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八十六

钦定四库全书

唐诗品彚卷八十六

明 高棅 编

七言律诗五

接武【上】

韦应物

燕李録事

与君十五侍皇闱晓拂炉香上赤墀花开汉苑经过处雪下骊山沐浴时近臣零落今犹在仙驾飘飖不可期此日相逢思旧日一杯成喜又成悲

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

緑水苍山路向东东南山豁大河通寒树依微逺天外夕阳明灭乱流中孤村几岁临伊岸一雁初晴下朔风为报洛桥游宦侣扁舟不系与心同

寓居沣上精舍寄于张二舍人

万木藂云出香阁西连碧涧竹林园高斋独宿逺山曙微霰下庭寒雀喧道心淡泊对流水生事萧条空掩门【刘云寂寞有沉着意】时忆故交那得见晓排阊阖奉明恩

寄李儋元锡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苕溪云士君子当以此切切存心彼一意供租敛事土木视民如仇者得无愧此】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皇甫冉

同温丹徒登万岁楼

高楼独上思依依极浦遥山含翠微江客不堪频北望塞鸿何事又南飞丹阳古渡寒烟积步空洲逺树稀闻道王师犹转战谁能谈笑解重围

宿淮隂南楼酧常伯能

淮隂日落上南楼乔木荒城古渡头浦外野风初入户牎中海月早知秋沧波一望通千里画角三声起百忧伫立分宵絶来客烦君歩履忽相求

秋日东郊作

闲看秋水心无事坐对寒松手自栽庐岳高僧留偈别茆山道士寄书来燕知社日辞巢去菊为重阳冐雨开浅薄将何称献纳临岐终日独裵回

三月三日义兴李明府后亭泛舟

江南烟景复如何闻道新亭更可过处处蓺兰春浦緑萋萋借草逺山多壶觞须就陶彭泽风俗犹传晋永和更使轻桡徐转去微风落日水增波

送李録事赴饶州

北人南去雪纷纷雁呌汀洲不可闻积水长天随逺客荒城极浦足寒云山从建业千峯出江至浔阳九分借问督邮才弱冠府中年少不如君

送钱塘路少府赴制举

公车待诏赴长安客里新正阻旧欢迟日未能销野雪晴花偏自犯江寒东溟道路通秦塞北阙威仪拥汉官共许郄生工射防恩荣请向一枝看

詶李补阙

十年归客但心伤三迳无人巳自荒夕宿灵台伴烟月晨趋建礼逐衣裳偶因麋鹿随丰草谬荷鹓鸾借末行纵有谏书犹未献春风拂地日空长

使往夀州淮路寄刘长卿

榛草荒凉村落空驱驰卒岁亦何功蒹葭曙色苍苍逺蟋蟀秋声处处同乡路遥知淮浦外故人多在楚云东日夕烟霜那可道夀阳西去水无穷

秋夜有懐高三十五兼呈空和尚

晚节闻君趋道深结茅栽树近东林大师几度曾摩顶高士何年遂发心北渚三更闻过雁西城万里动寒砧不见支公与度相思拥膝坐长吟

皇甫曾

早朝日寄所知

长安雪后见归鸿紫禁朝天拜舞同曙色渐分双阙下漏声遥在百花中【刘云清丽】炉烟乍起开仙仗玉佩成行引上公共荷发生同雨露不应黄叶久从风

奉寄中书王舍人

腰金载笔谒承明至道安禅得此生西掖几年纶綍贵东山遥夜薜萝情风传刻漏星河曙月上梧桐雨露清圣主好文谁为荐闭门空赋子虚成

张芬见访郊居作

林中雨散早凉生巳有迎秋促织声三径荒芜羞对客十年衰老愧称兄愁心自惜江蓠晚世事方看木槿荣君若罢官携手去寻山莫计白云程

秋夕寄懐契上人

已见槿花朝委露独悲孤鹤在人羣真僧出世心无事静夜名香手自焚牎临絶涧闻流水客至孤峯扫白云更想清晨诵经处独看松上雪纷纷

李嘉祐

同皇甫冉登重阁

高阁朱阑不厌游蒹葭白水绕长洲孤云独鸟川光暮万井千山海气秋清梵林中人转静夕阳城上角偏愁谁堪逺作秦吴别离恨归心双泪流

宋州东登望题武陵驿

梁宋人稀鸟自啼登舻一望倍含凄白骨半随河水去黄云犹傍郡城低平陂战地花空落旧苑春田草未齐明主频移虎符去几时行县向黔黎

早秋京口旅泊赠张侍御

移家避寇逐行舟厌见南徐江水流吴地征徭非旧日秣陵凋弊不胜秋千家闭户无砧杵七夕何人望斗牛只有同时骢马客偏题尺牍问穷愁

苏台至望亭驿人家尽空怅然有作寄从弟纡

