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方广佛华严经(四十华严)

四十华严。凡四十卷。唐代般若译。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略称普贤行愿品,又称贞元经。收于大正藏第十册。为新旧两译华严经入法界品之别译,与传于尼波罗国(尼泊尔)之九部大乘经中之华严经为同本。内容记述善财童子历参五十五善知识(或谓五十三参),而成就普贤之行愿。四十华严仅有入法界品一品,然此品占华严经四分之一以上,故视之为异译,兹将其结构组织,列表如后。又四十华严之叙述,虽与新旧两华严经之入法界品大同小异,然其文较广,于卷四十中新添加普贤十种大愿,及‘重颂’(以偈颂重覆阐释经法)之普贤广大愿王清净偈,为本经之特色。关于本经之翻译,系于唐德宗贞元十一年(795)十一月,由南天竺乌荼国师子王派使者进贡其所亲写华严经之梵本,翌年六月,于长安崇福寺,由罽宾般若三藏译之,澄观及圆照、鉴虚等诸师详定,至贞元十四年二月译毕,共四十卷,此即四十华严。又本经之梵本,现保存于英、法、印度等国之图书馆或学会中。本经亦有西藏译本及西夏文字之经本。此外,本经记述善财童子游行南方,历访善知识之说,与道行般若经等所述萨陀波伦菩萨东行参求般若之说类同。又本经所记之诸大声闻不能闻知佛之自在神变,以寓‘斥小叹大’(斥责小乘,称叹大乘)之意,与维摩经等之旨趣一致。本经之别译,有西秦圣坚所译之罗摩伽经三卷、唐代地婆诃罗所译之大方广佛华严经入法界品一卷、唐代不空所译之大方广佛华严经入法界品四十二字观门一卷。又本经卷四十普贤广大愿王清净偈之异译有二种。本经之注疏,有华严经行愿品疏十卷(澄观)、华严经别行疏二卷(仲希)、华严经普贤行愿修证仪一卷(净源)等。另赞咏善财童子历参五十五善知识者,有大方广华严入法界品赞(杨杰)、文殊指南图赞(惟白)等。

《大方广佛华严经(四十华严)》全部章节目录

(1)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一
(2)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二
(3)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
(4)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
(5)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五
(6)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六
(7)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七
(8)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八
(9)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九
(10)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
(11)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一
(12)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二
(13)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三
(14)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四
(15)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五
(16)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六
(17)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七
(18)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八
(19)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九
(20)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十
(21)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十一
(22)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十二
(23)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十三
(24)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十四
(25)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十五
(26)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十六
(27)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十七
(28)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十八
(29)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十九
(30)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
(31)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一
(32)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二
(33)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三
(34)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四
(35)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五
(36)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六
(37)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七
(38)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八
(39)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九
(40)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
(41)附

猜你喜欢
  佛临涅槃记法住经·佚名
  最上根本大乐金刚不空三昧大教王经·佚名
  琉璃王经·佚名
  自爱经·佚名
  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佚名
  梦东禅师遗集·彻悟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略疏·法藏
  大虚空藏菩萨念诵法·佚名
  观自在菩萨母陀罗尼经·佚名
  阿毗达磨俱舍论·佚名
  百字论·提婆
  明觉禅师语录·重显
  如意宝珠转轮秘密现身成佛金轮咒王经·佚名
  父母恩重经·佚名
  三厨经·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八十六·高棅

    钦定四库全书唐诗品彚卷八十六明 高棅 编七言律诗五接武【上】韦应物燕李録事与君十五侍皇闱晓拂炉香上赤墀花开汉苑经过处雪下骊山沐浴时近臣零落今犹在仙驾飘飖不可期此日相逢思旧日一杯成喜又成悲自巩洛舟行入黄

  • 卷四百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四百十五元稹新政县新政县前逢月夜嘉陵江底看星辰巳闻城上三更鼓不见心中一个人须鬓暗添巴路雪衣裳无复帝乡尘曾沾几许名兼利劳动生涯涉苦辛南昌滩渠江明净峡逶迤船到明滩拽迟橹窡动揺妨作

  • 燕堂诗稿·赵公豫

    宋 赵公豫 撰世途世途若戈矛达人自宜淑春日玩春桃秋时赏秋菊闲来与客谈兴至取书读渇饮溪头水饥餐缾中粥即此可忘忧世人奚碌碌黄农不复生谁为大化育此身当自珍毋为世所辱教授祖守中逢清以秋菊佳咏见贻次韵奉答重九寓

  • 卷四百三十六·列传第一百九十五·儒林六·脱脱

        ◎儒林六   ○陈亮 郑樵 李道传   陈亮,字同父,婺州永康人。生而目光有芒,为人才气超迈,喜谈兵,论议风生,下笔数千言立就。尝考古人用兵成败之迹,着《酌古论》。郡守周葵得之,相与论难,奇之,曰:"他日国士也。

