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十四

罽賓國三藏般若奉 詔譯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爾時大王。知此童女。發如是心。作如是願。觀其意樂。而告之言。童女當知。隨汝所欲。我皆與汝。我今所有一切皆捨。令諸眾生。普得滿足。一切平等。心無分別。隨汝所願。恣意取之。時寶光明女。信心清淨。生大歡喜。速疾增長一切善根。即以妙偈。而讚王言。

  昔此娑羅大城邑  威德聖王未出時

  凡諸事物悉無堪  可畏猶如餓鬼處

  一切眾生相殺害  竊盜婬佚性難調

  虛誑不實麁惡言  雜穢乖離無義語

  常樂貪奪他財物  恒懷瞋恚毒害心

  依邪惡見不善行  從此命終墮惡道

  此諸非法眾生類  愚癡黑闇之所迷

  壞滅正法邪見興  由是天龍不降澤

  多歷年歲無時雨  百穀芽莖皆不生

  樹木藥草悉焦枯  大小泉流亦乾竭

  大王昔日未出時  河池及井皆枯涸

  一切園苑盡荒蕪  白骨縱橫猶曠野

  今得大王居寶位  惠及一切諸群生

  油雲膏雨被八方  大地率土皆充滿

  大王出興為世主  止諸盜賊息姦欺

  所有牢獄悉皆空  一切惸獨無憂怖

  昔時世界眾生類  好相殺害起怨讐

  飲噉血肉恣無厭  今悉慈心互相視

  昔時國內諸眾生  貧窮裸露無衣服

  飢渴衰羸如餓鬼  以草蔽身受寒苦

  大王今既興於世  稻粱甘果自然生

  劫波樹藏出妙衣  一切男女皆嚴飾

  昔日多求縱非法  為競微利相陵奪

  今時嚴具悉豐盈  自在歡樂如天處

  昔縱迷心造諸惡  放逸非分生貪染

  於他妻妾起邪婬  乃至種種相侵奪

  今時所見他女人  色貌端妍妙嚴飾

  心恒清淨無染著  知足猶如兜率天

  昔時世界諸眾生  妄言麁惡多離間

  恒起邪思滅正法  諂曲雜穢隨人意

  今時一切群生類  悉皆捨離麁惡言

  音聲柔軟悅人心  一切聽聞無不喜

  大王今演妙法音  眾生聞者咸欣悅

  迦陵頻伽梵聲相  諸天音樂無能及

  大王頂上殊勝蓋  一切妙寶所莊嚴

  瑠璃藏寶吉祥竿  覆以眾妙摩尼網

  金鈴自然出妙聲  其音超世無倫匹

  宣揚一切諸佛法  除滅一切眾生惑

  又此鈴音廣宣說  現在十方諸剎土

  所有劫海一切佛  具大名稱諸眷屬

  又復鈴音次第演  過去一切十方剎

  其中諸佛及剎名  所轉法輪無不盡

  鈴中又出法輪音  其聲普遍閻浮界

  廣說梵釋及眾生  所依諸業皆差別

  人天聞此音聲已  各各自知諸業藏

  離惡向善勤修行  安住諸佛菩提道

  王父號曰淨光明  王母名為蓮華光

  當於五濁興盛時  出現為王治天下

  是時有一廣大園  園有五百蓮華池

  一一百千樹圍遶  摩尼華燈所彌覆

  於其一一池岸上  建立千柱莊嚴殿

  以眾雜寶為欄楯  半月焰光恒普照

  彼王末世惡法生  積年亢旱無時雨

  一切池水悉乾竭  所有草樹皆枯槁

  大王將生七日前  先現禎祥希有相

  眾生瞻仰相謂言  救護世者今當現

  爾時世界於中夜  大地一切咸震動

  其中有一寶華池  出大光明猶日現

  五百蓮池所圍遶  八功德水咸充滿

  流演普及閻浮地  隨其所至皆霑洽

  一切華林及藥草  百穀芽莖苗稼等

  所有枝葉及果實  如是一切皆繁盛

  種種溝阬及堆阜  乃至一切高下處

