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百十五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全唐诗卷四百十五

元稹

新政县

新政县前逢月夜嘉陵江底看星辰巳闻城上三更鼓不见心中一个人须鬓暗添巴路雪衣裳无复帝乡尘曾沾几许名兼利劳动生涯涉苦辛

南昌滩

渠江明净峡逶迤船到明滩拽迟橹窡动揺妨作梦巴童指点笑吟诗畲余宿麦黄山腹日背残花白水湄物色可怜心莫恨此行都是独行时

见乐天诗

通州到日日平西江馆无人虎印泥忽向破檐残漏处见君诗在柱心题

夜坐

雨滞更愁南瘴毒月明兼喜北风凉古城楼影横空馆

湿地虫声遶暗廊萤火乱飞秋巳近星辰早没夜初长孩提万里何时见狼籍家书满卧牀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一作仍怅望】暗风吹雨【一作面】入寒窻

岁日赠拒非

君思曲水嗟身老我望通州感道穷同入新年两行泪白头翁【一作闲】坐说城中

送卢戡

红树蝉声满夕阳白头相送倍相伤老嗟去日光隂促病觉今年昼夜长顾我亲情皆远道念君兄弟欲他乡红旗满眼襄州路此别泪流千万行

雨声

风吹竹叶休还动雨点荷心暗复明曾向西江船上宿惯闻寒夜滴篷声

奉和荥阳公离筵作

南郡生徒辞绦帐东山妓乐拥油旌钧天排比箫韶待犹顾人间有别情

嘉陵水【此後竝通州诗】

古时应是山头水自古流来江路深若使江流会人意也应知我远来心

阆州开元寺壁题乐天诗

忆君无计写君诗写尽千行说向谁题在阆州东寺壁几时知是见君时

凭李忠州寄书乐天

万里寄书将出峡却凭巫【一作冰】峡寄江州伤心最是江头月莫把书将上庾楼

得乐天书

远信入门先有泪妻惊女哭问何如寻常不省曾如此应是江州司马书

寄乐天

无身尚拟魂相就身在那无梦往还直到他生亦相觅不能空记【一作寄】树中环

酬知退

终须修到无修处闻尽声闻始不闻莫着妄心销彼我我心无我亦无君

通州

平生欲得山中住天与通州遶郡山睡到日西无一事月储三万买教闲

酬乐天书後三韵

今日庐峰霞遶寺昔时鸾殿凤回书两封相去八年後一种俱云五夜初渐觉此生都是梦不能将泪滴双鱼

相忆泪

西江流水到江州闻道分成九道流我滴两行相忆泪遣君【一作君从】何处遣人求除非入海无由住纵使逢滩未拟休会向伍员潮上见气充顽石报心讐

喜李十二景信到

何事相逢翻有泪念君缘我到通州留君剩住君须住我不自由君自由

与李十一夜饮

寒夜灯前赖酒壶与君相对兴犹孤忠州刺史应闲卧江水猿声睡得无

赠李十一

淮水连年起战尘油旌三换一何频共君前後俱从事羞见功名与别人

寒食日

今年寒食好风流此日一家同出游碧水青山无限思莫将心道是涪【一作通】州

三兄以白角巾寄遗髪不胜冠因有感叹

病瘴年深浑秃尽那能胜置角头巾暗梳蓬髪羞临镜私戴莲花耻见人白髪过於冠色白银钉少校颔中银我身四十犹如此何况吾兄六十身

别李十一五絶

巴南分与亲情别不料与君牀并头为我远来休怅望折君灾难是通州

京城每与闲人别犹自伤心与白头今日别君心更苦别君缘是在通州

万里尚能来远道一程那忍便分头鸟笼猿槛君应会十步向前非我州

来时见我江南岸今日送君江上头别後料添新梦寐虎惊蛇伏【一作乱】是通州

闻君欲去潜销骨一夜暗添新白头明朝别後应肠断独櫂破船归到州