南浦菰蒲覆白苹东吴黎庻逐黄巾野棠自发空流水江燕初归不见人逺树依依如送客平田独伤春那堪回首长洲苑烽火年年报虏尘

暮春宜阳郡斋愁坐忽枉刘七侍御诗因以酧答

子规夜夜啼槠叶逺道逢春半是愁芳草伴人还易老落花随水亦东流山当埤堄常多雨地近潇湘畏及秋唯羡君为周柱史手持黄纸到沧洲

送皇甫冉往安宜

江皋尽日唯烟水君向白田何日归楚地蒹葭连海迥隋朝杨桞映堤稀津楼故市生荒草山馆空城闭落晖若问行人与征战使君双泪定沾衣

送宋中舍游江东

孤城郭外送王孙越水吴洲共尔论野寺山边斜有径渔家竹里半开门青枫独映揺前浦白鹭闲飞过逺村若到西陵征战处不看秋草自伤魂

晚发咸阳寄同院遗补

征战初休草又衰咸阳晚眺泪堪垂去路全无千里客秋田不见五陵儿秦家故事随流水汉代高坟对石碑回首青山独不语羡君谈笑万年枝

题游仙阁息【一作白】公庙

仙冠轻举竟何之薜荔縁堦竹映祠甲子不知风御日朝昬唯见雨来时霓旌翠葢终难遇流水青山空所思逐客自怜双鬓改焚香多负白云期

刘方平

寄严八判官

洛阳新月动秋砧瀚海沙场天半隂出塞能全仲叔防安亲更切老莱心汉家宫里风云晚羌笛声中雨雪深懐袖未传三岁字相思空作陇头吟

秋夜寄皇甫冉郑丰

洛阳清夜白云归城里长河列宿稀秋后见飞千里雁月中闻捣万家衣长怜西雍青门道久别东吴黄鹤矶借问客书何所寄中心不啻两乡违

郎士元

春日燕王起城东别业

桞陌乍随洲势转花源忽傍竹隂开能令瀑水清人境直取流莺送酒杯山下古松当绮席檐前片雨滴春苔地主同声复同舍留连不畏夕阳催

詶王季友题半日村别业兼呈李明府

村映寒原日已斜烟生密竹早归鸦长溪南路当羣岫半景东隣照数家门通小径连芳草马饮春泉踏浅沙欲待主人林上月还思潘令县中花

寄韦司直

闻君感叹二毛初旧友相依万里余烽戍有时惊暂定甲兵何处可安居客来吴地星霜久家在平陵音信踈昨夜东风还入户登山临水复何如

赠钱起秋夜宿灵台寺见寄

石林精舍虎溪东夜扣禅扉谒逺公月在上方诸品静心持半偈万縁空苍苔古道行应遍落木寒泉听不穷更忆双峯最高顶此心期与故人同

送粲上人兼寄梁镇员外

季月还乡独未能林行溪宿厌层冰尺素欲传三署客雪山愁送五溪僧连云朔气横秦苑满目寒烟隔灞陵借问从来香积寺何时携手更同登

韩翃

同题仙游观

仙台初见五城楼风物凄凄宿雨収山色逺连秦树晚碪声近报汉宫秋踈松影落空坛静细草春香小洞幽何用别寻方外去人间亦自有丹丘

送刘评事赴广东使幕

征南官属似君稀才子当今刘孝威蛮府参军趋传舍交州刺史拜行衣前临涨海无人过却望衡阳少雁飞为报苍梧云影道明年早送客防归

送冷朝阳还上元

青丝缆引木兰船名遂身归拜庆年落日澄江乌榜外秋风踈桞白门前桥通小市家林近山带平湖野寺连别后依依寒食里共君携手在东田

送王光辅归青州兼寄储侍御

几回奏事建章宫圣主偏知汉将功身着紫衣趋阙下口衔丹诏出闗东蝉声驿路秋山里草色河桥落照中逺忆故人沧海别当年好跃五花骢

送李少府入蜀

行行独出故闗迟南望千山无尽期见舞巴童应暂笑闻歌蜀道又堪悲孤城晚闭清江上疋马寒嘶白露时别后此心君自见山中何事不相思

送田明府归终南别业

故园此日多心赏牎下流泉竹外云近馆应逢沈道士比隣自识卞田君离宫树影登山见上苑钟声过雪闻相劝早移丹鳯阙不须长恋白鸥羣

送高别驾归汴州

信陵门下识君偏骏马轻裘正少年寒雨送归千里外东风沉醉百花前身随玉帐心应惬官佐铜符势又全久客未知何计是参差去借汶阳田

寄徐州郑使君

江城五马楚云边不羡雍容画省年才子旧称何水部使君还继谢临川射堂草遍収残雨官路人稀对夕天虽卧郡斋千里隔与君同见月初圆

送故人赴江陵寻庾牧

主人持节拜荆州走马应从一路游班竹冈连山雨暗枇杷门向楚天秋佳期笑把斋中酒逺意闲登城上楼文体此时看又别吾知小庾甚风流

卢纶

长安春望

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家在梦中何日到【刘云自在】春来江上几人还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闗【方云能言久客之意】