  如是所有閻浮地  今時莫不皆平坦

  一切荊棘及沙礫  閻浮所有諸雜穢

  如是皆於一念中  變成眾寶莊嚴地

  眾生是時既見已  歡喜相慶而稱讚

  咸言我今得善利  如渴乏人思美水

  時彼地主光明王  即命輔臣并眷屬

  前後導從千俱胝  法駕遊觀諸園苑

  是時五百諸池內  有一蓮池名慶喜

  於池岸上有法堂  王及夫人於此住

  時光明王語夫人  我念曾於七夜前

  中宵山地皆震動  此池中有光明現

  即時慶喜香池內  忽生千葉寶蓮華

  光明上徹須彌頂  雲網照耀如千日

  金剛妙寶以為莖  閻浮檀金以為臺

  淨摩尼寶為華葉  妙香光藏作鬚蕊

  大王生彼蓮華上  端然不動跏趺坐

  光明相好以莊嚴  百千天眾咸恭敬

  先王爾時大歡喜  遽入華池自撫掬

  兩手持以授夫人  此是汝子應欣慶

  百千伏藏皆涌出  一切寶樹生妙衣

  諸天競奏微妙音  充滿一切虛空界

  閻浮所有諸眾生  悉皆歸向生歡喜

  合掌咸稱如是言  善哉救世今當出

  王時身放大光明  普照一切諸群品

  一念能令四天下  身病黑暗皆除滅

  夜叉羅剎毘舍闍  一切毒蟲諸惡獸

  所欲惱害眾生者  靡不隱蔽自藏匿

  衰毀譏苦諸無利  種種災難病所持

  如是眾苦悉消除  世間安樂咸歡喜

  凡是一切眾生類  互相瞻視如父母

  離諸怨害起慈心  專意勤修一切智

  大王關閉諸惡趣  開導一切天人路

  利益一切苦眾生  顯示宣揚一切智

  我等今得見大王  普獲一切諸善利

  無主無歸無導師  一切如應悉安樂

  爾時寶光明童女。以此妙偈。讚歎一切法圓滿寶蓋大師子吼妙音聲王已。遶無量匝。合掌頂禮。曲躬恭敬。却住一面。時彼大王。普遍觀察告童女言。善哉童女。汝能信知他人功德。甚為希有。何以故。一切眾生。覆藏己過。揚人之短。稱己有德。蔽他善根。不能信知他人功德。童女當知。一切眾生。為諸愚癡黑闇覆蓋煩惱纏縛。不識慚愧。不知報恩。無有智慧。其心濁亂。性不明了。本無志力。又退修行。如是之人。不信不解。不能了知菩薩如來所有功德。不能分別佛法僧寶最勝福田。不知一切諸佛菩薩清淨法門。神通智慧隨順思惟。童女。汝今決定求趣無上正等菩提。能知菩薩如是廣大甚深功德。能信能解。汝今生此閻浮提中。發勇猛心。修菩薩行。普攝眾生。功不唐捐。如汝所願。悉當成就。如是功德。如是福力。如是饒益。無不具足。王讚女已。以無價寶火光摩尼種種妙色所莊嚴衣。手自授與寶光童女。并其眷屬。一一告言。汝諸童女。各各受取。著此妙衣。時諸童女。雙膝著地。兩手承捧。置於頂上。然後而著。既著衣已。右遶於王。頭面作禮。時彼一切諸寶衣中。普出一切星宿光明。眾人見之。咸作是言。此諸女等。皆悉端正。如淨夜天星宿莊嚴。爾時夜神。告善財言。善男子。於意云何。爾時一切法圓滿寶蓋大師子吼妙音聲王者。豈異人乎。毘盧遮那如來應正等覺是也。光明王者。淨飯王是。蓮華光夫人者。摩耶夫人是。寶光明童女者。即我身是。其王爾時。以四攝法。所攝眾生。即此佛會大道場中。一切菩薩雲集者是。皆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或住菩薩初極喜地。或離垢地。或發光地。或焰慧地。或難勝地。或現前地。或遠行地。或不動地。或善慧地。或法雲地。各各具足種種大願。集種種助道。修種種妙行。備種種莊嚴。獲種種清淨。得種種神通。遊種種自在。住種種解脫從種種方所來此會中。處於種種妙法宮殿。爾時能開敷一切樹華安樂主夜神。為善財童子。欲明此解脫門義。而說偈言。