  • 卷一百七十六·列传第七十三·柯劭忞

      洪福源(茶邱 君祥 万) 王綧(阿剌帖木儿 兀爱)   洪福源,本高丽唐城人。父大纯,为麟渊都领,因家焉。太祖十一年,契丹叛众乞奴、金山等窜于高丽,陷江东城据之。十三年,太祖使哈真等追讨之,大纯率众迎降,仍归高丽。十七年,太祖

  • 卷五百九 元符二年(己卯,1999)·李焘

      起哲宗元符二年四月辛卯盡其月   夏四月辛卯,遼國泛使蕭德崇、李儼等辭【一】。置酒于紫宸殿,授以報書曰:載書藏府,固和好于萬年;使節馳軺,達誠心于二國。既永均于休戚,宜共嫉于凶姦。惟西夏之小邦,乃本朝之藩鎮,曲加封

  • 卷之三百三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卷之五百五十一·佚名

    光绪三十一年。乙巳十一月。庚午朔上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辛卯皆如之。内外起居  ○商部奏、拟订各省矿政调查局章程二十四条。分别办事之法十五条。勘矿之法九条。以资实验。

  • 卷五十·郝经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五十     元 郝经 撰 列传第四十七 吴 孙权【大帝】 孙权字仲谋坚为下邳丞生权方颐大口目有精光坚亡兄策起事江东权常在左右性度弘朗仁而能断好侠下士每参计谋策

  • 一○八一 军机大臣奏俟江苏送到《通鉴纲目续编》原书缴进销毁片·佚名

    一○八一 军机大臣奏俟江苏送到《通鉴纲目续编》原书缴进销毁片乾隆五十年正月初八日查闵鹗元折内称,现将改正《通鉴纲目续编》备赀刊刻齐全,换给缴书之家,所有换存原书一百六十六部,另行委员汇送军机处等语。俟该省送到

  • 卷一·乾隆

    大清世宗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寛仁信毅大孝至诚宪皇帝圣训卷一圣徳一雍正元年癸卯七月丙午上谕诸王大臣及内外文武官员等朕惟自古帝王抚御寰区治化隆盛中外臣民纪功述徳颂祷情殷故天保之诗卷阿之什拟升恒于日月期

  • 虞书·大禹谟·佚名

    皋陶矢厥谟,禹成厥功,帝舜申之。作《大禹》、《皋陶谟》、《益稷》。曰若稽古大禹,曰文命敷于四海,祗承于帝。曰:「后克艰厥后,臣克艰厥臣,政乃乂,黎民敏德。」帝曰:「俞!允若兹,嘉言罔攸伏,野无遗贤,万邦咸宁。稽于众,舍己从人,不虐

  • 重刻任子遗书书后·任不齐

    圣门弟子,自记其言论,《曾子》以外不多见。虽文学专家如游夏,惟杂见传记,而未尝别著为书。焦氏《国史经籍志》有《颜子》、《子思子》、《言子》、《漆雕子》,多后人所辑。乃今于古任城,忽得任子子选之遗书而读之,篇帙不多,而

  • 卷八·性音

    宗鉴法林卷八 集云堂 编 旁出诸祖 河北智隍禅师(六祖能嗣) 始参五祖。后结庵长坐二十余载。不见惰容。及遇策禅师。因同参六祖。祖愍其远来。便垂开决。师於言下豁然契悟。前二十年所得总无影响。 当年睥睨此山阿。

  • 第七十一章 [失题]·佚名

    此大地之主卡佳巴夫赴康伽多多伽,创设首府,于彼处快乐居住,(一)此时彼玛那巴罗那王与卡佳巴夫结为同盟生活而送礼物,(二)人王卡佳巴夫与彼不欲结同盟,参诣名此曼达利吉利精舍,(三)谓:“余之罗佳罗达州让与人王波罗伽玛巴夫。&

  • 五木经·李翱

    唐李翱撰。一卷。五木,博戏,由樗蒲演变而来。用五木投掷,以决胜负,故名。汉魏至唐盛行。李白《赠别从甥高五》诗:“五木思一掷,如绳系穷猿。”今有《丛书集成》本。

  • 太上灵宝十方应号天尊忏·佚名

    太上灵宝十方应号天尊忏,原不题撰人。从内容文辞看约出于唐宋间。原书十卷,今《正统道藏》本仅残存第二、第十两卷,收入洞玄部威仪类。从残存两卷体例,可知原书每卷三品,每品列举归礼四十位天尊、四大真人之名号。全书三十

  • 唐大诏令集·宋敏求

    北宋宋敏求编。共130卷,为唐代各朝诏令的总集,系作者根据其父宋绶所纂辑之稿整理而成。体例上共分为帝王、妃嫔、追谥、册谥文、哀册文、皇太子、诸王、公主、郡县主、大臣、典礼、政事、蕃夷等13门类。每一门类下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