酬乐天醉别

前回一去五年别此别又知何日回好住乐天休怅望匹如元不到京来

酬乐天雨後见忆

雨滑危梁性命愁差池一步一生休黄泉便是通州郡渐八深泥渐到州

和乐天过秘阁书省旧厅

闻君西省重徘徊秘阁书房次第开壁记欲题三漏合吏人惊问十年来经排蠧简怜初校芸长陈根识旧栽司马见诗心最苦满身蚊蚋哭【一作笑】烟埃

和乐天赠杨秘书

旧与杨郎在帝城搜天斡地覔诗情曾因并句甘称小不为论年便唤兄刮骨直穿由【一作犹】苦鬬梦肠翻出暂闲行因君投赠还相和老去那能竞底名

和乐天题王家亭子

风吹笋箨飘红砌雨打桐花盖绿莎都大资人无暇日泛池全少买池多

酬乐天频梦微之

山水万重书断絶念君怜我梦相闻我今因病魂颠倒唯梦闲人不梦君

琵琶

学语胡儿撼玉玲甘州破里最星星使君自恨常多事不得工夫夜夜听

春词

山翠湖光似欲流蜂声鸟思却堪愁西施顔色今何在但看春风百草头

御定全唐诗卷四百十五

猜你喜欢
  张藻·唐圭璋
  第二十一出 谒遇·汤显祖
  第一折·佚名
  楔子·范康
  棣华馆小集·杨甲
  卷八·徐世昌
  附錄·王鹏运
  卷三十一·梅鼎祚
  卷三百七十八·曹学佺
  卷二百十六·曹学佺
  卷十四·陈焯
  巻四·元好问
  提要·杨士弘
  卷六百十·佚名
  卷七十三·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徐再思·隋树森

    徐再思,字德可,浙江嘉兴人。钟嗣成曹本《录鬼簿》言其“好食甘饴,故号甜斋。有乐府行于世。其子善长颇能继其家声”。天一阁本《录鬼簿》,除包括上述内容外,还记载他做过“嘉兴路吏”, 且“为人聪敏秀

  • 跋·马臻

    虚中钱塘族也少时慕陶贞白为人师硕翁着道士服隠于西湖之滨尝画桒干龙门二图流传海内不见者辄以为恨既从禇雪巘游肆力吟事风致酷似中州诸名家伯雨之后复有虚中何钱塘多隠君耶海虞毛晋识

  • 第三十一回 上弹章劾佞无功 信儉言立储背约·蔡东藩

      却说铁木迭儿奉太后弘吉剌氏敕旨,得居相位,起初还算守法,没甚举动。惟仁宗巡幸上都,留铁木迭儿等留守,铁木迭儿援丞相留治故例,出入张盖,颇为烜赫。廷臣不甚注目,统以为故例如此,不足为怪。越年铁木迭儿偶然得病,自请解职,

  • 第十六回 老佛爷安抵故乡·德龄

    我们一进了东三省,因为灵感上的作用,似乎觉得空气中,已换了一种和先前不同的气息;再望车外看看,那些田野的景象,也似乎觉得有些异样。然而要是真的教我说出它们毕竟有什么特异之点,那也就回答不出来了!总之,这种感觉,凡在

  • 嘉靖以来首辅传卷六·王世贞

    高拱字肃卿河南之新郑人生而状瓌奇刻苦学问通经义务识大指为文不好称词藻而深重有气力十七举乡试魁其经又十三年始成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满九载迁侍读时穆宗为裕王开邸受经而拱首与焉拱至进讲辄反复辨折王颇目属

  • 第一四九详光绪十四年四月一一三二三—六·佚名

    台湾邮政总局,详请台湾巡抚刘,如何处理公文遗失事件为详请事(注)。光绪十四年四月初六日,准台湾北路右营新竹翁尤吉咨称:「本年四月初四日,据城汛把总郑飞熊禀称:『本年四月初二日,据竹堑城站驿书林春发、

