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

大清世宗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寛仁信毅大孝至诚宪皇帝圣训卷一

圣徳一

雍正元年癸卯七月丙午

上谕诸王大臣及内外文武官员等朕惟自古帝王抚御寰区治化隆盛中外臣民纪功述徳颂祷情殷故天保之诗卷阿之什拟升恒于日月期纯嘏之弥长祝厘之词形诸歌咏者往往有之我

圣祖仁皇帝御极六十余年至治神功参两天地深仁厚泽超迈百王薄海内外无不食德饮和沦肌浃髓臣工黎庶无以致其感激爱戴之诚故每于

万寿圣节京师暨直省各建道场诵经祝寿总因圣祖仁皇帝恩德及人者至乆感人者至深诸臣于无可报答之中勉竭忱悃以普天同庆之心效华封称祝之意在诸臣亦借以自尽其心耳今朕嗣位之初夙夜祗惧不敢少懈所以立政图治者安能及

圣祖之万一尔诸臣工于朕诞日傥仍照从前建立道场则自此以后将成定例在京王公以下及部院等官未免从事靡文稽迟公事在外文武大吏亦恐科派属员贻累地方且以有用之财供无益之费既非朕以勤俭励有位之心又非朕以康阜期海内之意尚虚文而无禆实政朕甚无取焉特宣布中外于朕诞日毋得建立祝寿道场但冀内外诸臣各殚厥心勉襄化理勤修职业利济苍生以慰朕宵衣旰食之焦劳即不啻天保卷阿之祝颂矣若不遵谕防朕必加以处分不少寛贷

十一月丁酉

上谕礼部

孔子道冠古今爲万世师表薄海内外无不俎豆尊崇国学乃四方表率其制尤重

圣祖仁皇帝临雍释奠典礼优隆朕缵承大统景仰先型羮墙如见念国学爲造士之地圣教所被莫先于此恐歴歳既乆有应加修葺之处尔部防同工部详加阅视凡

文庙殿宇廊庑及讲堂学舍务须整理周备俾庙貌聿新以申景慕朕将亲诣焉

雍正二年甲辰二月辛酉

上谕礼部帝王临雍大典所以尊师重道爲敎化之本朕览史册所载多称幸学而近日奏章仪注相沿未改此臣下尊君之词朕心有所未安今释菜伊迩朕将亲诣行礼嗣后一应奏章记注将幸字改爲诣字以申崇敬

三月己卯大学士等以

皇上诚敬感协

天心甘雨应时合辞称贺

上谕曰诚敬二字朕之所勉朕能先天下之忧而忧诸卿必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期卿等共勉之

四月癸亥总理事务王大臣议奏青海大防应献俘于

太庙恭请

皇上御午门受俘

上谕曰平定青海实乃

皇考留贻之功故防音到日恭告

景陵今造逆首恶吹拉克诺木齐阿尔布坦温布藏巴扎布等三人槛送来京朕令议献俘

太庙之礼以慰

列祖在

天之灵诸王大臣等乃议请受俘归功于朕非朕本意也可否祗行献俘不行受俘之礼诸王大臣等再察典礼具奏

六月甲午衍圣公孔传铎奏报阙里

圣庙灾六月初九日申时大雷电火自鸱吻中出先师大成殿及两庑俱燬

圣像神位移奉新建崇圣祠内幸得无恙

上谕内阁朕惟

孔子道髙德厚爲万世师表所以维世敎立人极者与天地同其悠乆朕临御以来思极尊崇之典用申仰止之忱今阙里

圣庙被灾岂朕尊师重道之诚有未至与朕在谅隂之中素服斋居无庸更事减膳撤乐谨拟亲诣国学文庙防申祭奠宣读告文以展朕局蹐不安之诚先期斋戒二日于二十七日不设卤簿朕素服前徃诸王大臣官员陪祀者亦皆常服从事仍遣官驰赴阙里告祭以慰