晚次鄂州

云开逺见汉阳城犹是孤防一日程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皷声

至德中途中书事寄李僴

乱离无处不伤情况复看碑到古城路绕寒山人独去月临秋水雁空惊顔衰重喜归乡国身贱多惭问姓名今日主人还共醉应怜世故一儒生

酧畅当嵩山寻麻道士见寄

闻逐樵夫闲看碁忽逢人世是秦时开云种玉嫌山浅渡海传书怪鹤迟隂洞石幢微有字【刘云好】古坛松树半无枝烦君逺示青囊録愿得相从一问师

詶李端野寺病居见寄

野寺昬钟山色隂乱藤高竹水声深农夫就饷还依草野雉惊飞不过林斋沐暂思同静室清羸已觉助禅心寂寞日长谁问疾料君唯取古方寻

司空曙

长安晓望寄程补阙

迢递山河拥帝京参差宫殿接云平风吹晓漏经长乐桞带晴烟出禁城天净笙歌临路发日高车马隔尘行独有浅才甘未达多惭名在鲁诸生

南原望汉宫

荒原空有汉宫名衰草茫茫雉堞平连雁下时秋水在行人过尽莫烟生西陵歌吹何年别南陌登临此日情故事悠悠不可问寒禽野水自纵横

秋日趋府上张大夫

重城洞啓肃秋烟共説羊公在镇年鼙皷暗惊林叶落旌旗遥拂雁行偏石过桥下书曾受星降人间梦已传谪吏何能沐风化空将歌颂拜车前

詶李端校书见赠

緑槐垂穗乳乌飞忽忆山中独未归青镜流年看髪变白云芳草与心违乍逢酒客春游惯久别林僧夜坐稀昨日闻君到城阙莫将簮弁胜荷衣

题暕上人院

闭门不出自焚香拥褐看山岁月长雨后緑苔生石井秋来黄叶徧绳牀身闲何处无真性年老曾言隠故乡更説本师同学在几时携手见衡阳

赠衡岳隠禅师

拥褐安居南陌头白云高寺见衡州石牎湖水揺寒月枫树猿声报夜秋讲席旧逢山鸟至梵经初向竺僧求自知身老将传法因下人间遂北游

送王尊师南归

烟芜满洞青山绕幢节飘空紫鳯飞金阙乍看迎日丽玉箫遥听隔花微多开石髓供调膳时御霓裳奉易衣莫学辽东华表上千年始欲一回归

李端

宿淮浦忆司空文明

愁心一倍长离忧夜思千重恋旧游秦地故人成逺梦楚天凉雨在孤舟诸溪近海潮皆应独树边淮叶尽流别恨转深何处写前程唯有一登楼

送濮阳録事赴忠州

成名不遂双旌逺空印还为一郡雄赤叶黄花随野岸青山白水映江枫巴人夜语孤舟里越鸟春啼万壑中闻説古书多未校肯令才子久西东

夜投丰德寺谒液上人

半夜中峰有磬声偶逢樵者问山名上方月晓闻僧语下界林踈见客行野鹤巢边松最老毒龙濳处水偏清愿得逺公知姓字焚香洗鉢过余生

秦系

题茅山李尊师山居

天师百岁少如童不到山中竟不逢洗药毎临新瀑水步虚时上最高峰篱间五月留残雪石上千年防怪松此去人寰今逺近回看云壑一重重