  佛子我有廣大眼  普能觀察於十方

  種種廣大剎海中  眾生五趣輪迴者

  亦見彼剎一切佛  皆坐寂滅菩提樹

  神通充遍於十方  說法調伏諸群品

  佛子我有淨妙耳  普聞一切無盡聲

  亦聞諸佛轉法輪  皆能信受生歡喜

  佛子我有他心智  出過眾生心境界

  無二無礙量無邊  一念悉了諸心海

  佛子我有宿命智  能知過去諸劫海

  自身他身所受生  一念分明皆悉了

  佛子我於一念知  一切剎海極微劫

  佛及菩薩諸神通  五道輪轉眾生類

  我亦知彼諸世尊  初發廣大菩提願

  一切行海具修行  乃至當成一切智

  亦知彼佛灌頂地  具足無等菩提道

  方便說法悉不空  我於一念皆明了

  亦知彼佛方便門  轉大法輪滿世間

  涅槃無量諸功德  法住久近皆能了

  亦知彼佛所調伏  廣大教法諸乘海

  顯示一切諸世間  種種差別皆明了

  我於無量無邊劫  修此喜光解脫門

  今為汝說真實義  汝應愛樂勤修學

  善男子。我唯知此菩薩出生廣大歡喜調伏眾生藏普光明解脫門。如諸菩薩摩訶薩。親近供養一切如來。入一切智廣大願海。圓滿一切如來願海。得勇猛智。於一菩薩地。普入一切菩薩地海。得清淨願。於一菩薩行。普入一切菩薩行海。得自在力。於一菩薩解脫門。普入一切菩薩解脫門海。尊重恭敬諸善知識。增長善根。常無厭足。承事一切諸佛菩薩。勤求一切種智法門。愛樂觀察。正念思惟。其心決定。恒無懈怠。不著一切利養恭敬讚歎名聞。於世資生。永離貪著。滿眾生心。如如意寶。心常愛樂一切智地。觀察如來力無所畏佛不共法。勤求圓滿一切菩薩波羅蜜行。遠離諂幻。如說而行。常真實語。守護佛種。於一切智。其心不動。如大山王。而我云何能知能說彼功德行。善男子。此菩提場如來會中。有一夜神。名守護一切眾生大願精進力光明。汝詣彼問。菩薩云何。教化眾生。令其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云何嚴淨一切佛剎。云何承事一切如來。云何能令一切如來皆悉歡喜。云何能於一切菩薩所學佛法。勤求修習。時善財童子。禮夜神足。遶無數匝。慇懃瞻仰。深心戀慕。辭退而去。

  爾時善財童子。往詣守護一切眾生大願精進力光明主夜神所。見彼夜神。在大眾中。坐普照現一切眾生宮殿影像摩尼王藏師子之座。普現法界差別影像。摩尼寶網彌覆其上。現一切日月星宿影像身。現隨眾生心普令得見身。現等諸眾生差別形像身。現無邊廣大色相海身。現普現一切諸相威儀身。現普於十方悉能應現身。現普能成熟一切眾生身。現廣運速疾神通法雲身。現利益眾生相續遍滿身。現常遊虛空利益廣大身。現一切佛所恭敬頂禮身。現增長一切眾生善根身。現受持佛法恒不忘失身。現圓滿菩薩廣大誓願身。現普光照耀充滿十方身。現法燈普照除滅世闇身。現了法如幻無垢深智身。現遠離一切塵闇法性身。現出生佛法覺悟一切身。現普智光照差別身。現究竟無患無煩惱身。現不可沮壞具足堅固身。現無所依住如來威力身。現性無分別體離垢染身。現性本清淨顯照諸法身。