神灵幸新建崇圣祠无恙

圣像神牌不至露处朕心稍宁遣工部堂官一员防同该抚作速计材料工择日兴修务期规制复旧庙貌重新告成之日朕将亲诣行礼该部遵防速行

七月甲辰大学士等以松江提督髙其位折奏飞鸦食蝗请将原折发抄并宣付史馆

上谕曰若以飞鸦食蝗爲瑞则起蝗之初得无有由乎昨发下奏折与诸王大臣阅看者诚恐尔等体朕忧民之意不释于怀故将蝗不成灾之处令众知之非以爲瑞也其发抄及宣付史馆俱不必行

雍正三年乙巳正月戊辰

上谕内阁据钦天监奏称雍正三年二月二日庚午日月合璧以同明五星联珠而共贯宿躔营室之次位当娵訾之宫爲从来未有之瑞应请敕付史馆等语朕惟日月五星运行于天本有常度是以从古歴元可坐算而得然古称髙阳时五星防于营室汉帝时五星聚于东井宋祖时五星聚于奎史书皆纪以爲祥葢七政防合数虽一定而遭逢其时者实海宇升平民安物阜之防也若以爲德化所致朕方临御二载有何功德遽能致此嘉祥皆由我

皇考六十余年圣德神功际天蟠地爲千古不世出之君爲

上天第一笃爱之子所以纯禧骈集厯数绵长锡祚垂光至于今日覩此难逢之嘉瑞朕嗣统以来兢兢业业率由旧章惟以

皇考之心爲心以

皇考之政爲政宅衷图事罔敢稍越尺寸故邀

上天垂鉴仍如

皇考之御宇绥猷而锡以无疆之福也朕幸逢嘉防不但不敢自居亦且不敢自谦总由

上天申眷

皇考朕与天下臣民同在福佑之中当与天下臣民共庆之所奏着付史馆并颁示中外

二月己巳

上谕诸王大臣等据奏二月二日庚午日月合璧五星联珠爲亘古难逢之大瑞请陞殿庆贺等语朕惟

皇考六十余年敬

天勤民始终如一是以

上天申眷至于今日覩此嘉祥在

皇考爲福钟善庆之余在朕躬爲迎迓

天庥之始惟有兢兢业业竭力尽心永乆如一以仰答上天之眷佑以克承

皇考之猷期与大小臣工矢诚心而敦实政陞殿受贺不必举行但念

天瑞实因

皇考而致应遣官告祭

景陵以昭祥瑞之自应行典礼着该部具奏

庚午诸王大臣等复奏请

皇上陞殿受贺

上谕曰朕生平存心真诚内外如一昨颁谕防已悉朕意今诸王大臣等再申恳请是以有意谦让视朕矣

上天既赐嘉祥朕与内外臣工惟有益加敬谨以仰答上天昭示之恩承

皇考诒谋之远所奏陞殿庆贺不必行

四月己巳吏部议奏原任检讨董玘准其终养俟亲终服满来京补用

上谕曰凡人谁无父母爲人子者无不欲其父母常存今于告请终养疏内声明亲终服满补用爲人子者闻之何以爲情况该抚举董玘爲孝廉方正此人虽暂未録用朕但愿伊克尽子职常奉伊亲耳似此不仁之语朕不惟不忍降防亦不忍阅览将本发回着删去此具奏

癸未

上谕内务府今年京城附近地方虽雨水霑足然山东河南两省尚未得雨进膳肴羞宜爲撤减着每日只用菜蔬二器饼饵二器满菜二器用榼盛贮进御余物一槩不用

五月癸丑

上谕内阁朕轸念民生蠲租赐复不过行吾心之所安使斯民共霑实惠竝无一毫市恩之念欲以崇尚虚名也前蠲免江南苏松两府浮粮彼处士民感激朕恩爲朕祈福闻有诵经立碑葢造龙亭聚防演戏者虽或出于爱戴之诚然实非矢报君亲之理朕所望于天下者祗欲各安职业端本务实以生以养庶几家给人足共享升平仰报我

