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七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五礼例宗卷七

宋 张大亨 撰

军礼四

搜狩

天王

僖二十八年冬天王狩于河阳

桓四年正月公狩于郎

七年春二月己亥焚咸丘

庄四年冬公及齐人狩于禚

昭八年秋搜于红

十一年五月大搜于比蒲

二十二年春大搜于昌间

定十三年夏大搜于比蒲

十四年秋大搜于比蒲

哀十四年春西狩获麟

春曰搜夏曰苖秋曰狝冬曰狩经书搜狩而不及苖狝则以苖狝皆如搜田之法故耳且四时之田莫先于搜莫备于狩于是焉有失则书之其余虽失未足道也犹之四时之祭独举烝尝则以春夏物不备虽有失焉未害于礼之成也凡礼以其常举之则无小大之异其曰大者皆越其常者也

城【堕附】

隠七年夏城中丘

九年夏城郎

桓五年夏城祝丘

十六年冬城向

庄二十九年城诸及防

文七年春公伐邾城须句遂城郚

十二年冬季孙行父帅师城诸及郓

宣八年冬十月城平阳

成四年冬城郓

九年十一月城中城

襄七年夏四月城费

十二年冬城防

十五年夏季孙宿叔孙豹帅师城成郛

十九年冬城西郛

城武城

定六年冬城中城

十二年夏叔孙州仇帅师堕费

季孙斯仲孙何忌帅师堕费

十四年秋城莒父及霄

十五年冬城漆

哀三年五月季孙斯叔孙州仇帅师城啓阳

四年夏城西郛

五年春城毗

六年春城邾瑕

庄三十二年春城小谷

僖元年夏六月邢迁于夷仪齐师宋师曹师城邢二年春正月城楚丘

十四年春诸侯城縁陵

防二年冬仲孙蔑防晋荀防齐崔杼宋华元卫孙林父曹人邾人人薛人小邾人于戚遂城虎牢二十九年夏仲孙羯防晋荀盈齐高止宋华元卫世叔仪郑公孙叚曹人莒人邾人人薛人小邾人城

昭三十二年冬仲孙何忌防晋韩不信齐高张宋仲几卫世叔申郑国参曹人莒人薛人人小邾人城成周

兴筑【毁附】

庄九年冬浚洙

二十八年冬筑郿

二十九年春新延廐

三十一年春筑防于郎

夏四月筑防于薛

秋筑防于秦

僖二十年春新作南门

文十六年八月毁泉防

成十八年秋筑鹿囿

昭九年冬筑郎囿

定二年冬新作雉门及两观

十三年夏筑蛇渊囿

左氏曰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无曰邑邑曰筑都曰城谷梁曰城为保民为之也民众城小则益城益城无极凡城之志皆讥也夫城有二有増旧而城之者有作都邑而城之者今曰益城无极则是特论増城者耳诗称王命南仲往城于方易称王公设险以守其国而大司马之属以时脩城郭之固则城者先王所不废特以为不恃此以保民则可矣故传称言不戒城恶而致溃也城因筑而后成故亦谓之筑而筑不作以尽城之义葢曰城则有厉禁封守之法焉若以为都邑之辨则作邑于丰既成洛邑非无宗庙者也凡土功龙见而戒事火见而致用水昏正而栽日至而毕过亦书

春秋五礼例宗卷七

猜你喜欢
  哀公(元年~十四年)·谷梁赤
  卷二·朱熹
  卷一○一·邱濬
  论语集注大全卷十一·胡广
  卷十四·余萧客
  卷三·冯复京
  卷十三·黄仲炎
  卷五十六·山井鼎
  卷四十三·魏了翁
  卷十·李光地
  卷二十七·道世
  在东普陀同成了观音菩萨·太虚
  对于学生救国之商榷·太虚
  祝南洋佛教之联合·太虚
  万善同归集卷下·延寿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包待制智赚生金阁·臧懋循

    包待制智赚生金阁杂剧(元)武汉臣撰●包待制智赚生金阁杂剧目录楔子第一折 〔音释〕第二折 〔音释〕第三折 〔音释〕第四折 〔音释〕题目 李幼奴挝伤似玉颜 正名 包待制智赚生金阁楔子〔冲末扮孛老同卜儿旦儿正末

  • 列传第三十 鲁爽 薛安都 邓琬 宗越 吴喜 黄回·李延寿

    鲁爽小字女生,扶风郿人也。祖宗之字彦仁,仕晋官至南阳太守。义熙元年起义,以功爲雍州刺史。宋武帝讨刘毅,与宗之同会江陵,封南阳郡公。自以非武帝旧隶,屡建大功,有自疑之志。会司马休之见讨猜惧,因与休之北奔,尽室入姚氏,顷之病

  • 列传第三十二 傅吕陈·欧阳修

    傅弈,相州邺人。隋开皇中,以仪曹事汉王谅。谅反,问弈:“今兹荧惑入井,果若何?”对曰:“东井,黄道所由,荧惑之舍,乌足怪邪?若入地上井,乃为灾。”谅怒。俄及败,弈以对免,徙扶风。高祖为扶风太守,礼之。及即位,拜太史丞。会令庾俭以父质

