。早落得

  • 余集卷十·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余集卷十古今体四十四首【丁巳二】新正幸御园上元行庆御园愉令日祥銮出帝都三白雪融正宜麦初青春勒尚迟苏【今岁人日始立春故迟】远柔近乐中丰有【今岁朝正藩国除年例来

  • 黄简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黄简(生卒年不详)一名居简,字元易,号东浦,建安(今属福建)人,寓居吴郡光福山。嘉熙中卒,通判翁逢龙葬之虎丘。工诗,《全宋词》辑其词三首。 ●柳梢青 黄简 病酒心情。 唤愁无限,可奈流莺。 又是一年,花惊寒食,柳认清明。

  • 第四十九出 途遇佳音·佚名

    【四朝元】(潮腔)脚酸袂行,首领莫做声。为着私情,拆散千里断形影。伊许处被云遮,我只处隔山岭,我只处隔山岭,树林乌暗★(上毛下火)人惊。猿啼共鸟叫,哀怨做野声。越添我心头痛。嗏,那为五娘仔乞人屈断,配送崖州城

  • 崇德七年一月至顺治元年七月·蒋良骐

    崇德七年正月,阿济格遣兵略宁远,获牲畜无算。明总兵吴三桂等遣兵蹑我后,诱击败之。明松山副将夏承德以其子夏舒为质,密约内应。二月十八夜,竖梯于城南,我军齐登,生擒明总督洪承畴,巡抚邱民仰,总兵王廷臣、曹变蛟、祖大乐,游击祖

  • 第五章 汉以后之史官制度·金毓黻

    古者史官,近于卜祝,实典记言记事之任,至汉司马迁以官太史令而修《史记》,犹为能举史官之职者。其后则史官分为二途:其一则仍称太史,职掌天时星历,一如明清两代之钦天监正,而无与记言记事;其一则以别职来知史务,或另设著作起居之

  • 周磠传·房玄龄

    周岂页字伯仁,是安东将军周浚的儿子。少年时便有很高的声誉,神采俊秀,虽同辈之人相互亲昵狎玩,但却不敢轻慢放肆地对待周岂页。同乡人司徒掾贲嵩有清高的节操,见到周岂页,惊叹道:“汝颍之地本来多生奇士,好久以来雅道不兴,今天

  • 姚仲孙传·脱脱

    姚仲孙,字茂宗。本出身于曹南地区大望族。曾祖父姚仁嗣,官任陈州商水县令,因而建家于此。父亲姚晔,举进士第一,官至著作佐郎。姚仲孙早年父亲就死了,侍奉母亲特别孝顺。后考中进士及第,补许州司理参军。有一民妇马氏,丈夫被人

  • 周书·康诰·佚名

    成王既伐管叔、蔡叔,以殷余民封康叔,作《康诰》、《酒诰》、《梓材》。惟三月哉生魄,周公初基作新大邑于东国洛,四方民大和会。侯、甸、男邦、采、卫百工、播民,和见士于周。周公咸勤,乃洪大诰治。王若曰:「孟侯,朕其弟,小子封

  • 提要·吕柟

    【臣】等谨案四书因问六卷明吕柟撰柟字仲木号泾野髙陵人正徳戊辰进士第一人官至南京礼部右侍郎諡文简事迹具明史儒林传是编记其门人质问四书之语大学中庸各一卷论语孟子各二卷然其中称柟为先生又原本先生字或跳行似乎

  • 后跋·姜宝

    春秋事义全考后防春秋事义全考乃鳯阿姜太史公所着以行于世者也公少负奇抱博综羣籍魁南宫歴官大司冦即宦成犹志春秋不辍每公余辄按经搜传龉者驳阙者补积春累秋辑成而名之曰事义全考【弼】尝负笈侍逰吴门得闻其槩乃今李

  • 卷四十四·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四十四日本山井鼎物 观 撰毛诗注疏第十二【十二之一】存旧毛诗卷第十二节南山之什诂训传第十九毛诗小雅郑氏笺节南山考异古本经姻亚作璅注同如相醻矣醻作酬注高峻貌下积石貌下

  • 常棣·佚名

    ——兄弟亲情面面观【原文】常棣之华①,鄂不韡韡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死丧之威③,兄弟孔怀④。原限裒矣⑤,兄弟求矣。脊令在原(6),兄弟急难。每有良朋。况也永叹(7)。兄弟阅于墙(8),外御其务(9)。每有良

  • 书义断法卷五·陈悦道

    元 陈悦道 撰召诰惟王受命无疆惟休亦无疆惟恤呜呼曷其奈何弗敬诞膺天命者必懐深长之忧忠爱其君者必致深长之意今王受命固有无穷之羙而亦有无穷之忧也惟命不于常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及于此则凡所以格君之心而勉君以敬

  • ·格物无分动静··王守仁

    陆澄&middot;录陆澄,字原静,又字清伯,湖之归安人(今浙江吴兴)。进士。官至刑部主事。王阳明曾经叹曰:&ldquo;曰仁(徐爱)殁,吾道益孤,至望原静者不浅&rdquo;。他的第一位学生徐爱英年早逝后,即将弘扬心学的期望寄托于陆澄。黄宗羲

  • 无恼指鬘缘品第三十六·佚名

    【古文】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于时国王名波斯匿王。有辅相。聪明巨富。其妇怀妊。生一男儿。形貌端正。容体殊绝。于时辅相。见儿欢喜。即召相师。令占相之。【白话】如是我闻,一时

  • 五灯严统目录卷上·费隐通容

    卷首 序文 凡例 附考序 较正衔氏卷一七佛毗婆尸佛(过去庄严劫第九百九十八尊)尸弃佛(第九百九十九尊)毗舍浮佛(第一千尊)拘留孙佛(见在贤劫第一尊)拘那含牟尼佛(第二尊)迦叶佛(第三尊)释迦牟尼佛(第四尊)西天祖师

  • 解厄学·晏殊

    《解厄学》是一部十分罕见的著作,它不仅立足于“解厄”,更关注致厄的根源。可以说,这是一部中国版的“人性的弱点”。他提出的“驭情为先,而后可驭人生”的观点,至今仍有其精辟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