献薛仆射【系家于剡向盈一纪大厯五年人以文闻邺守薛公无何奏系为古卫率府仓曹参军意所不欲自献斯文】

由来那敢议轻肥散髪行歌自采薇逋客未能忘野兴辟书翻遣脱荷衣家中匹妇空相笑池上羣鸥尽欲飞更乞大贤容小隠益看愚谷有光辉

窦叔向

夏夜宿表兄宅话旧

夜合花开香满庭夜深微雨醉初醒逺书珍重何曾达旧事凄凉不可听去日儿童皆老大昔年亲友半凋零明朝又是孤舟别愁见河桥酒幔青

张志和

渔父

八月九月芦花飞南溪老人垂钓归秋山入帘翠滴滴野艇倚槛云依依却把鱼竿寻小径闲梳鹤髪对斜晖翻嫌四皓曾多事出为储皇定是非

严维

送崔同使往睦州兼寄薛司户

如今相府用英髦独往南州肯告劳冰水近开渔浦出雪云初卷定山高木奴花映桐庐县青雀舟随白鹭涛使者应须访亷吏府中唯有范功曹

崔峒

题同官李明府书舍

松堂寂寂对烟霞五栁门前聚晚鸦流水声中视公事寒山影里见人家观风共羙新为政计日还应更触邪可惜陶濳无限兴不逢篱菊正开花

送韦八少府判官归东京

成世业紫真官文似相如貌胜潘鸿雁南飞人独去云山一别岁将阑清淮水急桑林晚古驿霜多柿叶寒琼树相思何日到银钩数字莫为难

寄上韦苏州兼呈吴县李明府

数年湖上谢浮名竹杖纱巾遂称情云外有时逢寺宿日西无事傍江行陶濳县里看花发庾亮楼中对月明谁念献书来万里君王深在九重城

赠窦十九【时公车待诏长安】

灵台暮宿意多违木落花开羡客归江海几时传锦字风尘不觉化缁衣山阳会里同人少灞曲农时故老稀幸得汉皇容直谏怜君未遇觉人非

耿湋

塞上曲

惯习干戈事鞍马初从少小在边城身微久属千夫长家逺多亲五郡兄懒説疆塲曾大获且悲年鬓老长征塞鸿过尽残阳里楼上呜呜暮角声

上裴行军中丞

胡尘已灭天山外闭閤隂隂日复曛枥上骅骝嘶皷角门前老将识风云旌旗四面高秋见丝竹千家静夜闻莫道古来多计防功成唯有李将军

送友人归南海

逺别悠悠白髪新江潭何处是通津潮声偏惧初来客海味唯甘久住人漠漠烟光前浦晚青青草色定山春汀洲更有南回雁乱起聨翩北向秦

张继

会稽郡楼雪霁

江城昨夜雪如花郢客登楼望霁华夏禹坛前仍聚玉西施浦上更飞沙帘栊向晚寒风度睥睨初晴落景斜数处微明销不尽湖山青映越人家

张南史

陆胜宅秋雨中探韵同前

同人永日自相将深竹闲园偶辟疆已被秋风教忆鲙更闻寒雨动飞觞【物理俱羙情致兼深】归心莫问三江水旅服从霑九日霜醉里欲寻骑马路萧条是处有垂杨

于鹄

醉后寄山中友人

昨日山家春酒浓野人相劝久从容独忆卸冠眠细草不知谁送出深松都忘醉后逢亷度不省归时见鲁恭知已尚嫌身酩酊路人应恐笑龙钟

送宫人入道

十五吹箫入汉宫看修水殿种芙蓉自伤白髪辞金屋许着黄冠向雪峰解语老猿开晓戸学飞鶵鹤落高松定知别后宫中伴遥听缑山半夜钟