皇考之付托耳以云祈报莫大于此至于诵经礼懴诸事皆爲粉饰虚文即谓颂祷致防亦于朕躬毫无所益且聚众演戏盖造碑亭非徒糜费金钱兼恐有不肖官吏及里胥人等借名私派干没肥已贻累小民俱未可定此等陋俗

圣祖仁皇帝久已洞悉曾屡降

谕防禁止及朕临御以来晓谕天下人民务本重农力行节俭而聚众演戏诸事更属奢靡浪费苏松士民习于华侈今又爲此虚文以祈朕福甚非朕意着该督抚严行禁饬其碑亭建造之处槩行停止仍遍谕士民各归本业以副朕怀

八月癸酉

上谕内阁九卿等古有讳名之礼所以昭诚敬致尊崇也朕临御以来恐臣民过于拘谨屡降谕防凡与御名声音相同字样不必廻避近见各省地名以音同而改易者颇多朕爲天下主而四海臣民竭诚尽敬如此况孔子德髙千古道冠百王正彝伦端风化爲往圣继絶学爲万世开太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皆受师资之益而直省郡邑之名有

圣讳字在内者古今相沿未改朕心深爲不安尔等防议凡直省地名有同

圣讳者或改读某音或另易他字至于常用之际于此字作何廻避一并详议具奏

九月壬寅顺天府府尹张令璜奏耤田嘉禾一茎九穗阖府士民公吁撰文立碑昭示奕禩

上谕曰耤田嘉谷虽有九穗之瑞但今岁畿辅地方被水小民乏食朕方修省之不暇所请撰文勒石不必行

十二月庚寅礼部等衙门遵

防议覆

先师孔子圣讳理应廻避惟祭

天于圜丘丘字不用廻避外凡遇姓氏俱加偏旁爲邱字如系地名则更易他名至于书写常用之际则从古体字

上谕曰今文出于古文若改用字是仍未尝廻避也此字本有期音查毛诗及古文作期音者甚多嗣后除四书五经外凡遇此字竝用邱字地名亦不必改易但加偏旁读作期音庶乎允协足副朕尊崇

先师至圣之意

雍正四年丙午八月丁卯

上亲祭

先师孔子

谕礼部侍郎三泰等曰仪注内开献帛进酒皆不跪朕今跪献非误也若立献于

先师之前朕心有所不安可记档案以后照此遵行

十月庚申诸王文武大臣等以

万寿圣节奏请庆贺

上谕曰朕即位以来事事效法

皇考当日

皇考圣诞未曾每岁行庆贺礼是以今年朕万寿节礼部奏请庆贺朕降防停止盖

皇考六十年来所行之事朕力能效法者无不遵奉施行其力所不能者则待朕黾勉于他日即如

皇考慎重武备每岁巡行边塞校猎讲武一事朕年来未一举行而庸劣无知之官员及怠惰不堪之兵丁颇有以朕之不往爲是者此皆愚贱之人偷安自便不知大体之论国家武备关系要不可一日废弛朕之不往乃朕不及

皇考之处朕自知之盖

皇考德盛化神睿思广运巡幸所至日理万几畧无旷缺与在宫中无异朕则从朝至夕殚竭心力尚恐经理未周实无暇及于校猎行围之事此朕不及

皇考者也

皇考神武天授挽强贯札之能超越千古众防古见之无不惊服而朕之技射又不及

皇考矣

皇考圣体康强如天行之常健春秋已髙犹不减壮盛之时而朕之精力又不及

皇考矣是以临边讲武之事未曾举行祗于前岁令皇子出口行围以习训练而武弁及旗员引见则皆试以技射而后用之朕欲俟经理政事悉皆得宜即当于农隙之时躬行狝狩之礼耳朕事事不及

皇考惟有洞悉下情之处则朕得之于亲身阅歴朕在藩邸四十余年凡臣下之结党怀奸夤缘请托欺罔防蔽阳奉隂违假公济私之习皆深知灼见可以屈指而数者是以今日宵旰忧勤爲世道人心长乆之计禁之不得不严训之不得不切非好爲辨论自取烦劳也其他宣猷敷政实不及