  時善財童子。見彼夜神現如是等佛剎極微塵數差別身已。一心頂禮。舉體投地。良久乃起。合掌瞻仰。於善知識。生十種心。何等為十。所謂於善知識。生同己心。令我精勤辦一切智助道法故。於善知識。生自業果心。令我親近發起清淨勝善根故。於善知識。生莊嚴菩薩行心。令我速能莊嚴一切菩薩行故。於善知識。生成就一切佛法心。引導於我隨順修行諸佛道故。於善知識。生能生最勝心。令我生於佛境界中智光照故。於善知識。生出離心。令我修行普賢菩薩出離行故。於善知識。生能具足福智海心。令我積集成就福智白淨法故。於善知識。生增長心。令我精進速疾增長一切智故。於善知識。生能具足諸善根心。令我志願悉得圓滿。令諸眾生生歡喜故。於善知識。生能成辦大利益心。令我自在利樂眾生安住一切菩薩法故。成就一切種智道故。發是心已。得彼夜神與諸菩薩佛剎極微塵數同行。所謂同念心。常憶念十方三世一切佛故。同慧分別。決了一切法海差別門故。同趣善巧。開示一切如來妙法輪故。同覺。以等空智。覺悟一切三世教故。同根。成就菩薩淨智光明。普照眾生諸根海故。同心。善能修習無礙功德。莊嚴一切菩薩道故。同境。智光普照一切如來所行境故。同教。獲一切智。照諸教海一切相故。同義。能以智慧。覺悟一切法自性故。同法住。深入一切法界海故。同勇猛。得不共法。摧滅一切障礙山故。同色身。隨眾生心。示現種種相好身故。同諸力勤求成就一切智力。不退轉故。同無畏。其心清淨。猶如虛空無障礙故。同精進。於無量劫。行菩薩行。無懈倦故。同辯才。得一切法無障礙智普光明故。同無等。身相清淨。一切世間無能勝故。同愛語。凡所語言。令諸眾生皆歡喜故。同妙音。能師子吼。普演一切法門海故。同滿音。以圓滿音。令諸眾生隨類解故。同淨德。隨順修習一切如來淨功德故。同淨業。成就清淨一切菩薩諸善業故。同智地。受一切佛所轉法輪為眾生故。同梵行。安住一切如來所行智境界故。同大慈。念念普覆一切國土眾生海故。同大悲。興大法雲普降法雨。潤澤一切諸眾生故。同身業。以方便行。教化成熟諸眾生故。同語業。以隨類音。演說一切諸法門故。同意業。普攝眾生。置一切智境界中故。同莊嚴。清淨莊嚴一切十方諸佛剎故。同親近。見一切佛出興于世。皆親近故。同勸請。請一切佛為諸眾生。轉法輪故。同供養。常樂供養承事一切諸如來故。同教化。調伏成熟一切世間諸眾生故。同光明。普能自在。照了一切諸法門故。同三昧。普知一切十方世界眾生心故。同充遍。以自在力。遍一切剎修諸行故。