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著字子微,号本堂,鄞县人。嘉定七年(1214)生。宝祐四年(1256)进士。官著作郎,出知嘉兴府。忤贾似道,改临安通判。有本堂集。大德元年(1297)卒,年八十四。   宝鼎现   寿京尹曾留远侍郎渊子   玉宸凝眷。要得培□,神皋根 
- 一“女朗,单身的女郎,你为什么留恋这黄昏的海边?——女郎,回家吧,女郎!”“啊不;回家我不回,我爱这晚风吹:”——在沙滩上,在暮霭里,有一个散发的女郎——    徘徊,徘徊。二&l 
-                 赵执信赵执信,字仲符,号秋谷,益都人。康熙己未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官右赞善。有《饴山堂集》。除草久旱惜庭草,秋来随意繁。宁知藉残雨,亦复碍闲门。芳芷元殊臭,寒霜岂有恩。殷勤向原野,何处不春温。出宫词 
-   起上章困敦(庚子)十一月,盡玄黓攝提格(壬寅)四月,凡一年有奇。   僖宗惠聖恭定孝皇帝廣明元年(庚子、八八0年)   十一月,河中都虞候王重榮作亂,剽掠坊市俱空。   宿州刺史劉漢宏怨朝廷賞薄,甲寅,以漢宏為浙東觀察使。   
- 六 直隶总督周元理奏购访遗书情形折乾隆三十七年十一月初七日直隶总督臣周元理谨奏,为钦奉上谕事。乾隆三十七年十月二十七日承准大学士刘统勋字寄内开,乾隆三十七年十月十七日奉上谕:前以历代流传旧书及国朝儒林撰述,向 
-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前编卷五十三乾隆十六年春正月戊申谕安西提督永常等办理准夷交易事宜永常奏言准噶尔遣使额尔钦尼玛入贡现已至哈密伊等所带人畜过多臣等援定例责拒夷使等愧惧认罪遵受节制至乏弱牲只俱照上 
- 「郑氏史料初编」刊出之后,我们又见到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新印的明清史料辛编。其中除第一本八七八九页的「就闽言闽残件」已经见于郑氏史料初编卷一「会剿广东山寇锺凌秀等功次残稿」外,还有十二个可用的文件被抄 
- 宫谓之重,商谓之敏,角谓之经,徵谓之迭,羽谓之柳。	大瑟谓之洒,大琴谓之离。	大鼓谓之{卉鼓},小者谓之应。	大磬谓之{声乔}。	大笙谓之巢,小者谓之和。	大篪谓之沂,大埙谓之[1234]。	大钟谓之钅庸,其中谓之剽,小者谓之栈。	大箫 
-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集注卷六宋 张洽 撰宣公【名倭一名接文公妾敬嬴之子公子遂弑大子恶而立之谥法善问周逹日宣】元年春王正月【宣公受弑贼之立而居其位其辠同于桓公而十八年之间皆书王与桓公不同者法己举于前矣天理不 
- 	<经部,诗类,诗经疏义会通>	钦定四库全书	诗经疏义会通卷一   元 朱公迁 撰国风一	国者诸侯所封之域而风者民俗歌谣之诗也谓之风者以其被上之化以有言而其言又足以感人如物因风之动以有声而其声又足以动物也【风 
- 诗经通论卷七   新安首源姚际恒着秦车邻有车邻邻,有马白颠。未、见、君子,[评]未见一章。寺人之令。通韵。○赋也。阪有漆,隰有栗。既、见、君子,[评]既见二章。并坐鼓瑟。今者不乐,逝者其耋!本韵。○兴也。下同。阪有桑,隰 
- 【题解】此篇是丞相史和文学继续前篇的辩论,作者认为文学的发言是对丞相史的讽刺,故名曰“刺议。”文学就丞相史所提出的“使文学言亡而非,虽微丞相史,孰不非也”,反唇相讥,直接刺讥丞相之议是“ 
-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 
- ──十九年冬在宝慈佛学社讲──贵社诸居士已于佛法生深信心,故成立此社,且已组念佛会,修念佛之行等。信心之起,非凭空起,当然已闻法看经,得有了解,故生信心而念佛,且由信心生愿而起行。今已有信解行愿,由此精进修习,即能转迷成 
- 圣勇菩萨等造宋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同译经梵才大师绍德慧询等奉 诏译  菩萨施行庄严尊者护国本生之义次第三十。发生施义菩提胜因。清净觉慧默静能离。本修制度忍行寂静。梵行调伏。三灾运载。十善能离。吉祥胜定趣 
- 在嘈杂忙碌的生活中,个人的生死实质存在是卑微的,无人注意的,他只有通过爱与被爱才能拥有自己的价值。歌颂的同时对社会的冷漠讽刺。 
- 诗话。清郑方坤撰。十卷。方坤有《全闽诗话》已著录。王士禛晚年作《五代诗话》,未及成书,门人弟子即把这未竟草稿传抄出去,遂引起宋弼和郑方坤分别对其进行删补。但“弼所续入,务求其博,体例遂伤冗杂,殊失士禛之初意,而挂漏 
- 唐魏征等撰,85卷。现通行版本为中华书局校点本。现存最早版本为元刊本。本书起自隋开皇元年(581),迄于隋义宁二年(618),记38年隋之史事。其中纪、传55卷,由魏征、颜师古、孔颖达、许敬宗等撰。志30卷,由于志宁、李淳凤等撰