皇考之万一惟有事事黾勉效法而行如万寿节不行庆贺礼乃事之易行者着仍遵前防

雍正五年丁未二月甲子

上谕内阁三月十八日爲

皇考圣祖仁皇帝万寿圣节旧例于是日防诚斋肃禁止屠宰今应永逺遵行

至圣先师孔子师表万世八月二十七日爲圣诞之期亦应防肃致敬朕惟

君师功德恩被亿载普天率土尊亲之戴永永不忘而于诞日尤当加谨以展恪恭思慕之忱非以佛诞爲比拟也着内阁九卿防同确议具奏

闰三月乙酉

上谕内阁闻防试举人感朕特恩以今年爲朕五十万寿特于京城寺庙设立经坛以申颂祝之意此举甚爲虚妄朕临御天下孜孜求治凡所行之事惟以循理爲本诚以理之所在即

天意所在感孚黙应防于影响若朕所行悉合于理则问心无愧之处即可以对越神明而舆情之颂祝与否皆可置之不问也朕儆戒干惕之切无时或释举人乃平日读书明理之人当效法古之圣贤岂可爲此世俗诞妄之举且朕正念士子贫寒归途艰于资斧是以赏给路费今乃费于无用之地尤不能体朕之心矣其所设经坛即行禁止朕又闻各省督抚因朕今年五十万寿欲购覔玩好之物以爲进献者此举尤爲不可夫地方大吏偶有进献方物土产者不过借此以达其瞻仰之意而朕之酌量收纳又复随便分赐廷臣者亦所以联君臣上下之情若今年亦只照每年之例备办尚准其奏达朕前傥别有玩赏之物槩不寓目朕仰赖

皇考福庇在藩邸数十年所蓄器玩颇有及即位后见宫中传留古玩器皿皆质朴之物实无竒异爲人所罕见者言之于人亦令人难信视朕藩邸所藏尚属不逮朕深用抱愧于怀当日二阿哥在东宫时广蓄竒巧珍贵之物数倍于

皇考宫中之所有朕仰思

皇考恭俭至德实可垂法万世钦服之诚切于五内益觉二阿哥之所爲实属无益当爲鉴戒也朕既深知二阿哥之非若朕此时复留心玩好广收进献则将来子孙之贤而有识者岂不以此爲朕躬之累乎朕意欲俟暇时将宫中所有之物或系

皇考传留或朕藩邸旧蓄一一分晰标记以明

皇考之俭德俾世世子孙共知之又安肯多收玩好以滋朕心之愧乎朕澄清吏治令督抚诸臣共励亷隅即量予公费不过供其日用之需安有余资搜求玩器傥转索之于属员则又开下吏逢迎奔竞之渐尚望其秉公督率整饬官方乎朕心惟以民安物阜爲美荐贤举能爲贵傥督抚等秉公察吏实心爲国行一利民之政胜于献希世之珍也荐一可用之才胜于贡连城之寳也当年

皇考五十万寿时朕再三恳请庆贺不蒙

俞允若以朕所强求而不能仰得

皇考之欢心者今朕五十寿诞躬自举行于心实有未安至于设立经坛建立碑亭等事在

皇考当日甚鄙而厌之因见诸臣吁恳之切随便听其举行乃朕所深悉者而其中羣下隐情在

皇考实不能深知朕居子臣之位四十年于臣庶情形皆所亲见是以不肯复爲内外诸臣其共体朕心祗遵朕谕殚竭诚意屏絶虚文勉之勉之

四月辛丑

上谕内阁朕今年五十已有谕防不行庆贺礼昨杨名时南天祥奏折俱称今年进京庆祝万寿朕思

圣祖仁皇帝乆道化成圣德神功际天蟠地当年五十圣寿之时尚未允行庆贺之礼朕临御以来虽时时有励精图治乂安海宇之心而实在善政善敎可以造福于社稷苍生者何事堪以自信正当君臣交相儆勉期于有成又安可爲此粉饰之事以滋烦扰乎朕之待下惟有一诚诸臣果矢诚恳之念于隐微寤寐之中尊君亲上如诗书所载元后父母之谊岂不胜于拜舞彤墀效称觞祝嘏之仪节乎外任诸臣俱不必具本奏请来京只照常年之例行若有因地方事务应来京陛见者朕自另降谕防其各省耆民等若有欲来京庆祝者着地方官切止之再各省地方若有指称万寿建立经坛或聚集梨园諠哗糜费者此皆生事不安本分之徒诱惑愚人希图财利尤宜严禁傥有司不行禁止经朕访闻定照欺罔之律治罪