同住處。住諸菩薩神通海故。同眷屬。一切菩薩共止住故。同趣入。普入世界微細處故。同心慮。普知廣大諸佛剎故。同往詣。隨順往詣普入一切佛剎海故。同方便。悉能示現遍滿一切諸佛剎故。同超勝。遍於一切諸佛剎中無與等故。同不退。普入十方。威德平等無障礙故。同破闇。得一切佛成菩提智普光明故。同無生忍。入一切佛道場眾海。無染著故。同普遍。承事供養不可說剎諸如來故。同智證。隨順了知諸法門海。常相續故。同修行。現前勤求。順行一切諸法門故。同希求。於清淨法。周遍勤求。深樂欲故。同清淨。集佛功德。而以莊嚴身口意故。同妙意。於一切法。正分別智。能明了故。同精進。勤求成就一切如來諸善根故。同淨行。成就滿足一切菩薩所行行故。同無礙。覺悟了知一切諸法皆無相故。同善巧。能於如來一切法中。智自在故。同隨樂。隨諸眾生心之所樂。現境界故。同方便。善巧修習一切法門所應習故。同護念。得一切佛自在威力所護念故。同入地。得入一切諸佛菩薩所住地故。同所住。安住一切諸佛菩薩所證位故。同記別。普為一切諸佛如來授記別故。同三昧。於一念中普入一切三昧海故。同建立。於剎那中示現種種諸佛事故。同正念。正念隨順一切如來境界門故。同修行。盡未來劫勇猛精進。勤修一切菩薩行故。同淨信。於諸如來無量智慧速疾愛敬極欣樂故。同捨離。滅除一切諸障礙故。同不退智。與諸如來智慧等故。同受生。應現成熟諸眾生故。同所住。安住如來一切種智方便門故。同境界。能於甚深法性境界得自在故。同無依。永滅一切諸有染著所依心故。同說法。已甚深入種種法門平等智故。同勤修。於己身內。受持佛法。自體威德。所護念故。同神通。開悟眾生。令修一切菩薩行故。同無行。不動深入一切十方諸剎海故。同神力。一念遍遊十方一切世界海故。同總持。已得一切陀羅尼海普照門故。同祕密。了知一切修多羅中妙法門故。同甚深。解一切法離相清淨如虛空故。同光明。放大光明。普照十方諸世界故。同智光。普照顯示一切眾生心體性故。同震動。為諸眾生。現神通力。威德自在。普震十方諸佛剎故。同不虛。一切眾生。種種方所。見聞憶念。皆悉令其心調伏故。同出離。普為滿足一切菩薩諸大願海。成就如來十力智故。同欣樂。隨眾生心。而為開示。令歡喜故。時善財童子。普遍觀察守護一切眾生大願精進力光明主夜神。起彼十種極清淨心。獲此佛剎極微塵數菩薩同行。得是行已。心轉清淨。於善知識。發起無量無邊歡喜。偏袒右肩。頂禮其足。合掌恭敬。一心瞻仰。以偈讚曰。