  • 宋史全文卷二十六下·佚名

    宋孝宗六戊戌淳熙五年春二月戊辰,臣僚言:『郡县之政,最害民者,莫甚于预借。盖一年税赋,支遣不足,而又预借于明年。是名曰借而终无还期。前官既借,后官必不肯承。望严戒州县,如有违戾,监司常切觉察。』从之。己巳,臣僚言丁税二弊

  • 卷之五百二十·佚名

    光绪二十九年。癸卯八月壬子朔上诣乐寿堂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乙卯皆如之。记注  ○谕内阁、王公百官等奏、恭逢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七旬万寿援案报效廉俸同伸庆祝一

  • 袁充传·李延寿

    袁充字德符,祖先是陈郡阳夏人。后来寓居于丹阳。祖父袁昂、父袁君正,都曾任梁朝侍中。  袁充自幼机警敏悟,十多岁的时候,他的父亲的同事来到他家,这时已是初冬,袁充还穿着粗布衣衫。客人戏耍袁充说“:袁郎子,纟希兮纟谷兮,凄

  • 职官四四·徐松

    市舶司【宋会要】掌市易南蕃诸国物货航舶而至者。初于广州置司,以知州为使,通判为判官。及转运使司掌其事,又遣京朝官、三班,内侍三人专领之。后又于杭州置司。淳化中,徙置于明州定海县,命监察御史张肃主之。明年,肃上言非便

  • 卷六十二陆军六·冯煦

    营房营房为军队驻扎之区,前经练兵处奏定规则。皖省六十一标营房在东门外龙子桥,建筑费去京平银四万九千余两,原估四万七千五百两,添造浴堂、盆池、厕所、围墙、营门,又去工料银二千一百五两四钱六分六厘。于光绪三十三年九

  • 135.梁武帝做和尚·林汉达

    北魏发生内乱以后,南方的梁朝曾经几次起兵北伐。但是梁武帝指挥无能,不但不能恢复土地,反而死伤了无数军民。北魏分裂后,也没有能力再进攻南方,梁朝才有一个比较长的安定时期。梁武帝看到宋、齐两个朝代都因为皇族之间互相

  • 十九年·佚名

    (丙戌)十九年大明萬曆十四年二月○工曹正郞趙穆陳疏,迄退。其疏略曰:父子君臣,其理一也。故子有疾痛,必呼於父,而父不得不動於中。臣有悶迫,必達於君,而君不得不矜其情。此固天下古今人情之所固然也。又曰:今《小學》、四書翻譯

  • 郊特牲·戴圣

    郊特牲,而社稷大牢。天子适诸侯,诸侯膳用犊;诸侯适天子,天子赐之礼大牢;贵诚之义也。故天子牲孕弗食也,祭帝弗用也。大路繁缨一就,先路三就,次路五就。郊血,大飨腥,三献爓,一献孰;至敬不飨味而贵气臭也。诸侯为宾,灌用郁鬯。灌用臭

  • 浅者见浅,深者见深·孔子

    【原文】 叔孙武叔①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②,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③,不得其门而人,不见宗庙之美,百官④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

  • 卷十五·康熙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日讲礼记解义钦定四库全书日讲礼记解义卷十五王制司空执度度地居民山川沮泽时四时量地远近兴事任力凡使民任老者之事食壮者之食此言司空居民之法也度丈尺也小而水所止曰沮大而水所锺曰泽事谓制邑

  • 重刊圜悟禅师碧岩集疏·圆悟克勤

      雪窦颂古百则圜悟重下注脚。单示丛林。永垂宗旨经也。学人机锋捷出。大慧密室勘辨。知无实诣。毁梓不传权也。此书诸佛正眼列祖大机。两经钳锤。一无瑕颣。兹欲与大慧长书并驾。同圜悟心要兼行。揭杲日于迷途。指

  • 佛教的德相·太虚

    ──二十九年四月在槟城极乐寺佛教徒欢迎会讲──槟城是马来亚风景最幽美的地方,华侨商业又很发达,更有很好的佛教道场。佛教贵在能建立三宝清净幢相,有寺塔佛像,有经典,并有人阅览解说,更要有威仪齐整的清净僧宝,才可令人恭

  • 众经目录卷第四·法经

    隋沙门法经等撰别生四合三百十一部 三百四十六卷&middot;善时鹅王经一卷右一经出正法念经。&middot;舍卫城人丧子狂经一卷(一名梵志丧女经分三经)&middot;调达入地狱事经一卷&middot;飞鸟喻经一卷&middot;三十三天园

  • 丛林盛事卷下·道融

    宋 沙门 道融 撰○宝峰祥叉手为童子时。闻二老宿夜话。举古德颂云。征轮轧轧过江南。暂把遗骸寄泐潭。秦岭烟沙犹未息。月明空锁定僧庵。祥不觉感悟泣下。老宿问其故。祥云。某近梦中得此句。当是前身之所为者。宿

  • 岁华忆语·夏仁虎

    余家金陵,地当都会,为士大夫渊薮。风俗习尚,华而不侈。佳时令节,人家祭祀宴乐,及里巷间往来酬酢之礼,故多鄙俚,足资谐笑,然亦往往而近于古。盖先民敬爱亲乐之意,恒于是乎寄焉。语曰:“百姓足而后知礼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