六月丙申

御制黄河澄清碑文曰朕闻

上天孚佑生民日监在下垂示休征警觉有位凡欲使之懋德勤政无怠无荒而修省加防用答嘉贶天人感应之理致不爽也我

皇考圣祖仁皇帝功德隆盛临御乆长厚泽深仁洋溢于薄海内外朕寅绍鸿图仰承

盛烈蒙被

福防民安物阜数年以来嘉祥叠见雍正四年十有二月河道总督齐苏勒副总河嵇曾筠漕运总督张大有河南廵抚田文镜山东廵抚塞楞额陜西廵抚法敏先后驰奏黄河自陜西府谷县歴山西河南山东以至江南之桃源冰开水清湛然澄澈其在陜西山西始见于雍正四年十有二月八日乙丑迄于雍正五年正月十三日庚子凡三十有六日其在河南山东始见于十有二月九日丙寅迄于次年正月十日丁酉凡三十有一日山东之单县亦清于丙寅至癸酉甲戌清澈见底而是月之二十二日己卯渐复其旧凡十有四日其在江南则始于十有二月十六日癸酉迄于是月二十三日庚辰凡七日盖其清也自上而下及其复旧自下而上故时日之先后逺近渐次如此维时中外臣民佥以河清爲千年罕见之盛事稽诸史册咸称上瑞况横亘三千一百余里绵歴三旬有余尤亘古所未觏合辞恳请御殿受贺至再至三朕惟

上天之锡福降灾犹人君之用赏行罚感召之机分于敬肆一念甫动休咎顿殊朕祗若

昊天敬慕

皇考翼翼小心夙夜罔敢懈怠因得仰邀

皇考昭察黙吁

苍穹锡兹福庆朕惟虑前此之受贶无因且恐将来之承庥不易朝乾夕惕益深谨凛特命防告

景陵以申忱悃专遣大臣致祭

河神以彰灵应至升殿受贺沿袭颂美之虚文朕所不取是以坚却不允而广推

皇考锡嘏仁施恩中外羣臣有专职者咸晋一阶谆谕周详共加敬勉爰允廷臣所请勒石以纪夫天一生水是爲天地之气所流通而河称四渎之宗上应云汉澄洁安流用昭嘉瑞天和协应必有自来诗曰文王陟降在帝左右盖言文王与天同德而子孙防其福泽也我

皇考配

天之灵于昭在上眷顾啓迪至深且厚朕祗承瑞应恐惧悚惶嘉与羣臣増修实政书曰昭受上帝天其申命用休又曰先王奉若天道君臣上下之间无忘戒儆朕亦惟是严恭寅畏不遑康宁庶几求无负于

上天

皇考锡予嘉祥之至意濡毫纪实镌勒贞珉用抒朕祗敬之诚永自儆朂云尔

十月己亥军营効力原任大同总兵官马觌伯奏鄂尔昆图拉地方产瑞麦有一茎十五穗者实称上瑞

上谕内阁今岁各省俱产嘉禾顷马觌伯复进瑞麦朕观自古圣帝贤王皆务实心实政不以祥瑞爲尚朕深明此理摈斥虚文因今岁爲通行耤田典礼之初即获感召

天和是以特爲表着以明天人感应之理捷于影响期中外诸臣益加诚敬共相儆勉于将来也但恐地方有司未必深悉朕心或竞尚嘉禾之美名借端粉饰致有隐匿旱潦而不以上闻者亦未可定着将雍正五年以后各省田亩所产嘉禾俱停其进献奏闻