  我發堅固自在意  志求無上佛菩提

  今於聖者知識所  而起自己無異心

  我以得見善知識  普集無盡諸白法

  滅除一切眾罪垢  成就清淨菩提果

  我因得見善知識  普以功德莊嚴心

  盡未來劫諸剎中  勤修利益眾生道

  我念聖者善知識  攝受饒益成就我

  為攝我故悉顯示  最勝寂靜真實法

  關閉險難諸惡趣  開示淨妙人天路

  亦示一切諸如來  所成種智無師道

  聖者希有無等倫  是佛最勝功德藏

  無垢無量如虛空  出一切智清淨樂

  聖者福海量如空  我今所見無邊際

  念念之中能出生  清淨善根一切智

  仁今滿我波羅蜜  增我不可思議福

  令我冠佛妙法繒  長我清淨諸功德

  我念聖者善知識  令我成滿諸佛智

  我今誓願常依止  速疾成就諸白法

  我以善友饒益故  一切功德咸具足

  歡喜普為諸眾生  教導宣揚一切智

  仁今與我為師範  令我修行無上法

  我於無數億劫中  無能少報師恩德

  爾時善財。說偈讚已。白言大聖。向所顯現。不可思議菩薩境界。願為我說。此解脫門。名為何等。發心已來。為幾時耶。久如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夜神告言。善男子。此解脫門。名普化眾生令生善根。我以得此解脫門故。悟一切法自性平等。入於諸法真實之性。證無依法。捨離世間。悉知諸法色相差別。亦能了達青黃赤白性皆不實無有差別。而恒示現無量無數清淨色身。所謂種種色身。非一色身。無邊色身。清淨色身。一切莊嚴色身。普見色身。等一切眾生形相色身。普現一切眾生前色身。光明普照色身。眾所樂見色身。見無厭足色身。相好清淨色身。離一切惡淨光普照色身。大力勇猛平等示現色身。一切世間甚深難得色身。一切世間無能映蔽色身。一切眾生稱歎無盡色身。念念觀察種種莊嚴色身。示現種種諸形像雲色身。出現種種形色顯色色身。普現無量神力色身。普放一切眾妙光明色身。一切淨妙莊嚴色身。隨順成熟一切眾生色身。隨其心樂現前調伏色身。隨所應度成就善根色身。現無障礙普光明照色身。淨無濁穢廣大光明色身。可愛端正增長不壞色身。具足莊嚴清淨堅固色身。方便開示不思議法微妙光明色身。一切無能映奪色身。能映奪一切色身。無諸暗障色身。能破諸闇色身。普集一切諸白淨法色身。具足勢力大功德海色身。從於過去尊重恭敬為因所生色身。如虛空清淨心所起色身。最勝廣大超過妙寶色身。無斷無盡大功德海色身。普遍出現大光明海色身。一切世間無依無別平等色身。遍滿十方一切世界無礙色身。念念出現不可說不可說剎海顯示種種色相海色身。增長一切眾生種種歡喜心色身。攝取一切眾生海色身。能於一一毛孔之中出師子吼說一切佛功德海色身。能淨一切眾生心性甚深信解海色身。決定解了一切法義無疑網色身。心無障礙種種光網普照耀色身。等虛空量淨光明色身。能放廣大摩尼寶王淨光明色身。照現無垢法界影像色身。世無能比色身。種種妙相差別莊嚴色身。普照十方色身。隨時示現應諸眾生常不斷絕色身。出生寂靜調伏一切眾生色身。善能除滅一切煩惱色身。一切眾生功德福田色身。能清淨一切教色身。一切眾生所見不虛色身。現大智慧勇猛威力色身。無障礙普周遍色身。顯示最勝利益世間色身。現能普集大慈海色身。普集大福山王色身。普光照現一切世趣影像色身。現能清淨大智慧力色身。隨順一切世間正念色身。一切寶相光明色身。顯示毘盧遮那藏色身。隨順一切眾生寂靜色身。一切智體相現前色身。現微笑眼能令眾生普生淨信色身。一切眾寶最勝莊嚴普光明色身。不取不捨一切眾生色身。無決定無執著色身。顯示自在威力加持色身。顯示諸法神通變化色身。種種如來善根光照色身。遍法界海遠離諸惡色身。普現親近一切如來道場眾會色身。現能成就種種妙色海色身。普遍出現善行所流相似妙果色身。隨所應化調伏眾生色身。一切世間見無厭足色身。放種種色淨光明色身。顯示一切三世相海色身。能放一切焰海光明色身。顯示無量圓滿光明海色身。一切妙香光明普遍超諸世間色身。一一毛孔現不可說極微塵數日輪雲色身。廣大無垢月輪雲威德色身。放無量色須彌山王妙華雲光明色身。出生種種妙鬘雲光明色身。顯示一切寶蓮華雲色身。出興一切燒香形像雲普遍法界色身。念念普散一切末香藏雲現前變化遍滿十方色身。現一切如來廣大願雲色身。現一切語言普演法海色身。現普賢菩薩形像身雲色身。念念中現如是等諸色相身。充滿十方一切法界。令諸眾生或見色身。或聞說法。或隨順憶念。或親近承事。或遇神通。或覩變化。如是種種不可思議自在威力。悉隨心樂皆得開悟。應時調伏。捨不善業。善行圓滿。善男子。當知此由往昔種種大願力故。具一切智速疾力故。菩薩解脫廣大力故。救護眾生大悲力故。安樂眾生大慈力故。勤求隨順不退力故。一切如來加持力故。作如是事。善男子。我入此解脫了知法性無有差別。而能示現無量色身。於一一身。顯現無量諸色相海。於一一相。普放無量大光明雲。一一光明。照現無量諸佛剎土。一一剎土現無量佛。出興于世。一一如來顯現無量大神通力。隨諸眾生心行不同。開發覺悟宿世善根。未種者令種。已種者令增長。已增長者。令成熟。於念念中。令無量眾生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安住種種解脫門中。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十四