唐诗品彚卷八十六

猜你喜欢
  赵通判·唐圭璋
  柳永·唐圭璋
  ●古诗源卷八·沈德潜
  第二十出 东窗·姚茂良
  郑光祖·隋树森
  第四折·关汉卿
  ●序·朱祖谋
  三月十二深夜大沽口外·徐志摩
  巻二·黄大舆
  三集卷七十六·乾隆
  卷四百二·曹学佺
  唐僧弘秀集卷五·李龏
  卷七十二·陈元龙
  卷三十八·沈季友
  王舎人诗集卷一·王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邵雍

    <集部,别集类,北宋建隆至靖康,击壤集> 钦定四库全书 击壤集卷四       宋 邵雍 撰天津新居成谢府尹王君贶尚书【嘉佑七年】 嘉佑壬寅岁新巢始孱功仍分道德里更近帝王宫槛仰端门峻轩迎两观雄牕虚响瀍涧台迥

  • 卷十二·冯琦

    钦定四库全书 海岱会集卷十二 七言絶句 早梅           黄 卿 香飘琼萼一时新斜月溶溶雪夜春若向花中较风节祗应箕颍伴高人 柳枝词 罩水如烟万叶重倚风飞絮晓茸茸莫教吹落长河去化作浮萍无定踪 又 画帘

  • 第六章 概论一 唐五代·吴梅

    词者诗之余也。诗莫古于三百篇,皆可以合乐。周衰,诗亡,乐废。屈宋代兴,虽《九歌》侑乐,而已与诗异途矣。经秦之乱,古乐胥亡。汉武立乐府,作《郊祀》十九章,《铙歌》二十二章。历魏晋六朝,皆仍其节奏,(其名历代不同,其歌法仍袭旧。

  • 第十六出 伯卿游马·佚名

    (生)(净外)鸡啼头声便起程,鸡啼头声便起程。(净)(马来)猿啼鸟叫得人惊,猿啼鸟叫得人惊。做紧打马过前程,相随伴,莫拆散,到驿递心即安。(又)溪水流过只西桥,溪水流过只西桥。(马来)杜鹃鸟枝头连声叫,杜鹃鸟枝头连声叫,早风送

  • 卷一七三 陳紀七·司马光

      起強圉作噩(丁酉),盡屠維大淵獻(己亥),凡三年。   高宗宣皇帝太建九年(丁酉,公元五七七年)   春,正月,乙亥朔,齊太子恆卽皇帝位,生八年矣;改元承光,大赦。尊齊主為太上皇帝,皇太后為太皇太后,皇后為太上皇后。以廣寧王孝珩為太

  • 卷四·赵元一

    上初拔奉天,而车驾至宜寿县北,渭水之阳,谓侍臣曰:&ldquo;朕之此行,莫同 永嘉之势。&rdquo;因潸然流涕。时工部尚书浑公耸辔而对曰:&ldquo;《易》称:&lsquo;先号 兆而后笑&rsquo;,素王之至言。肃宗幸灵武,代宗幸陕郡,尼父

