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沔传
王沔字楚望,齐州人。太平兴国初年(976),考中进士,授任大理评事。太平兴国四年,太宗亲自征讨太原,他到太宗行营朝见,授任著作郎、直史馆。升为右拾遗,出京任京西转运副使。第二年,加任右补阙、知怀州。太平兴国八年春天,与宋白、贾黄中等人共同主持贡举,提拔为膳部郎中、枢密直学士。升任右谏议大夫、同签书枢密院事,在崇德坊赐给住宅。雍熙元年(984),加任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端拱初年(988),改任户部侍郎、参知政事。
淳化初年(990),宰相赵普出京镇守西洛。吕蒙正以宽简自任,政事大多由王沔作主,王沔与张齐贤一同掌管枢密政事,两人非常不和。齐贤出京任知代州,王沔于是任副使,参预政事。陈恕喜欢苛察于人,也曾经与王沔不和。淳化二年,齐贤及陈恕任参知政事,王沔不安,担忧僚属中有人以中书旧事告诉齐贤等人。正好左司谏王禹翶上言“:从今起宰相及枢密使不得在本厅会客,允许在都堂迎接。”王沔高兴,就上奏实行。直史馆谢泌认为这样是怀疑大臣有私,上疏驳斥,太宗追回前道诏令,王沔及陈恕因此罢相任本官。第二天,吕蒙正也被罢相。王沔朝见太宗,哭泣不愿离开。不久头发胡须都变白了。正遇省吏事发,关系到中书,于是有人上奏诽谤。太宗对诽谤的人说:“吕蒙正有大臣之体,王沔非常明敏。”诽谤者惭愧而作罢。
淳化三年,太宗打算调整清理官吏,命王沔与谢泌、王仲华共同主持京朝官考课。王沔上言,一应京朝官殿前犯法,命令刑部分列上报,以贪赃及公私罪分三等报告。立法苛刻,想趁此以求再次得到重用。受命刚十几天,正处理政事,因急病去世,终年四十三岁,追赠工部尚书。
王沔观察聪明辩论敏捷,有适时之用,在皇帝面前讲话,能委婉铺陈。每次对皇帝读考试进士的辞赋,吐音明畅,经他读过的多中前几名。生性苛刻,缺乏诚信。掌管枢密院时,凡是求见他的人一定被他许以美言,都大喜过望,后来却进退并不照办,人们都怨恨他。
王沔的弟弟王淮,中太平兴国五年进士,任殿中丞,曾经掌管香药专卖院,因贪赃罪当杀头,因为王沔的缘故,诏令杖打一百,降为定远主簿。王沔因此常遭寇准诋毁攻击。
猜你喜欢 儒林列传第六十九·范晔 列传第四十·魏徵 卷一百七十一·毕沅 东都事略卷五十二·王称 第十回 救安丰护归小明王 援南昌大战伪汉主·蔡东藩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九·佚名 卷之三百四十一·佚名 卷八十八·郝经 四五四 山西巡抚巴延三奏遵旨派员访查王锡侯所作《字贯》一书折·佚名 三国史记卷第七。·金富轼 卷三百十六·杨士奇 卷三十五·黄训 卷第六十·佚名 奏谳书十七·佚名 欽定勝朝殉節諸臣錄卷五·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