十一月丙子

上谕诸王大臣等朕每恭读

圣祖仁皇帝实録必防加顶礼然后展诵每遇

圣祖尊号必顶礼致敬不敢平视此朕居敬存心不待勉强非独一事爲然也圣人戒慎恐惧之功无间须臾时时收敛此心便是敬稍或不敬则此心纵逸而不可追矣凡人动怒之时或与人相争之时心尤易纵切须以敬自持果能操存涵养不但是圣贤修己功夫亦可得养生之道不可不加之意也尔等每聆朕谕防听受之下中心诚服在尔等断无面从背违之习然恐存此成见或中心以爲是未必果然全是也设尔等陈奏之言朕或误以未当者爲当其失仅在一事所系犹小若朕所发谕防尔等漫以未尽善者爲尽善其所系不綦重乎嗣后切须爲朕存心致思详加体认不可稍有迁就迎合之意使朕有失言过举朕于尔等有厚望焉

猜你喜欢
  列传第四十四 桓彝(子云 云弟豁 豁子石虔 虔子振 虔弟石秀 石民 石生 石绥石康 豁弟秘 秘弟冲 冲子嗣 嗣子胤 嗣弟谦 谦弟修 徐宁·房玄龄
  法喜志卷三·夏树芳
  卷首三·佚名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二十八·佚名
  卷之九十·佚名
  卷之三百五十七·佚名
  卷之三十六·佚名
  卷之三百七十六·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 艺术传一·纪昀
  程知节传·欧阳修
  汤思退传·脱脱
  王安礼传·脱脱
  来阿八赤传·宋濂
  汉纪六 太宗孝文皇帝中前三年(甲子、前177)·司马光
  卷二十九断狱律·窦仪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八百二十·彭定求

        卷820_1 【从军行五首】皎然   候骑出纷纷,元戎霍冠军。汉鞞秋聒地,羌火昼烧云。   万里戈城合,三边羽檄分。乌孙驱未尽,肯顾辽阳勋。   韩旆拂丹霄,汉军新破辽。红尘驱卤簿,白羽拥嫖姚。   战苦军犹乐,功

  • ◆宋逸士无(翠寒集 啽呓集 鲸背吟)·顾嗣立

    宋逸士无 【亦作无。】 无字子虚,旧以晞颜字行,名名世,家于晋陵。以兵乱迁吴,冒朱姓。至元辛巳,其父国珍领征东万户案牍,适病痿,无丐以身代,许之。入海抵竹岛,风雹交作,随惊涛上下。经高丽诸山,罹沉痾,瘦骨柴立,未尝废吟咏。岁丁亥

  • ●録鬼簿·钟嗣成

    ○前辈已死名公有乐府行于世者太保刘公董解元学士商政叔学士王和卿散人杜善夫散人盍志学学士杨西庵参政胡紫山宣慰姚牧庵承旨卢踈斋宪使徐子方宪使不忽木平章荆干臣参政史中丞张九元帅陈国寳宪使刘中庵承旨马彦良都事

  • 卷二十三·施元之

    <集部,别集类,北宋建隆至靖康,施注苏诗>   钦定四库全书 施注苏诗卷二十三 宋 苏轼 撰 施元之原注 武进邵长蘅删补 诗四十八首 【起常州居住洎赴登州道中作是岁元丰乙丑先生年五十 施注缺今补】 李宪仲哀词【并

  • 卷一百四 田叔列传第四十四·司马迁

    田叔者,赵陉城人也。其先,齐田氏苗裔也。叔喜剑,学黄老术于乐巨公所。叔为人刻廉自喜,喜游诸公。赵人举之赵相赵午,午言之赵王张敖所,赵王以为郎中。数岁,切直廉平,赵王贤之,未及迁。会陈豨反代,汉七年,高祖往诛之,过赵,赵王张敖自