猜你喜欢
  佛说守护大千国土经卷下·佚名
  大乘宝要义论 第三卷·佚名
  佛说咒小儿经·佚名
  卷四·佚名
  卷第五·丈雪通醉
  荆州天王水鉴海和尚语录序·水鉴慧海
  卷二百五十五·佚名
  明觉禅师语录卷第三·重显
  瑜伽师地论略纂卷第六(论本第十三第十四第十五)·窥基
  卷第三十五·志磐
  向重庆记者谈话·太虚
  卷第二·佚名
  缁门警训卷第一·如卺
  卷十八·佚名
  卷第八十六·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一百一十·彭定求

        卷110_1 【百子池】张谔   旧闻百子汉家池,汉家渌水今逶迤。宫女厌镜笑窥池,   身前影后不相见,无数容华空自知。   卷110_2 【东封山下宴群臣】张谔   万里扈封峦,群公遇此欢。幔城连夜静,霜仗满空寒。

  • ●古诗源卷五·沈德潜

    ○魏诗  武帝  孟德诗犹是汉音,子桓以下,纯乎魏响。沈雄俊爽,时露霸气。  短歌行言  当及时为乐也。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幽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

  • 第一折·石君宝

    (外末云)(老孤做住)(卜儿云)(正末做住)(卜儿叫住)(正旦云)娘呵,没钱事叫唤则甚?(卜儿云了)(正旦云)俺勾当呵,没一日曾净! 【仙吕】【点绛唇】怎想俺这月馆风亭,竹溪花径,变得这般嘿光景。我每日撇嵌为生,俺娘向诸宫调里寻争

  • 卷三百十四·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十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十四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初集三十四 贝琼 杂诗 祖龙帝六合不暇谈黄虞且复求神仙入海窥方壶置酒阜乡亭超然忘故都空留赤玉舄安期今有无 又

  • 卷四百八十二·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四百八十二萤类四言古萤火赞         【晋】郭 璞熠燿宵行虫之微么出自腐草烟若散漂物之相喣孰知其陶五言古咏萤          【梁】简文帝本将秋草并今与夕风轻腾

  • 内篇 品藻第二十三·刘知几

      盖闻方以类聚,物以群分,薰莸不同器,枭鸾不比翼。若乃商臣、冒顿,南蛮、北狄,万里之殊也;伊尹、霍光,殷年汉日,千载之隔也。而世之称悖逆,则云商、冒;论忠顺则曰伊、霍者,何哉?盖厥迹相符,则虽隔越为偶,奚必差肩接武,方称连类者乎

  • ◎帐房先生大手笔·吴虞公

    上海四马路某旅馆近为优待顾客起见,在客厅旁另辟一阅报室。其内各报俱全,以供旅客之消遣。讵有一般外路客阅报时,每喜摇头摆脑高声朗诵,旁人虽厌恶其烦,卒无法奈何。乃共诉之帐房。该旅馆主人以同是主客,觉左右为难,因筹得一

  • ◎梁令娴于归记·李定夷

    梁任公女公子令娴女士,素有文名。前与西洋留学生周希哲君订婚,现因梁女士随父在京,周君亦学成归国,爰在细瓦厂梁任公寓所行结婚礼。一时在京与任公有旧者,皆备有联幛等物以为祝贺。是日,任公于宅内预备茶话会款待来宾。 周