  • 卷七·萧常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七       宋 萧常 撰列传三上 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司隶校尉丰之後也父珪泰山郡丞亮蚤孤从父玄往依刘表亮从至荆州玄卒遂家於南阳隆中少与頴川徐庶石韬汝南

  • 弁言·丁曰健

    这本近四十万言的丁曰健“治台必告录”,原书现藏台湾大学图书馆,系清同治丁卯(六年、即一八六七年)镌梓。全书分为八卷,前五卷(一~五)是着者编辑别人的文字,后三卷(六~八)才是着者自己的言论。因此,前一部分必然会与别的

  • 韩果传·令狐德棻

    韩果字阿六拔,代州武川人。从小就勇猛雄杰,善于骑马射箭。贺拔岳西征时,让他随侍左右。进攻万俟丑奴及其党羽,转战数十次,全部取胜。他体力过人,穿着甲胄,手持兵器,翻山越岭,如走平地。即使连续跋涉数十天、上百天,也不感到疲倦

  • 朴赛因不花、张庸传·宋濂

    朴赛因不花字德中,肃良合台人。体力过人,善骑射。由速古儿赤任命为利器库提点,再转为资正院判官,接着迁任同知枢密院事、迁任翰林学士。不久,又升承旨,赐虎符,兼巡军合浦、全罗等处军民万户都元帅,任大司农,又离京任岭北行省右

  • 魏王遗楚王美人·佚名

    【提要】 这也是一个流传千古的故事,狡诈的郑袖施毒计铲除了竞争者。我们通过这些诡计,可以看到人性的恶劣和人心的难测。识破诡计、防卫自身,这也是我们研读谋略的目的之一。 【原文】 魏王遗楚王美人,楚王说之。夫人郑

  • 汉纪十八 中宗孝宣皇帝中神爵元年(庚申、前61)·司马光

    汉纪十八 汉宣帝神爵元年(庚申,公元前61年) [1]春,正月,上始行幸甘泉,郊泰;三月,行幸河东,祠后土。上颇修武帝故事,谨斋祀之礼,以方士言增置神祠;闻益州有金马、碧鸡之神,可醮祭而致,于是遣谏大夫蜀郡王褒使持节而求之。 [1]春季,正

  • 卷十五户籍·冯煦

    土著凡通省民人共二百三十万八百三十八户,内男丁大小六百九十七万一千八百四十口,妇女大小五百四十六万二千三百一十七口,统计男女大小一千二百四十三万四千一百五十七口。据光绪三十年司册。定例,直省民数令督抚统饬所属

  • 后出师表·诸葛亮

    【原文】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1】,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2】,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待亡,孰与伐之【3】?是故托臣而弗疑也。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4】

  • 魔品第十一·佚名

    法雲地摄智慧彼岸伽陀。佛告善现汝谛听,凡夫声闻缘觉地。斯即名为如来地,一切如一彼无疑。所有称赞离言说,从彼遍照如来时。乃至成所之作智,住持大金刚佛地。观察无相住虚空,应知不断佛种故。善现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之魔事

  • 由青年路向问到佛教革兴·太虚

    ──二十九年五月在云南昆明佛教会──在一个空气静肃的暮色里,我们四人踏进一间简洁的客室;一种伟大人格的感化力,令我们从心坎中发出敬佩,不期然的来个五体投地──顶礼大师!‘坐坐!请坐!你们有什么话要讲呢’?大师慈和的笑

  • 归去来兮·老舍

    五幕话剧。老舍编剧。作家书屋1943年2月出版。写抗战时期商人乔绅一家的分化过程。乔绅在国难时期靠囤积居奇、投机倒把大发横财。他不顾民族国家利益,一心依靠金钱力量来控制家中的一切。大儿子乔德山牺牲于抗战前线,

  • 四教义·智顗

    凡六卷或十二卷。隋代智顗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六册。为别于天台四教仪而称大本四教义。《四教义》即是智顗所作《维摩诘所说经玄义》之初章。在初章基础上进一步离析广义,作有六万余言,超过原在玄义所述初章份量的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