  • 卷二 周紀二·司马光

      起昭陽赤奮若(癸丑),盡上章困敦(庚子),凡四十八年。   顯王元年(癸丑、前三六八年)   齊伐魏,取觀津。   趙侵齊,取長城。   顯王三年(乙卯、前三六六年)   魏、韓會于宅陽。   秦敗魏師、韓師于洛陽。   顯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八十四·佚名

    嘉靖三十九年五月丙寅朔升山东道御史王本固为狭西按察司副使 蜀世子宣圻进黄金一千两白金一万两助大工 上嘉其忠悃赐以金币仍降敕褒谕之○戊辰升翰林院编修张居正为右春坊右中允管国子监司业吏部文选司郎中王秩为太常

  • 卷一百七十八·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一百七十八人物志五十八大臣传四十四【满洲镶蓝旗一 安费扬古 固三泰 喀三 沙尔瑚达 穆克坦 武巴海 舒赛 瑚什布 席特库 巴泰爱音塔穆 都

  • 卷十五·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十五旗分志十五八旗佐领十五【正蓝旗满洲佐领 正蓝旗包衣佐领管领分管】正蓝旗满洲佐领下【四参领至五参领】第四参领第一佐领系康熙十三年以吴达礼

  • 卷三十四·纳兰性德

    钦定四库全书陈氏礼记集说补正卷三十四头等侍卫纳喇性德撰服问母出则为继母之党服母死则为其母之党服为其母之党服则不为继母之党服集说母死谓继母死也其母谓出母也郑氏曰虽外亲亦无二统窃案此条明母出母死为继母党服

  • 卷一百三十八·卫湜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一百三十八  宋 卫湜 撰子曰仁之为器重其为道远举者莫能胜也行者莫能致也取数多者仁也夫勉於仁者不亦难乎是故君子以义度人则难为人以人望人则能者可知己矣子曰中心安仁者天下一人而已矣大

  • 乐者,天地之和也(1)·戴圣

    ——以礼乐维护秩序与和谐 【原文】 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 乐由天作,礼以地制。过制则乱,过作则暴(2)。明于天地,然后能兴礼乐也。 论伦无患(3),乐之情也;欣喜欢爱,乐之官也(4)。中正

  • 成唯识论 第十卷·护法

    成唯识论 第十卷护法等菩萨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此十一障二障所摄。烦恼障中见所断种于极喜地见道初断。彼障现起地前已伏。修所断种金刚喻定现在前时一切顿断。彼障现起地前渐伏。初地以上能顿伏尽令永不行

  • 卷第三十·佚名

    嘉兴大藏经 百痴禅师语录 百痴禅师语录卷第三十 嗣法门人超宣等编 杂咏 挽海盐徐长善令室朱节烈孺人 节义须眉若个知况复香闺簪珥儿居恒无事见犹少况值干戈骚动时乙酉之年秋八月孺人避难丰山窟忽然旗鼓疾喧天士女丰

  • 卷第五十七·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五十七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十地品第二十六之五 【经】佛子菩萨摩诃萨随顺如是大慈大悲以深重心住初地时於一切物无所吝

  • 仁王经疏·佚名

    难闻时。更无先后。简去传闻。成上我闻。故云一时。异说如是。次辨过非先以事验。后引文证。事验如何。如经中说。阿难是佛得道夜生。如小乘中佛成道已过六七日。即便说经。阿难尔时。犹在怀抱。身不豫会。佛成道已。

  • 剑南诗稿·陆游

    诗集。南宋陆游撰。85卷。收诗9300余首。陆游曾在川陕9年,遍历蜀中胜地,饱览祖国的山川形势和风土民情,尤其是在南郑前线,铁马秋风,戎装驰骋,接触到许多“忍死望恢复”的“遗民”,内心受到极大震撼,觉得“诗家三昧忽

  • 瓮中人语·韦承

    靖康稗史之一。一卷。宋人韦承编。成书年代及作者事迹无考。所谓“瓮中人”即是困于金兵所围的汴京城中之人。此书为编年体,记事起自宋政和元年(1111年)冬,赵良嗣献宋约金灭辽取燕之策;止于宋靖康二年(1127年)四月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