  • 八七七 谕《明臣奏议》着交武英殿写入四库全书交聚珍版处排印·佚名

    八七七 谕《明臣奏议》着交武英殿写入四库全书交聚珍版处排印乾隆四十七年四月二十五日乾隆四十七年四月二十五日奉旨:着交武英殿写入四库全书,并交聚珍版处排印。钦此。质郡王等纂办《明臣奏议》于是日恭进。【真按:不

  • 西粤语二(查东山笔、沈仲方阅)·查继佐

    ●西粤语二(查东山笔、沈仲方阅)杨畏知、王运开、王连闳、刘廷标、王祚、吴贞毓(张镌、蒋干昌、李欣、李元开、徐■〈木丞〉、杨锺、胡士瑞、赵赓禹、蔡缁、郑允元、周允吉、朱议昶、朱东旦、任斗垣、易士佳、内监张福禄

  • 孝闵帝纪·令狐德棻

    孝闵皇帝名觉,字陀罗尼,是太祖的第三个儿子。母亲是元皇后。大统八年(542),生于同州官署。九岁时,被封为略阳郡公。当时有一个善于看相的人史元华见到他,回来后对亲近的人说:“这位公子有极贵之相,只可惜寿命不长。”魏恭帝

  • 钟声铿,铿以立号①·戴圣

    ——君子听音与众不同【原文】钟声铿,铿以立号,号以立横(3),横以立武。君子听钟声,则思武臣。石声磬(4),磬以立辨⑤,辨以致死(6)。君子听磬声,则思死封疆之臣(7)。丝声哀,哀以立廉,廉以立志。君子听琴瑟之声,

  • 葛蕉·佚名

    ——寄人篱下的哀歌【原文】绵绵葛蕉①,在河之浒②。终远兄弟,渭他人父。谓他人父,亦奠我顾③。绵绵葛蕉,在河之俟④。终远兄弟,谓他人母。渭他人母,亦莫我有。绵绵葛蕉,在河之莼⑤。终远兄弟,谓他人昆⑥。谓

  • 杂阿毗昙心论 第四卷·佚名

    杂阿毗昙心论 第四卷尊者法救造宋天竺三藏僧伽跋摩等译使品第四已广说业。彼业伴烦恼受种种生。非离烦恼。烦恼今当说一切有根本业侣生百苦谓彼有七使牟尼说当思谓欲有色有无色有。此有贪欲等七使为种。以烦恼

  • 四分律卷第二十(初分之二十)·佚名

    姚秦罽宾三藏佛陀耶舍共竺佛念等译百种学法之二◎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六群比丘跳行入白衣舍。诸居士见皆讥嫌言:“此沙门释子不知惭愧,外自称言:‘我知正法。’如是有何正法?跳行入舍似如鸟雀。”诸比丘闻,其

  • 卷第三十五(得道长者部上)·宝唱

    经律异相卷第三十五(得道长者部上)梁沙门僧旻宝唱等集  &middot;宝称出家见佛悟道一&middot;守笼那足下生毛苦行得道二&middot;最胜难降染化成道三  &middot;福增百岁出家见其本骸心晓见道四&middot;须达多崎岖见

  • 卷之十一·铁壁慧机

    嘉兴大藏经 庆忠铁壁机禅师语录庆忠铁壁机禅师语录卷之十一嗣法门人幻敏重编颂古(拈别评征代)举世尊敕阿难食时将至汝入城持钵当依过去七佛仪式难遂问如何是七佛仪式佛召阿难难应诺佛曰持钵去。拈云一般平常话只是

  • 大山里的人生·沈从文

    本书从作者浩繁的著述中,选取有关人生的纪实和思考的部分散文,以展示一个平凡而伟大的人在凤凰的石板路上,在湘西的大山深处,在都市的街头巷口留下的深深足迹;展示一个以小学毕业的学历而成为作家、学者,在短暂而又漫长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