  • 卷第二百一十七·胡三省

    唐纪三十三〔起阏逢敦牂(甲午),尽柔兆涒滩(丙申)四月,凡二年有奇〕。《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下之下》十三载〔(甲午、七五四)卷首当书天宝年号。载,子亥翻〕。1春,正月,安禄山入朝。〔朝,直遥翻。考异曰:肃宗实录:「十二载,杨国忠

  • 大明太宗文皇帝宝训卷之二·杨士奇

    光禄大夫柱国少傅兼太子太傅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臣吕 本谨校 南京礼部祠祭清吏司郎中臣陈治本 南京兵部职方清吏司主事臣朱 锦 南京工部虞衡清吏司郎中臣吕胤昌谨阅睦亲○洪武三十五年七月己亥上以盛暑赐书在京

  • 一百九十 曹(兆页)恭请圣安并报地方雨水·佚名

    原摺无日期。根据内容推断应是康熙五十四年二月份的 江宁织造.主事奴才曹(兆页)谨奏:恭请万岁圣安。谨将五十四年正月、二月分晴雨录,恭呈御览,伏乞圣鉴。 朱批:知道了。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 地理略六·纪昀

    地理略 【六】元○元元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臣高丽定南诏太宗六年灭金得中原州郡世祖至元十三年平宋全有版图踵辽金故迹仍都于燕立中书省 一统山东西河北之地谓之腹里行中书省十有一曰岭北曰辽阳曰河南曰陕西曰四川曰甘

  • 两汉笔记卷五·钱时

    宋 钱时 撰武帝太初元年太中大夫公孙卿壸遂太史令司马迁等言厯纪坏废宜改正朔上诏儿寛与博士赐等共议以为宜用夏正夏五月内诏卿遂迁等共造汉太初厯以正月为嵗首夏正寅商正丑周正子而孔子独言行夏之时何也盖建子之月

  • 卷七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七十五郊社考祈禳【祷疾 祓除祷水旱已见雩祭门】宋寜宗嘉定元年六月以蝗祷於天地社稷八年八月蝗祷於霍山九年六月蝗祷羣祀理宗绍定四年九月以太庙火灾告於天地宗庙社稷嘉三年八月以浙

  • 卷十三 子路第十三·邢昺

    [疏]○正义曰:此篇论善人君子为邦教民、仁政孝弟、中行常德,皆治国修身之要,大意与前篇相类,且回也入室,由也升堂,故以为次也。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孔曰:“先导之以德,使民信之,然后劳之。《易》曰:‘说以先民,民忘其劳

  • 卷一·傅逊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左传属事卷一    明 傅逊 撰周桓王伐郑隐公三年 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王贰于虢郑伯怨王王曰无之故周郑交质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王崩周人将畀虢公政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秋又取成

  • 瑜伽师地论卷第九·玄奘

    瑜伽师地论卷第九本地分中有寻有伺等三地之六复次业门云何。此略有二种。一与果门。二损益门。与果门者。有五种应知。一与异熟果。二与等流果。三与增上果。四与现法果。五与他增上果。与异熟果者。

  • 罗云忍辱经·佚名

    西晋沙门法炬译  阿难曰。吾从佛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鹙露子与罗云俱。以平旦著衣法服。执持应器。入城求食。时有轻薄者。逢见两贤。意念曰。瞿昙沙门。第一弟子。与罗云分卫。即兴毒意。取地

  • 大般涅槃经疏 第八卷·灌顶

    大般涅槃经疏 第八卷隋章安顶法师撰唐天台沙门湛然再治长寿品下迦叶复白去。是第四番问答。先问次答。初问又三。初非佛旨。次譬释非。三合譬结过。初非佛旨者。领上修平等心得三世福。谓此旨为非。次何以故下

  • 卷第十二·晦翁悟明

    联灯会要卷第十二 住泉州崇福禅寺嗣祖比丘 悟明 集 南岳下第十世 前汝州首山省念禅师法嗣 汝州叶县归省禅师(凡十二) 首山举竹篦。问师云。唤作竹篦即触。不唤作竹篦即背。合唤作甚么即得。师於言下大悟。遂掣竹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